前几天报道,北大一位核物理学女博士,毕业后考进北京朝阳区当城管。

今天看到一则博士论文答辩公告,又好气,又好笑。
博士论文要求创新,做不到全面创新,哪怕一点一线也行。本篇如果是理工科论文,人家的贡献在那明摆着,专业人员都知道,何必要你重复总结、评价?


如果是文科论文,通常是三种选题: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即使是描述,也需要挖掘未知的东西。翁文灏的贡献有目共睹,你再介绍一下,做点评论,有何意义?
介绍、评论不是论文,那是网文、作文。


博士论文太水,至少是博导督查指导不力。这种论文,如何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专家审核(有些学校还有预答辩),走到最后答辩的环节?不知答辩是不装模作样的通过,授予学位?
翁文灝(1889-1971),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任过清华代校长和许多学术机构领导、院士。专家治国先后出任实业部、教育部、经济部部长以及行政院长,位列1948年43名战犯中的12号。1951年回国,后任政协委员。1971年逝于北京。
翁文灏先生在中国地质研究、探矿、地震、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贡献很大,保持很多第一:
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第一个撰写中国矿产志、编成第一张全国地质图、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主导发现及开采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

1934年,翁在考察石油途中遇上严重车祸以致昏迷,经全力抢救脱险。
中年以后从政,主管抗战时的生产和经济建设。1948年在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府中任行政院院长(相当于总理),推行货币改革的金圆券,最终很失败,去了法国。1951年国民党政要中第一个返回祖国大陆效力。

我作为外行,也看过许多翁文灏的地质考察随笔、人才培养文章。专业人员对他的贡献更是熟悉,各种文献都有。真看不出《翁文灏对中国石油工业的贡献》,这样重复的介绍,还是博士论文的创新,学术意义何在?

有人说不能光看题目就判断。
论文题目不是网文的标题党,论文题目是什么,正文就写什么,具体的细化,从选题目的、文献综述(在现有研究中找出你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决定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到研究发现、分析、总结,最后的参考文献等。
任何人的论文,只要是论文,一看题目,就明白要写什么。受过学术训练的,即使对专业不熟悉,但写作规范是一样。何况他这样的大白话题目。

我是清华大学第一个国际关系学博士,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在北外任教期间也参加过博士论文的审核、答辩,知道博士论文写作的要求和规范。
他这个选题不是合适的论文,更像是一个报告文学、传记、总结评价。学术上,发现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要难。因为寻找问题的过程,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找到了问题所在,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泛泛地介绍、重复描述一下。
这篇论文的指导教授金振民,查了一下,是著名地质学家、院士,今年81岁。
中国的院士是个学术和政治相结合的荣誉、待遇。没入选的就不见得没有贡献,比如屠呦呦;入选的就不见得没有毛病。这些年报道出很多为当院士,跑、要、买,地方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各种公关。
当选院士的也有一些官员,由于腐败被查处;有贪污经费被判刑;有年岁已高,或行政职务太多,只是挂个名,便于要资源和经费,其他人来做的;有早已退出研究一线,颐养天年的;也有有意无意,各种商业代言、带货的。
而且这个答辩,至少从国家明确规定的答辩委员的组成来看,也是不符合要求的。避免裙带、内部交易、近亲繁殖,答辩委员不能全部是本校的,至少要有一位外校的。可是现有的主席和委员,全部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
从程序到论文题目都有问题,但我毫不怀疑答辩会顺利通过,授予博士学位。因为不能不给院士面子,都是圈内的,大家以后还要一起混。

水货博士就此不断诞生,整个博士培养就像三峡水库,官员、明星、资本家浑水摸鱼。博士就像小姐、专家、教授变了味。水博士多了,整个博士队伍就掉价,评价低。劣币驱逐良币,正派人不愿与之为伍。
所以有些人叫我博士,我说你才是博士,你们全家都是博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