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权横行的资本圈,我消失的那些年…

无语了…👇
淡化色斑 强效美白
别急,女艺人的新照片,在文末👇
被老业主问过101次,这些年,我到底去干嘛了?
嗯。。。这些年,我做了很多事,生了个孩子,投了一堆公司,学习了很多金融知识,下场从0起盘做了很多新业务,摸了海外供应链,陪跑了一些产业带。
总之,就是做了很多很宏大很艰难很凶险,公认九死一生,有去无回的事儿。
但是,我乐意。
创业对我来说,就是“过把瘾就死”。
我把我内心深处蠢蠢欲动一直想做的事,大事小事,都玩了一把大的,赔了大几千万,买了一身惨痛的教训,很任性,很过瘾,很值得。
我做砸的case,投挂的公司,血本无归的孵化项目,烧掉的都是我给品牌做咨询挣的钱,还没亏到投资人的肉里,董事会也没什么可说的。
就像Musk要造火箭,谁能拦得住他疯逼,除非董事会能自己再找一个Musk来。
我是一个目标感非常强的人。
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心态立场完全不同,投资者是完全财务向考虑,买进卖出利益最大化。
但对我来说,决策没那么简单,因为,公司成长的曲线、财务回报的曲线,是要和我个人下半生的规划,双线并轨的。
我是一个人,不是一台赚钱机器。
我们,有爱,有理想,有抱负,有家庭,血肉之躯,共存滚滚红尘。
我不软弱,不怕苦,不贪恋现世富贵,熬得起冬夏蛰伏。
但是,我想要的成就感,是基于“改变世界哪怕一点点”,基于我所believe的理想事业基础上的。
如果我不能认同这件事,到底对社会,对他人,对行业,创造了什么正向价值——抱歉,我说服不了自己。
有很多钱,很多生意,很多成功,我没命挣,也丢不起这人。
作为一个三观过于早熟的成年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激进的成功模式,我说服不了自己,无法自洽。
钱说服不了我,成功说服不了我,我们,是非常典型的价值观驱动型创始人。
可能是因为早早就深知家族基因决定,我活不了太久,想要的又太多,所以,我把我的人生按照55岁就死的节点来规划,每一个人生阶段的倒逼紧迫感都是极强的。
按照我的计划,20-30岁专心打拼,30岁之前结婚,40岁之前拥有一家10亿估值的公司,生个孩子,45岁之前进入人生第二曲线。
关于第二曲线,我原本的计划,是想成立一家消费基金,只投消费,甚至只投美容和健康,基于我十几年的行业沉淀、跨国资源和对消费群体的深度洞察。
但是,很遗憾,你看这个该死的年景,该死的中美关系,该死的滞涨和大萧条,不可撤销的内循环大趋势,注定了,这个时间点,做消费基金是不理性的,还是做重做垂做孵化,依然专注我擅长的领域围小生态。
2018年起,我出国找标的,用的是当年最流行的“JV反向控股模式”,我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看了很多很多很多的项目,最后带了不到20个标的回国,当时我手里也不过才只有几千万。
在几位行业资深前辈的指点下,最终锁定了2个待投项目、连条款细则都发了,双方律师都找了,DD都做了,最终是因为突然爆发的中美贸易战,我痛定喊停的。(事后证明,简直太对了。)
阴差阳错,如果没有18年跟老外这么一通精疲力竭的商业谈判,后来也不会促成18-20年,我在香港和大陆投了几个早期消费品公司,赌对了新消费头茬小红利。
我并没有把所有我投的牌子,都选进大眼睛来卖,尤其是香氛、个护,生意归生意,品味归品味。
流量是品味的敌人,你懂的。
商业上大成功的品牌,往往品质很难符合我们的执念。
2020年发生了什么,你们都知道了
大环境,疫情的爆发和资本市场的疯狂。
小环境,就是我个人融了4000万美金和历经万难生了个孩子。
我融的4000万美金,其实很大一部分钱,是用来回购老股的。
我的天使投资人,陪跑5年,翻10倍,敬我们伟大的友谊。
我的理念一直都是,既然是朋友,当年冲着信任你盲投,那就更不能辜负相识于微的盲信,替投资人挣钱,挣到钱,是我们创始人的良善与本分。
2020年,是新一波疫情反复的开始,也是新一轮经济大周期爆发前的“回光返照”。
20年下半年的资本市场,热到烫手,新消费赛道的PS倍数长疯了。
我看BP一直看到11月底推着轮椅回协和做产检,当时我在电话里跟几个创始人说的是,等我生完孩子。
当时钱热到什么程度呢?
热到我去医院生孩子,也就两个月吧,很多创业公司的业务数字没有本质变化的前提下,估值翻了好几倍。
幸亏,阴差阳错,我没投。
感谢20年21年,新消费我一个项目都没投,否则22年,估计我也在楼顶上排队呢
对了,20年21年我还差点控股个波兰牌子,幸亏最后关于核心研发技术的条款没谈拢,否则这次俄乌开展,波兰搅屎棍,又要砸手里了。
人生的每一步重大选择,当下真是没有人知道是对是错。
我老公他们公司,在疫情很严重的当儿,借钱花了1亿美金迅速控股了一家全球行业排名第二的细分垂类芯片公司。
谁知道今年国内市场停摆成这样,现在他们全靠海外市场盈利来补贴国内紧缩。
22年,你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资本市场,一泻千里,中概股的市值都跌破账面现金了,非常非常非常疯狂,很不理性。
整个22年,我都不看品牌了,发现整个市场信息过载,根本不缺品牌,缺的是新消费品牌成功的几大核心能力结构,于是我开始花时间去研究生态链。
像TP、DP、视频投流服务商、MCN、ODM柔性供应链、创意策划执行公司、私域代运营商、海外原料供应商......这些都属于生态链
只要把几大核心能力模块,拼版拼起来,在同一赛道,同样的操盘模型里,锁定某个固定阶段的成功,其实,品牌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事实上,以我的海外实验室、供应链、顶级原料资源,我要像早年那批香港人,跑到瑞士做几个所谓蓝血贵妇品牌,一点都不难。
但问题是,C端市场一向都是——
认知大于事实。
主流市场是不愿意为一个中国人创立的高端美容品牌买单的,即便整个研发供应链在海外。
小而美当兴趣做做还行,正经当个生意,商业逻辑跑不通。
所以,我想得很明白,我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赋能比我单枪匹马更有机会的品牌合作伙伴。
这也是为什么羽心堂的Yvonne,让我推荐Branding团队做溯源内容时,我说我自己下场给你做。
我也在思考我的人生第二曲线,生态链重点该怎么布局?
哪些我没有基因,不具备的能力结构,要通过入股小而扎实的服务商公司,来补短板。
哪些我擅长的领域,要重新组队孵化成立新业务新公司。
最终,要结合我所能辐射的能力链条和资源生态,来把整个故事串起来,我还是很专注的做消费,只做美容和健康消费。
说人话就是,
我不懂的那些业务模块,比如DP自播、爆款视频投流公司、达播孵化MCN,甚至知识付费领域,只有优秀的小创业公司,我都有兴趣通过合作去验证业务能跑通,建立信任,最终股权绑定,批量赋能,深度绑定。
而我擅长的长板,以前并没有拿出来商业化的能力模块,现在会组队做成块状业务,做小Firm,把经验价值体系化。
比如,我很会给品牌做商业定位,梳理系统的品牌视觉语言,搭建品牌的全域形象策略,产品sku tree和用户生长体系的双向规划,用户体验体系反向影响生产系统,包括从0到1全域营销的规划。
说白了,我只会做从0到1,从1到10,我不会。
以我的经验体系,扶持一个品牌从0做到一年3亿,不消耗品牌生命周期,不激进,不疯狂打折,很爱惜羽毛的完成从0到1,是我的强项。
其实,我的能力结构,就是蛋糕上的草莓。
特别适合那种巨无霸企业又大又糙,不知道怎么搞品牌心智的
或是供应链起家,跑大流水,不知道怎么做C端市场的。
好了,贴了那么多死样怪气的女人头,我只是想说,当年我就是这样一个又傲慢又葛的女人,爱喜欢不喜欢吧
说了那么多与你们无关的行业“废话”
你们唯一关心的,不就是,我到底下乡干嘛去了么?
我都录在视频里了呀
👇
接下来两年里,我还会做很多跳出你们想象的新尝试
旺盛的好奇心,注定我的叛逆期,从18岁绵延到了40岁,也许还会持续到50岁60岁,如果我能活那么久的话
虽然,按照主流价值观,中年得女不差钱,我理应进入一切求稳的安逸中年。
可是,正因为我已经40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人生短短几十个秋,谁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个会先来?
想做的赶紧去做,别纠结,别憋屈,别遗憾。
如果,
你想要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
那么你先得接受不被理解的寂寞,
拥有不被喜欢的
勇气。
人生苦短,
常在爱中。
波兰大A 祛痘
痤疮 抑黑头面膜
今日份小可爱
最近的户外活动
是抓蜗牛 追野猫和打羽毛球
只要给口吃的
人人都是亲妈
关键词
品牌
品牌
行业
能力
就是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