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戏梦观影计划的限定主题是欧洲电影,片单发布以来,收到了大家热情的反馈——
是呀,欧洲电影在影史上有着太多辉煌的时刻,欧洲先锋派、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大师,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帕索里尼、戈达尔......
所以第三期观影计划,我们将打卡时间延长到了两周(14天),让大家能够用更充分的时间好好吸收戏梦用心整理的“片单”
没有参与活动的同学们也可以收藏这份片单,在学习之余有效观影,也是提升专业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哦!
 戏梦观影计划亚洲篇的获奖名单

耿耿滋滋
昵称不可用再想一个

鲸鱼骨头斯基

桃桃厘厘

HLOSCARS

南风不见自逍遥

至少也叫我小王吧

beapurse

爱吃布丁的四娃

森本陵乃-
不吃姜岔岔佗

一只精致的足球少女

脑戴空空

偶数的七

阿娆_啦啦啦

横冲直撞的张同学

赴月哇ww

透明伞Xin

银河邮差Mikro
阿嬈_啦啦啦
兔牙of老芭
正午小小周
恭喜以上获奖同学,还没有私信学姐的尽快将联系方式及地址发给微博@戏梦电影考研哦,礼物会在统计完成后统一寄出,尽情期待。
学姐截取了本次活动的部分优秀影评,和大家一起分享愉快的观影时刻
@南风不见自逍遥
戈达尔电影最为人讨论处,莫过于其所开创的剪接技艺,这在《精疲力尽》中,已可见规模。整部片是以简单的情节推动、构成:窃车贼擦枪走火下,误杀了盘查警官,在逃亡时想起曾经邂逅的女子,一方面不断在筹措潜逃的旅资,另一方面则是说服女方同他离开,远走他乡。
然而,你总是会感到画面的流光运行有某种倾轧与不协调感,像是阻碍了叙事进行,剪接在此,已非过往配合叙事对象或观点之移转而移转的工具,而成为介入叙事,进一步成为叙事的本身;就像是立体画派,对着同一个凝视下的人事、物件,重复捕捉、绘描,而成为缠绕交织的线条和色块;你会困惑为什么在一段原可以流畅交待的对话场景,在看似无关乎意义表现下,插入了无数个跳接镜头
在电影进行中,不但感到种种阻碍叙事进行的镜头裁切和拼贴,在这表层形式下,时间在此被打碎、压缩,故事中时间快速于现实感知时间,一如调切为快转模式,造成观者心理压迫,以致情节更跌起伏的推动;此外,相对于,譬如,安哲罗普洛斯的长镜头,一镜到底,那些角色演绎情节的主动性,正如同剧场的舞台呈现,戈达尔相对来说将主导权转移至导演的视觉和想像底下;另一层延伸的意义,如前述及,电影的艺术表现型式在戈达尔的电影中被呈现出来,那些剪接、那些映画构成,不再只是传统文字叙述形式的画面化,而是专属于电影的观看和陈述的语言。
@VIPTME
普世的爱情比比皆是,沾染了民族悲伤的爱情往往令人更加难忘。
《雁南飞》既是一部爱情片,也是一部夹杂了战争的爱情片。将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感。极致的浪漫与极致的残酷。
影片的故事内容很简单,一对深爱的恋人,维罗妮卡和鲍里斯。原本可以拥有幸福结局的两人被战争打破。深爱的人奔赴去了战场,等待的人仿佛陷入了泥沼之中。影片魔术般的光影与中近景契合般的构图将这场爱情上升到了诗意的高度。
写意般的剧情令人动容。令人感动的爱情离不开等待,在这部影片中也同样。在战争后方苦苦等待的女主在听到恋人去世的那一刻痛哭出来,仿佛那一排永远远去的大雁。没有意识形态的表述,有的只是情感的宣泄。当赤裸裸的情感摆在观众面前时,我想导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就是-感同身受。影片的一切仿佛都是因战争而起,但描绘战争的场景并不很多。过去的苏联早已过去。就好像隐藏在人们心底的战争一样,靠着执念活下去。一排远飞的大雁,带走了硝烟的弥漫带走了内心的苦楚,带走了曾经的恋人,也带走了曾经的那个民族。
叙事化的光影构图、调度营造诗意的氛围。导演是诗电影的倡导者,他认为,真正的电影必须是诗电影,无论是从剧构还是视听上。雁南飞之所以在次年斩获金棕榈奖。绝大一部分原因是镜头将剧情推上了诗意的高度。情绪化的镜头不只是客观的去拍摄,而是通过镜头的剪辑,将主角内心的主观世界通过画面呈现出来。鲍里斯在泥泊中倒下的画面采用了主观视角的主观镜头,螺旋式的镜头将天空的阴郁和情感上的崩塌系为一体。通过天空的灰暗过渡到记忆中的画面,将男主在螺旋楼梯上奔跑与婚礼的场景叠加在一起。现实和梦境本就相逆,但是镜头叠在一起更加体现了荒谬和对战争的痛恨之感。观众对主角的同情也升到了顶点。随后一个中景镜头,双手摊开的鲍里斯随着观众的悲痛永远的倒了下去。这一场面总共用了十个镜头。死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导演通过镜头的剪辑和画面的铺开将时间拉长,短短的十个镜头便回顾完了一生。情感的波动随着镜头的旋转也达到了高潮。这就是镜头的力量,可以将情绪最大化的展现。
注定要南飞的大雁,注定不会圆满的结局,至此,影片已落幕,诗已写完。
@偶数的七
电影讲述十五岁的宝莲与她堂姐玛丽一起去海滨渡假,两个男子亨利与皮埃尔同时追求玛丽。皮埃尔与玛丽是老相识,他很早就对玛丽的爱慕有加,亨利则是明显花花公子型,但玛丽很快就倒向亨利而冷落皮埃尔。
电影最有意思的是对亨利的处理上。亨利一下子获得了玛丽的爱,却并不放弃与那个低俗的卖糖果的女人的幽会。这似乎是一切花花公子的特点。但亨利的特别之处在于,虽然他也有掩盖,但他在内心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在他眼中,男人的欲望是自然的,侯麦对这位花花公子的态度基本上没有道德谴责。
皮埃尔的道德原则是更传统的,他是一个重情又严谨的青年,但玛丽对他就没有感觉。女人似乎并不喜欢温情的男人,女人要找的是能点燃她们的男性,即使她知道这个男人靠不住,她也愿意自欺。
宝莲最后终于有点懂了成年人的世界:爱不过是一个借口,或一点幻想,人都需要这样的幻想生活。
@脑戴空空
人在宇宙间始终是一个渺小的生物,总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知道的,远在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之外。
影片结尾处一群涂着白粉的哑剧表演者在网球场开始了一场无实物表演,摄影机从本来的观察者也渐渐变成参与者,它随着发球的动作跟随着球来回摇动(我们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球),接着球掉在草坪里,这一群人开始望向站在网球边的托马斯,托马斯先是一愣他似乎知道这个球并不存在,可最后他还是妥协的去捡这个不存在的球 此时画面出现托马斯的全脸,他的眼睛也注视着刚扔过去的球,那种眼神移动好似乎他看见了真实的球被他扔进了网球场,接着话外音里响起了真实的打网球的声音。托马斯似乎接受了这个虚构,接受了不是什么都可知的事实。
最后在大俯拍中托马斯消失在了画面中,影片最后将虚无与不可知推向了高潮。
影片在色彩的运用上还出现了对立的情况——黑白与彩色的对立。影片里的黑白似乎代表着真相与事实,彩色似乎代表着粉饰与遮掩。就如托马斯来到公园里拍摄了静谧早晨的美好恋人景象但这美好的色彩不过只是对一场预谋杀人的粉饰,当托马斯在工作室里将照片洗出,在那黑白交织的画面里,通过不停的放大,那甜蜜温馨的表面被撕下,显露出藏在色彩下的事实。
@偶数的七
从文本的角度,编剧巧妙的安排了一个虽然并不宏大,但却人物众多的群像剧。六个主角之间有着复杂密切的关系,同时以他们为中心和各个如跑马灯的配角有着各种令人精彩动人的互动。整个故事就像一片森林一样有机的在观众面前展开,同时呈现出一种非常真实的生活姿态。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导演极为擅长的就是梦境拼贴。通过梦境对现实的反映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本片的镜头语言灵动自然,拼贴的梦境竟然很自然地融入到整个叙事之中,主线的叙事通过梦境的解释之后,就突然变得鲜活起来,直指现实的本质。
@不吃姜岔岔佗
影片的叙事很有意思,近乎纪实的拍摄,记录了女主角克莱奥在下午两个小时的所见所想所做,尽管克莱奥被很多人追捧,但她很多想法似乎不被理解,在结尾时候遇见的男人,在他们的交谈中,克莱奥有很多共鸣。
完全的时间顺序叙事,开篇的长镜头一直跟随在街上游荡的主人公;在玻璃外拍里面的克莱奥,窗外流动的车流和人物动作交织在一起,中间有一个连续镜头,从四个人的脸上依次扫过;大街上那些直视镜头的眼神,明显的新浪潮特色,又很真实。
@鲸鱼骨头斯基
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性、自由、充满动感。摄影机与女主在合体与分离之间巧妙地转换,客观地收集着所有行人真实的目光,却主观地传达出女主神经质般的自我意识。
总觉得这部作品里的大多数跳切其实并不需要被赋予过多的含义,也许只是一次对等待绿灯的时间省略,只是剪除误入了镜头的某些人事,刻意但却不生硬。
@郑观邪
让·雷诺阿本人在里面饰演的居然是胖胖的奥克塔!看演员表才发现,他不仅是该片导演也是编剧之一,更出演了一个角色。自编自导自演还有很多人,比如奥逊威尔斯,姜文等等。雷诺阿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巴赞称他为诗意现实主义的真正首领,他无可置疑的占据了黑色现实主义之行列。
游戏规则中雷诺阿描绘的是一个死亡社会的死亡的价值,实际上是两个死亡的社会—富有的主人的社会,和那个模仿他们主人的假绅士派的寄生的仆人的社会。这部影片在叙事上按照小说的特点,以强调平行的事件、平行的结构、平行的人物、平行的反应、平行的细节等,精心结构而成。给人一种大幕拉开的感觉是真实与虚构的结合。当然雷诺阿的布景是以现实真实为基础的,并创造着适合制作者主观选择的视觉空间的表现,而这又恰恰符合了他那贵族化的主题的需要。
影片其实本身就是一场大的游戏,大家在游戏中遵守着各自的规则,游戏中仍有意外,而那只不过是个意外,谁也不会把它认真的对待。那不过是游戏的一部分。影片从某种意义上体现雷诺阿本人深深的悲哀: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对人生的真挚的爱,但另一方面又忍受着参加到游戏中去。影片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本身并没有指责什么,剧中人物都是温存的,他们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人性和社会的制约真诚地行事。这里更深的悲哀,是人生的悲哀。同时也体现了雷诺阿自身的中庸的意识,他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情节体现出这一种态度。
@桃桃厘厘
文德斯以公路片著称,他的影片特别喜欢表现公路、汽车、摩托车、飞机、火车和轮船。《德州巴黎》有着荒凉的沙漠景色,又使观众领略了洛杉矶等现代城市风光。本片具有很强的隐喻色彩,“巴黎 ”只是德州荒漠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地方。
荒漠象征了现实社会中淡漠隔绝的人际关系和人生难以摆脱的孤独感。主人公的命运节奏舒缓、意蕴悠远、格调高雅,音乐深沉独特,具有一种深入人类灵魂的感人魅力。
@聂鲁达的诗_
《四百击》是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拍摄的影片,也是关于他自己的童年故事。
死板教条的学校环境、压抑不被关爱的家庭氛围,所有事件的坏结果不是由大人承担而是一次一次砸到本应受到关爱的、最无害的小孩身上,一次次打击让他有了逃离的决心,最终他跑到了海边,看见了他一直向往的海边,但在他面前的还有不知所措的迷茫和微乎其微的希望。  
影片中客观镜头配合着主观镜头、大量的长镜头、场面调度、即兴拍摄,都让本片更好的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世界、更加真实、更加有生活的气息、也更容易让人引起共鸣,是一部非常适合反复观看的电影。
跟着戏梦的拉片课,以更加专业的角度重看了这部影片,经过学姐的细心讲解,分析了影片中各种镜头和场面调度,最后又从这部影片引申讲解到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总之一晚上收获颇多。
由于篇幅所限,没法展示全部的影评给大家,同学们可以移步微博
#戏梦全年观影计划#


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这次的观影活动能够明显感觉到大家的影评写的越来越认真,篇幅也远远超出我们的短评要求,开始向着学术化影评的写作方向进步。
另外学姐还注意到,这次打卡活动中有同学截取了影片的经典片段,进行读解分析,这样的方式更便于去理解影史书中描写的具体内容!
无论你是22级、23级甚至24级,我们鼓励任何想要挑战自己的同学参加。和戏梦一起回归到电影艺术的美好世界中去吧。我们一起挑战自己,看看你到底能够补完多少部经典电影!
4月,我们会再开启华语电影打卡计划,希望届时能看到更多同学打卡的身影。
提示
月度打卡活动依旧在进行中,将会于本月末公布获奖名单,同学们还可以继续参加,和戏梦一起看电影吧!
(图中活动二仍在进行中)
 戏梦微博电影交流群 
(加入本群,可了解更多关于寒假观影计划的信息)

封面|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放大》
真实与虚无。

(戏梦全程班,即将开课)
(拼团只要9.9)
(全国电影考研院校信息介绍)
(复试经验贴)
(戏梦22级成绩)
(全职&兼职&实习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