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周,英国各地都有纪念女王登基70周年庆典活动。
一向主题化教学的英国小学当然少不了这个内容。
前两天端端放学回家,是这个造型的:
我说:“哇,你是打扮成国王了吗?”
他得意地说:“大家让我做King of Year 1(一年级之王),因为我攒了最多Wow Coins!”
这里插播一句:
文末公布之前取标题活动中奖名单,亲们要看到最后哦!
这个Wow Coins,是他们学校给孩子们的“奖励硬币”,跟咱们小时候的小红花差不多性质。
每个小朋友有个小罐子,表现得好比如答问积极、写字认真、吃饭干净、主动帮助他人......就能从老师那里领到一枚硬币攒起来。
这个硬币用途很广。
之前各年级的阅读挑战,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读完一本书,可以给自己班上赚一枚硬币,攒了最多“钱”的班级会赢得“大奖”。
连挑战活动的标语都特别直白:
Reading is Rewarding 读书有回报。
攒够一定数量的硬币,还可以去校长办公室兑换小礼物。
更特殊的是,学校允许“硬币流通”。
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在一定规则下互相交易、赠送。
比如之前端端不小心摔破了膝盖,他的好朋友小O一路搀扶他去找医务室。为了表示感谢,端端送了小O两枚硬币;小O因为想让端端教他折纸飞机,又给了他一枚硬币。
某种程度上,奖励硬币就是他们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流通货币”。
学校还时不时组织“官方交易”。
比如每学期都有的慈善义卖。
孩子们自己做各种小手工小食品卖给老师、家长们。
大人当然给的是真钱,但是真钱捐给了慈善组织,各班还能换取同样数额的班级基金,攒着找校长兑换大礼。
孩子们都很重视奖励硬币,因为它不仅仅是个荣誉,而且真的可以“当钱花”。
我爸妈之前来探亲,帮我接孩子,就被小朋友们放学后攒在一堆拿硬币换别人玩具、课外书的场景逗得不行了。
有人掐着手指头算账,有人讨价还价,还有人竞拍。
我爸开玩笑说:“真是资本主义国家,从小培养小财迷!”
02
哈哈,也难怪我爸有此感慨。
这跟我们小时候,大人普遍不跟孩子谈钱的氛围可太不一样了!
咱们的文化里,更崇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谈钱,似乎总带着点拜金意味,是不太光明、不太上台面、还伤感情的事。
所以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为社会做贡献。几乎没有老师家长会堂而皇之地教育孩子:“以后要努力挣钱。”
但实际上呢,我们已经生活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没有人能脱离钱生活,大多数人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挣钱。
如果从小不跟孩子谈钱,长大却希望他们迅速玩转商业社会的种种规则,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金钱教育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这一代孩子尤其重要!
因为这一届孩子,见到真钱的机会都不多,很多都没什么金钱概念。
孩子们缺乏“以钱易物”的经历,只看到爸爸妈妈用手机点一点,就能换来各种吃的玩的;坐在家里,外卖和快递就送到门口。
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串数字。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新闻。
比如前不久有个14岁的女孩,竟在某音上给主播打赏了200万!
孩子做出这种事,真的只是孩子的责任吗?
如果我们大人、社会,不教给孩子金钱知识,那总有一天债主、奸商、骗子、甚至警方会来进行这项教育,那代价恐怕就大了!
03
所以这一点上,我认为英国学校干得漂亮!
他们从小就光明正大地把钱带进了日常教育里,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金钱的意义、规则和局限。
咱们就拿两小只学校Wow Coins奖励硬币来举例,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先让孩子认识钱
其实糖糖他们学校的Wow Coins并不是小学才开始出现的,而是从幼儿园就在用了。
只不过幼儿园时期,这个硬币并不能“流通”,只拿来作为教孩子们认识钱的工具。
三四岁的小娃娃,就开始学着分辨各种硬币、纸币的面额、哪个更小哪个更大。
让孩子认识钱怎么用
等四五岁进小学了,孩子们有了一定数学概念以后,会进一步学习金钱的面值关系。
比如,3英镑可以由三个1英镑,或者一个1英镑一个2英镑组成。
1英镑可以分成两个50便士、五个20便士等等。
为了巩固这些概念,孩子们经常会玩模拟超市购物的游戏。
通过游戏,又能大概了解日常生活中,多少钱能够买到多少东西。
让孩子了解钱怎么来
我曾经在某音上看过一个视频,小学老师在班会上问孩子们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结果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回答钱是通过工作换来的,大部分孩子认为钱是从爸妈口袋里来的、手机里刷的、从银行取的。
英国学校从小就在教孩子,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
比如他们获得硬币奖励,必须要满足“付出了努力、付出了劳动、做出了成果”的条件,在脑海里建立起付出才有收获的基本概念。
让孩子了解金钱运行的规则
学校允许“硬币流通当钱花”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很大胆的举动,因为它有一定风险。
像我前面举的例子,孩子们通过阅读比赛攒硬币,赢的可以得大奖。
不免让人担心,这不会刺激一些不公平竞争吗?比如明明没读完却谎报读完了?
这点老师和学校处理得特别好。
他们给的奖励只给集体不给个人,奖励体验而不是物质。
比如得大奖的班级可以投票选择某个下午在学校看电影、去公园玩、某次午饭可以露天野餐等等。
始终把孩子们放在集体中,体验付出换取回报的过程,而不是互相竞争。
有人也会担心,孩子们既然会想到用钱换取别人的玩具图书,会不会进一步用钱拉帮结伙呢?
我也曾抱有疑虑,难道不会有孩子产生“你帮我写作业我给你钱”“你跟我玩我给你钱”的念头吗?
为此我专门问过老师,老师解释:3年级以下孩子的任何“金钱交易”都必须要先经过大人允许。大人会不停地在这个过程中告诉他们哪些能换哪些不能,什么不能用钱买。
比如端端摔伤的时候,如果谁提出给钱就扶他去找老师,这种“交易”就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要鼓励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
但是小O主动扶他找老师以后,端端提出送给他两个硬币就是被允许的,因为同样鼓励对善意的感谢。
3年级以上,孩子们的“金钱交易”不再需要先得到大人允许。
但是他们经过几年潜移默化的训练,已经形成了基本的金钱观,对“不公平、不正义”的交易也可以随时汇报,请老师裁夺。
当然,允许有交易就一定会有不公平存在,一定会有孩子受点挫折。
这就是英国学校大胆的一点,没有一味地把孩子们都保护起来。
老师们对此很淡定:真实的世界不就是如此吗?孩子们现在付出的不过是“假钱”的代价,买到的是真实的教训,很值得。
教孩子回馈社会
英国学校让我非常欣赏的一点,是他们始终在给孩子们渗透关于慈善的意识,鼓励任何微小的、力所能及的善举。
比如通过每学期都有的慈善义卖、慈善筹款等(文末第一篇曾详细写过这个话题)让孩子们认识到钱除了能买好吃的好玩的,还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他们攒的奖励硬币,既可以从校长那里换礼物,也能换成慈善捐助(家长自愿认捐)。
很多孩子因此攒了非常多的硬币,到毕业的时候找爸爸妈妈兑换成一定金额,捐赠给慈善机构。
家长们当然非常乐意成全孩子的善举,经常有人以孩子名义或联合其他同学一起捐出不小的金额,作为送给孩子们的毕业大礼。
04
其实有几个人不在乎钱,不喜欢钱呢?
但在咱们的文化里,似乎总是刻意回避跟孩子谈论钱,生怕孩子染上“铜臭味”。
这就引发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孩子对家庭经济条件没有概念,家长一边省吃俭用跟孩子唠叨自己挣钱不易,一边又不停满足孩子无休止的欲望;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乱花钱,剥夺孩子掌控钱的机会;又抱怨孩子花钱就伸手,一有就花光,完全没有规划。
这些都是缺乏金钱教育的表现。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本身是没有负面意义的。
我们不应该放过跟孩子谈钱的机会,反而应该积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钱、正确认识钱的来源和用途,从小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今天分享英国学校的做法,我认为对咱们日常育儿也很有借鉴意义。
如果大家觉得有所启发,欢迎收藏、转发,也别忘了给糖糖妈点个赞和在看呀。
亲们有什么想法,都欢迎留言中交流哦。
最后公布周四“取标题”中奖读者:
真没想到,我的一个突发奇想,引来了很多铁杆读者的真情表白,不少朋友表示无论我取什么标题,都是片片不落地看,开团也经常闭眼跟。
亲们的话不仅让我感动,更生出一定要继续坚持优质内容、严格选品的动力和责任感!
我虽然个人能力有限,无论文章还是团品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一定会初心不变并继续追求进步,希望做大家永远不走散的“云闺蜜”。
明天加更,带大家看看英国的城堡和庄园。
不见不散哦~ 😘
1
END
1
正在团
芬兰国民品牌Lumene专场
超值北欧极地之光纯净护肤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