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稍稍有些标题党,我买第二套房时刚好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时机,算是抢到了笋盘,所以才会有一个月涨100万这种夸张的升幅,正常还是比较少见的,毕竟房价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想看我买房的故事戳这里
我在香港买过房也卖过房,所长问我心得,说起来真没有心得,只是知道在香港做业主真爽啊,完全是业主市场,经纪追着你跑!
作者卖掉的房子
细思起来,卖房要顺利,和股票类似,取决于入市的选择,如果在恰当的时间,入手流通性好的房子,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问题就在于什么是流通性好的房子,这是在买房前就要想清楚的。
房子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如果是纯消费,买楼的需求是长期自住,或者budget非常充足,不需要考虑流通的问题,下面的分享不用看啦。
买房呢,最重要的是开心啦!图:网络
我此处讨论的房子,可能是过渡性住宅,因为手上预算不足,而暂时买小一点或买远一点,打算过几年之后换房的;也可以是投资性住宅,考虑的是出租和未来合适时机出售的。
我觉得入手房子要考虑以下几点!
01
地段很重要吗?

大家肯定都听过一句话:“买房最重要的是买地段”。在香港,就是默认的鄙视链:港岛>九龙>新界。那是不是只有买在港岛、九龙市中心的房子才会升值呢?
看一下下面这张图,这是近五年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的楼价走势,他们的楼价绝对值不同,但是涨跌幅度是一致的。所以贵有贵买,平有平买,在香港买港岛或新界,升值的话,都是一样会升值的。
香港近五年区域楼价走势图 图:网络
像我买的是大家都觉得偏得不得了的东涌,新界离岛区,但是5年不到也升值了30%,而我第二套房,入手1个月就涨了100多万。并不一定只有买在顶级地段才会升值。整个城市不断有新血液涌入,新热钱涌入,大环境会涨,物价会涨,楼价也会稳步上升!
02
大屋苑>>独栋>>村屋
同一份钱,我觉得投资大型屋苑优于独栋小物业,特别像香港的十大屋苑,或者叫蓝筹屋苑,是香港楼市的标杆,可以反映楼市走向
十大屋苑走势 图:香港01

这个原因和香港楼市的公开透明也有关。在土地处登记成交的房子,花10港币查册费,从第一个业主到最新业主以及银行债主等等信息,全都能查到。
土地注册登记处 图:网络
这房子的前世今生都是公开在网站上,所有人都可以知道,而大屋苑的话,都不用我们花钱查,各个地产中介代理公司已经花了钱帮你查好,放在自己的网站上,在Google上搜索“xx楼盘 最新成交”即可。
中原地产的资源库,物业指数都被各地大学地产专业使用做数据呢。图:网络
大屋苑的成交量大房源多,同一户型可以很容易找到最近成交,也就意味着买卖双方都可以很清楚市场价是多少,在这个尺寸上议价会快很多,更容易促成成交
 图:网络
反而独栋呢,特别是体量非常小的纳米新楼,没有足够多的样本参照,买卖双方对它的市场价估算差距会大一点。
图:网络
因为缺少统计样本,买家也会多去看看附近其他房子的最近成交,来估算平均呎价,像纳米新楼,一般都是旧区重建,周围的呎价一般都远低于纳米新楼的呎价,特别是过了一手房的新鲜劲之后,纳米“新”楼的“新”也打了折扣,买家购买的欲望会低好多。
留意一下新闻,不少纳米新盘后续二手出售(一般满三年会有很多成交),很多是亏本离场。
图:网络
除了这个原因,一般来说大型屋苑,譬如太古城,因为居住体量大,都有更好的民生配套和交通配套,物业管理质量一般也会好过独栋(甘德道以上的独栋不在此讨论范围)
太古城 图:网络
村屋也是同样的逻辑,参照样本少,而且村屋还有比较复杂的当地社区环境因素,一般公共交通都没有,需要有车人士入住,出售时找到诚意买家的时间会更长。
村屋 图:网络
03
洋楼>> 唐楼
这是因为唐楼非常难找到按揭(一般市面上多数银行都不提供按揭),也就意味着可以承担唐楼的买家少,之后出售会有困难。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唐楼的维护太差了,零维护,无论你内部花了近百万豪华装修,都改变不了古旧的下水管道,共用的电线乱糟糟布局,还有外墙的腐蚀状况,除了一开始要投入装修费之外,每年的维修费也不容小觑,而且会非常影响居住体验。
唐楼 图:网络
有比较好物业管理的洋楼也好过没有物管的唐楼,可能后者物业费便宜,但会突然来一单大维修,叫每户都要分摊大几十万的风险。
这里提醒大家,尽量不要买“化妆楼”,即外表装修漂亮,实际千疮百孔的旧楼。漏水渗水等问题都被掩藏了,比直接赤裸裸展示给你看的旧楼,价格高,但未来隐患是一样的多
化妆楼徒有其表 图:网络
当然,如果手头现金充足,可以一次过全款付清,并发掘到此唐楼是有收购价值的(需要非常熟悉此区和内部消息,以及懂基本的一些土地法例),完全可以投资买入后租出,慢慢等发展商来高价收购。一般唐楼都在市中心,只要内部设施过得去,不愁没有人租
这是门槛比较高的投资方案,大家看看就好!
04
小单位(非纳米盘)>>大单位 
这个非常好理解,特别是林政plan之下,1000万以下的楼可以按揭80%(今年新政策门槛提升到了1200万),总价越小的楼盘越容易成交!
那一般总价小,面积也会小。但是过小的单位,低于260呎的纳米盘,个人认为,已经在挑战人类居住空间极限了,更何况买房的主力军是家庭客,正常两房小单位,俗称“上车盘”,是流通性最好的。
两房平面图 图:网络
05
普通的分层单位>>特色户
物以稀为贵,此话不错。不过特色户,很多时候也意味着更少的受众喜欢。
天台屋很多人喜欢,但也有很多人会为更容易出现的房屋维修而却步,而且天台屋的天台面积不算入实用面积,就意味着呎价会贵过普通分层户,市场认可呎价可以高于普通分层多少呢?
如第二个提到的大屋苑和独栋的道理一样,市场参照样本过少,要看每一个不同买家心里的想法。那成交的时候就要等那个真的很喜欢“特色”的特别买家。
图:网络
我也去看过一些特色户,有天台,有Jacuzzi,有户外大露台,可以玩种植乐趣,可以BBQ,有N种可能,非常让人心动!
但回去查一查成交数据,居然是N年都没有怎么涨,这样的特色户租好过买。一些底层特别户型有底层大平台也很吸引人,可以直接在户外用餐的大平台,但是细思极恐,上面不知道会掉下来什么,日常垃圾肯定不少,只能想想,投资需谨慎!
三思三思,规避风险。图:网络
06
原装户型>>大改后并未入契的户型
不少业主买入房子后,有大展拳脚的意图,进行大改,魔改,把2房变成1房,甚至3房变成1房,把封闭式厨房拆成全开放式厨房,和客厅合二为一,确实空间感会大好多。不少的装修是有神来之笔的,而且大大增加了业主的入住舒适度。
一般业主也会因为自己花了比较多钱装修,叫价会高于市价,但是装修这件事情,很大意义上是私人定制化的,有人喜欢开放式厨房,就有人喜欢封闭式厨房;有人喜欢房间多,有人喜欢大空间感而拆掉房间;有人喜欢北欧风,也有人喜欢中国风。
旧屋改造 图:香港01
过于个性化的物业在出售变现上一般来说,可能需要多等一些时间。更别提没有入契(没有向屋宇处备案的大间隔改动),有一定的违例风险,可能会银行估价不足,甚至买入后新买家收到清拆令、钉契等麻烦事。
给自己添麻烦,耗时耗力又累心。图:网络
更有甚者,有业主早年没有辣招(辣招指买楼收税新政策,非首置需要15%的税)之前买入两个或以上单位,将其打通后,大装修成“特色单位”。
我也去看过不少,确实装修得很漂亮,空间感很大,我想出租应该不愁,但是现在辣招一个永居身份只能买一套房子,这样的自制特色户却需要多几个永居身份买,不然要交税,再出售也一样会遇到这个问题,变现难度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大型屋苑的原装普通两房分层小单位是流通性最好的首置盘。在未来出租或换楼变现上可进可退。
图:网络
普及个小知识:
物业估价一般可以用两种方法(其实还有第三种,一般针对发展商,就不在此展开了),第一种是DCF(Discount Cash Flow)贴现法,用未来现金流(租金),折现到现值,算总和就是资产的估值。一般用于商业地产估值中。评论区的金融大佬们肯定都懂,我就抛砖引玉啦。
现金流折现法分析大概类似图
还一种简单点,就是销售比较法,简单来说就是把类似资产最新成交的价格取平均值。这个大家在各大地产网浏览最新成交的时候,网站都会显示屋苑的呎价,其实就在用这个方法。
细致一点的话,收集目标投资物业附近的类似物业成交数据,再加入调整参数调整后的呎价再取平均值
调整参数是什么呢?就分类多啦,一般有楼龄啊,交通距离啊,高低层,景观啊,房间间隔,面积大小(一般面积越小的呎价越贵,取平均值时就要加负的调整参数来降到平均值)等等。
看到这里,就明白大屋苑的调研会容易很多的原因吧,楼龄啊,交通甚至间隔都可以不用去考虑进调整参数,除去一些特别不正常的价格(一般也不会有,有的话已经引起税务局的关注了),楼层,景色,面积,甚至不考虑,直接拉平均值也可以了。
如果是独栋比较多的旧区,各栋物业各有特色,就会加入更多的参数去考量。
下面是作者简单地对太古城近期成交总结,拉个平均值,目标物业是一个中层两房平均呎价,简易示范一下,你会发现按这个方法自己做表的时候,已经要研究一轮目标物业的各栋朝向、户型、距离地铁站远近、景色等等。
楼市房价对比示范图
当然,最后在买卖议价的时候,这些前期调研只能作为你心中的一个“底”,房东硬是开得高,不肯卖,甚至封盘,你也没有办法。毕竟历史数据永远是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嘛。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大家。
*以上内容为作者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港房研究所”平台意见。图像影音来自网络,本文由港房研究所原创,转载请联系港房研究所微信公众号(ID:fanginhk)。
-END- 
/
/
@让我静静
社恐却话痨
小红书:莎梨在新界
TA的更多文章
/ 往 期 推 荐 /
左右查看更多
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