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我们的长期增长,我们将继续积极和谨慎地投资于我们的新AI业务,包括Apollo Go和ASD。”这是百度CEO李彦宏在刚刚发布的公司一季报公开互动上的开场介绍。
2022年一季报显示,百度实现总营业收入284.11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经营利润26.01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传统在线营销服务(也是占比最大的板块)收入为157亿元,同比下降4%。
显然,李彦宏希望借此机会重申公司过去几年在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赛道上的投入回报预期。这也是所谓的积极投资于新AI业务的关键组成部分。
其中,Apollo Go是百度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去年打造了全新的品牌:萝卜快跑),2021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载人订单量达到21.3万单。目前,这项服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落地。
ASD则是指Apollo Self Driving,也就是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涉及从AVP到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的智驾前装业务。此外,还有百度较早落地的Apollo智舱业务(之前也称为DuerOS)板块,包括语音交互、地图导航以及传统的CarLife(车机手机互联)。
在今年初,百度给出的汽车业务数字是:到2021年底,内部估计自动驾驶业务ASD和DuerOS汽车解决方案等获得的定点和签约项目金额达到80亿元。到一季度末,这个数字已超过100亿元。
而在积极两个字的后面,则是谨慎。
L4受限,技术、场景都有挑战
比如,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方面,Apollo Go目前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十个城市。但李彦宏直言:在不断拓展服务的同时,公司也在努力应对中国复杂交通环境带来的技术挑战。比如,更多地域的覆盖,帮助技术团队发现了很多在以往测试阶段不太会碰到的一些“不常见”的问题。
这一点,也和之前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的话前后相应。“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难点一方面在于技术本身仍在不断迭代,因此能够覆盖、服务的范围依旧受限。”
扩大运营规模、改进自动驾驶技术、降低成本和支出是百度的首要任务。此外,当前对于自动驾驶落地的政策要求中,安全员仍是必备(目前的示范,不过是从驾驶位挪到了副驾驶位),这仍是额外的人力成本。
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全球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都在寻求商业化落地。不过,在继续加快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护城河”的同时,自动驾驶公司也在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
以美股自动驾驶上市公司Aurora为例,从2021年全年来看,该公司亏损7.31亿美元,营运支出8.13亿美元,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在过去的一年里,支出水平还在不断上升。
在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中,Aurora公司预计,物流自动驾驶将于2023年底推出,Robotaixi出行服务将于2024年底推出,其余的场景也将陆续推出。但在正式商业化产品和服务发布之前,该公司仍需要维持不断增加的研发和其他支出。
“在2026年之前,商业收入不会超过1亿美元。”Aurora公司做出最新的预测,尽管目前公司已经与Uber Freight、联邦快递、沃尔沃和PACCAR有签署的合作协议。相比而言,百度目前除了ACE智能交通业务,还没有真正的商业化服务业务收入。
Aurora在去年11月冲上每股17.11美元的高点后,便一路下行,截至5月20日收盘,股价已经下挫78.02%至每股3.76美元,市值跌至42.9亿美元,而在上市前,该公司的估值达到130亿美元。
而迟迟无法产生正向现金流的状况,也让很多的自动驾驶公司瞄准了乘用车前装赛道。相比来说,百度则是一直在两条腿走路。
5月18日,轻舟智航宣布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将基于地平线自研的征程®系列车规级AI芯片,以及轻舟自研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联合进行开发与适配,打造高等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解决方案。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还将围绕前装乘用车量产领域的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智能人机交互、AI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合作。到2023年,双方基于征程5芯片联合研发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方案将达到量产水平。
5月25日,博世宣布与中国本土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智能驾驶算法领域开展合作,面向乘用车的 SAE L2-3 级高阶自动驾驶产品展开合作。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旭表示,L4级作为自动驾驶产品真正实现落地依旧需要一段时间,但L4级的算法却可以率先产生商业应用的价值。这也被视为短期内最佳的商业化落地路径。
而在今年3月28日,另一家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也宣布与四维图新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将结合各自的技术优势,合力打造智能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并在高精度地图及定位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加速相关产品的落地。
根据协议,双方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将结合各自在乘用车领域的客户资源和产品能力,合作开发面向乘用车主机厂的智能驾驶产品服务,共同拓展商业机会。
换句话说,百度的智驾前装业务至关重要。也意味着压力越来越大,接下来,此前在L4赛道与百度竞争的对手或者友商,都将陆续进入前装赛道,争夺现金流。

前装量产,成色几何
而对于超过100亿元的预估销售额,百度方面则一再强调这是我们从客户那里收到的合同和定点测算。我们的估计也是基于新车型上市时间、定价以及未来销量的假设。
众所周知,百度在过去几年的前装量产主要是基于DuerOS的座舱解决方案,其中,语音和地图是主要的落地业务。在合作车企方面,主要是北京现代、北汽新能源、福特、星途、别克、凯迪拉克、蔚来、威马、吉利领克。
其中,以语音为例,百度语音的竞争对手科大讯飞,客户主要覆盖中国主流自主和合资品牌车厂,在去年实现汽车业务实现前装700万套,新增交付车型200多个,达成合作车企40多家。而这个量产数据对应的销售额也仅为4.49亿元。
导航地图(包括高精地图)方面,作为四维图新的核心业务,车规级导航业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陆续拿下沃尔沃、福特、奔驰和上汽大众多家合资品牌的导航地图或高精地图的量产定点。
不过,从四维图新的2021年财报数据来看,导航业务年度收入也仅为9亿元左右。同时,近年来,随着高精地图带来新的市场格局变化,包括亿咖通、中海庭等车企背景的图商也在挤入这个赛道。
而从百度的主要合作客户来看,大部分都处于销量下滑态势。
比如,北京现代2021年累计销量仅38.2万辆,同比下滑23%。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北京现代整体销量的第五次下滑。另一家北汽新能源,2021年总销量仅为2.61万辆,市占率仅为0.74%。
而两家主要的新势力客户,蔚来2021年的交付量为91429台,已经被挤到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第二名,而2020年的交付量为43728台,位列第一名。而作为百度深度绑定合作的威马,2021年交付量44,157辆,同比增长96.3%,但销量排名已经被哪吒、零跑赶超。
2021年10月19日,百度Apollo联合威马正式发布首款搭载百度ANP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与AVP自主泊车系统的量产车型(威马W6),打通行泊一体解决方案量产。但实际销量如何?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W6的实际交付为5058辆,2022年1-3月实际交付2251辆,而实际搭载百度方案的上险量占比仅为30%左右。
同时,百度在广汽、长城的AVP量产也都处于早期爬坡阶段,并且实际还处于记忆泊车阶段,真正基于高精地图的AVP仍等待OTA升级。
真正的重磅消息来自今年初,比亚迪对外披露,已经选择百度为其智能驾驶供应商。百度向比亚迪提供行泊一体的ANP智驾产品与人机共驾地图。这一点,也被百度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会做了重点提及。
但众所周知,比亚迪又在去年底宣布与Momenta成立智能驾驶合资公司“迪派智行”,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等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此外,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也已经开始在上海建立智能驾驶研发中心,显然,比亚迪与百度的合作长期可持续性存在较多疑虑。
而被李彦宏提及的另一家合作伙伴,就是东风汽车旗下的岚图汽车。今年4月,百度与岚图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汽车智能化展开深度合作,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驾仿真云、汽车安全、智能地图等业务领域展开优先合作。
但岚图的市场表现仍处于不稳定期。
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3月东风岚图累计销量不过3693辆,仅仅完成了其4.6万销量目标的8%。2021年12月,岚图汽车销量达到上市以来顶峰——3330辆,此后便快速下行。
当然,对于百度来说,还有一个希望就是自家造车。按照计划,集度汽车将在今年下半年接受订单,预计2023年开始交付车辆。同时,面向复杂城市道路辅助驾驶场景的百度ANP旗舰产品也将搭载集度汽车量产上市。
显然,对于李彦宏期望的"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绝对市场领导地位",随着自家品牌整车的上市,后续与百度Apollo原有车企客户的微妙竞争关系,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与此同时,传统外资Tier1、中国本土智驾方案供应商都在争夺前装量产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对于百度来说,压力也越来越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