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罗大佑《童年》演唱会宣传片
“梦是最美的,尤其当我们回到自己最初最初最初的那个梦。”
67 岁的罗大佑告诉我们,这个梦,叫《童年》。
昨夜,罗大佑举办首场视频号线上演唱会《童年》,当他返场的时候,有 3528 万人在线观看。另一边,孙燕姿的演唱会观看人数突破 2.4 亿。
罗大佑将演唱会的地点选在花莲的一块草坪,舞台边就是帐篷,头顶有星空,身后夜色漆黑,虫鸣四起。
这个当年留着爆炸头,唱着“台北不是我的家”的歌手,从城市回归到自然;这个曾经一身黑衣,戴着墨镜,抨击“有人在黑夜中枪杀歌手”的抗议形象,如今已经一头白发,甚至有些过于和蔼可亲。
这个晚上,并没有成为很多人想象中的“时代的夜晚”。
他没有唱《鹿港小镇》,没有唱《亚细亚的孤儿》,也没有唱《现象七十二变》和《皇后大道东》,他选的歌单,更像是一个情歌专场,甚至“恋曲三部曲”,也只停留在了 1990。
不过,在情歌串烧里,他还是加了一首《未来的主人翁》。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孩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
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
将是他们的未来”
当年为罗大佑伴唱《亚细亚的孤儿》的孩子,都已长成大人,体会了“深夜里无奈的叹息”,也经历过“眼泪在无言中抹去”,开始认清现实,“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我们已来到那个曾经被罗大佑们改变的世界,但又不禁怀疑,就像诗人夏宇在《错不在我》中的诘问:
“有一天醒来突然问自己
这就是未来吗
这就是从前
所耿耿于怀的未来吗”
01
写给大人的童年
黄子佼:“《童年》这首歌,到底是写给小孩子的,还是写给大人的?”
罗大佑:“写给大人听,而且是写给大人唱的。”
罗大佑将自己的首场线上演唱会,命名为“童年”。
“歌词在讲不断成长对过程,人生里面最美丽的一段时间,就是你那个时候被保护的童年。”他解释取名的用意。
开始写《童年》,是 1974 年,罗大佑 20 岁,还在学医。
这首歌,他折腾了四五年,一直卡在歌词上,写不好,“唱出来词不达意,音跟旋律扣不到一起”。这个时期,他开始大量读诗,从余光中,到洛夫、纪弦,“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怎样把中文配对到旋律里面。”
不过,这首费尽千辛的歌,罗大佑献给了张艾嘉,收录在她 1981 年的专辑《童年》中,在这张唱片里,罗大佑第一次以制作人身份出现。
第二年,罗大佑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重新演绎《童年》,从此这首歌打上了他的烙印。
罗大佑《之乎者也》(1982)
“我就是从小一路听,小时候听《绿岛小夜曲》,六七岁的时候听贺绿汀的《天涯歌女》,然后是姚敏的《第二春》。”
在和许知远的对谈中,罗大佑回忆自己童年时听的音乐,以及自己所处的时代。
《童年》之后,他相继推出《亚细亚的孤儿》和《未来的主人翁》。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你这未来的主人翁,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寻找儿时的光荣”
《未来的主人翁》封底(1983)
“我们是在谎言里面长大的。我们是战后baby boom(婴儿潮)那一代,成长的环境比较凶悍。”罗大佑说,“但是我觉得表达自己是重要的,毕竟我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出身医生家庭的人,人命是重要的,生命是必须被尊重的。所以我去表达想法的时候,我的动机是单纯的。”
02
童年的消逝
1984 年,因为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那本政治寓意小说,而有了更多阐释的意味。
这一年,侯孝贤拍完了《冬冬的假期》,结束自己的“乡土时期”,并开始将目光投放到童年和个体生命体验上,拍摄《童年往事》。
罗大佑在这一年发行了《家》,继续向自己的童年记忆深处下潜。专辑收录了《家Ⅰ》和《家Ⅱ》。
“我的家庭 我诞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
那是后来 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现在眼泪归去的方向”
罗大佑《家》(1984)
第二年,罗大佑离开台湾,去了纽约。
他当时 30 岁,虽然已经出了 3 张专辑,但依然还在徘徊,像家人一样从事医生,还是做个歌手。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里写道:“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离开台湾,对罗大佑而言,也意味着一种童年消逝。
1987 年,罗大佑从纽约飞到香港,开始十年香港定居生活,给父亲写了 11 页长信,正式弃医。
1988 年他推出专辑《爱人同志》,1990年成立“音乐工厂”,1991年发表粤语专辑《皇后大道东》。
罗大佑《爱人同志》(1988)
他总是跟着时代的浪潮而迁移居所。2002 年,他搬到北京,结果住了不到一年,“落荒而逃”。
“我落荒而逃是碰到了每个人大概都会落荒而逃的东西,我碰到’非典’了。我一直熬到北京开始隔离,大概是五月十号,离开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全天只有九班飞机,都是飞很远的。”
罗大佑将这段经历写成一首《伴侣》,收录在《美丽岛》。
“首先是不知被谁放在一起
然后要寻找一个失去的自己”
03
童年的安可曲
“自从父亲过世以后,觉得好像是他的生命延续到我生命里,我也想把我的生命再循环下去。”
2008 年,罗大佑在《锵锵三人行》中聊到自己的中年危机,以及开启“第二人生”的心愿,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他坦言,自己想成为一个父亲。
终于,在 58 岁那年,他有了一个女儿。
漂泊 30 年,搬家 19 次后,他决定搬回自己童年生活的地方。
“我想要给她的家乡,是我爸妈给我的家乡,觉得回到了我的家乡来居住,可能她会长得比较健全一点,也可以在回到原点后,发展出我想要她发展出的人格。”
2017 年,罗大佑推出第 8 张个人专辑《家III》,和《美丽岛》隔了 13 年。相比 1984 年的形单影只,他的身边多了妻子和女儿的身影。
《家III》专辑内页(2017)
专辑中,有一首他写给女儿的歌,叫《童话爱情》:
“哪天成长的你 和年迈的我
将怎么回到现在这良辰美景
我们注定相依为命”
2020 年,疫情席卷全球,他将非典期间创作的《伴侣》重新编曲,一眨眼,女儿都 8 岁了。单曲的封面,是他牵着女儿的手走过斑马线的背影。
罗大佑《伴侣》(2020)
陪伴女儿长大的过程,也让他一次次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
“这些歌曲的原唱与原作者都早已雕零,但是,他们给我们的感动却与当年丝毫未减。我反覆思考一个问题:这些音乐的力量来自何处?”
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将童年时听的那些歌,一首一首收集起来,录制成《安可曲》。
2021 年,金曲奖为罗大佑颁发“特别贡献奖”。
马世芳代表所有人说:“谢谢你,因为你的歌,让我们变成了更成熟、也更有胆量的大人。”
罗大佑接过奖杯,调侃道:“敝人在下我,入行 44 年,才发现,今天这个奖,跟最佳新人奖一样,一辈子只能领一次!”
“一起努力,一起干,老先生都没有停,你们音乐人歌手凭什么停!大家加油!
《童年》演唱会的安可曲,他选了一首《明天会更好》。
1986 年,台湾的创作者们仿照《We Are The World》,以《明天会更好》来回应“世界和平年”。
这首歌的词作者,像是那个昨日世界的缩影:罗大佑、张大春、李寿全、邱复生、徐乃胜、张艾嘉、詹宏志。
2000 年 9 月,罗大佑首次来大陆开演唱会。2018 年,《十三邀》采访罗大佑,片头放了一段当时的影像。
“许知远,你怎么来了?”
“来呗,怎么了。”
当时,至少有 5000 人从北京包火车前往上海,其中就有刚刚毕业的许知远,那也是他第一次去上海。
后来,许知远回忆道:
“我忘记那晚罗大佑唱了什么,只记得那是个文艺青年们的盛大聚会。夜晚的衡山路上,到处是兴高采烈、醉醺醺的年轻人,京片子、沪语以及广式普通话交杂,像是一次同学会。”
2022 年,罗大佑首次线上演唱会结束后的夜晚,上海衡山路静悄悄的。
via.十三邀:许知远对话罗大佑
编辑 - 十三
参考资料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罗大佑》,腾讯视频

《罗大佑:未来已没有主人翁》,南方周末
- 今日话题 -
罗大佑的哪首歌对你有特殊意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