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真的是不好啊!
近2年,因为疫情,万事万物都在通货膨胀,水果在涨,蔬菜在涨,油价在涨,就连小孩的学费都在涨。
一个月前,美国劳工统计局更是宣布,过去一年的物价上涨了8.5%,是1981年12月以来超大的年度涨幅。
图片来源于cnbc,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今,吃穿住行,样样都在涨,然而,就工资那是一点没涨。
眼见,这收入跟不上开销,万般无奈下,不少人都走上了以前从未想过的道路。
有人被迫换车,有人无奈做起兼职,而有的人更是被逼着开始卖血。

作为从业18年的教师,独自抚养一儿一女的克莉丝汀娜‧席尔(Christina Seal),年薪有5万4000元。
在此之前,这样的工资,远远足够家庭开销。
但,自2021年开始,一切变得不太一样。
9月份左右,席尔觉察到每周的支出费用激增。食品杂货的费用从150美元变成了200美元。油费从40美元上升到70美元。水电费也从150美元攀升至200美元,然后高达300美元。
图片来源于washingtonpost,版权属于原作者
不断上涨得生活费用,让席尔收入渐渐跟不上家庭的开销
到了2021年年底,频繁使用信用卡支付账单,更是让她担负上了约10000美元的债务。
在物价飞涨前,
席尔
的收入总是能在支付完所有账单后,还有所剩余。但,如今,全部的工资都被用到了支付账单上。

"我的工资现在真的不足以维持我们的生活,在支付账单之后,什么都没有了。"
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让席尔压力倍增。
为省钱,她只能给2个孩子吃花生酱和果冻三明治,更是再也没钱开车送15岁的儿子去学拳击课,12岁的女儿去打排球。

图片来源于路透社,版权属于原作者
当然,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
席尔
也不是没想过申请政府补助。

但,身为中产阶级的她,没有任何的资格申请任何的项目。
入不敷出的生活,在席尔看来绝对不能长此以往。更何况,孩子还在长身体,不可能长期吃着花生酱和果冻三明治于是,在走投无路下,她走上了卖血,这条不归路。
图片来源于washingtonpost,版权属于原作者
2021年的秋天,在一次不经意中,席尔发现了一个血浆捐献诊所。在这里,只要每周捐献2次血,一个月就可以赚取400到500美元。
自从找到这个解决方案后,席尔每周二和周四就开始固定往诊所跑。到如今,席尔献血已经持续近6个月。
在这6个月里,献血这事,从怪异变得正常。
当硕大的针头,穿过皮肤到达血管,机器一点点的将血浆从红细胞、白细胞和其他部分分离出来时,一躺就是45分钟的
席尔,并未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毕竟,她得养家糊口。
图片来源于nature,版权属于原作者
每次到达献血诊所,那里都人满为患。人们手里献着血,嘴里却始终谈论的是钱。

"我正准备去另一家,他们每次都给你一百块钱。"
"有些地方,你的体重越重,你得到的钱就越多。"
通过献血,席尔总算勉强平衡了收入与支出。但,长时间的捐献,也让席尔的身体慢慢变得透支。
4月初,在一如往常的准备去献血时,蛋白质水平太低,让
席尔
被挡在了诊所门外。

无奈之下,席尔只得临时抱佛脚般,吃顿大餐,然后猛灌几杯蛋白质饮料。
第二天,蛋白质水平总算恢复正常,捐血才得以被允许。
图片来源于washingtonpost,版权属于原作者
身体的透支,进而也伴随着疾病的到来。
某天,突如其来的胃部撕通,让席尔被紧急送往了急诊室,医生诊断:席尔可能是患有胆囊或溃疡,如果手术的话,抛开保险,费用也得接近1000美元。
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如今还得承担近1000美元的手术费。山穷水尽的席尔,只能下定决心,忍着胃痛,继续自己的献血“事业”。
图片来源于gofundme,版权属于原作者
一个周三的下午,席尔抱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蜷缩在客厅的躺椅上,电视里不断发出的声音,一点一点的传进席尔的耳朵。
"随着美联储努力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终于达到顶峰了吗?"
"通胀结束在望?"
听着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新闻,疲惫不堪的席尔,小声的念叨着:"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我的生活,为什么我会沦落到卖血养家。"
但,清醒至极的席尔也知道,现实却是,明天是周四,而她需要在右臂打针献血。
本文由北美省钱快报小编整理,图片及信息来自washingtonpost,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否则将追究责任。
THE END
编辑:H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