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大佑。(IC photo/图)
全文共2642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 最近,华语乐坛刮起一阵“怀旧风”。继周杰伦、崔健、王心凌刷屏“回忆杀”之后,今晚,罗大佑以一场《童年》线上演唱会再次将大家拉回了青春。
  • 被称为“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的罗大佑,将歌曲写成了情书,写成了诗歌,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真实地记录着时代。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郑廷鑫 李皖
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
1

另一个罗大佑

在歌迷印象中,有两个罗大佑。一个是摇滚的、哲学的、理性的,用或直白或愤怒或平实的话语来讽刺政治和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思考;另一个则是伤感的、脆弱的、柔情的,用独有的长句唱着各种风花雪月的诗和百转千折的感情。
远远望去,罗大佑似乎是犀利的、不好接近的。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媒体称其“孤独的国王”、“华语乐坛里宛如‘伏地魔’三个字的名字”,他回应说:“什么时候变孤独?这么孤独吗?通常这种人都死掉,而且埋在坟墓里面了。”现在他已经不戴墨镜了。
“他很讲义气,很关心别人。有时候打电话,我讲了一两句工作上有些烦恼,或者说人际关系上有些烦恼,他不仅在电话里听我讲完,而且过两天就会打电话来问:你那件事情怎么样?”马家辉说,“台湾男人通常不太懂怎样跟人交往,像他这样的歌手,去哪里登台,车停在外面,就会有几百人围着敲车窗要签名。几十年来都是这种经历,难免就会过度保护自己。他却那么体贴,让我感觉很意外。”
和其他艺人一样,罗大佑的时间属于自己的并不多,但他很会主动合理地安排时间。“有时他打电话叫我去聚会,一打来就说,‘家辉我刚到香港,现在在机场往市区方向移动。你等一下,我一个钟头就到,我们就在家里聚会。’”马家辉说,“每次聚会,找谁不找谁,吃什么,他的主意都很明确。有的朋友会说随便、无所谓,但他总会明确提出想法来。他对生活很有主见、很有要求,住的房子要挂什么画、要选一些特别的家具,他都会自己去做,很有效率。其他人就算有这个时间,也不一定有这种品位和闲情。他对生活,第一个是懂,第二个是有主见。”
2004 年 5 月 21 日,罗大佑在演唱会上剪掉美国护照。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有一次,马家辉和罗大佑一起参加一本新书的新闻发布会。活动在一个商场举行,舞台后面有个小房间。“一进去就看到罗大佑在打太极。”这让马家辉很意外,“我当时的感觉,这是我见过的最健康的摇滚乐手。”
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在纽约生活,罗大佑整天泡在Disco,“觉得Disco里面才有生命的意义”。随着年纪的增长,“整个人的眼界开了”,生活方式悄然改变。这两年他培养起了运动的习惯,主要是爬山,还有就是跟内地一个师傅学太极,这能帮助他“放松精神,缓解压力”。
与此同时,他依然执着于创作,时刻要求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我的手臂上有几个自我警惕的烟疤,那是告诉自己勿再胡乱投入于‘思情深似海’的假象。”这可能就是那个冷峻的罗大佑对自己残酷的一面。
自1996年发行专辑《恋曲2000》之后,一直到2002年,他才开始在内地举行一系列演唱会。发行新专辑《美丽岛》后,他又是久不露面。就在人们觉得罗大佑渐渐沉寂下去,那个年代也渐行渐远的时候,他又扔出一颗重磅炸弹——与李宗盛、周华健、 张震岳组成“纵贯线”乐队,继续另一种形式的创作。
他并没有真正沉寂,一直都在思考他的音乐,只是“思考的东西越多,感情就越深沉”。“其实我在家里不做什么,就是想事情,这个可能就是我写曲的状态。我的活动都在脑子里,我常常失眠也是因为这个,我们的办公室就在大脑里。”
在酒店里,正在接受媒体访问的刘德华发现了罗大佑,跑来跟他握手,连称“罗老师”。寒暄罢,罗大佑高举双手,为对方也为自己打气:“加油加油!”(摘自《罗大佑的双重生命》 作者:郑廷鑫 《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2

罗大佑的词到底有多好

世人欣赏罗大佑,多欣赏罗大佑的词。
世人欣赏罗大佑的词,多欣赏罗大佑那么多的形容词,那么长的曲折复杂、奇妙连缀的长句。
当然,他肯定说中了你的心事。但丽辞靓句只是末技。
作为歌曲,词与曲是一个整体,单独地去评论词,肯定有它的偏颇。罗大佑的词,为了完美地配合先做成的曲,往往耗费三五年之功方告完成。
但词是一门单独的手艺。曲调既成,他开始单独与词作战。就词而论词,当能端量出一个人的文字水平。
作词家罗大佑,水平忽高忽低,时好时坏。
大佑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有这么多未完成之作。何谓未完成?语病多、境界普通、思维散乱、修辞水平不高、需要修改的词叫做未完成。粗略估计,这部分词将占罗氏全部作品的至少一半。
罗大佑罕有文字上无可挑剔的词。这样的词多集中在早期,多集中在他的词作小品,其思想大作大都失败。早期完美的罗大佑词,格局都比较小,如《恋曲1980》、《童年》、《光阴的故事》、《爱的箴言》,都是一些精美小品。显示罗大佑襟怀和气象的作品中,只有那些境界中等的写到了较高的完成度,如《鹿港小镇》、《将进酒》、《家Ⅰ》、《家Ⅱ》、《我所不能了解的事》、《耶稣的另一个名字》、《一样的月光》。
罗大佑中后期词作境界极高,出现了一个飞跃,但也只是小部分作品写到了完美。文字上难于挑剔的作品有:《游戏规则》、《动乱》、《上海之夜》、《台北红玫瑰》、《恋曲2000》、《舞女》。作为一个词作家,他缺少洗练文字的能力,往往语义纠缠重复,思维比较混沌。
但恰恰是在混沌的思维里,罗大佑创造出了惟他独有的文字。伟大的词作,从来不是因为词句之功,而是文体创新,意境气韵独到,情绪、精神或思想卓越,道人所未道。罗大佑文字才能绝非一流,却进行了以下探索:他创造了抽象的对象含糊的叙事诗,这在歌曲历史上独有;他创造了虚构的注重戏剧性和氛围的历史诗,在华语歌曲里如行在天空的宙斯。前一种诗有《恋曲1990》、《你的样子》、《滚滚红尘》、《追梦人》,意境上有缠绵之极的深境、前人所不及的凄美 ;后一种诗有《京城夜》、《东风》、《蓝》、《天雨》,为了难于解释的大时代,造出了无法解读却令人神魂俱惊的历史大梦。它们不完美,却是最了不起的大佑杰作。
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幕的开启者,有绝世的影响力,但也同时并存着肤浅的思想与批判,这是开启者的历史局限。而作为音乐家,主要是用情感说话,即使思想卓越,也只能略过,这是音乐家的宿命。而作为歌曲作者,创造出优秀的歌曲最顶真,文字烂点儿也在所不惜。对罗大佑的局限,当如是观。(摘自《罗大佑的局限》作者:乐评人李皖 《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