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而再再而三,如何避免这类悲剧?
撰文 | 万顺顺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患者及家属、社区工作者等均可拨打120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120将优先保障此类患者的急救及转运需求。”
5月20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王小娥就如何保障封管控区内急危重症和特殊就医人群外出就医需求作出解答。
然而5月11日凌晨,北京顺义管控区内,一位32岁的年轻人拨打120急救电话54分钟后,才等来一辆救护车。送入急诊室时,早已没有呼吸、心跳。
昨天晚上,一篇题为《顺义区120疫情中拖延急救,32岁青年管控区苦等54分钟后死亡》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医学界”联系到逝世青年的父亲,他表示,孩子去世的原因是心梗。自己在孩子送上救护车才得知这件事。患者在联系救护车前打了两次车,但是没有打到。事发时的情况在文章中写得很清楚。
对于为何在孩子去世15天后发文,他表示院方一直没有给自己交代。在孩子火化前一晚,自己给医院打了电话,为接线员接听。
根据这篇文章,32岁的宋某新居住在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后俸伯村,后俸伯村在此次疫情中出现确诊病例,他的居住地被划归为管控区。5月11日凌晨,他突感胸闷、胸痛,难以缓解,3:38给120打电话求救。凌晨4:32,120急救车才到达现场,距首次向120求救已经过去54分钟。
在此期间,120先是告知居住地属于顺义区划定的疫情管控区需向村委会报告,后告知正在联系接收医院。“顺义区医院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接收患者,正在联系区妇幼医院。”这份通知距首次求助过去25分钟。
凌晨4:21,患者摔倒在地失去意识。女友一边对患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一边再次紧急拨打120工作人员电话求救。
凌晨4:32,急救车姗姗来迟。可能是联系区妇幼医院未果,患者被带到5公里外的顺义区医院。“医院没有急救人员立刻对接急救车、转运患者。数分钟沟通后,送入急诊室时,早已没有呼吸、心跳。”
这篇文章呈现的角度有限,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调查。从首次接到电话到派车经过了多长时间?救护车如何与接收医院进行对接?顺义区医院当时为什么不接收?联系接收医院时,救护车是否已经在路上?
文章还写道,“120工作人员将我儿子搬上急救车后,没有对我儿子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也没使用除颤仪进行抢救。”
对于这名青年的死亡,有10年急救中心工作经验的“急救科普人”发文称,32岁男性,突发胸闷、胸痛,且难以缓解,十有八九是急性心梗,还有一二可能是主动脉夹层。这些都是致死率极高的急症!
后来患者倒在地上可能已经发生心跳骤停,心跳骤停需要专业的急救器材:除颤仪(ADE)
“一定要尽快找到AED!在患者发生了心跳骤停之后再去找AED,那样可能就丧失了除颤的机会!应该在怀疑患者出现了致命性胸痛的时候,就拿来AED备用!”
今天上午,“北京顺义”发布声明,对这次死亡时间启动“全面调查”。顺义急救分中心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已经停职。
“区政府将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进行检查整改,加强对院前急救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的监督指导,认真查找漏洞,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声明强调。
事发前不久的5月9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布《急救工作站配置规范》。新规范提出,急救工作站地点宜靠近交通要道,救护车应有专用停车位、具备独立进出通道,保证在接到调度派车指令后2分钟内出车。
如果能保证南彩镇急救站接到调度派车指令2分钟派车,赶到距离约3公里的后俸伯村,心梗患者怎么会等待54分钟?
“医学界”查阅近期北京市急救中心顺义分中心的相关新闻,发现北京市急救中心顺义分中心的工作人员近期承担了大量的密接人员转运工作,近一个月内转运超7000人次。
“大家真的非常辛苦也非常累”。北京市急救中心顺义分中心副主任肖书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在保证日常急救的同时,成立了16支转运队伍,共48人参与到密接的转运当中,24小时不停歇地在转运。
据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女性”,5月11日8时至12日8时,急救中心纪医生结束了24小时的南彩急救站点值守任务后,晚上又来到顺义分中心加班。“最近,我们的任务量翻倍,最多一晚上转运了30余名密接人员。”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往期精彩回顾
5岁孩子非正常死亡,“尸检”牵出神秘疾病
“睢宁婴儿死亡”处理结果:医院降级、院长免职、医生暂停执业!
上海老人未死亡被送火化,许多问题难以解释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