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发现疫苗只能给你提供15%的‘长新冠’保护,你仍然很脆弱,而且非常脆弱。”
撰文 | 凌骏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5月25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便接种过新冠疫苗,与普通人相比,突破性感染(BTI)患者仍表现出较高的后遗症风险,涉及心血管、胃肠道、肾脏、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健康等。
该研究纳入了超1300万名受试者的健康数据,并额外与季节性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是迄今为止“长新冠”领域最大规模的研究之一。
结果表明,新冠突破性感染(BTI)患者感染后1-6个月内,死亡风险率是普通人的1.75倍。而对于其中的住院患者来说,死亡风险比率增加到2.69,额外死亡负担达24.79/1000人。对比“流感住院康复者”,相关风险也显著增加。
研究人员称,BTI患者的额外死亡和后遗症负担绝非微不足道,可能会增加疫情流行造成的损失,并对已不堪重负的卫生系统造成额外压力。
对老年群体的严重健康威胁
研究者通过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的医疗保健系统,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33940名新冠突破性感染(BTI)患者的健康数据,他们均在感染前接种过1剂腺病毒疫苗或2剂mRNA疫苗。
与同期未被感染的近500万人相比,BTI患者1-6个月内死亡风险率高出1.75倍,额外死亡负担达13.36/1000人。同时至少发生一种后遗症的风险比率也为1.5。
风险比率排名前三的后遗症疾病/器官系统分别是:肺部、凝血与血液、疲劳与乏力,风险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48倍、2.43倍、2倍。
若以超额疾病负担为指标,排名前三的是精神疾病、心血管、肺部,分别为45.85/1000人、43.94/1000人、39.82/1000人。
后遗症另包括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代谢系统异常、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从时间上来看,死亡和后遗症风险主要发生在感染后1-3个月内,3个月后风险幅度有所减弱。
图注:与未感染者相比,BTI患者具体的后遗症及其风险比率
具体对BTI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细分,研究人员还发现:
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相比,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6个月内死亡风险比率为1.69;
死亡与后遗症风险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与对照组相比,30天内未住院的BTI患者,6月内后遗症风险比率为1.25,额外死亡负担为7.77/1000人。住院患者则为2.95和24.79/1000人。若单独聚焦ICU患者,更是上涨为5.68和60.2/1000人。
图注:无需住院、住院和接受ICU治疗的BTI患者健康风险比率
这些数据进一步体现了新冠疫情对老年群体的沉重打击。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本就是感染后中、重症,甚至接受ICU治疗的高危群体,免疫系统功能也较弱。根据研究结果,即便从新冠中痊愈,老年患者的长期健康状况仍值得担忧。
与流感相比,
新冠住院者死亡风险比率达2.43
为了探究疫苗接种对降低“后续死亡”与后遗症风险能起多大效果,研究者另外纳入了11万名未接种疫苗的新冠患者。
与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相比,BTI患者表现出了更低的死亡风险(风险比率:0.66)与后遗症风险(风险比率:0.85)
研究测试的范围中,疫苗接种降低了所有器官系统发生后遗症的比例,包含24种具体的疾病:心肌梗死、中风、呼吸困难、低血氧症、急性肾脏损伤、焦虑等。
而根据病情划分,无论是无需入院的患者,还是中、重症住院患者,都能从疫苗接种中获益,主要表现在凝血障碍和肺部疾病的长期风险持续降低。
但无论患者免疫功能如何,这种获益都是“轻微”的,研究人员称,总体来说,疫苗接种仅将“长新冠”风险降低了15%。
图注:与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相比,BTI患者的健康风险比率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对比了14337名季节性流感住院患者的数据。
结果显示,与流感住院者相比,BTI住院者(3667人)感染后1-6个月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风险比率:2.43),额外死亡负担为43.58/1000人。
同时,所有器官系统中的后遗症风险也都明显上升,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的风险比率为1.27,相差最大的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比率:3.85)和肺栓塞(风险比率:3.03)
关于新冠后遗症,我们现在只有“问题”
仅在美国就有超过8300万例新冠感染,就算只有一小部分出现“长新冠”,“受影响人数之多也令人震惊。”同日(5月25),顶刊《自然》Nature发表消息,研究者之一Ziyad Al-Aly博士称。
今年1月,《柳叶刀-传染病学》发布的另一项研究分析了约120万英国智能手机用户的报告数据,发现两剂新冠疫苗可将“长新冠”风险降低50%。但本次最新的研究报告,风险降低仅为15%。
“疫苗提供的有限保护意味着取消戴口罩和社交距离限制等措施,可能会使更多人处于危险之中,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统受损的人。”Al-Aly博士说。“现在我们发现疫苗只能给你提供15%的‘长新冠’保护,你仍然很脆弱,而且非常脆弱。”
研究在讨论部分同样指出,把接种疫苗当作唯一的策略,并不是降低新冠感染长期健康风险的最优解,要最大限度减轻疾病负担,需继续强调新冠突破性感染的初级预防。
“鉴于大流行的规模,BTI后死亡和后遗症的总体负担可能会很大,进一步对已不堪重负的卫生系统造成压力。“文章称,“因此在规划和开发卫生资源时,政府和卫生系统应考虑突破性感染后‘长新冠’患者的护理需求。”
此次研究的缺陷之一,是并未纳入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的数据,随着奥密克戎“噬肺性”的降低,是否仍会引发相同程度的长期健康负担不得而知。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Steven Deeks研究员称,这表明我们还需要对“长新冠”进行更多的研究,并加速开发治疗方法。
但他略微悲观地表示,当下甚至没有准确的“长新冠”定义,没有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测试、没弄清楚“长新冠”的机制或治疗方法,他说,“我们现在只有‘问题’。”
想获取更多热点特稿?
HPV疫苗打一针就够了?
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有何区别?

美国FDA公布“新冠疫苗1291种副作用”,真相是?
你想看的“医”手资讯
医生站“医学特稿”专栏都有👇
1.扫码下方二维码
2.点击立即下载
3.打开医生站App点击专栏
4.在精品专栏里找到医学特稿」,关注专栏
订阅专栏,每天读篇热搜药!
下载医生站App,随时随地订阅啦~
参考文献:
[1]Long COVID after breakthrough SARS-CoV-2 infection,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40-0#MOESM1
[2]Long COVID risk falls only slightly after vaccination,huge study show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453-0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往期精彩回顾
赴约进博会,健康“黑科技”如何颠覆你对医疗的认知?
柳叶刀:健康促进法即将实施,对中国医疗意味着什么?
“健康中国”国家队携手多主管部门:价值医疗风暴将席卷医学界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