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中疾控:奥密克戎自然感染获得免疫是一个危险选择
5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刻不容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我们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还在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中,感染病毒理论上会产生天然免疫,但这不是我们的选择。一方面感染后会导致重症、死亡,特别是慢性病人群和老年人,如果不接种疫苗而自然感染获得免疫,是一个危险的选择。另一方面,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生了很大的变异,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在变异株中效用有多大,目前无法确定。

被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能存在活病毒,入户消毒是阻止传播的有效措施
5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刻不容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介绍,在传染源被隔离治疗后,防止新冠病毒通过环境和物品传播成为重点。被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上,可能存在活病毒,在正常使用前要进行终末消毒。张流波表示,要判定病毒的死活是比较困难的,它跟时间、病毒特性、数量,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入户消毒是阻止病毒经过家庭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国家卫健委:入户消毒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流程,让居民能够理解
5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刻不容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介绍,消毒是实施“人、物、环境”同防、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传染病法防治规定,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消毒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先后印发了多个消毒技术文件,科学指导精准消毒,并做好公众的科普宣传,各行各业落实主体责任,针对本行业的特点,也都细化了规定,并且实施相应的监督。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地组织专业的消毒队伍依法依规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以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对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或者活动过的场所,以及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场所进行终末消毒,为确保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消毒执行过程中,个别地方存在着沟通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文件、技术操作流程、消毒方法的培训、宣贯,加强消毒过程中的监督等工作。各地在组织入户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流程执行,同时要注重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沟通,让居民能够理解和支持消毒工作,共同做好规范消毒。
接种新冠疫苗后患上白血病?中疾控:疫苗异常反应要从六方面开展专业判断
网上有声音称,接种新冠疫苗后患上了白血病,二者是否有关联?5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刻不容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接种疫苗后出现一些症状和疾病,其和疫苗接种是否有关,相关的判断需要遵守规范流程,并要有依据。如果有怀疑,要报告给接种单位,由接种单位组成多领域专家组,收集相关资料。
王华庆表示,疫苗的异常反应要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根据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判断不良反应需要考虑六个方面。首先是时间上的关联;第二是要具备生物学合理性,例如减毒活疫苗一般不给具有免疫缺陷的人接种;第三是关联的强度,通过统计学分析要有显著性差异;第四是异常反应的发生本身也具备规律性,如剂量较大的疫苗导致发热的可能性就更高;第五是关联上的一致性,即打了疫苗的这些人是否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和疾病,症状是否高于基线水平;第六是关联的特异性,即疫苗是否是唯一的因素。
王华庆建议大家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身体不适,特别是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有关,会有相应人员开展上述调查。
@北京晚报 微博报道截图

中疾控专家: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使用量并非越多越好
5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刻不容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提醒,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使用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只要能够达到消毒效果就可以了。因为过大的剂量会伴随安全风险,在使用的时候,居民应该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规定的用量来使用。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