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数学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封面。 (资料图/图)
全文共2484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 多位画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按照流程,画师会预先准备样稿给出版社,风格可接受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样稿的画风、颜色等都会经过反复商量,一般周期是两三天到一周不等。其间,美术编辑、责任编辑、总编辑等都会提意见,直至所有内容定稿印刷前,如果不合适都要再修改。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张锐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卓颖 王瑞雪
责任编辑|刘悠
业内称之为“儿插”(儿童插画)的风格,是一种“人物和物品造型简单、概括,动作简单,有可爱的表情,大于1:3的头身比,色彩丰富鲜明,适当加入幽默、想象”的画风。美术行业从业者叶灵说,近十年为主流所欣赏的儿插风格大致如此。
在叶灵看来,近日引起争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其部分插图与上述风格存在明显差异。该批教材由卢江、杨刚主编,目前已经使用多年。
插图(含封面)的设计方为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部分批评认为,在不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部分插画存在眼距过宽、鼻梁塌陷、眼神呆滞、高发际线、诡异吐舌等儿童形象。
实际上,早在2021年3月,问答平台知乎上便有“如何看待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插画风格”等相关提问,但当时未引起广泛关注。此次争议,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2022年5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同时,“全面评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图”。教育部教材局亦向媒体回应,关注到此事,已介入调查。
1

“你要知道你的画会用在什么地方”

2021年争议还未广泛传播时,叶灵便看过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插画。她说,现在年轻的画师创作符合主流审美的作品比较容易,但是像这种风格却较少见,包括体态、表情、衣服褶皱等。
她仔细分析了插图的画风后,判断“插画作者年纪有点大”。年轻的画家一般会使用数位板、iPad等作画工具,有年轻人的审美。而教材插画使用的工具近似钢笔或者蘸水笔,“米其林”的笔触线条显得“老派”,其中的人物体态、衣服、背景杂物等在绘制技术上看问题不大,人体动作并不太僵硬,应该并非出自初学者之手,叶灵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觉得作者应该有一些资历,风格像是出自一个完全没有做过偏儿童内容的人。”
从业多年的儿童插画师石青判断,作者使用的应该是钢笔,之后用色彩上色,并没有用到手绘板,“偏传统画法”。石青所在的画师群展开了一些讨论,同行们有一些一致意见:这些画有一定风格和水平,但是不应该出现在教科书这样的场景中。
“你要知道你的画会用在什么地方,这一点应该要明确,”石青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比如在科普读物上,我会画得很严谨、尊重历史。还有就是,小孩子读物中不能出现什么样的类型,比如血腥或者敏感的东西。还要注意画风,一定要和题材适应,比如文学性书籍的就画得写意一点”。
石青提到景绍宗,这位画家是2016国家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封面画家。“他的作品一直是很多人学习的范例,非常受小孩子的欢迎,”石青说,“我们画师都觉得,既有传统文化在里面,还有小孩子的活泼,非常符合教材的使用(要求),那么美观,符合我们的审美。”
多位画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按照流程,画师会预先准备样稿给出版社,风格可接受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样稿的画风、颜色等都会经过反复商量,一般周期是两三天到一周不等。其间,美术编辑、责任编辑、总编辑等都会提意见,直至所有内容定稿印刷前,如果不合适都要再修改。
2

“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慎之又慎”

几年前,画师吴雅所在的公司曾经接到过教科书外包的工作。这项工作有几个特点, “工作量大”“时间宽松”。

上百张插图,平均下来每一张的报酬仅有十几元。吴雅的公司比较小,并非专业从事儿童插画工作。最后,公司认为报价过低,生意未能成交。不过,吴雅接到的这个项目并非来自出版社的“一手委托”,其间已经经过层层外包。吴雅推测,如果是直接对接出版社,价格应该不会这么低,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数”。
从业十几年,为多个出版社做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图文的田甜,公司的直接对接方是出版社。据其介绍,单张的价格已经从十多年前的几十元涨到了现在的上百元。“根据风格的不同,价格也会不同,”田甜说,“我们现在不找外包公司,这个价格到自己家这些画手手里,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利润了,一幅画连上色带审线稿,整个下来时间也很长的。”
按田甜合作的出版社来看,出版社一般在乎口碑,在乎画面“好不好看”。不同于数学习题上那样简单的“橘子、苹果、小人儿”,如果涉及教材,出版社会“慎之又慎”。人教版的事情发生后,田甜还特地去看了下孩子使用的北京版数学课本,发现“也都挺好看的”。
田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自己的公司,一本书通常由多位画师联手创作。确定风格以后,多位插画师一起按这个风格出稿。市场上的风格多变,“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幾米的,有一段时间流行那种韩国小人儿的细长脸,有一段时间流行大眼睛等,”田甜说,“不见得所有人喜欢,而是编辑更认可一点。个人喜好不同,会按照编辑最终确定的风格开工。”
即使当时的插画订单成交,也会由吴雅一个人完成。吴雅说,自己会短时间内“随便画画”“很简单很普通就行了”。“对方当时的意思也是差不多就行了,因为量太大了。”
石青说,自己有时候也会接外包,不会直接对接出版公司,但是即使在做外包的时候,下面画师的稿子自己也会审核,然后再提交。
事件发生后,在社交平台,人们怀念那些老教材上的插画,比如传统的水彩画、彩铅和水墨画等。央视纪录片《新中国课本》中提到,当初编写第一套中小学通用教材时,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的叶圣陶,对课文的修改审阅“精益求精”,“大到每一篇选文,小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慎之又慎”。孙女叶小沫回忆:“他觉得孩子是要读着你的课本长大的,你的课本就是其一辈子学习语文的依据,而且不是一两个孩子在读,而是全国的孩子在读。”
(应受访者要求,叶灵、石青、吴雅、田甜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