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木蹊说
作者:木蹊
新风,终于来了。

5月25日下午,各大财经媒体都在疯狂转载一个新闻:
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
这段拗口的文字,究竟意味着什么,还要一一拆解看。
01
前不久,包括北京、上海、河南、江西、湖北等多地都明确,要在全省(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频率在48小时-72小时不等。
居民如无故不按规定频次检测,或将被限制出行。
比如河南就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样的,将赋黄码,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云南儿童为做核酸,淋雨步行20公里)
这意味着,一个人必须要在3天内做一次核酸,不做很可能寸步难行。
如此,核酸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那做核酸的钱,从哪里来?是企业捐赠吗,当然不是。
这些钱,一般都是财政和医保出。
财政,主要是地方的钱,医保基金,是国家的钱。
实践层面中,财政以及医保承担的比例并不明确,全国层面,也未统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支付方式。
比如河南,是政府购买,向居民免费提供。
广东则提出,省内参保人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按一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支付,其余由各级财政承担。
而在山东、北京等地规定,所需费用由财政资金和医保基金共同负担。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法律和行政的冲突。
按照我国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医保的职能是保障参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购买预防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并非医保基金的职能。
全员核酸,显然不是医疗服务范畴,用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成本,从法律上看,缺少依据。
此外,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中也点明:“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从经济上看,从医保中掏钱,伤害的则是医保参保人的权益。
毕竟,医保基金是有限的,如果在核酸上用的太多,势必会对广大参保人员造成损失。
甚至会加剧中西部地区医疗资源的不平衡。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核酸检测的费用,医保一分钱不出最好。
毕竟,如果都常态化了,这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据东吴证券研究所的报告指出,按照当前的成本算,中国一年约需花费1.45万亿元在核酸检测上,约等同全国医保余额的一半!
医保的钱花光了,那些重病患者,还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吗?
02
除了采购的钱之外,同核酸配套的采样点、采样员、志愿者的工资补贴,也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中新经纬》测算,如果常态化核酸一旦确立,全国范围内至少将新增75万个检测点。
《第一财经》则报道,广东核酸采样员待遇是:
月薪1万到1.5万元,包吃住,有全勤奖、节日福利、五险一金、包住宿和餐饮补贴,工作内容主要是配合街道办或者医院做核酸采样。
财经自媒体“智谷趋势”则10日发文提醒:
对于深圳、上海、北京这些财政收入几千亿的城市来说,一年百亿元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支出,确实不算很多。
但在中国,没有一座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过万亿的,超千亿的城市也仅有17个。
以江西南昌来说,一年要核酸检测的花费恐高达108.41亿元,占南昌2021年财政收入的22.4%。
办公杂费,以及多笔行政开支还要另算。
支出如此之大,定有不少人盯上这笔生意。
最近,上海和合肥等地,纷纷查出了“假阳性”。
北京也被爆出核酸检测机构数据造假。
虽然官方一再强调:会 “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严惩不贷”……
但依然抵挡不住不法之徒,想尽办法钻空子牟利。
毕竟,多检测一天,多检测一个小区,就有不菲的收入。
想要苍蝇不叮蛋糕,这太难了。
而且,苍蝇也很狡猾,这次北京曝出数据作假,靠的还是突击检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巨利诱惑下,连外卖小哥都能化身成魔,向顾客讨要天价跑腿费。
而面对核酸检测机构的收买,又有多少手握权柄者,能经得起诱惑呢?
怎么办。
还得是扣紧财政的钱袋子。
03
“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
一方面利好民生,保障老百姓的医保资金不受挪用。
另一方面,可以调动政府部门的智慧与监管能力。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
“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
“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
核酸这件事,让地方花自己的钱,他们才容易心疼,容易省钱。
因为地方财政关系到各级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
财政在核酸上用的太多,势必会给自身的收入带来影响,会造成更大的赤字压力。
如此,内部采购自然能省则省,即便不省,监督部门也会进行核查。
如此,对于核酸检测的加码,如一例阳性,全城核酸10多轮的现象,也会少不少。
老话说的好:穷人办法多。
为什么各大财经门户网站都转发这个消息?
因为它很可能会改变当前很多地区过度核酸的局面。

也宣誓着:国家除了防疫之外,也很在乎广大群众未来的的医保。
扣住了钱袋子,让罗马的归罗马,让地方珍惜用度,才能把中央“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
“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一步妙棋!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