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5月23日,我们齐聚线上,在三联中读5周年特别现场,听西川、王澍、渠敬东、辛德勇、刘东几位大家学者,分享如何“回到未来”
让我们重回现场,品味浓缩在2个小时内的光彩。
打开三联中读APP-知识频道-精选页-直播间栏目,收看直播回放
过去、现在、将来,在时间的长河中有序流淌。
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来自进化了数十亿年的过去,传承了数千年的文明。望向时间长河的另一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都是于那时而言的“未来”。长河之上粼粼闪动的,是那些肇始于过去、丰富于后代、历久弥新的智慧。时代愈是变动,智慧的光芒愈是闪耀。
这些久远的智慧,或为恒常的真知,或为具体历史情境下激发的思想潜能,总之,为人类历史、为华夏文明,贡献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可以肯定的是,有些恒久的古代智慧,对当下有明晰的指引,也必会在时间维度的“将来”反复出现。
回到未来,就是站在时间长河的中央,遨游于古人的精神世界,以千百年前的智慧观照现世、预见未来。
西川
诗人,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特聘教授
三联中读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主讲人
在英文世界里,如何还原唐诗现场?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随时都可能会想到一两句唐代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于某一个现场的感受。也经常有朋友问我:在国际上,中国诗歌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怎样被评价的?”
西川教授以「在英文世界里,如何还原唐诗现场」为主题,开启了第一场分享。
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当做精神财富来传承的中国古代诗歌,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尊重,甚至对其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当代作家、诗人、翻译家艾略特·温伯格在采访中曾谈到“美国当代的诗人都读过中国古代的诗歌”,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大。
从朱迪特的《玉书》到马勒的《大地之歌》,西川带领大家回溯中国古代诗歌在世界范围内的翻译情况(对《大地之歌》和唐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精品课《听吧!唐诗》,点击跳转)。讲《玉书》的时候,庭院中恰有乌鸦飞过,传来阵阵叫声。“我喜欢这些乌鸦的叫声,我想中国古人听到鸦叫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开始有诗意了。”
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到西方,又有什么作用呢?西川用埃兹拉·庞德翻译《长干行》时对英语的改造和发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首诗中,“两小无嫌猜”被翻译为:Two small people, without dislike or suspicion. “Two small pelple”这样的语词在英语中本是没有的,翻译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为其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帮助庞德形成了意象主义的想法——自此,整个英语世界的诗歌开始由浪漫主义向意象主义转变,从柔软的抒情转向清晰准确的表达。而在美留学的胡适之受到意象主义的影响,开始改良中国文学,于是有了新文化运动,有了后来的现代汉语。
这种仿佛绕圈式的文化影响,给我们“文化前往何方”这一命题无限启发的空间。
王澍
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三联中读精品课《这就是中国古建筑》主讲人
如何重造一个《千里江山图》的世界?
2022年春晚带火了《千里江山图》,而这幅画是王澍老师早在2011年在哈佛大学讲课的时候,放的第一张图片。他从建筑学的角度切入这幅画,带领大家探究「重建江山如画的世界」
《千里江山图》给人的首要印象就是长,可以看做是壮游的详细记载,里面能够看到大量建筑。
“我青年时代有过很多次壮游,从西南到北方,江南走过很多遍。后来,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千里江山图》不只是一幅画,这里的‘江山’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大家很久以来忽视了一件事——我们的建筑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学科,它是覆盖整个国土的山水语言体系。”王澍对画中“江山”的发现,启发了他进一步的思索。
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它超越了“风景”的内涵,指向整个华夏所居住的区域。王澍有时将其称之为“宇宙性的绘画”,因为它不是具体画某处风景,而是对整个地区人和自然之间互相相关、共存共处,或者说对于大家想要追求的美好生活的图景,进行描绘。江山图既有建筑和风光的现实依据,同时又是一种想象,是一种整体覆盖性的、带有某种超越性的想象。
中国山水画中,“城外风光”是永恒的话题。这种不约而同的选择,透露出古人一种默认的价值取向:最好的生活,一定不在城内。这样的取向会反过来影响城市的设施:所有的建筑,都应当“融化”在自然当中,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建筑学的角度回看江山图的传统,自然的材料、清晰的体系、严密的空间组织、装配式的木结构,一切都指向“可持续发展”——这恰是我们当前对未来的向往。(如果你对古建筑与当下的勾连感兴趣,欢迎收听精品课《这就是中国古建筑》,点击跳转
是时候重新评估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价值了,我们追求的理想生活、我们追逐的理想世界,在传统中,能够得到某种方向性的指引。
渠敬东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
三联中读精品课《社会学看中国》主讲人
我们为什么爱山水?
“我们都是现代世界中的人,我们似乎觉得,这个世界很大,但人的天地很小,这个世界让我们非常不安。如法国思想家涂尔干所言,密度极高的现代世界里,人们互相压缩、传染。我们的心灵就像封闭在一个胶囊中,感到不安,但找不到出路。”渠敬东教授从现代人的思想困境展开演讲,分享当下我们如何寻找出路。
他从苏东坡的经历讲起。元祐二年,苏东坡平反归朝,却坐在郭熙的画前凝神发呆。这似乎是一种悖谬:苏东坡终于重得朝廷信任,却把自己的心境都寄托在画中,在《郭熙画秋山平远》一诗中,我们能窥得他的内心:在这幅画里,他看到了很多,有人生无常、有自然天地。画中的世界虽然荒疏萧索,却更有力量、更让他得到寄托。
这就是文人内心的山水世界:有历史,有情谊,有四时轮转,有天地永恒。这个世界,是一个超越性的、可以让人在精神上得以寄托的世界。也由此,诗文与书画隐藏了一条自我拯救的通道,成为中国人心灵的载体。(如果你对中国人的情感秩序与人际网络感兴趣,欢迎收听精品课《社会学看中国》,点击跳转
这个诗画组成的水墨世界,不仅不是虚幻的,反而更加真实——在其中,人可以摆脱现世的喧嚣沉浮,更能细致理解世间万物,更能生成自我、表达内心。人参与天地、超越自身,在历史和自然中寻得永恒。
千年的书画传统,使得山水文明的传承成为可能。我们随时可以以山水为中介,与先人、后人交接,从天地造化中寻得自己。这,是中国人面对整个世界的不安,带来的一种可能的出路。
辛德勇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三联中读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主讲人
古人是如何记载历史的?
史书,是我们了解历史、获取智慧最主要的来源。《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古代众多体裁的史书中最有代表性的两部。辛德勇教授从这两部史书切入,与大家分享古人如何记载历史
之所以说《史记》《汉书》最具代表性,是因为它们用恰切的体例、理念,合理而全面地记载了中国的历史。
《史记》是纪传体史书,这一体裁是司马迁的独创。本纪、列传、世家、表、书五种形式中,列传尤其值得关注:司马迁选取社会各阶层、各个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写入其中,这在现存的之前的史书中,是从未有过的。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历史的本质是人、历史由人创造,还体现了他对个体命运的高度关注。
《汉书》在纪传体的基础上,做了另一种区别处理——断代,班固以西汉王朝作为记叙的时期。这至少在两方面具有高度合理性。首先是社会关系。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属于“家天下”的格局,以当政帝王为主导建立起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形成,实质上最主要的是以皇帝为核心建立的人际关系。随着王朝的更迭,新的王朝必然会产生另一套社会关系,断代记述能够很好地同频“更新”这种变化。其次是典章制度。一代有一代之制度,即使“汉承秦制”,也并非完全照搬,而是结合历史与现状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断代记述典章规制,是更合理的做法。(如果你想聚焦唐朝,从帝王政治了解到音乐书画,推荐收听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点击跳转
卖个关子,作为历史系教授,辛德勇老师在最后还贴心地推荐了阅读史书的“妙计”,送给我们快乐读史的好方法,没来得及看直播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回放。
刘东
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西书院院长
三联中读精品课《看懂中国》主讲人
借古人与外人之眼,如何看懂中国
前段时间,汉学家史景迁逝世,引发了国内的巨大轰动。中国读者对史景迁发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这个英国学者研究中国、讨论中国,讲到了中国人最关心的“自己”。汉学以外人之眼旁观置身事内的我们,用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这个陌生的“中国”。这让置身“室内”的我们好奇又担忧。
“国学与汉学的区别”讲起,刘东教授解答了“为什么要引进汉学”“国学和汉学对话有何意义”“当代人应该有怎样的心态”一系列问题。
国学,也可以说是“国将不国之学”。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边界之后,才有了国学的概念。从另一层面来说,国学是经史子集传统文化的总称,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与国学这种内省的有关中国的学问相反,汉学拥有的目光是旁观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到国外去认识西方,甚至要到国外去认识中国——这能满足我们对于自己祖国文化的求知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大量引进,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兼听”的渴望。(如果你也想用全球视野饱览中华文明,欢迎收听精品课《看懂中国》,点击跳转
“比起那些人类学研究的部落,中国人要庆幸得多,”刘东教授说,“我们毕竟有更悠久的文化传统、更庞大的人口规模、更严整的学术队伍,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由外部人说了算。”
用开放的心态,从主体的立场出发,让国学和汉学自由对话,找到共同生存的共识,是我们可以继续前行的路。
打开三联中读APP-知识频道-精选页-直播间栏目,收看直播回放
西川、王澍、渠敬东、辛德勇、刘东5位大家的带领下,我们从诗歌、建筑、社会、历史、汉学的不同维度,追寻那些恒久的智慧,寻找在当下自得自洽的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除了是一场追溯古人智慧的思想盛会之外,还是一场听觉和视觉的享受。
自得琴社《大夏》的演奏,拉开5周年特别现场的序幕。
《大夏》又名《夏籥》,是一部上古时期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因原曲早已失传,此部音乐作品是自得琴社创始人唐彬感念时疫,据此为灵感所创作之新曲。
以此曲,献给处于变动时代的我们。
与大家品读经典、分享新知的各位学者,置身南池子美术馆的苏式庭院,水榭亭台,流水潺潺,群贤雅集,带领你我共同追寻那些恒久的智慧。
三联中读5周年特别现场,感谢你的关注与参与。
会场有关闭之时,对真知的向往没有停歇之日。三联中读将继续秉承“传承经典、传递新知”的愿景,向前出发,为知识击掌。下一届知识大会,我们再见!
↓加入中读会员,畅听更多好内容
参考资料:
郑培凯:我的老师史景迁,写中国历史最大的颠覆是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