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妹说
无论是经营者个人的直觉,还是集体决策,这都不能保证每次判断和决策是正确的。
因此,松下幸之助总结出一套决策标准,即决策时须遵守的“三条原则”。
以下,Enjoy:
作者:郑义林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01 决策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我们每天都需要做不同的决策,无论是生活上的问题还是人生中的难关,抑或是工作上的难题或是企业经营大计。生活方面如一次家庭旅行、房子装修或是孩子教育等,企业经营方面如一个新产品研发、一项市场营销投入或是一次重大收购等,类似这样需要我们决策的事情可谓层出不穷。
事实上,人生中有的问题难以决策,有的问题是我们不愿意决策。尽管如此,如果我们不做出决策,敷衍度日,事情摆在那里不会有任何进展,问题得不到解决,新局面就难以呈现。
因此,松下幸之助说:“学会决策是我们经营企业、经营人生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面对问题,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来决断,当断则断,这是工作和生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们时常会踌躇不定、不知所措,这是人之常情。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汲取他人的智慧,博采众长,反复叩问,力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实际上,决策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正是我们做出了适宜的决策,才能共同度过更加美好的人生;在企业管理中,正是领导者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才能让企业持续经营。
松下幸之助传奇的一生中,决策不断,有些是主动决策,有些是被动决策。每一次重大的选择,都让他的人生不断登上新台阶,也让他的生命经历着不一样的精彩。正是这一次次智慧而精彩的决策,构筑了松下幸之助不凡的人生故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次次正确的选择成就了他的“人生进阶法则”。
02 松下幸之助一生中的选择与决策
因父亲生意失败,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就被迫辍学,9岁时被送到宫田火盆店当学徒,之后转到“五代自行车”店做佣工。这些经历让年少的松下幸之助尝遍了人情冷暖,理解了底层人的生活,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都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岁时,松下幸之助目睹了刚刚开通不久的大阪市电车,他预感到下一个时代将是“电器时代”;16岁时选择进入大阪电灯公司,之后的7年,他积累了电器行业的大量经验。从这里开始,松下幸之助主动决定自己人生的道路。
1917年,22岁的松下幸之助决定辞职创业,开始制造销售插座。这是一次决定他一生命运的关键决策。虽然经历了创业的重重困难,但他一直持续经营着自己的事业,松下电器也逐渐发展壮大……
1973年,松下幸之助以近80岁高龄为契机,宣布退出,只担任松下电器顾问一职,松下幸之助这个决定可以说是“退出正当时”,让企业得以更好地传承。
1979年,松下幸之助出访中国,在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前景,他决定在中国开办事业。当时,日本电子业界并不看好中国,松下幸之助提出的“一个由日本电子工业界联合起来帮助中国发展电子工业的宏大计划”破产,于是他决定由松下电器单独与中方合作,开办合资企业,从此开启了松下电器在中国的事业。松下电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与中国合作的企业,而松下幸之助也成为对中国改革开放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企业家之一。
同样是1979年,松下幸之助决定斥资70亿日元,成立“松下政经塾”,这对日本政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为了在动荡不定的世界上求得生存,你就必须作出精明的决策”。而要作出精明的决策,需要的是经验、智慧、远见,对未来要有正确的预见和判断,所以说,决策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此外,决策不是终极目标,不是经营的终结,而是经营的开始。经营并非因为决策正确而结束,反而是因此而开始,决策之后更为关键。
决策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努力不懈地将决策付诸行动。在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一个决策又会带出另一个决策,层出不穷,令你应接不暇。
然而,如果没有最初的决策,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干。有了决策,我们才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从这一点看,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适时适当地做出正确的决策,是一件极为关键的事情。
03 经营者的决策心法
无论是经营者个人的直觉,还是集体决策,这都不能保证每次判断和决策是正确的。因此,松下幸之助总结出一套决策标准,即决策时须遵守的“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什么是正确的
这是松下幸之助极其重视的标准,人们不能仅仅从利益得失的角度来做决策,还要经常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并以此作为判断的标准。
当认定了“此为正确的”,我们在做决策时,就会更有勇气。松下幸之助说:“经营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决策。否则你所做的决策就有可能只是一些权宜之计,并且得不到所有人的支持。”
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时竞争对手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恶意竞争。,一位在一线的销售人员从经销商那里得到这样的反馈:“你这里的产品太贵了,别的地方卖得更便宜。如果松下电器的产品不跟人家价格保持一致的话,你们的产品是卖不出去的。”
而听完汇报的松下幸之助说:“只有大家都获取合理利润了,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往前发展。如果不赚钱甚至是亏损,国家发展也好,个人生活也好,都会停滞不前。我们有义务提供具有合理价格的商品,同时也有义务通过获取合理利润来回报国家和社会,我们必须履行这一义务。试想,如果所有人都不履行这一义务,我们的国家、社会、个人将会变成什么样?所以,恶意降价销售是不可持续的行为。”
松下幸之助不降价的决策是基于“什么是正确”的原则。销售人员听完后有种顿悟的感觉,感叹道:“噢,原来如此。”因而自信满满地去说服经销商和客户接受他们的产品和价格。
所以,身为经营者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社会观。这种涵养不断提高,他就能不断做出适宜的决策。
“我所做的是正确之事,我做这些是因为我肩负使命,即便天不遂人愿也无怨无悔。”人有这种心境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心境,其实基本接近无私。
第二条原则:生成发展观
所谓“生成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日新一日”。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这就是所谓的“自然之法、宇宙之法”。换言之,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生成发展的状态之中。公司的经营决策也必须遵循这项法则,日新一日,不断进化。
松下幸之助一直以“生成发展观”作为决策的重要原则,或者说是思考的重要依据。
基于这一决策原则,松下电器不断进行新技术引进和产品创新,以此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松下幸之曾选择相信年轻的团队,交给他们来自主研发新的干电池。结果如何呢?松下电器的全体技术人员都受到强烈的激励和鼓舞,纷纷投入巨大的热情开展研发工作,中间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点。结果,激情孕育新事物,大家拼死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发出了不逊于美国公司的松下高性能干电池,还以十分合理的价格向市场销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就是松下先生“生成发展观”的决策原则,相信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相信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更相信年轻人的创造力,相信“相信”的力量。
第三条原则:远离私心私欲
只有超越个人的利害私心,对当做之事全力为之,才能天遂人愿,无往不利。纠结于胜负得失,瞻前顾后,当为不为,则一事无成。远离私心,当为则为,有了这种决然的态度,贴切妥当的决断便会自然而生。
当你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时,内心就容易犹豫不定。“我的利害关系会怎么样?我的立场处境会怎么样?我的评价声望会怎么样?”当你脑海里总想着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是很难做出决定的。因为任何决定都不可能对自己完全有利,总会有让自己担忧的地方。
这时你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告诫自己,将自我从思考中驱逐出去,然后老老实实地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从患得患失中走出来,答案自然就清晰可见了。
“我想这样,我要那样”,欲望非我独有,人皆有之。我想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也想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就会彼此冲突,更难决断了。要避免发生这种事情,松下幸之助提出:“要以一颗素直之心去思考和决断,多听听他人的意见。”比如问一下:“我是这样想的,您的意见如何?”如果对方的意见中肯有理,那就依计而行。如果对方的意见自己不能接受,那就再去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如此集思广益、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策。他人的意见有赞成的,也会有反对的,赞成的固然是好,反对的也殊为可贵。反对意见中往往尚有自己未觉察到的问题,从集思广益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04 结语
“什么是正确的”“生成发展观”“远离私心私欲”,这三条经营决策原则是松下幸之助在60余年的经营管理中总结出的经验和心法,以此为原点,我们在决策当中,就不会犯下重大的错误。另外,经营者要有不畏失败的勇气,要有那种“失败我也无所谓,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心态。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任何决策一旦确立,就要拿出勇气来,执行到底。
END
作者:郑义林
来源:本文摘编自《攀登者: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本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华章管理(ID:hzbook_gl)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延伸阅读
推荐语:从经营哲学、人生哲学到用人哲学,一本书读懂松下经营之精髓。企业经营者必读之书,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与热忱,实现真正的繁荣和幸福,攀登人生和事业的高峰。
👇近期好文👇
👇更多精彩👇
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德鲁克 | 拉姆·查兰  | 陈春花 
隐形冠军 | 领导力 | 大师经典 | 书单
柳井正 | 必备技能 | 个人成长
人在职场 | 稻盛和夫 | 读者群 | 定位
500000+人已关注我们
听说这里更有料喔~
点个在看,每天收深度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