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是站在我国科研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属于学术领域的究极形态。我国院士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加起来也只有1816位,比1818黄金眼还少俩,非常金贵!
而导师,是我们生活中最接近金字塔顶端的存在。看着身边正值壮年却甘于平凡的导师,大家难免会恨铁不成钢希望TA能更上一层楼。最好是能直接登上顶楼评院士,带着我们这帮孽徒飞黄腾达!
那么,如何把导师培养成院士呢?作为一名老水博,我对此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你(的导师)有用

一、为什么要培养导师成为院士?
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任何行动都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我们培养导师的初心约莫有这几点:
1、有面子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你的导师是院士,你出去跟人自我介绍底气都会更硬!就跟说我音乐跟贝多芬学的、我画画达芬奇教的一样,你看我导师多厉害,我的水平就不用说了吧
有个院士导师你的学术辈分也会更高。院士带过的学生往往不简单,指不定你师兄正好是你室友的导师,换算过来你室友还得尊称你一句师叔,刺不刺激
而且在很多场合,院士就好比能镇场子的吉祥物,各种学术峰会、主题讲座都会邀请院士。你导讲话你拎包,包你一年下来吃的茶歇都不重样的!
2、有科研加成
组里有个院士,最直观的好处就是科研经费会更多!以前你做实验,一次性乳胶手套用完还要洗净晾干后下次翻过来再用,现在你的手套出去接个电话就要换掉;以前你苦哈哈地求借别组的仪器,现在3千万一台的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能就在你组里…
对你的科研加成就更不用说了。有牛逼的仪器,自然能做出更牛逼的成果。你投文章的时候也是,打狗也得看主人,别人一看你导师是院士,你的文章不得多看几眼?
3、培养导师性价比更高
至于为什么培养导师而不是培养自己,道理很简单。你想想为什么你是学生而TA是导师?当然是因为导师的能力远在你之上!导师过的柱子比你过的日子还多,养花还得选好苗,培养院士自然要选希望更大的人!

二、如何把导师培养成院士?
导师平时忙于科研和教学工作,可能存在对院士这一终极目标认识不深刻、动力不充分、行动不彻底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助力导师攀登院士的高峰!
1、做好时间管理
众所周知,科研领域有一套打怪升级的体系。如果说博士是学术金字塔底层,院士是顶层的话,那么作为教授或副教授的导师,则处于学术中层的水平。
从学术中层进击学术顶层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人类高质量学生,我们必须帮导师牢牢把握好三个时间节点!
一,push导师在40岁之前评上四青。四青分别是优青、青长、青拔、青千,四个面向青年学者的人才项目。这些人才项目审核严格,评上就意味着你导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同行承认,在学术圈崭露头角
我把具体要求放在这了,大家看着push:
参考自知乎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545012/answer/2297964451
二,push导师在45岁之前评上杰。杰青的申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评上杰青表明你导是个业界大牛,之后TA也会获得更多资源变得更牛,离院士就更近了一步
三,push导师在65岁之前拿到国家三大奖。我国院士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因此导师最好在65岁大寿来临之前,拿到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再次加码评选院士的成功率!
鲁迅曾说,科研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对年近中年的导师来说,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以后导师敲打你的时候,大家必须趁势敲回去,提醒他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
2、帮助导师多多社交
我国院士增选主要采取院士提名中国科协团体提名两种方式。据说前者增选的概率比后者高,毕竟院士自己提的名,表决投票时怎么着都得先给你来上一票不是
因此,social就相当重要。毕竟只有院士认识你,你才有机会被院士提名院士不是
鉴于很多导师平日里总是沉浸在自己学术的一亩三分地里,难免导致社交能力下降。此时就轮到水平菜却会来事的我们出动了!
首先,你需要将1816位院士的名字长相和履历倒背如流,做到能一眼甄别出院士
其次,你要学会帮导师牵线搭桥,主动出击。比如当你和导师去参加学术会议时,一旦发现院士,你就拉着导师去跟院士打个招呼,介绍下自己目前的工作,刷个脸熟,万一刷到院士内推码也不是没可能
3、在日积月累中锻炼导师
以工程院院士增选标准为例,标准第一条,就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所以不是发几篇牛逼的paper就能评上院士,关键是看你是否在某个领域有系统性的成果
正如导师在组会上为我们把关一样,我们也可以在组会上为导师的研究把把关。我建议每周组会都给导师报个名,让导师也来给大伙讲讲他这周的最新科研成果。
而且参选院士也要答辩,导师参加组会还能锻炼TA的答辩能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了!
此外,院士参评还需要递交书面材料,因此导师的书面表达也很关键。如果你在论文批注里发现你导在文字表达上有所欠缺的话,请直接大胆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4、给导师信心
很多导师之所以不想评院士,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是当选院士很难,导师容易有畏难心理。比如2021年中国工程院的577位有效候选人中,只有84名成为了院士,当选率仅为14.6%,具体到每个专业领域,人数就更少了。如果说能候选是祖坟冒烟,那评上院士简直是祖坟着火的程度
另一方面,导师可能也怕丢面子。毕竟评院士这么难,落选率高达85.4%。如果导师说想当院士,结果没评上,不就会显得很菜下不来台。
所以作为导师的学生,你就可以来当这个台阶,让导师不再被自己的羞耻心所阻碍!
同时也要给导师信心,鼓励他坚持、努力加油!你会永远站在TA的身后支持他!
如果导师还是打不起精神去参选院士,那你就告诉TA:只要TA评上院士,就会招到更优秀的学生,不会再有像你这样的学生惹TA生气了!相信导师听完一定会元气满满,干劲十足吧。
5、自己率先成为院士,带飞导师
如上所述,院士可以推荐院士。但只要你自己率先成为院士,那不就可以带飞导师了吗?
目前最年轻的院士是38岁,大家看看自己,读博毕业也就三十了,留给你和你导师的时间不多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怎么成为院士了。那成为院士之后还能干什么呢?
除了继续在你的专业领域内发光发热,同时带飞徒子徒孙,院士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设立院士工作站!通过院士工作站,你可以和牛逼企业强强联手,促进科研产业化,造福一方。
每位院士仅能选取1家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比如中国工程院的食品工程专家单杨院士,就和绝味鸭脖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针对卤味行业的痛点展开研究。听过院士研究飞机火箭啥的,竟然还有研究鸭脖的?这也太稀罕了!
绝味大家都知道吧!绝味鸭脖在全国有1万三千家门店,门店数和市场占有率都是行业最高,属于卤味行业的鸭头级企业!这次单院士选择和绝味强强联手,想必也是看中了绝味的牛逼实力吧!
这次院士工作站和绝味合作了4个课题,每个课题都直击卤味行业的痛点!想不到吧,你平时吃的绝味鸭脖居然这么科学!甚至比你还会搞科研!
香料是卤味行业的最大痛点。目前卤味行业对香料的萃取还不完全稳定。香料风味受天气影响大,一旦刮个风下个雨,吃到你嘴里的鸭脖味道就不一样了!所以单院士这回主攻的第一个课题就是植物萃取工艺开发,通过香辛料标准化,让口味稳定下来
第二个课题研发保鲜技术
。现在每家绝味工厂配送的范围是300公里,有些地方还是吃不到卤味,如果保鲜技术提上来了,那大家在哪都能吃到更新鲜的鸭脖了!

还有像是推动卤味制造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进一步推动建立散装食品国家标准等,都是绝味联合院士工作站接下来要攻关的目标。
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你之所以能边追剧边美美啃鸭脖,都是因为有
绝味食品
院士
为你负重前行啊


广告

留言区福利
1楼可获得助力科研的一次性乳胶手套若干
13楼可获得可以当茶歇吃的点心一份
23楼可获得成为院士会经历的青椒若干
导师:你没事吧?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