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条让人痛心的新闻。
一位14岁的男孩患有抑郁症,父母为了给儿子治病:
找了一位“大师”,“大师”画符咒、请神明、弄符水(符纸成了灰烬之后混在水里面)。
结果儿子在喝了符水之后,不幸身亡。
法院鉴定结果显示,是液体堵塞呼吸道造成的机械性窒息死亡。
新闻一出,网友炸了,说那位“大师”固然可恨:
但强逼着孩子喝符水治病、把孩子的抑郁症当成生理疾病、甚至是邪病治的父母,更让人气愤。
更有网友说:“这个孩子不是被符水,而是被父母害死的。”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就觉得可怕。”
“这样的父母,孩子不抑郁都会给整抑郁了……”
确实,这位14岁男孩的父母,处理孩子抑郁症的方式:
暴露了很多中国式家长的严重教育问题。
而“14岁男孩喝符水去世”这场悲剧背后,更是无数不被看见痛苦的孩子。
孩子抑郁后
父母觉得很丢人
这个14岁男孩父母,明明已经带孩子去医院看了医生:
却还是找“大师”给孩子驱邪。
背后是“觉得孩子患抑郁很丢人”的心理作祟。
对抑郁症有病耻感,不愿意承认孩子有问题,把一切问题推给莫须有的邪病。
而这个14岁男孩的父母,并不是个例。
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曾接诊过一个刚小学二年级的男孩。
孩子问题很严重,但他的父母始终不承认孩子有“病”。
《少年抑郁症》一书中,一位女孩也曾说道:
“我隐晦地和妈妈说过,觉得自己心理可能有那么一点缺陷。
我妈忙说,别胡说,你没有,你不是,你可好了。
妈妈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这样的我是不配被爱的。”
一位心理医生曾分享道,一位父亲带孩子来看病。
走进诊室之前,父亲在门口再三嘱咐孩子:
“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含糊其辞一点,做题要选择偏积极的答案。
如果问你现在状态怎么样,记得答‘还不错’,听见没?”
还有一个外地的小女孩,爸爸带她来看病。
说希望在北京住一段时间,做心理治疗。
但妈妈非说孩子没事,强行把孩子带走了。
很多父母像他们一样,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讳疾忌医。
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只当孩子中邪了。
不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愿意承认和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用各种五花八门的旁门左道,或者觉得孩子就是作、叛逆,施之以棍棒教育。
并以父母之名告诉孩子,“我都是为了你好啊”。
逼得孩子一点点放弃向父母求救,独自在抑郁中饱受煎熬。
吃药的是孩子
真正生病的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
中科院在2021年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相当于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抑郁。
而一个生病吃药孩子的背后,真正生病的往往是一个家庭,是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有的父母对孩子,总是赋予过高的期待,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还记得《小欢喜》里的乔英子和宋倩这对母女吗?
直到乔英子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宋倩才意识到问题。
但现实中的乔英子,不是少数。
像《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中的女孩钟华。
妈妈对她的要求是,一路考进名校。
如果她考得不错,妈妈就会问:第一是谁?
如果她考了第一,妈妈又会问:全年级第一是谁?你排多少名?
她感觉妈妈永远不满意自己,高强度的学习加上精神压力,最终把她给压垮了。
而有的父母的问题,出在对孩子的强控制欲。
像《女心理师》里的蒋静,被妈妈全方位地控制。
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交什么朋友都要过问。
心理学上,会把这种情况解释为一个“高权威的父母”和一个“被压抑的孩子”。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
“一个孩子从小被外界的声音推着走,无法做到真实,就只能绝望地放弃自我。 ”
这种高权威、强控制父母,会让孩子在一天天地压抑中,患上抑郁。
还有一种生病的家庭,是我们常说的“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抑郁的孩子”。
父亲长期缺位,家庭里主要是妈妈和孩子两个人在一起,母子关系就容易变得非常窒息。
以上这三种父母,虽然都是想着对孩子好:
实际上却是“以爱之名,行伤害孩子之实”,这才是孩子生病的真正原因之一。
而另一大原因,就是包括学校、社会等家庭以外的环境。
就像有问题的水里,容易养出有问题的鱼。
后疫情时代,现在越来越内卷、越来越复杂、充满不确定的社会环境:
也容易造成越来越多的孩子抑郁。
我们该如何保护好
我们的孩子?
在社会单位中,孩子是最为敏感、脆弱的部分。
他们无力应对情绪的困扰和周围环境的压力,承受着不属于这个年纪应承受的压力和伤害。
明明生病的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但困在其中、不能自救的却是孩子。
而父母是孩子几乎唯一能求救的人,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最后防线。
父母关注并及时觉察到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正视和重视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感受;
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给到积极地正反馈,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
是孩子在发出求救信号时,最期盼的回应。
像《我们如何抑郁》纪录片里,钟华妈妈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女儿钟华抑郁症确诊后,爸爸把病情告诉了妈妈,问她:“现在钟华病了,你看怎么办?”
虽然她心里很打鼓,但还是平静地说:“那就休学吧。”
后来,女儿告诉说:“妈妈,这句话救了我的命。
如果你要是像其他家长一样,说我矫情,我可能当时就从窗户上跳下去了。”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曾说——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
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只有父母重视并给于情感互动,孩子才会早日走入抑郁的困扰。
原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于宏华说,现在抑郁症呈低龄化趋势。
需要我们每位做父母的,对此保持警醒。
希望我们都能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无条件地爱和接纳孩子,和孩子有爱的情感流动。
希望每位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妞儿们,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在文末设置了一个福利活动,每天从当日文章留言中随机抽取几名幸运鹅,并在第二天留言区公布
,祝大家好运哦~


今日份礼物:
诚之优品滋润护手霜
到底部留言试试手气吧
关注我,跟包妈一起轻松育儿
希望每位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