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专家称今年 6 到 10 月是购房好时机”三个矛盾的表述变成微博热门话题之后,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登上了微博热搜。


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当我们反对“专家建议”的时候,到底在反对什么?

图源网络。
前两天出了个很搞笑的热搜,叫“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直接的导火索好像是有专家建议不要年轻人买房,又有专家建议买房比租房划算云云,看着让人云里雾里。


其实“专家”的信用破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专家言论经常被大家拿来当笑话。要说这专家到底冤不冤呢?


我说啊,其实并不很冤。


此话怎讲?这里我罗列5个原因,供大家品品。
一、 如果你了解过“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你便知道,“迷信权威”是一种典型的谬误。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是权威、是专家、是学者教授,就对他所说的观点言听计从,而是
要深究其观点背后的事实和逻辑。


如果事实不充分,逻辑不严谨,那么不管什么专家来说话,都要打个问号。

好玩的是有些专家在发表见解时,并没有提供充分证据,他们以为凭借自己权威的身份、专业的措辞,就能很容易获取大家的认同,那就搞错了形势了。

二、专家发言的背后,未必持有客观中立的立场。
专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专家处在很多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之中,也许有一些是很耿直的、很天真的专家,但也一定有一些是被各种关系所裹挟的专家,发出一些违心之论。
专家的发言,未必全然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可能是某些利益的代言人、传声筒。只要诱惑足够大,说一两句谎话有什么关系呢?——这或许是某些人的真实想法吧。

三、专家往往只是单一学科的专家,在分析现实问题时常常以偏概全。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专家不接地气?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专家的思维恰恰是被他所掌握的知识给限制住了。一个学科的知识只是理解现实世界的一个侧面,专家在某个侧面上或许目光独到,但是可能对其他侧面却视而不见。

而现实的难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拆解,所以很多专家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时可能是力不能逮的,同时也欠缺实操的经验。
四、专家掌握的学术知识长于解释现象,却拙于提出解决方案。
专家比较擅长的是分析和解释已经发生的现象,因为他们手里有超出普通人的“理论武器”,理论的威力在于其概括性,一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因而专家精于此道。
但是解释和分析是一回事,而对于现实问题把脉开方,提出解决方案却是另一回事。前者并不能保证直接通向后者。很多专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很专业,但是在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却显得很草率,甚至很幼稚,颇有些想当然。因为理论层面的训练,并不包含解决问题的训练。
在解决问题中,一个特别难的地方在于,解决方案本身很可能会制造出新的问题。或者说,
解决方案本身是有代价的


如果稍不小心,解决方案制造出的新问题甚至会大过原本的问题,这就糟糕了。在这方面,有一本很经典的书《你的灯亮着吗?》做出了精彩的示例。
那么,难道专家就提不出好的解决方案吗?那也不是。能不能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有一个标志,就是这个方案有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的数据模拟。


因为解决方案带来的效果是未知的、还未发生的,所以为了检验这个方案是否相对可靠,那么就必须对其进行数据模拟,而且这个模拟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周密的,而不是捣糨糊的。
如果数据模拟的结果显示这个方案较为可行,那么我们便有理由相信专家的这个方案。


相反,对于“随口一说”的专家建议,我们完全可以不必理睬。
五、专家的身份危机:缺少“风险共担”
著名投资家塔勒布在其著作《非对称风险》里提出了这个观点,他说,出租车司机的可信度远比专家来得高。因为司机是风险共担的,你坐在他的车上,他必须尽可能地保证驾驶安全,不然的话,他自己也有性命的危险,按照中国的俗话讲就是他和你是“在同一条船上”。


可是专家却不是这样,专家对群众、企业或者社会发表建议,如果说错了呢,他会承担什么责任吗?不会。他会有自己利益的实际受损吗?没有。
所以,专家这个身份,跟他所提建议的对象之间,并没有风险共担的关系。所以专家就可以比较随意地发表没有充分论证的观点,这是不是比出租车司机要不靠谱多了呢?
综合以上五点所述,你还会信专家吗?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完全不要理会专家的意见,所谓兼听则明,我们可以把专家当作一个信息源,只是完全不必要盲从。


关于人生中的任何决定,都需要你自己把握,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尽可能地吸取现代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才是我们在人生中披荆斩棘的不二法门。




名校网络相亲天花板,理想岛VIP火了!
“清北交复人”,五大名校9000人注册
势如破竹!截至2022年4月20日,硕博学历专属的自助脱单平台,理想岛VIP认证用户超6.6w人!用户以985高校硕博毕业生及QS前100留学生为主
理想岛VIP核心功能是搜索,想找什么样就找什么样。

关注公众号后,可直接登陆小程序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扫码关注理想岛,提升认知维度。
▼长按二维码 关注理想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