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时,用了“力争”这个词,表明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一蹴而就。”
来源 | 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南方日报
观点 | 陈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去年开始,国家相继发布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双碳”工作加速推进。作为我国著名的能源与环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在一次采访中强调了防止“运动式减碳”的观点,引发多方共鸣。
 防止“运动式减碳”核心观点 
· “双碳”目标提出后,各方积极参与,几乎任何事情都和“双碳”结合。结合当然可以,但为了“双碳”而“双碳”不可取。
· 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时,用了“力争”这个词,表明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一蹴而就。
· 要谨防过激减碳,没有抓手空喊口号不行,不能见碳就减。国家提出“双碳”目标是为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在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基本国情下,不能盲目一刀切掉煤电,相反应在淘汰落后产能煤电的前提下,通过科技创新用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技术发展煤电及煤化工,以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 如果有朝一日技术有所突破,二氧化碳能够成为转化为高值化产品的原料,那么化石能源也能成为低碳排放的能源。
陈勇院士直播预告
本周三14:30,陈勇院士将在《大家讲科学》第一季分享《“双碳”背景下能源环保领域的系统创新》,介绍能源环保领域的系统性创新和对于“双碳”目标的影响,并提出防止“运动式减碳”的关键点。作为循环经济领域权威专家,陈勇院士还将分析固废处理和环保领域系统性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新机会,启发更多企业家和管理者。
陈勇院士还会与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吴乐斌进行对话,共同探讨能源变革、美丽乡村、循环经济等企业界和公众关注的话题。
 陈勇院士简历 
陈勇,1957年6月13日出生,1981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93年获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工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十五”国家863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广东省科学院院长、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
现任中国科协常委,广东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广州分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环保领域首席科学家,常州大学城乡矿山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兼任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勇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固体废物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以热化学转化、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化转化系列技术及集成为手段,实现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林废物的能源化与资源化高值利用。在长期研究积累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矿山”和“城乡矿山云”理念,建立了“农村代谢共生产业”新模式,创建了“副产物控制的清洁生产机制”和“基于能量流、物质流、环境流、经济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4F-LCA)”。参与能源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咨询研究。主编《固体废弃物能源利用》、《中国至2050年能源发展路线图》等著作7部,参编著作11部。2008、2011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