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上研究
2020年5月的一个上午,北京疫情“解禁”的第一时间,一位来自北京的基金经理迫不及待地踏上飞往深圳的航班,他的目的地是一家即将IPO的全球最大电子烟制造商总部。
在双方会面的办公室里,与企业以往接待机构来访不同,这位“小伙子”一来就语气笃定地告诉他们:“我们今天来拜访公司,主要目的不是调研,而是来表达诚意、想要IPO基石投资份额的,只要是市场认可的条件和价格我们都接受。”
这是这家公司迎来的第一位来自北京洽谈基石投资的机构,即便在“国安法”事件带来动荡,港股一度新低的时候,他也没有丝毫动摇。他的这种做事风格得到了上市公司的欣赏,最后成功拿下3500万美金的基石份额。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今年9月份,他顺利接下了国内某大型独角兽互联网公司2000万美金的老股份额。
这位85后基金经理就是磐泽资产的张帆:清华大学核能工程博士,他并非一级市场的投资经理,却有很强的产业思维,聚焦已上市和即将上市的优质资产,在市场定价相对便宜的阶段进入,成功打通Pre-IPO与二级市场各类投资工具,善于挖掘早期投资机会。在投资范畴上,他并不给自己设限,目光聚焦A股、港股、美股三地市场。
除了拿下电子烟制造商企业的基石投资、大型独角兽互联网公司老股份额,他还成功在一家肿瘤连锁医院IPO当天上涨20%的情况下建仓600万股,2个月就实现翻倍收益。他有着对高势能赛道和高品质公司的敏感,注重产业趋势和商业思维,做事笃定,对认准的投资机会从不拖泥带水,也有着好公司持有10年不动的坚定心态。在过往投资当中,他抓住了许多时代的超级投资机会,已经有了很多在一个行业一个公司上赚三倍以上甚至五倍十倍的经验。
早在2018年,格上就曾与张帆有过一面之缘,正式的深入沟通是在2020年年中,当时他们刚拿下这只电子烟制造商企业IPO的基石份额,正是这份前瞻和笃定,让磐泽这家年轻的私募进入了格上的视野。
近期,我们邀约到磐泽资产创始人张帆,做了一次独家深度专访。以下先分享一些本次专访的“金句”:
1、这个社会最本源的价值就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创造,挑选出优秀甚至伟大的公司,与他们同行,把仓位更审慎地集中到能穿越周期的行业和个股上。
2、资管是能够不断把认知变现的行业,没有规模边际,又是人的杠杆生意,是值得长期把精力投在上面的事业,相信10年、20年之后中国也能出现一批全球顶级的投资人。
3、像格力、茅台这些传统行业的公司,长期资本市场回报率就等于它们的ROE,生意的本质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4、互联网、新经济公司与传统行业的区别很大,它们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很强,价值不能用当期利润或者静态利润去衡量,互联网公司图便宜都是坑。
5、科技公司能够突破传统公司线性增长的魔咒,表现出指数增长的特征,并通过大数据积累和分析,不断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6、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但看对、做对、赚到、赚饱,中间每一步都隔着千山万水,是知识架构、人性理解、自身心性、三观还有运气的综合体现。
7、真正的好东西不会等到静态便宜的那一刻。
8、我们先做加法,会研究很多行业和公司,但真正下注的时候我们会做减法,不断收敛。
9、波动率对我们而言不是风险,风控最底层的逻辑是别买烂公司,别出高价格,兼顾确定性和赔率。
10、最好的选择是低估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次好的选择是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没有第三种选择。
11、拉长时间看,静态估值的差异会被公司质地大幅抹平,投资者总是低估好企业好管理层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高估平庸公司静态低估值的心理安全垫。
12、如果一家公司基本面没恶化,大幅下跌后不愿意加仓,那一开始就不应该买。
13、最近一年最大的改变是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聚焦收敛,左手加法不断学习新的行业拓展新的边界,右手减法不断砍掉糟糕的生意模式舍弃平庸的管理层。
14、用确定性去抵抗市场的动荡、用高增长去消化估值,真正做时间的朋友。

磐泽团队篇:

全员清华的顶级投资团队如何打造?

一、创始人张帆:清华博士高材生
善于捕捉超级机会,内房股上从底部吃到
顶部
▍格上:据说您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期间就开始投资,可以讲讲过往的投资经历吗?
张帆:在清华时,我个人开始投资是在2013年,也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去上各类金融课程、考CPA,一开始我看的就是海外投资大师那套,巴菲特芒格到彼得林奇,上手的方向就很基本面,上来就买的格力电器、贵州茅台这些公司。
后来15年开始做香港市场,16年接触美股,中间阶段性地贪图便宜买过烟蒂股,但后来越来越理解芒格说的“投资于脆弱的企业等同于犯罪”。这个社会最本源的价值就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创造,挑选出优秀甚至伟大的公司,与他们同行,把仓位更审慎地集中到能穿越周期的行业和个股上。
18年我博士毕业在一家私募基金很短暂地工作过半年,从当年10月份管理他们的人民币基金,后来到19年3月份,觉得还是想更好的执行自己的投资理念,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出来筹备磐泽这家公司。
▍格上:那您以前都抓住过哪些投资机会,个人投资收益怎么样?
张帆:从13年到16年这几年平均每年收益率大概30%,当时买的是一些传统大白马股票,15年参与香港市场,16年底开始布局一些内房企业和一些偏周期的供给侧改革公司,像煤炭、钢铁。我主要赚钱是在内房股上,差不多是从最底部开始买,到今年初卖掉,从头部到二线地产公司,基本抓住了整个大的趋势。
17年到19年地产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涨幅?主要是这三年他们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是十年一遇的机会,属于超低估值+超级成长的机会。
当时叠加了很多因素:一是2016年地产行业销售跟股价表现严重背离,其实当时北京、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轮番上涨,16年全年地产公司的销售数据非常好,当期报表利润很低,反映到2年后的报表利润,估值就更低;第二个更大的逻辑就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所以17年1月份开始,市场发现龙头房企的销售增速和利润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7-19年整个行业都在演绎头部房企市占率大幅提升的逻辑;同时17年之前很多头部房企囤的便宜地在这几年集中变现高利润率,这是它前三年涨的好的根本原因。
后面就是我管理私募期间,大概2019年7-8月份,我们买了很多物业管理公司仓位,包括今年布局的电子烟、新能源汽车、光伏、医药医疗等,这些对组合贡献都比较大。
▍格上:当时怎么决定自己出来创办私募?
张帆:基金管理这门生意的关键是“投”和“募”,中间衔接团队的打造能力。一是我自己对投资业绩和获取阿尔法的能力比较有信心。第二点是资金够,在募资上没有压力。做基金其实也是一种公司经营,不单把业绩做好就行,还涉及到系统和平台搭建的问题,能不能找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比较厉害的人,把每个点都支撑起来,初创公司在投研上找到好的人其实很难,我这边研究团队的教育背景都非常出色,起步的时候基础就不错,自己也有信心把团队打造好,把各个部门搭建和整合起来。
另外,我非常看好国内资管行业的前景,过去二十年,中国居民财富大部分在房子上,随着房子增值居民财富也不断增值,现阶段,房子增值速度跟之前比明显减缓,居民财富往股权资产配置的比例会长期呈现加仓的趋势;同时MSCI里中国资产的权重和中国经济体量相比完全不匹配,全球资产加配中国的超长趋势也刚刚开始。长期来看,资管是能够不断把认知变现的行业,没有规模边际,又是人的杠杆生意,是值得长期把精力投在上面的事业,相信10年、20年之后中国也能出现一批全球顶级的投资人。
二、投研团队:清一色清华系的豪华配置
强调价值观、天赋和自我驱动力
▍格上:那您应该很重视团队的打造,磐泽的投研团队是如何搭建的?平时如何进行团队管理?
张帆:我们投研团队目前全部来自于国内外顶级院校,部分是实习期从零开始培养,毕业后留下来,部分是从其他大买方和公募基金过来,他们不一定资历多深,但学习曲线和悟性是非常顶级的。我们招人一直强调三点:价值观、天赋和自我驱动力,这是做好投资的基石,价值观决定方向,天赋和驱动力决定斜率。招进来之前我们会反复磨合,也会通过具体案例去匹配合适度。
我们会给每个研究员划分覆盖的行业,需要他在相关行业内做到有足够深度认知,相关公司都需要有系统性大报告,每天有晨会做当天的简短总结,定期有覆盖相关公司的跟踪,有季度性阶段总结等等。
▍格上:对于一家初创公司,刚开始很难有如此豪华的团队配置,您是如何做到的?
张帆:这里面最大的难点是招到头几个禀赋很好的人,公司最早起步团队背景就很不错,当时有几个成员在实习时就跟着我,最开始管理人备案都还没下来,只能靠彼此的认可和信任了。慢慢的业绩做出来,规模起来,势能就出来了,现在招人越来越顺畅。最近我们投研团队加到6个人,也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生,明年可能会加到8-9人,初创公司很难有这种资源。我们在清华大学已经形成很好的口碑,现在在清华招人基本没什么难度。这个行业是人的杠杆生意,我们很愿意在人的投入上去花钱,即便后面管理规模再大,也可以把全部管理费收入花进去。
人才积累其实是一个不断正向循环的过程,资源的链接也是。我们结识了很多优秀企业家伙伴,他们可能是我们产品的投资人,也帮助我们加深对商业本质的理解和拓展实业方面的资源,另外,我们跟各大头部的买方和卖方机构都有深入的链接,包括香港那边也可以链接到海外知名对冲基金的研究资源。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格上财富: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