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极熊冰雕。 (新华社 邹峥/图)
全文共254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 全球变暖引发的动物活动空间变化将显著增加病毒的跨物种传播机会,并加速病毒的进化。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任编辑|朱力远
全球变暖不只会以物理的方式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气候异常,也可能间接以生物的方式影响人类的健康。
最近,美国乔治城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研究预测,到2070年,全球变暖引发的动物活动空间变化将导致大量动物开始接触此前它们不熟悉的物种。仅以三千多种哺乳动物为例,从全球来看,这种地理范围的变化就至少会制造出30万的初次遭遇,导致病毒在新遇见的物种之间传播,特别是在亚洲、非洲等人口密集、地势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
而在频繁的病毒传播过程中,一些高风险的动物来源疾病可能会找到新的适合的宿主,甚至从野生动物传给人类,加速病毒的进化。这一研究2022年4月发表在《自然》(Nature)。
“气候变化早就开始了,其中一个影响我们和动物种群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我们的健康。”最新研究的主要作者、乔治城大学生物系研究人员格雷戈里·奥伯里(Gregory F. Albery)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没有真正的方法能够阻止这一进程,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强医疗保健能力,并且监测野生动物疾病,以应对未来的暴发。”
这一判断基于最新研究的发现。尽管目前世界各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已经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开始了各类行动,不少研究也认为这些延缓全球变暖的措施能够减少气候变化对生态的伤害,但最新研究在分析后认为,只通过减排这些缓和措施的话,不太能降低气候变化驱动的病毒跨物种传播。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中,科学家们模拟了几种典型碳浓度路径(RCP),以评估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境。其中对气候变暖控制得最好的RCP2.6情境中,意味着碳浓度可以平均每平米2.6瓦特的量推动全球变暖,这样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相比工业化前升高2˚C以下。而如果控制得不好,在最为恶化的RCP8.5情境中,21世纪末全球变暖可能超过4˚C。
最新研究分析发现,在RCP2.6情况下,各类物种可能会失去中位数0.3%的活动范围,但近一半的物种活动范围会增加,而在RCP8.5的情况下,虽然26.2%的原有范围要失去,超过二百多个物种会完全失去它们现在的活动范围,但只有近30%的物种活动范围会增加。这样的话相当于说,在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全球温度无论控得好不好,都会有相当比例的物种要初次相遇,而且仅从物种活动范围变化来看,控制得好的话,会有更多物种初次相遇。因为当全球变暖更慢的话,物种就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追踪最合适的气候环境,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从自然历史上看,包括人在内,很多物种为了生存都会在气候环境变化的时候开始迁徙,以寻找更合适的栖息地。而在迁徙中,不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会开始调整,动物们还会把它们身上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一并带到新的环境中,这可能使其他素未谋面的物种暴露在新的微生物病源威胁下。而这样的一种传播模式可能正是目前已知的数以万计的动物源病毒的进化方式。在过去几十年,曾令人闻风丧胆的艾滋病病毒HIV,正是从一种猴免疫缺陷病毒,在传给黑猩猩、大猩猩后,逐渐进化得适合在人类中传播。21世纪以来曾在人类中流行的多种冠状病毒也将蝙蝠、骆驼、果子狸等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人的世界之外,动物之间病毒相互传播的量显然更大,且具体总量仍是未知数,最新研究正是通过系统地理模型和可用的哺乳动物数据,尝试预测了气候变暖情境下,病毒可能会以怎样的规模在物种间传播。由于像人这样遍布全球的物种极少,大部分物种生活在迥异的自然环境中,现实中不同宿主之间要想交换病原体,最基本的是要有机会相遇,而且最好生态有重叠。其次,病毒的结构和宿主的细胞受体、免疫等相容性要好,这样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可能天然地有相互传播新病毒的优势。相比全球变暖后不同物种可能在高纬度聚集的假设,最新研究分析后认为,不同物种更可能在更高海拔的地方相遇,因为沿维度迁徙的话,是往同一个方向,遇到的机会反而少,但沿着山地往上寻找适合的热度的话,却可以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这样的话,一些原本物种多样性更好的热带山区,就成了新物种更易相遇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亚洲、非洲的对应区域。
在所有分析的物种中,蝙蝠凭借超强的传播潜力引起了研究人员的特别注意。当考虑到不会飞的物种,其分散的潜力会受到体型、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世代时间等因素影响的话,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初次相遇和跨物种病毒传播可能将出现在东南亚,而蝙蝠就占据其中的近九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蝙蝠会飞,进而极大延展了其一生中的活动范围,也凸显了蝙蝠在气候变化情况下传播新病毒的风险。
由于可用数据是极为有限的,最新研究所揭示的病毒传播风险仍有不少不确定性。一方面,哺乳动物对人的影响虽然很大,但也只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物种,天上的鸟,水里的鱼,更多物种在气候变化中会如何促进病毒的传播仍是未知数。再者,即便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迁徙后会如何适应新环境也不清楚。此外,人类面对气候变化也可能会改变土地的用途,产生人与动物栖息地的冲突,与气候一起形塑未来的生态系统。
“土地使用情况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通过这个研究发现,对于物种活动范围转变中会传播病毒来说,气候变化在决定这个特别机制上更重要。”格雷戈里·奥伯里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虽然现在研究人员在调查土地使用情况改变的后果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认为,气候变化正在产生的影响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不同物种之间可以相互传播病毒。新冠大流行后,科学家对动物中病毒流行情况的监测再次强调了这样的风险。除了已经证实的人传鼠、鼠传人外,2022年2月,《自然》发表研究报告称,科学家在北美白尾鹿中发现很大比例的鹿感染了新冠病毒,涉及多种变异株,存在鹿传鹿的现象。包括其他野生物种感染新冠病毒在内,这类现象相当于为病毒持续进化提供了新的潜在的宿主。而最新研究着眼于未来半个世纪,强调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类似的病毒跨物种传播进化规模可能很大。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