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恩妈
来源:恩妈真真(ID:Enma-Zhenzhen)
 01 
前段时间看新闻,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开放三胎,生育率却不提反降。

而且,生育主力竟然不是目前正值当年的80,90后,而是70后。
不过想想也是,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内卷也相当严重,年轻人生孩子都是慎重再慎重,能结婚生一个都不错了,更别提三胎了。
各处新闻评论区里近几年被引用的最多的几句话也都是跟婚育有关的,比如:
“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不婚不育保平安。”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都是年轻一代自己的想法,老一辈人几乎还是坚持着老思想。
孩子必须越多越好!男孩子必须越多越好!
这不,前些天就出了个荒诞的新闻。
北京的张阿姨名下有很多房产,家里的经济条件也相当不错,她有一个独生子,儿子儿媳生了个女儿。
虽然张阿姨很喜欢这个孙女,去哪里都带着,但她还是希望儿媳能再生一个。
为了让小两口没有后顾之忧,张阿姨还保证自己一定会帮忙带孩子,出钱出力,绝对不影响儿子儿媳的正常生活。
这样的说辞并没能打动张阿姨的儿子和儿媳,他们觉得有一个女儿就足够了,根本没必要再要一个孩子,虽说没什么经济压力,但养孩子教孩子都是费心费力的活,实在不想再生一个。
张阿姨想尽办法劝说仍然没用,她一气之下说道:“你们不生那我就自己生,我北京有六套房,再生十个我也养得起。”
虽然张阿姨放话了,但事她儿子和儿媳都以为她只不过是开玩笑,年过半百,孙女都那么大了,谁还会真的去生个孩子出来呢。
结果没想到的是,张阿姨真的怀孕了,而且真的十月怀胎生了个儿子出来。
大儿子儿媳完全没办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张阿姨年纪这么大了,很难全身心照顾这个孩子长大,说到底,这个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他们俩的负担。
但是张阿姨仍然坚持自己是对的,在她看来,是大儿子不听劝告,孙女终究要嫁人,意味着自己的亿万家财终有一日会落到别人手里。
只有生下儿子才是王道,只有儿子才配继承家庭财产。
张阿姨生下孩子之后,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最后甚至互不见面,断绝了来往。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网友们都在感慨:
为什么有的老人对生儿子的执念如此固执?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也引发了剧烈讨厌:老人生孩子,到底要不要经过家里人的同意?
 02 
写到这里,我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我妈生我妹妹的时候是39岁,虽然不算年高,但在几十年前,这也算是大龄高危产妇。
而且,我妹出生的那一年,我已经15岁了。
在我妈怀孕之前,没有人问过我想不想要弟弟妹妹,但她出生之后,我明明没有任何感觉,所有人却都叫我必须要疼爱这个妹妹。
对我爸妈来说,是他们多了一个小宝贝,但对我来说,却只是突然多了一个跟我抢父爱母爱的人。
特别那个时候我是叛逆期,对这个妹妹就更是厌恶至极,后来甚至干脆不回家,也不跟家里联系。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冷血无情,但我想说的是,对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来说,面对父母突然之间的冷淡和被忽视,她想再多都没错。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少数,之前也看到很多新闻,说的都是孩子年纪大了,离开家门了,父母觉得孤单,便自作主张再生一个孩子陪伴在身边。
结局基本都是以整个家庭闹得人仰马翻为终。
没有人想没结婚就当妈,更没有人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都出生了,父母生的孩子比自己的娃还要小。
我们不是圣人,真的没办法做到面对这种事还内心毫无波澜。
更何况,如果父母真的为孩子考虑,也不会丝毫不考虑孩子的心情而自作主张。
03 
最近跟公婆聊天,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如果有两个小孩是最好的。
我父母的意见在这点上跟他们也格外一致。
长辈们的理由很简单,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句:
“你不知道独生子女多孤独。”
“多个孩子多个伴。”
“家里孩子多,人气会旺一点。”
“以后你老了,就知道孩子多的好处了。”
说实话,我总认为这些理由都是悖论,微博上其实发起过关于独生子女是否会渴望有个姐弟,兄妹的讨论。
99%的独生子女表示作为独生子太爽了;
99%的有兄弟姐妹的人表示真的很羡慕独生子女家庭;
其实我并不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就是好,怎么说呢,怎么选择都有它本身的好处和遗憾,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很多时候长辈说的话,只不过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而说,并不一定真的对。
结婚也好,生孩子也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且,是一个需要非常慎重决定的选择。
没有人有资格干预,劝说,逼迫。
就像文章开头的张阿姨,原本母慈子孝,生活平安喜乐,结果她逼儿子儿媳生孩子不成,还自己生个孩子来刺激小两口,最终导致家庭分解,亲人变仇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自己太过执着和强势,导致事态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不过分干预别人的生活,或许烦心事就会少很多。
不管怎样,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理智的,有能力为自己所做决定买单的人。
 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恩妈真真(ID:Enma-Zhenzhen),90后辣妈真真,我是恩妈,也是真真,什么都敢聊,不愿被定义,我是恩妈,也是真真。关注母婴领域和儿童教育,更关注女性情感和自我成长。本文转载已获得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