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2022年度中国股票年中策略报告。其策略师团队认为,MSCI中国指数可能正在接近熊市最后阶段,短期内维持对中国股票“标配”评级。
根据其最新预测,在基准情形下,沪深300指数到2023年6月或较今年5月6日收盘水平上涨10%。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或分别上涨9%、7%和8%。
MSCI中国指数也称“明晟中国指数”,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编制并被国际投资者广泛追踪。它涵盖了在A股、港股以及海外市场上市的700多支中国股票。自2021年2月17日以来,该指数下跌了约51%,跑输MSCI新兴市场指数。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在最新报告中认为,短期内市场仍将延续波动。一方面,国内奥密克戎传播以及相关的防疫措施可能意味着盈利压力趋于下行,并对短期可能采取的宽松政策产生“上限效应”。另一方面,量化紧缩叠加趋于悲观的全球经济预期,以及地缘政治紧张趋势持续等外部担忧,也可能削弱短期内价值重估的机会。
密切关注六大更乐观信号
报告认为,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信号总体积极。在对中国股票更乐观预期之前,市场接下来将密切关注六个方面的潜在走向
1. 供应链恢复并展现持续性,同时采取更具体的措施防止疫情造成的扰动。其中,“清零”防疫政策放松路线图将带来重大利好。
2. 政治局会议后的政策执行情况:加大宽松力度、为监管调整和私营企业出台有利的政策指引。
3. 稳定房地产行业的措施,包括放松开发商预售资金监管。
4. 在货币政策领域进一步采取宽松措施,尤其是私营企业信贷获取得到改善。
5. 流动性折扣效应减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联储量化紧缩及衰退担忧导致的波动性被市场消化;人民币汇率贬值迹象企稳。
6. 中美之间就(中概股)审计问题达成一致,中国公司继续赴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IPO。
具体到流动性方面,报告称,一旦国内奥密克戎疫情形势得到更好控制,将给予决策者更多降息和降准的空间。但短期内总体流动性支持可能有限。与此同时,美联储相当力度的量化紧缩叠加连续加息,可能导致全球层面流动性趋紧,这也可能对中国市场造成影响。
图1 摩根士丹利中国自由流动性指数(蓝黑色)与MSCI中国指数同比回报(红色)
看好材料、工业和公用事业板块
在板块层面,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团队继续看好材料、工业和公用事业板块。短期对消费相关的板块——如零售、汽车、必需消费品等——保持谨慎。对房地产板块也继续保持观望态度。
图2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板块/行业配置推荐
报告称,考虑到消费和出口一直面临不利因素,基建投资会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而这两大板块与基础设施密切相关。今年迄今为止,工业和材料板块分别跑赢MSCI中国指数4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此外,考虑到近期市场可能继续波动,股息策略和公共事业板块能够带来防御性。
策略师们认为,2020年年初的情况显示,疫情对消费的不利影响可能持续更长时间且程度更甚。消费活动的实质性复苏或需等到数月之后。不过,仍然建议对政策放松和刺激措施保持灵敏,前期受抑制的需求有可能因此释放。
三条线索聚焦个股和主题性机会
在个股选择方面,报告建议继续关注三大选股思路:
一是超跌的优质股。摩根士丹利认为,今年迄今为止,中国股票(在岸和离岸)经历了显著的“超跌”。考虑到自上而下政策支持已经显现,并基于对熊市进入最后阶段的判断,建议关注基本面强劲,但近期被超卖的股票。
二是基于强健资产负债表、有能力实施股票回购的公司。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宣布回购方面更加积极主动,摩根士丹利认为,受中国证监会明确鼓励,这一趋势将持续更长时间。历史经验表明,市场对股票回购计划往往会给予积极反应,至少短期内如此——尤其是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而言。
三是最能受益于基建发力的股票。中央财经委4月26日召开会议定调基建发力,意味着基建开支重新占据了中国经济前景的中央舞台。这是中央财经委首次发出促进周期性增长的明确信号。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团队预计,2022年-2023年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符合年均增长率将加快至5.5%。相较之下,2018年-2021年这一增速为2%。
在这份最新报告中,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还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A股外资流出问题。截至5月初,陆股通北向资金净流出30亿美元。
但报告认为,这些资金流出更可能是暂时性而非长期性的,全球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兴趣以及净持仓并未显示出下降的具体迹象。今年2月和3月的资金流出情况看上去也已经不再继续。自3月26日以来,北上资金恢复流入,到目前累计流入35亿美元。同时,继2021年年底短暂下降后,外国投资者所持A股市值占比总体上保持稳定。
作者:张晓添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更多内容请见阅读原文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