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第二个“刘润关注公众号
回复“1”抽取签名书
观点 / 刘润    主笔 / 婧娴    责编 / 莹莹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528篇原创文章
我见过不少企业家朋友抱怨,员工对工作没有热情。
开会时,守着自己的领地,不愿让步,不想分担。
讨论时,低着头,不说话,干等着分配任务。
工位上,也提不起劲头,好像没什么收获。
没有热情?也许刚来时,他们是有自己期待的。
可是在每天重复的任务里、一封封有去无回的邮件里,他们的声音被埋没,理想被埋藏,忘记了为何而来。
至少,好好听到他们的声音。至少,心里装上他们的诉求。至少,给不同个性释放的空间。
每位老板,肯定都会这么想。
可是,有时候人一多、事一杂,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最近我和宜家中国的同学聊了聊。
他们有近13000名员工。而且分散在各个地方。听起来像一道道坎,砍掉了员工们的个性,切断了彼此间的连接。
在聊天中,我发现似乎事实并不是这样。可是,一万多人,他们的热情到底是怎么被激活的?
宜家的同学告诉我,我们一直坚持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很早就有店长信箱。
但其实,很少有人愿意用。
因为,我们一大半员工都在一线,比如,家具展区、餐厅、仓库。需要在楼层间跑动,都不在电脑前坐班。
而当时我们用的是更适合电脑操作的email。
对很多员工来说,一来,不坐班,没法及时收发信息。二来,也不习惯用。
沟通效果并不好。
所以,特别想找一个既好用,又方便移动办公的工具。直到后来在门店尝试了企业微信。和微信很像,不用刻意学,就能上手。
于是,慢慢地我们开始在全公司推广。并在工作台上链接了不少功能,满足大家的日常需求。还把“社区”建在了上面。一个开放的社交平台,激活了大家分享的热情。
有意思。
我请教了不少有趣的玩法。今天,就把我听到的故事,分享给你。
或许,可以给你的“抱怨”,一点点启发。

员工的麻烦无小事。
设想几个场景,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
这个月的工资有点问题,是怎么回事?
最近需要看病,想知道有哪些保险?
该怎么操作汇算清缴退税?
你会怎么做?
对于宜家的员工来说,他们一般喜欢在企业微信里找HR,但是负责人事咨询只有3个人,怎么才能及时准确回复呢?
宜家在企业微信里设置了人事小助手“机器人”。但是,怎么防止“机器人”经常“答非所问”呢?
他们统计了一下,发现员工们关心的问题,就这些,大概30多条。
于是他们把这30条问题和答案,导入机器人的知识库,有新的提问,就不断填充进去。收到员工不满意的反馈,就不断优化。
现在,如果员工想提问,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点开小助手,输入问题,系统就会自动回复。而且都非常精准地解答了困惑。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用工具,实实在在解决了沟通麻烦。
员工们再也不用陷入一遍遍找HR的循环。可以抽身,做更有创造性的事情了。
比如,用企业微信与客户建立联系。已经连接了50多万客户。
我想,一个好的工具不但是好用,高效,一定还承载了温度。
保护员工的热情,其实很简单。
听见他们认为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麻烦,然后想办法有效的、第一时间解决。就是其一。

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
宜家有很多基层员工,他们可能是叉车司机、收款员、餐厅服务员、销售。
但,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中,也有自己的不平凡的才能,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哪怕只是一个小的发现,才艺。
在宜家的企业微信工作台中,有一个“社区”。不分部门和岗位,大家可以自由创建帖子,分享工作内外的自己。
宜家的同学和我讲了个小故事。
在门店床铺体验区,有大概不下十多张床。而且,为了给顾客最好的体验感,在每张床垫上,都会打上大大的提示:请躺下试试吧。
但是为了保持床的整洁,为顾客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在床铺区域的员工需要经常整理和更换床单床笠。
这看起来是一项挺简单的工作。实操起来并不容易。铺到床垫床板接缝处,不仅手很容易被夹到,也不容易铺得平整。怎么解决?
一个员工偶然发现,如果用锅铲代替手铺,又快,又安全。
在一次更好服务顾客的内部经验分享活动中,他把这个经验发到了“社区”平台上。
于是,这个窍门就推广到了全国。
一名员工的创造力,通过社区的分享,被看见,被放大。变成了组织共同的成长。
不仅仅是帖子,在“社区”里,还有一个培训板块,叫做“宜学i-learn”。很多公司都有内部培训平台。但是,宜家的课,不太一样。我注意到,不少是针对商场内特定需求的。比如,全屋设计课、远程销售技巧等等。
这些课程中,有50%来自各个门店的员工,自己拍摄,制作,上传。
从真实场景中,提炼出的经验,更实用,大家更爱看。
说起培训,宜家的同学告诉我,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年前疫情期间。
宜家鼓励员工们居家充电,并向大家征集了感兴趣的内容,根据实际需求,上架了一系列课程。用学时代替工时,学习就是在上班,大家劲头更足了。
在当时全国闭店的情况下,还有不少店铺,趁着没有顾客的环境下录制了内部培训的直播。厨房产品知识,沙发产品知识等等。大家把自己一线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回想起那段时间,她特别珍惜。虽然只能待在家,但却是一次特别难得的学习机会。
(宜家社区直播课程截图)
在“宜家中国社区”中,我看到了乐于分享自己点滴才能,从心底为工作感到骄傲的员工们。

究竟如何才能让员工从骨子里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
或许就是,他们看到自己为公司带来的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想让朋友也来这里工作。
招人的时候,企业都希望找到适合的人。
相较于大张旗鼓的操办招聘会,内部推荐可能是成本最低的招聘途径。
很多公司都会设置奖励,鼓励员工们内推。
可是,对于员工来说,
我真的要推荐吗?会不会坑了朋友?
我该怎么推荐?应该找哪位HR?找到了,是发邮件,还是发信息?
要推荐的岗位,需要符合哪些特点?应该准备哪些材料?
我推荐完,什么时候会有反馈?应该在哪里看?
问着问着,简单的冲动,就变复杂了,就犹豫了,就退却了。
这也是很多管理者头疼的地方。怎么办?
宜家的同学告诉我,我们是这么做的。
每一位来这里追寻梦想的员工。我们特别珍惜。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同,被需要,被信任。
如果他们还愿意推荐自己的朋友来,我们更加感谢。能做的,只有想办法,用工具,减少他们推荐的麻烦,打消他们的顾虑。
比如,在企业微信的工作台中,我们导入了“人才推荐站”。
选择“点击推荐”,会出现相应推荐候选人的要求,按照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就能轻松完成。并且还能跟踪查看进展。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通过“人才推荐站”,我们希望这份来之不易的认同感,能够不断传递下去。
现在我们的内推成功率大概有三分之一。这是相信员工们的朋友圈,带来的惊喜。
信任是场双向奔赴。
我想让我的朋友也来这里工作。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怀是无往不在的。
和宜家的员工遇到的沟通麻烦完全不同,很多公司大家都在办公室,电脑前坐班。几乎没有消息回复不及时的问题。
比如,哔哩哔哩(B站)。
但是,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因为经常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一盯就是几小时。
一不小心干眼症、颈椎病、腰椎疼这样的“工伤”都找上门来。
在《2019年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上,不少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打过问号。
71.7%的人担心自己的颈椎、腰椎问题。40.44%的人担心脱发。
怎样才能预防“英年早伤”呢?
B站的同学用企业微信,找到了办法。
员工们自发设置了充满二次元想象力的“机器人”。提醒大家该喝水了,该站起来运动运动了。
想象一下,每隔一段时间,“每天喝八杯水”同学跳出来和你说“给大佬递茶”,“颈肩与眼睛保护协会”邀请你一起“尬舞”十分钟,大概率你会会心一笑,端起茶杯,站起来动动。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不仅仅是喝水运动,大家还可以自定义机器人的功能。
比如,办公室外天气怎样,出门要不要带伞?今天中午吃什么,一个人太纠结,先一起想想?周报该怎么写?等等等等。
把机器人用活了。
有意思。
互联网人除了自嘲的“物理工伤”,还有一种“精神工伤”:社恐遇到社牛的尴尬。
尤其是社恐新人入职。
当你被leader带到工位前,向你介绍了一圈部门的同事。你笑着,一一打招呼。然后坐下,大脑飞快回想,我的左边是谁,对面是谁,右边是谁?他们究竟是谁?
就在一片混乱中,午休时间到了。
我该和谁去吃饭?算了,还是自己下楼看看吧。
那么,这种“精神工伤”,有没有办法避免呢?
B站的同学说,他们在企微文档中,建一个“新手村”。当做自我介绍了,不但免去了尴尬,大家还能快速熟络起来。
“新手村”里,新老同事都按照楼层的平面位置和实际座次,写上自己的个人信息,链接上去。
其实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座位表”,但是大多只是抽象的名称、职位,新员工看完了,还是一脸懵。
“新手村”不同。上面还有兴趣爱好,不论你是二次元,还是撸猫爱好者,在这里都能找到同好中人。
甚至有人会贴上“关于我的使用说明”,把平时负责什么也一起交代了。工作协同该找谁也知道了。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样就算是社恐,也不再怕,迎面遇到一个新同事,两人对视,尴尬一笑的场景了。午休吃饭,也能配对心仪的伙伴。
而且,“新手村”还有“文体协会”。飞盘、篮球、晒娃、剧本杀。等等。看到心动“组织”,不用忙着找哪里可以扫码加人,直接点击链接,“一键入群”。
新手村文档“一键入群”功能截图
原来企业微信的文档还可以直接插入“入群链接”。
长见识了。
不论是机器人,还是新手村文档,都是无往不在的关怀。
甚至是,早已替你想到了,你不敢开口的尴尬。

避开“皇帝的新装”。
我一直相信,企业的成功,一次、两次,有可能是运气好。而三次、四次,一定是因为他有惊人创造力和面对变化迅速的灵活力。
怎么才能做到?
离不开坦诚度。
就是鼓励每个人毫无保留地公开表达意见和反馈。
想象一下,假如在会议上,老板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你觉得这肯定是一个失败的方案。而你昨晚想出的另一个方案,似乎更有效。
这个时候,你会马上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吗?
过了一会儿,你的同事开始发言,他空话大话说了一堆,听起来高大上,但没有重点。也解决不了问题。你在心里默默叹息:时间又被浪费了。
可是,你会马上站出来说自己的想法吗?
大概率不会。
因为在很多公司,一切都取决于老板喜欢谁,不喜欢谁。如果你在众人面前与老板闹分歧,那你的前途就毁了。如果你得罪同事,那你的同事就会在背后中伤你,你在公司将举步维艰。
于是大家玩起了一场“皇帝的新装”的游戏。
宜家和B站,却有不一样的做法。
宜家一直鼓励员工们提意见,讲反馈。还会定期做匿名员工心声调查。
很多公司也都做。
可是,如果你是店长,看到自己某项打分很低,你会怎么做?
揪出打低分的员工,质问为什么吗?急着找原因,和上级汇报,打马虎吗?
宜家的同学说,我们不会这么做。
看到某些分数不理想说明,大家在说真话。而且,我们也知道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选择用企业微信,也是一样。
来自一线员工们觉得email不方便。这就是一次改进的机会。
只有这些经验,才能反哺我们所谓的管理者。
管理不是上传下达。避开“皇帝的新装”,坦诚面对反馈,一定是获得进步的好办法。
而另一边,B站的员工,基本上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从小浸泡在各种互联网产品里,QQ,微信,微博,等等等等,都如数家珍。所以,他们对产品体验要求特别高。
当被问起为什么要用企业微信时,他们说,首先是好用。
比如,聊天信息不丢,哪怕是一年前的记录也可以快速找到。省了不少时间。这是基础分。
而且,它还能按照我们自己的需要,链接各种插件。比如,数据库小助手、直播小助手、新简历提醒、crash率提醒,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
(提醒功能截图
B站,就好像是一个性格直率,人均产品经理的公司。企业微信给了他们灵活创新的机会。
我想,真正优秀的企业,一定就是open&respectful。
如何才能释放员工的活力?
宜家和B站的故事给了我答案。
不论是传统的零售行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坦诚沟通的氛围,对每一个人的信任,对不同性格的包容,或许就是答案。
而一个好的工具,恰恰可以帮助一个优秀的组织,把这些飘在空中的管理理念,落地、凝固成切实可行的工作习惯。

最后的话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再和你分享一个小故事。
3月底,宜家上海的同事们陆续开始了居家。被早起抢菜,下楼“核酸”,群里接龙的生活填满。
宜家想到,如果居家是一场不可避免的麻烦,那么我们能不能把麻烦,变成生活中可嗅的芬芳?
于是,他们在企业微信社区中发起了“居家不emo”活动。初衷很单纯,鼓励大家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并把它分享给更多人。
从和神兽的日常,到运动、厨艺、抢菜、志愿者还有团长故事。这个活动连着办了6轮。
在社区里,不少同事都上传了自己的居家生活片段。有的记录下了网课打卡,有的坚持每天平板支撑,还有的在试做提拉米苏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平日里,他们可能是叉车司机,设计师,收银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互不相识。
而此时此刻,在疫情之下的上海,他们让我看到了认真对待生活的模样。
宜家的同学告诉我,“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愿景。这份坚持在“居家不emo”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传递着。
有意思教练CEO,高琳老师分享过一个观点,远程办公少了很多平日里的social connection。这个时候,要把效率放一放。给时间一点留白,它会回馈于温暖。
我们可能没有办法站在每一位同事身边,帮他们解决每一件琐事。
我们能做的只是倾诉时,坐下来耐心地听着。给大家创造一个情绪释放的渠道,一个连接的通道。
真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越是在复杂而不确定的时代里,越要冲破层级的楼板,激活每一名员工的力量。
改善他们的工作方式,帮助他们拓展见识、增进共识、提高胆识,更高效地投入工作,融入共创,才能上下齐心。
宜家和B站通过企业微信陪伴员工的故事,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一家全球化老店的创新果敢,一家年轻公司的个性务实,还有他们对员工企业生命力的坚持。
这或许是拥抱开放、透明、分享的互联网精神的涓涓流淌。
祝福宜家。祝福B站。 
推荐阅读:
能力要高到天上,姿态要低到地底?》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刘润我们一起
洞察商业本质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洞察商业本质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和30000位岛民一起
把别人的顿悟,变成你的基本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