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语文究竟要教什么、学什么?如何用好统编教材......
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学习和理解好新课标是教师上好课、教好学生的基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与运用,将对学生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5月18日,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老师在人教社“人教云教研”视频课上,以《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为主题,聚焦了诸多教师要面对、思考和探究的共同话题,值得老师们学习、参考,一起来看——
图片为温儒敏老师,来源于百度
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要把握好一个“遵循”、一个“尊重”、一个“用好”,三者彼此连带。
一、教师要有改革愿望与主动权,不是“被课改”
首先,是教师的心态调整。一线老师接触新课标,会感到难懂,也不免有些担心。担心什么?

一是多年来课程改革的各种试验、概念层出不穷,花架子很多,是“多动症”,教师对于形式主义的概念游戏已经反感、腻味。二是担心又来一波运动式的课改?这种焦躁的情绪会阻碍教师学习贯彻新课标。
课标是政策性文件,贯彻落地是一个学习、讨论、领会的过程,要接纳不同的声音,更应当经过试验,结合一线教学实际去不断完善,逐步推开。新课标在探索改革的出路,预示着下一步语文课改的趋向,能够给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学带来理论刺激,带来改进的动力。我相信,新课标的贯彻,应当是结合实际的、稳步的。
此外,和此前的义教语文课标相比,新版课标的理论性增强,概念和新提法很多,学习新课标会碰到一些概念理解上的困难。诸如“核心素养”“素养型课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主题引领”“真实的语用情境”等等。
我们阅读时需要穿越概念的“丛林”,弄清楚——哪些是核心的概念?其内涵是什么?提出的理由是什么?多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这些概念所蕴含的教学观念或者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有哪些针对性?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是否有落实的可能?等等。课标本来就是全国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基本要求,至于怎么去实施,达到标准,教无定法,一线老师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我们要如何入手学习新课标?
建议教师先把课标通读一遍,梳理其6个部分组成的思路,分辨各部分的逻辑,找出贯彻全文的主要概念,然后化繁为简,将厚的读成薄的,使其转化为我们能理解、好把握的几条基本的课改措施。了解课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观念之后,就要“对标”找差距,确定改进教学的路向。但首先要自信,要有改革的愿望和主动性,不要“被改革”。能否调动广大老师改革的愿望与主动性,是课标能否落实的关键。很多老师可能认为课标太理想化,与自己的教学差距太大了,实施课标的要求,等于完全否定现有的教学,推倒重来。
我能理解一线老师的担忧。对于过去和现有的语文教学状况,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去改,要有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要一笔抹杀,这一点很重要,教育的改革应当更加重视延续性,更加稳妥,要守正创新。“正”,就是传统语文教学和多年来课改的好的经验,所谓“创新”,贯彻新课标,必须尊重和承袭既有的好经验,尊重教学实际,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
当然,教师也要认识到部分的语文教学的确存在某些普遍性的问题,讲得“死”、刷题又太多、与考试的挂钩太紧、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性,甚至还有一上课就敲黑板、列考点的,这完全的应试教育应当加以摒弃,它是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贯彻新课标,实施具体的新改措施,要体贴一线老师普遍的愿望与苦衷,唤起他们改革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教学的主动权,而不是越改越失去教学的主动权,不是“被课改”。
二、新旧课标有衔接,基本“标准”没有变
第二是对“标准”把握。新课标和前一版课标是衔接的,并非推倒重来,“标准”并没有变。课标就是课程的“标准”,主要功能是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制定一个“标准”。在“标准”这方面,新课标基本上是顺着旧版课标的“标准”而来。比如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新课标和旧课标是几乎一样的。写作的标准、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写字的基本字表、常用字表等内容都没有变。
现在我们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严格按照课标的“标准”来编写的。我们只要按照统编教材体系架构,分学年逐步地推进,就能够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我们学习新课标,不能只是看“新变”的部分,更要看“不变”的标准。课标,课标,一定要注意“标准”。
三、让语文教育的站位更高,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第三是新课标的“站位”。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站位更高,视野更加开阔。这一课程性质要求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我们在编义教语文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时,就意识到要把立德树人和培养“三有”作为指导思想,也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过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培养“三有”的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不是口号,是社会发展提出的严峻的要求。一个社会,不可能要求全体公民都有很高的理想的道德境界,但教育必须有这样高的站位,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如果教育的站位不高,失去理想,整个社会的精神必然会日趋低下。
立德树人,三观教育,在语文课中不是贴标签,不是穿鞋戴帽,不是过分教化,而是熏陶化育,四个字叫“润物无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具备这个意识,语文课就真正能起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四、“语文核心素养”纲举目张
第四,关于“语文核心素养”。以前的课标也提过“语文素养”,但没有“核心”两个字。新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即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语文学科的定位这样就清晰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教什么、学什么等等问题的争论,也大致可以终结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整个义教语文课标中纲举目张,引出很多理论生长点。
我想重谈谈对“思维能力”的理解。新课标提到语文学习中的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特别提出要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以前我们注意较少,而长久以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弱项。这次新课标特别提到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对于语文教学是有启示意义的。对于小学初中学生来说,保护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要提升思维品质,就要关注其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新课标把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的部分,对改进语文教学是有重要启示。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也是我们学习新课标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提法。其中要求通过审美的体验、评价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审美品位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而我们未能充分重视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摆在第一位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强调文化自信,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样性,学习怎么分析、看待文化现象。。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文化传承,文化理解,都应该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这便是我所说的“以一带三”的内涵。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整体性的,具体到每个单元、某一课的学习,可能会比较偏重其中某一两个方面,但没有必要一项项单列去完成。
五、“学习任务群”就是 “教学内容”
第五,关于“学习任务群”。在新课标中,这是一个宗旨性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任务群”概念不是语文课标的独创,是顶层设计所决定的。新课标的制定中,各科都有其凝练的“核心素养”,并且提出以相应的“学习任务群”去呈现学习任务,这的确是重大的改革。
新课标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开来表述,的确有些重复、累赘,学习时可以把两者合起来。这样,教学中也比较好处理。
“课程内容”究竟是什么?是“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又是什么?就是“学习内容”。
对老师来说,“学习任务群”就是“教学内容”。新课标为什么那么重视并凸显“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呢?我认为是为了把语文教学内容结构化,所以要专门把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分开,专列一节,用“学习任务群”去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所以,我们先要从学习内容,或者教学内容的角度去理解学习任务群。新课标试图把课程内容结构化,以强化学习内容,这样设想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益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语文教学存在的碎片化、随意性、多重复的弊病。只可惜这种设想目前还未能得到更清晰而且有学理性的表述。
六、“学习任务群”又指新的教学方式
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不只是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以学习任务来带动教学,即“任务驱动”。我们现在使用的义教语文统编教材,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都采用的是单元教学结构,各个单元都可能承担着“学习任务群”的其中某一项两项任务。教师的工作是要研究教材的各个单元主要承担或者接近“学习任务群”之中的哪些“任务”,然后以这种“任务”来引领教学
教材的单元导语有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学习要点的提示,每篇课文后面还有思考题,可以参照这些提示与思考题,集中转化为“学习任务”,也就是新课标所说的“典型任务”。同时,可以设计和“典型任务”相配合的学习情境,即所谓语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以此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不是文本为纲,它也不求知识的系统和完备,不是把训练作为纯技巧的练习,而是在“任务驱动”下,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带着一定的任务进行伙伴式的学习、探究式的学习,获得自己知识的建构。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设计、引领、总结、提升等作用。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不是抛开教材重新去另搞一套,完全可以在使用现有教材、实施单元教学时,把“任务群”的教学方式融会进来。
根据高中语文实施“学习任务群”的经验,我想提出两点——
第一,现在的单元教学都是“群文教学”的设计,转化为“任务群”教学,也都是“群文教学”为主。但“群文教学”不能完全取代单篇课文的教学,“群文教学”还是要有一篇或两篇是重点,有些课还是要老师多讲一点,要精讲,先要学生明白,然后才能开展活动,不要给老师规定只能讲多少的比例。
第二,“任务驱动”是“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法,但不等于是唯一的方法,哪些单元或者哪些课文适合“任务驱动”,多一点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多一些讨论;哪些单元哪些课还是老师的讲解为主,当然这种讲解也应当是启发式的,这个主动权应当交给老师。
七、“整本书阅读”不宜强调课程化
最后,关于“整本书阅读”。文选式学习有好处,涉及面广,但坏处是阅读量不够。而没有阅读量,语文能力无论如何是提升不了的。高中语文课标率先提出“整本书阅读”,就因为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不去读完整的书,一切面对高考。中国人读书最多最好的时期是小学,到了初二以后就一路下滑。现在网络阅读兴起,但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多了,完整的深度的阅读少了。
“整本书阅读”正是针对这种阅读的状况而提出的。现在义教课标也把“整本书阅读”写进去了,这是语文课改的一个有力的举措。如今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都很重视读书,扩大了读书量,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写兴趣,可以说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小学语文二年级开始有“快乐读书吧”,初中有“名著导读”,这些都是“整本书阅读”,和课标的要求就接上了。
 “整本书阅读”已经纳入到教学体系中,也会有一定的课时专门用于“整本书阅读”。但我主张“整本书阅读”的功夫在课外,课内只需要点拨一下,引发兴趣,提示一些方法就可以了。“整本书阅读”千万不要太过“课程化”。
我发现教材指定的很多书目,孩子们都不感兴趣。一方面因为是经典,有时代的隔膜,学生不适应。另一方面,因为指定阅读的“规定动作”太多,太烦琐,又要记笔记,又要写心得,又要小组讨论,又要朗读,又要演出什么的,谁会喜欢呢?兴趣是第一位的,有兴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读,就有时间读。所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激发兴趣,减少“规定动作”,容许学生自己选择教材书目之外的书来读,容许读闲书。
以上讲了课标的“标准”、站位、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以及整本书阅读等若干问题,重点是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问题。希望能把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这三者结合起来。有些内容理解可能不到位,只是作为个人的意见,提供参考。
本文来源|人教教材培训微信公众号(5月18日人教社“人教云教研”网温儒敏老师视频课)内容有所删改
责任编辑 | 孔萌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