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美国通过400亿美元的援助乌克兰法案,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事有持续化和长期化的倾向。
俄罗斯方面认为乌克兰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国家”,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是一体,在前沙俄地区恢复一个小沙俄帝国,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梦想;而乌克兰方面为自身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战,想要维护其领土和主权完整,双方的目标南辕北辙无法调和,最终只能在战场上见真章了。
虽然相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是弱国、小国,但乌克兰有着西方数十国的援助,国内民众凝聚在一个目标之下,最终结果如何,温习一下《论持久战》就明了。
《论持久战》将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第二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目前处于哪一个阶段,各位网友可以自行分析下。
不过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事持续带来了一个后果: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了。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无论是原油价格,还是天然气、煤炭价格,包括大宗商品的价格都是直线上涨。
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例,今年13日收盘价在78.98美元,而自从2月份俄罗斯乌克兰危机以来油价就开始暴涨,到38日直接达到最高点127.98美元,涨幅超过60%之后的价格有所下跌,截至517布伦特原油价格依然达到114.3美元。
俄罗斯虽然经济实力不强,但却是能源超级大国,是第三大原油生产国,第一大石油产品出口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第三大煤炭出口国。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加剧了能源短缺,也使得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困难。管道建设非一日之功,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需要用船运输,储存也需要高额成本,一些国家面临制裁压力也不愿进口和运输俄罗斯能源,这导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只能打折售卖。
目前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比起布伦特原油的要低30美元/桶左右。但得益于价格的上涨,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尚能支撑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2
一些人士分析,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会导致世界市场能源短缺,1973年的石油危机恐将重现。
其实这是一种过度的恐惧,油价高企,固然有俄乌战争的因素,也有石油和能源价格自身周期的因素。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加之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导致供给大增,石油价格出现一波低谷。
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6日的70.25美元/桶至421日跌破10美元/桶,三个半月内降幅达到87%。跌幅之快,史无前例。低油价对于生产和勘探企业打击尤重,一大批能源企业破产,退出了生产行列。
拜登上台后,美国和欧洲国家力推碳中和,也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煤炭和石油开采量下降,大量的页岩油气企业因为“生态环境问题”被叫停,能源价格开始进入上升周期。
在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发生之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回升到70美元上方,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不过是火上浇油而已。
有涨就有跌,随着石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大量的资金开始进入能源行业,西方各国在高能源的压力之下,对于碳中和的要求也开始放松,煤炭和能源开采重启。
在俄罗斯输送欧洲天然气中断的局面下,欧洲多国已经宣布重新启动已退役的燃煤发电厂,甚至希腊公共电力公司运营的褐煤矿也恢复了开采工作。
只要资金和技术力量到位,加之美国、欧洲等国政策的转变,能源的供给有一年半载就会面临过剩,重新回到下行通道。叠加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胀,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也会大幅度下跌。
因此能源价格暴涨只是一时的,目前已经企稳回落,过上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重现2020年场景。
俄欧之间互为最大能源贸易合作伙伴,欧洲45%的天然气、30%左右的石油和40%左右的煤炭消费需要从俄罗斯进口。
欧洲国家跟俄罗斯能源脱钩,对于欧洲而言,痛苦是暂时的,替代品能够找到;而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在未来2-3年低油价叠加欧洲能源彻底脱钩,将面临最大的困难。
对于大国而言,高油价压力相当大。大国的能源禀赋的特征是富煤、贫油、少气。石油需求大约有73%左右靠进口,天然气大约是43%左右,煤炭也有10%左右的进口需求。这么大量的进口需求,在国际价格不断高涨的情况下,进口成本也会显著上升,面临着严重的输入通胀压力。
所以,俄乌战争对大国经济相当不利,油价上涨,大国成为买单者。
3
比能源危机更让人担忧的是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危机。能源是工业的血液,短缺会导致通胀,但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吃出大乱子。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乌克兰是欧洲的粮仓。虽然目前美西方对俄罗斯的粮食部门还没有施加专门的制裁,但是由于金融制裁、运输制裁,俄罗斯想对外出口粮食,难度也增加了,成本会大幅上升。
因为军事冲突,乌克兰的粮食产量可能要减少30%-50%,乌克兰的小麦、玉米等谷物产品出口的减少,也会导致国际粮价上涨。
俄罗斯还把粮食作为武器,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黑海舰队控制了乌克兰通往黑海的港口,数百艘从乌克兰运输粮食到欧洲等地的船只被扣押在黑海港口中,无法离开。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19日声称,在发展中国家面临饥荒困境之际,俄罗斯却将全球粮食供应当作“武器”相要挟,“劫持”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粮食。他要求俄方立即解除对乌克兰黑海港口的封锁,使粮食和化肥能够通畅流通至世界各地。
俄罗斯方面则提出条件,要求西方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才能放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粮食出口。
受粮食价格可能上涨的影响,国内国际上一片风声鹤唳。
57日,一个收购小麦青储的视频被发布到网络上,引发其一片热议。很多指责那些割麦卖高价的农民,糟蹋粮食、破坏国家粮食安全、没有全国安全意识的等等,各种大帽子满天飞。
其实这是一种应急的市场行为,收割绿油油的小麦青苗只是局部地区现象,这些青麦打碎后主要是用来作为青贮饲料喂养牛羊。

去年由于雨水过多,导致储备的玉米青贮饲料不足,而且疫情影响饲料运输以及海外进口,加剧饲料短缺。
尤其是5月青黄不接之际,收割小麦青苗成为一些畜牧养殖场面临饲料缺口时的应急方案之一。
对于农民而言,一亩地麦子收割后只能卖1000元左右,而作为青贮饲料可以卖到1500元左右,多卖几百元,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并不像阴谋论和扣大帽子的人所说的那样,这对于国内的粮食安全毫无影响。因为国内市场上一直是口粮过剩,饲料作物不足。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需方面存在一个主要矛盾,是饲用谷物日渐扩大的供应缺口,与食用谷物始终存在产能过剩的矛盾。
从国储库存来看,在2020年玉米库存清零之际,小麦及稻谷籽,不论是当年新产的,还是库存超期陈化的,都开始转为饲用,整年的规模达到5000万吨至1亿吨之巨。相比之下,青苗小麦被饲用的量,在整个口粮转为饲用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其次,2020年夏至2021年夏,将近5000万吨库存的非超期小麦被拍卖给面粉、饲料、养殖企业,2000多万吨的库存超期稻谷被拍卖给饲料养殖企业,并且同期玉米价格长期高于小麦价格,导致当年生产的小麦籽被用于制作饲料,规模也远超1000万吨。如果把这些籽实折成小麦青苗的话,相当于把整个华北地区的小麦青苗都转作饲用还要多。
当然,口粮饲用确实会改变口粮供大于求的局面,必然带来口粮价格的上涨。但为了控制口粮价格而禁止口粮进入饲用,从而导致米、面富余而饲料短缺,那么饲料价格就要涨,肉蛋奶水产价格跟着涨,最终也会导致口粮价格上涨。
工业革命以来,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亩产大幅度提高加之新大陆大量的农田得以开发,总体上来说,全球的粮食是不缺的。
而交通的便捷,导致粮食能够被迅速地运送到世界各地,工业革命之前由于运输困难带来的粮食饥荒也不复存在。
二十世纪以来发生的粮食饥荒都是局部地区,由于战争或者是ZZ因素所致人为导致的。
例如上世纪1932年发生的乌克兰大饥荒,导致乌克兰数百万人死亡,其实当时并不缺粮,而是当时苏联推行集体农庄,大量征用乌克兰粮食以农补工所致。
由于世界粮食价格较低,美国中部地区大量的良田处于轮耕状态,如果出现短缺价格上涨,一个生产周期之内,就能够填补上缺口。
俄乌战争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同样是短期的,市场能够进行调节。就像猪周期,猪肉价格由短缺而过剩转为暴涨,也不过短短1-2年时间。
4
粮食价格如果上涨,对谁影响最大?非洲等经济落后、大量粮食依赖进口和国际援助的国家,可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受到最大伤害的,都是最底层的民众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粮食危机对于大国的影响微乎其微,对于粮食安全,大国一直相当重视,多年来一直力保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是 470 公斤,而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是 222 公斤,联合国农粮组织提出的安全线是 400 公斤。
哪怕这样,印度都还能向外国出口粮食,可能印度素食主义流行,上层人士提倡吃素,肉蛋奶等消费量少,而这些是粮食消耗的大户。
而且大国还有着庞大规模的粮食收储体系,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推算数据显示,从中国在 2022 年上半年(粮食年度,期末值)全球库存量中的占比来看,玉米达到 69%,大米达到 60%,小麦达到 51%。均在过去 10 年里提高了 20 个百分点左右。靠着这些储备,度过粮食价格高涨周期毫无压力
。即使全球出现气候危机等黑天鹅事件粮食大减产,大国也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只是可能要少吃些肉蛋奶制品,粮食还是够吃的。
危机来临,对于个人而言,最大的危机其实不是没有粮食,而是失业和通胀,买不起粮食,需要救济。
由于恐惧出现粮食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出口禁令。
4 月下旬,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尼宣布 4 28 日起禁止所有食用油出口。哈萨克斯坦发布了为期 6 个月的食糖和原糖出口禁令,该禁令将于 5 23 日起正式生效。塞尔维亚从 3 10 日起便禁止出口面粉、玉米和植物油。阿根廷、埃及、土耳其等国家都对部分粮食实施了出口禁令。514日,印度也开始禁止小麦出口。
西方国家G7集团对此进行了批评,要求各国取消对粮食出口的限制。
为何如此?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我们得出的教训是: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句名言是罗斯福击败胡佛之后,在就职演说时所说。
1929年经济危机本来不至于影响如此重大、席卷全球,当时各美、欧、日等强国在经济上已经实现全球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在政治上却是各自为政,没有G7之类的组织,一战后国联美国都没加入。
危机来临之后,面临消费不足,各国纷纷以邻为壑,出台各种限制进口的政策,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最终导致全球产业链崩溃。
例如本来美国从日本和欧洲进口零配件生产,美国提高关税,不从日本美国进口零配件,这导致日本和欧洲的零配件厂破产,工人失业消费不足,对美国产品进口也大幅度下降,危机以一种“死亡螺旋”的形势加速,最终形成了全球大危机。
粮食危机也是如此,本来不存在危机,但是如果各国由于恐惧危机纷纷出口禁令,危机说不定就自我实现了,而且危机如果扩大,所有出台禁令的国家都会深受其害。
所以信心和定力很重要,无忧无惧,是度过危机的关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