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讨厌“不就是”三个字,我也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这三个字去做判断。这三个字里的那种浓烈的想当然和自以为是味道,就像是正在和一个满口蒜味的人聊天,让人顿时产生一种起身逃离的欲望。所以,每次在留言区看到这三个字起头的回复,我都忍不住想要拉黑。
语言是一种工具,但背后对应的是思想。使用怎样的语言,反过来也会强化和塑造自己的思想。我在中文互联网上待了那么多年,每次看到类比论证都会觉得头疼,因为就没见几次用对过。那我就认为类比这种思考工具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想得清楚,想得深入,类比才可能精准。如果类都拿捏不准,还比什么比呢?
“不就是”让人讨厌的地方并非是这三个字,而是它所代表的简单类比。微博不就是另一个短信么?微信不就是另一个QQ么?单是听见这样的表述就让人光火。当所谓的微型博客刚刚出现的时候,允许人们发送140个字符,刚好和一条短信的长度一致。但是从那一天开始,它就和短信分道扬镳。

短信的基本使用方式是一对一交流,而微博类产品的基本使用方式是记录和发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针对的是不特定对象。如果要类比的话,短信类比的是电话,微博类比的是广播。诞生一年之后,网友在使用过程中发明了“转发”功能,使得一条消息可以像风暴一样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整个网络社区,这一点是短信完全做不到的。
再过几年,标签(Hashtag)出现。无可计数的信息碎片可以通过标签而聚拢,人们在相同的标签下发现同类,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在同一标签下争吵辩论。先是信息分类汇聚,然后是信息把人粘合在一起,这更是短信所无法想象的应用场景。
又过去接近十年时间,人们才找到了不断刷新微博这种行为背后的生理原因---每次刷新动作都会带来新资讯,新资讯对大脑形成新刺激,由此激发大脑的奖励机制,分泌出一点多巴胺让人感到快乐。于是,人就会重复不断地刷新,逐渐成瘾。今天的短视频则把这个原理发挥到极致,都不需要用户刷新等待,而是手指上下滑屏,无穷无尽的新视频就会随之出现,简直就是一个多巴胺泵---

微博,另外一个短信?简单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就知道,这种简单类比是多么地粗糙和粗暴,在思想上又是多么地懒惰和保守。微博不就是另外一个短信这句话在今天听起来,与其说是勇敢倒不如说是无知和傲慢。做出这样的类比时,抓住的是两件事物之间最次要的那些因素,比如说文字载体和文字长度。但对于背后的核心机制,却完全没有触及。
当一个人频密地使用“不就是”三个字时,我认为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而且,他很大程度上大概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在对比事物,用类比的方式试图用一种自己熟悉的旧事物,既存事物,去理解新事物。但是他的理解方式又是如此地粗暴,悍然做了极端的简化,相当于是找出一件旧事物,然后就在两者之间直接画上一个等号。等号画完,他就自认为已经完全理解。
那我也可以同样画一个等号:不就是=老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想明白了你们都还在发懵。这样的“不就是”运用次数越多,人的思考也就变得越简单,人的态度也就变得越自信,一个“大明白”就会来到世间。每一个大明白大概也都是这样,通过自我锤炼而生成。喜欢用“不就是”三个字解释一切,则世间没有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不能囊括其中。上嘴唇抵住天,下嘴唇抵着地,一张嘴就是呼吸全宇宙。

本来,为了理解新鲜事物,新鲜现象,人转而求助于既往经验,这是很正常的思考方法。有数字加密货币出现,人就会转去类比黄金和法币,试图预测前者的变化走向。有电动汽车出现,人就会转去类比马车和内燃机车,想要分析动力和燃料变化会造成怎样的不同。类比总是会发生的,感觉总是需要从陌生到熟悉才能让人觉得心安。
但是类比的功用有限,它求诸经验,隐藏着一个前提: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则同样的事情会重复同样发生。但我不喜欢历史循环论,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另外一句话:历史不是一再重复发生,但是它会押韵。而在一首长诗之中,如果自始至终都用一个韵脚,这也会让人读到疲惫不堪---类比的思考方式考虑到了事物的相似相继相因相循的那一部分,但是并没有涉及到突变和升级的另外一部分,历史换韵脚同样也是它的特性。
有电力和没电力前后,是两个世界;有汽车和没汽车前后,是两个世界;有飞机和没飞机前后,是两个世界;有牛痘和没牛痘前后是两个世界;有伟哥和没伟哥前后,也是两个世界。这种前后变化之间,隐藏着无数人的无数心血。想要理解这种变化,也需要人们付出相当的努力。但是,这一点不妨碍大明白珊珊迟来,剔着牙点评说:电灯不就是不烧油的灯么?汽车不就是不喂草的马车么?飞机不就是载人的风筝么?牛痘不就是让病气发出来么?

您可算是活明白了。
题图名称:《挪威渔村上空的鲸》
创作者:
和菜头的小肉手
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2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名称:
《印象·聊斋》
创作者:
和菜头的小肉手
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2
 南派三叔专区
ππ,你在《
他们在干什么集2022(26)
》里面的画的画我看到了。下面这张我送给你:

名称:
《藏海花·童年张起灵在雪域》
创作者:
和菜头的小肉手
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