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豆瓣时间doubantime
“听说你有xx网站的会员,借我用一下呗!”
“你不是学画画的吗,帮我画个头像?”
“不好意思孩子小,咱们换个卧铺呗!”
“你现在混得这么好,借我点儿钱呗?”
面对这种请求,你是否常常一个“不”字卡在嘴边却说不出口?
豆瓣“推辞学”小组聚集着二十多万和你一样受“不会拒绝”困扰的“推辞学家”,他们在那里分享着自己拒绝成功或拒绝失败的心得。
推辞是一门学问,拒绝是一种态度。

01

“不介意我插队排到你前面吧”是一句陷阱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请求”,它们或来自于身边的朋友、亲人、同事,或来自于其它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道德绑架陷阱

在面对陌生人时,我们不会拒绝的最大原因是:觉得不好意思,难以开口。
但其实,以“有急事”为理由的插队、以“孩子小”为理由的换高价座位、以“小本生意”为理由的反向抹零等,都是把自己的不便转移到了陌生人身上,冠冕堂皇地让不懂拒绝的陌生人替他们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后果。
“因为你是个好人,所以必须体谅我,替我承担后果”,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绑架陷阱。
在经典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就是不会拒绝陌生人的典型例子。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约好早上坐第一班车去手套乐园玩,为此它特地带着铺盖睡在了公交站等了一夜,终于排到了第一个。
但在首班车快到时,一条西装革履赶着上班的陌生鱼突然出现,对他自然地提出了无礼的请求:“不介意我插队排到你前面吧”。
海绵宝宝面对如此直白的请求或者说命令有些仓皇无错,他也想过提出抗议,但最终说出的只有一句:“好吧,没差啦” 。
一次的妥协使插队成为了默认,随后的每条鱼都默不作声地挤到了海绵宝宝前面,直到他成为队伍末尾。
“不好意思”的情感让我们总想牺牲自己,以便在陌生人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但其实,跳出道德绑架陷阱来看,不好意思的不应该是你,而是对方。

情感挟持陷阱

相比陌生人,面对同事、朋友、亲人等熟人更难选择拒绝。拒绝了朋友仿佛就是不给他们面子,不顾朋友情谊,没有真心真意为朋友付出。在这种“人情社会”的情感挟持下,我们也许对那些请求有过反感和拒绝的想法,但最终都是面带微笑假装欣然接受。
其实,拒绝并不会影响朋友间的关系,因为提出那些让你感到不适甚至牺牲自我请求的“朋友”,根本没有把你当做朋友,你单方面认定的友谊,只是他们用来驱使你的筹码。
日剧《部长和社畜的恋情令人着急》的第一幕就为我们展现了不懂拒绝的职场老好人的下场。丸山工作效率高,为人友善,是标准的职场老好人。因此,在丸山刚刚完成自己工作后,同事们总是以求助的名义把自己手上的活甩给丸山,然后自己摸鱼听歌。
面对同事接连不断的请求,忙碌的丸山总是点头微笑,像甜美机器人般说着“好的,没问题”。
丸山把每一项同事甩来的工作都记在一张便利贴上提醒自己,直到她猛然发现办公桌上贴满了便利贴,而这些都是今天要完成的,想要在下班前完成根本是天方夜谭。
最后,同事们三五成群地下班开启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偌大的办公室里只剩下丸山一个人被本不属于她的工作拖到加班。
情感挟持的可怕之处在于习惯。一开始你只会觉得帮朋友一把是举手之劳,甚至会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感觉得自己做了好事。但随着量变引起的质变,“帮朋友的忙”已经成为了双方都认定的日常,朋友不会对此感到感激,你也不会意识到“帮忙”本不应该是自己的本职。

02

为什么我们不会拒绝?

拒绝的底气是把真实的自己当作自己人生的中心,而不是他人。
太宰治在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中提到,“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从孩提时代起,我就一直在讨好周围的人,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叶藏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害怕拒绝是我们对世界的讨好。
在《家有儿女》中,有一户邻居总是来夏东海和刘梅家借东西,他们不想借却说不出口,只能找借口来推辞,但总是被邻居成功借走东西并且从未归还。这种不懂拒绝已经给家庭正常生活带来了负担,但等到邻居下一次上门借东西,他们还是无法说出拒绝。
但是在邻居阿姨又一次上门借到小雪的杂志时,小雪明确地进行了两次拒绝。
最终邻居阿姨也没能成功借走那本杂志。

在邻居阿姨走后,夏东海和刘梅虚心地向小雪请教,学习是如何说出“不”还不需要理由的。
小雪则一语点透了拒绝的本质,“说不本来就不用理由,我有权力拒绝别人”,而不会拒绝别人则是“患上了取悦别人的毛病”,是一种控制力差的表现。
这里的“患上了取悦别人的毛病”指的就是“取悦症”,或者换成更普遍的说法——“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取悦者会努力想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满意,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取悦别人。
为了始终保持好人形象,他们尽力不表现出愤怒和不悦,不管这样的情感表露多么正当。而且,他们会避免批评别人,以免被别人批评。心理学家把这叫作“冲突避免”,他们会把对抗和愤怒看作危险的情感体验,而“拒绝”也是其中一种。一旦拒绝了别人,他们内心会有内疚和负罪感。

讨好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当我们长期处于被贬低、惩罚或者忽视的个人体验中,往往就会形成对于自我的负面评价。特别是在儿童时期,每个孩子都像是海绵,会不加区别地去吸收反馈信息,从而逐渐形成一些自我认知。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父亲因为妹妹体弱多病,对她的妹妹投入了更多的关爱,让松子感到备受冷落。
松子以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她想尽办法讨父亲欢心。偶然间,她发现自己做鬼脸可以博父亲一笑。于是,为了获得父亲短暂的关注,她常常用力做鬼脸,甚至变成了她下意识的动作。
弗洛伊德明确指出:“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以及在以后形成精神病的症状。”当一个人幼年时期,父母如果经常忽视他的需要,极少关注并给予有情感方面的表现流露,那么当他成年后也会将这份没有安全感的依恋关系,投射给整个世界。

03

讨好型人格怎么办?

讨好型人格导致的不懂拒绝需要的不只是拒绝的技巧与话术,更是从心底里认同拒绝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转变长久以来他人优先的观念。只有意识到讨好和拒绝之间的联系来自于自身,才能彻底地做到拒绝,不会重蹈覆辙。
首先要认清拒绝的本质。
作家三毛曾说过:“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拒绝的意义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它不代表你对别人的伤害,更不代表你自身的品性。它只是一个二选一选择的普通选项,你有权利选择接受,更有权利选择拒绝。
在下次脱口而出“好的”之前,请记住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不是只有这一个答案可选。
其次要调整自己“讨好”的心态,心态的调整会帮你卸下肩头的重负。
不要将“好人”与“从不拒绝”画上等号,不要认为好人不允许说“不”。《取悦症》一书中提到,为了保证你有能力向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人付出,你需要在某些时候对其他人说“不”。
同时,你需要像你善待别人那样善待自已,不必为拒绝而内疚。相反,为了保护自的情感或生理健康你本该说“不”,但是你却说了“行”,你才应该为伤害自己感到内疚。
作为个人,你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人说“不”,这绝不会少你的价值或者你在他们眼中的价值,相反可能会增加你的价值。
所以,在下一次面对想要拒绝的请求时,请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斩钉截铁地说出那句——“我拒绝”
今日互动:
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拒绝”经历呢?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