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人生选择注定伴随着痛苦,但也孕育着未来。”
郝景芳身上有着多重身份:经济学家、科幻作家,此外还是童行书院的创始人。对于人生道路,她又有过哪些思考呢?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读一读郝景芳的故事吧~
本文转自:凤凰网教育
 周六
思维 🌏
全文共4105字,阅读时间11分钟
🌿🎨🌏
郝景芳今年38岁了,当一名科学家是她人生前20年的追求。但在她21岁,她发现在面对重大的科学问题时,自己欠缺直觉和分析能力,颇有主见的她做出了判断“我当不了科学家了”。
得出结论很简单,但要接受结论却是漫长且痛苦的,对于未来,郝景芳当时想的是“剩下随便干点啥吧”。
很长时间内,痛苦、迷茫包围着郝景芳,在那些难以与自己和解的日子里,她开始写作,“迷茫十年,就写了十年小说”。
就在写小说的第十个年头2016年,她创作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拿下了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
“随便干点啥”的郝景芳一举成名,如今的她身上有着多重身份:经济学家、科幻作家,此外还是童行书院的创始人。
种种身份之外,郝景芳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次女儿说,“左搂一个,右搂一个。妈妈,你好幸福。”
该如何接受无法实现梦想的失落?郝景芳说:“我的生活,没有其它经验,比这更开心。”
郝景芳与女儿
“在荒芜的山顶上,有人听懂我的话”
“我的人生要怎么过?”
小学时候的郝景芳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对人生目标的寻找,郝景芳第一次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的模糊答案。
九岁的她在书中读到了关于宇宙的描写,宇宙里有一种奇特的星星:“中子星上面每一立方厘米物质,都需要一万艘万吨巨轮才能推动。”她用目瞪口呆、晕眩形容那个时刻。
在郝景芳人生的第二个九岁,一个叫薛定谔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走入她的世界。
薛定谔懂六国语言,曾经把《荷马史诗》从古希腊语翻译成德语,他在39岁发表的薛定谔方程入列世界十大伟大公式之一,他写的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直接影响到克里克发现DNA。
薛定谔从此成为郝景芳人生最大的偶像,“成为科学家”成为她未来人生的追求。
也是在这一年,她的作品获得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一起得奖的有郭敬明和颜歌。
郝景芳
从小到大,郝景芳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高考前,别人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她已经获得保送北大中文系资格。对于“成为科学家”的执着以及对薛定谔的崇拜,她选择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上大学前,郝景芳无论在什么学校,考试永远都是第一,学习在她看来从不是一件难事,“这有什么学不会呢?”
但是进到清华之后,第一不再属于她,甚至大一、大二的课程,对于她来说有些“吃力”,直到大三才好一些,但距离在科学研究上做出重大突破的状态还差很远。用郝景芳的话说就是,混事还行,想要做出杰出的发现是不可能来,她不甘心在科学界一辈子就混事。
郝景芳开始感觉到累了,在此之前,她从没有这种感觉。
“一百个前沿物理的科学之谜,我觉得我至少能够做出一些突破。但我的思维方式很散,脑子里面想想想,往纸上落就一片空白。后来我意识到,我离心目中那些很厉害的人好远,那种非常大的距离感,让我感觉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到那里。”
22岁的郝景芳意识到,自己恐怕永远也赶不上偶像衣服的一角,也无法成为科学家,“很痛苦,唯一的一次真正的迷茫”。
没有人能确切理解这种内心的情绪,这让她愈感孤独。她把自己在大学寝室的自问自答写成《山中问答》,期盼“在荒芜的山顶上,有人听懂我的话”
郝景芳
“谁说我不是在拥抱我心里那个小孩”
在期盼有人听懂自己的同时,21岁的郝景芳也在努力去了解世界,通过自己的方式摆脱孤独。
2005年,大三的郝景芳前往甘肃武威黄羊川支教,陪伴她的是一群初中孩子。在那里,她的一日三餐都是土豆,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们总是围着“城里来的老师”,问题都是诸如“北京是什么样的?”之类的,她大多数时候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段经历也一直影响着她,博士毕业之后的郝景芳进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做政策研究。这是一家公募型基金会。
工作的五年间,郝景芳接触到了从孕妇到婴幼儿,到山村幼儿园、小学阶段的营养餐,再到职校学生的培养的各种公益机构和组织。2017年,郝景芳创立童行书院,针对3-12岁的儿童,提供系统性的通识教育课程。
此前的支教和工作经历,也让郝景芳的童行书院特别强调公益的可持续性,“虽然做的事情改变不了全国人,但我至少可以做一些我觉得对的事,我想让农村的孩子看到不同的人生,哪怕我只能影响一小部分人。”
如今,童行书院已经创办五周年。她告诉凤凰网,“在乡村,可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相信能够靠努力获得更好的人生。甚至一半以上的孩子觉得努力没有意义,生命之光很早就已经熄灭。”
童行书院驻站老师见面会
童行书院乡村支教的某所小学,支教老师注意到几个“奇怪”的孩子。一个是小男孩,他总是揪女孩的辫子,把别人的铅笔盒弄坏,故意惹老师生气,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老师一句一句教小男孩怎么跟同学对话,找他谈心。熟悉后,老师问,你为什么破坏同学的东西?小男孩说,“我想有朋友。”
另一个是小女孩,老师觉得她有点自闭,了解后得知,她父母离异后母亲改嫁。说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的妈妈不要我了。”
郝景芳曾在微信公众号写道,“每每讲到一个山村孩子的孤独和需要帮助,我就破防,哭得不能自已。当我悲伤不能自已,谁说我不是在拥抱我心里那个小孩。”她不想让那道光过早的熄灭,她想让他们未来有尊严地活。
童行书院乡村支教的大部分课程都是素质教育,开设书法、画画课程,支教老师要和学生们交朋友,融入到学生日常的生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让孩子发生改变。在郝景芳看来,“只要陪伴他们、关爱他们,一切都会改变。”
童行书院团队参与童行书院建筑设计方案座谈会
图中抱小孩者为郝景芳
一个学期后,调皮捣蛋、无视纪律的小孩,逐渐变得喜爱课堂;被妈妈抛弃的女孩将老师请回家一起过生日,她向老师袒露心扉,“我接受了爸爸有一个新女朋友。”支教结束时,孩子们会悄悄的把糖、小饼干塞到支教老师口袋里。
不过郝景芳知道,这种能带来的改变其实很有限,如果这些孩子原本基础就差,成绩不好,考上高中的几率非常低,之后就很可能会出去打工。但郝景芳还是坚持,还是不断地对这些孩子说,“你们要相信,相信自己未来可以过得很好,否则就一切都没了。”
童行学院的孩子们
图片来源于郝景芳个人微博
“你可以无视他们,
但要活得他们不能无视你”
在迷茫和孤独的那些年,写作成为郝景芳对抗的方式,与孤独的相处也成为她构建科幻世界的主题。
她创作《孤独深处》这篇科幻短篇时,感觉站在了世界的边缘。“边缘”只剩她一个人。她说:“出离世界的感觉是最孤独的孤独。”
从大四开始写小说,郝景芳迷茫了四年,写了四年小说。她的半个人自传小说《生于一九八四》中写道,“......是痛苦而不是欲望,推动着你在一个个处境之间跳来跳去,直到最终安定下来。在那之前,你不知道要往哪儿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捉住,不知道在哪儿撞墙死掉,但你知道,不动是无论如何不成的。”
郝景芳觉得写小说跟科研不一样,“科研是脑子里面想想想,往纸上落就一片空白。写小说是我脑子里面想到什么,我就可以写下来,就很快乐。”
在郝景芳所有的作品中,最出名的一部是《北京折叠》,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雨果奖,她也成为了亚洲首位雨果奖女性获奖者。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科幻创作者也全面涌现,打破社会上惯有的只有男性才会喜爱和创作科幻的惯性思维。
郝景芳
在郝景芳看来,当下社会从法律角度对于男女平等的规定,已经有很多进步,但依旧存在很多隐形的观念上的歧视。
不过对于这些,郝景芳不想花时间去斗争,因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视它们,“不理,比每天跟他吵架要好,别理就完了”。其次就是很多隐形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随着一代人的逝去和新一代人的成长——逐渐消磨。
郝景芳觉得,如今年轻一代的很多女性,已经完全可以无视男生的看法。她们更在意如何活得更好,这群女性已经越来越多,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同一个房间里面做同样的事,我就比你做得好,我凭什么觉得自己不如你呢”。当代女性完全可以从自己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秀,根本不用其他人承认。
“你可以无视他们,但要活得他们不能无视你。”
本文由凤凰网出品
微博、微博新知博主联合推广
童行书院联合桂馨基金会、天使妈妈基金会多家公益机构和腾讯公益等平台推出联合爱心行动计划520“爱心助学 益童成长”。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课堂,每收到一笔捐款,童行书院就会将童行综合素养课、童行绘本课、桂馨科学工具箱、童行美术课材料包等赠送给乡村学校的学生
希望可以将更多素质教育课程落地到乡村学校,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也能从小接近科学,受到艺术的滋养。希望广大爱心人士可以支持购买课程教具盒子、动手工具箱、美术材料包。所有捐赠都将直接支付给生产厂商。
只需要20元一份爱心捐助,就可以支持一个孩子一学期一门课程的学习。
爱心链接,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
【为了发现更多身边的“她力量”,展现多样女性之美,凤凰网推出“1/100计划”,面向全网征集女性人物故事,涵盖工商、财经、教育、军事、文化、公益、健康、时尚等众多领域。我们不仅眷注不妥协于世俗枷锁、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乘风破浪”的巾帼女性风采,也关注被定义、被评判、被弱化、被放弃的女性现实困境。为了传播和表彰各领域女性榜样力量,凤凰网预计于6月底举行首届凤凰网女性影响力大赏,围绕创造性、持续性、传播力、影响力等几大维度,评选出她势界·年度风尚人物,她势界·年度科教人物、她势界·年度商界人物、她势界·年度新锐人物、她势界·年度友好伙伴等奖项,敬请期待。】
互动话题
你有思考过你的人生想要怎么过吗?去实现的路上有遇到过什么机会和挑战?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