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录 生 活 的 1000 种 方 式 · 

 2022.5

vol11 | SH
砰砰砰,屋外传来几声响闷的敲门声,无人说话,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下楼核酸采样的信号。为了不造成拥挤,敲到门了再下楼。
我看了看日子,今天是我沪漂的第300天,而其中51天在居家隔离中度过的,接下来不知道还要居家几天,实在可笑可气可惜。
刚开始的半个月,我吃的少瘦了很多,下颌线分明,下巴更尖,眼睛更大了,我照镜子的时候想,这么好看的样子却没人看到,多可惜。
自从楼道解封后,有阳光的日子我就躺在小区的草坪上晒太阳,闻春天的味道。躺下来能看到直立时忽略的美,把鼻子贴在花朵上闻,有浓郁的花蜜味。抬起头看到一大片铁栅栏,铁栅栏的顶部是尖头的铁柱,布满了高压电线。
我躺着看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一闪一闪的照下来,我错过了一个春天,现在正在错过夏天,虽然四季会轮回,但我现在错过的每一天都是我最年轻的一天,它错过了不会再回来,想到这里我的心像被电击了一下。
人一旦无法期待未来,
就会开始怀念过去。
我刚来上海的时候每天都活得很鲜活,工作、学习、吃喝玩乐,社交一个不落。睡得很少,但精力旺盛,工资月光。原本反对消费主义的我,在上海把钱全部消费了。
来到上海后我的心态像回到了22岁。对世界好奇,对一切抱有希望,相信我和这个世界都会越来越好。但成长是个去媚的过程,迅速建立起来的“美丽大厦”,也可能说倾倒就倾倒。
感谢神,我刚来上海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眼里看见的大多都是积极的一面,对这座城市的侵蚀视若无睹。
作为一个前美食博主,虽然初来乍到,但是尚存的信息收集能力让我在上海能轻松找到各国各地的美食,喝各种风味的酒,不同的威士忌、鸡尾酒、红酒;看各种展览、博物馆。放假了去外地旅游。陌生人愿意和我交朋友,原因是看到我的笑容觉得很治愈,还有被我的乐观感染的朋友,那时候真的很乐观,每天笑嘻嘻虽然每次出门都能交朋友 ,但大部分只有一面之缘,像是借来的情谊,随着聚会散场而消失。
建立自我意识
在上海我渐渐得到了很多认可和赞美,生活、工作、外貌上的都有。我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只觉得上海人太爱夸人了,有一次我和朋友吃鲜得来,隔壁拼了一位上海阿姨,她从我坐下就开始夸我好看,夸到她吃完走了才罢休。
工作上也得到了认可,进入了喜欢的公司,发了第一篇原创的文章就转正了。新朋友变着花地夸我,在上海得到的认可比在福州时更多,一开始我非常不适应,甚至惶恐。但时间久了我就接受了,人也变得自信了起来,开始自我肯定。
这种内心满足我在福州时从来没有过,曾经我经常自我怀疑,我想做的题材没人做过,我的想法和观念正确吗?我对发生的热点事件没法很快做出判断;我做没人做过的事是天才还是蠢材?从小我的想法就和身边的人不同,家人、老师、同学不理解我,我也无法参与他们的生活。
我不喜欢和人聊八卦唠家长里短,不太看很火的电影电视剧,仿佛越火的东西我越想躲避,我和人的交往比较疏离。
从小父母说我又丑又笨,我现在还有外貌焦虑,在交往中常常感到自卑。我在福州的时候很少被人夸奖,外在内在都很少,追求者几乎没有。但我现在看到小时候的照片,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说我丑。(文末放我童年的照片吧)
我父母的教育是霸道又传统的,他们只想我以他们的想法活着,我曾相信他们,按他们希望的方式活了二十几年,过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我的女性意识觉醒的太迟,等醒过来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我要挣脱,代价很大,血淋淋。(这段故事等我过几年有力量了再写出来,虽然经常鸽,但是我保证,在我死之前一定写。)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我,自我感动的爱让我喘不过气。我不再信任他们,我们能说的话太少。后来在我经历逆境的时候我理解了他们,但目前还保持在理解阶段,我还没释怀。我尽量和他们保持距离,物理层面,心理层面。好在我出来了,摆脱原生家庭后我从苦大仇深,变得乐观开朗。
女性的自我意识
但我认识很多女性出不来,我周围很多女性的思想被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禁锢住了。
有人说:“我是女的,我做不了”;“我生了孩子,我做不到”;“一孕傻三年,我没脑子学习了”;“我30岁了,没办法了,我要是年轻点就好了”;“下辈子一定不这样过了”;“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当妈要有当妈的样子”……
很多女性看似有选择,其实从小就被架上了许多无形的枷锁。摆脱枷锁需要很多力量和勇气。很难走出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认知,看不到枷锁,以为是自己不想要,或是不知道可以做,可以不做。
我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年纪比我小的女性,她们有些思想比我成熟,大部分人相对自我,追求自由。这里的“自我”是中性词。我嘴上没说其实我很羡慕她们,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和代价才懂得的道理,她们很早就懂了。她们信奉的是无论感情还是工作,自己开心最重要。她们在践行,我还在学习。
比我年长的女性,心态比我更开放更年轻。年龄在她们身上好像没有太多痕迹。我不是说外貌,说的是她们的心态。依然热血、敢爱敢恨、开放、包容、有好奇心。
我看到很多很有能量的人:35+热情地带我去party蹦迪,她只睡了3个小时晚上蹦得比我还欢;近40岁还在追求真爱;工作中很有力量和决策力的女性老板;生了孩子和丈夫选择开放性婚姻、离婚后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理发师,离婚后遇到真爱、丁克、拉拉、虽然厌男但还是想和男人恋爱的女权主义……
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没有标准答案,我看到了很多样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胸大,以前经常会被人拿来开玩笑,或者被凝视。让我觉得很烦恼,不自在。但在上海穿什么的人都有,怎么穿都行,她们又自信又好看。我也开始尝试各种风格的衣服,发现我什么风格的衣服都能穿,也各有各的好看,甚至穿起了旗袍,还穿着旗袍去蹦迪。
(和穿中山装蹦迪的人合照。)
记得去年夏天我和小孟、一口逛街的时候说到一件很特别的衣服,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穿呗,这里是上海”。说完我们大笑起来,那种青春洋溢,什么都不在乎,老娘最美的感觉,现在想起来内心依然很感动。
多元化的上海
在这里我看着不同风格的人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大家工作勤奋又懂得享受生活,明确自己要什么。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背负的重担,但大家都在为之努力,这给了我很有力量。
来了上海后我把LGBTQ认识了遍,很多都是善良、勇敢、做自己的人。
居家期间治愈我的人里有很多都是🌈有要帮我解决吃饭问题的酷儿;为我做心理辅导的拉拉心理咨询师;打电话来宽慰我的跨儿、讲笑话逗得我趴在床上狂笑的0。我真的太爱这个群体了。
517世界不再恐同恐跨恐双日,我转发了一个视频给了拉拉朋友,她说她看得泪流满面,每一句都是她的心声,但是她连一个赞都不敢点。
我希望世界不在恐同,不止这一天。
虚构的思乡之情
我离开福州几乎没有思乡之情,我在上海是漂着的,我在福州的时候也是漂着。孤独的人在哪都没有归属感。去年偶尔泛起的思乡之情,让我在年中回了一趟家,才明白所谓“思乡之情”不过是个圈套。但我也因此更了解自己,发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变化。
说起来有点莫名其妙,我回到福州的时候水土不服,每天拉肚子。我心理上也经历了水土不服,我发现曾经觉得很美的城市,其实并不好看。建筑的设计感很少,大多数只讲究正统、实用;路面坑坑洼洼。当然,还是有一些美的建筑,比如三坊七巷、上下杭、西湖我一直很喜欢,无论什么天气都很美。
回去的几天朋友们带着我吃饭喝酒按摩。我每晚去朋友的酒吧喝酒。当时我在福州餐饮界认识一些老板,我能获得小小的“特权”,曾经我觉得是骄傲的事情。但是回去后,发现我不喜欢熟人社会的交往模式。当人多的时候我尽量不靠近老板和老板的朋友们,他们好心想带着我玩,但我想要玩应该大家一起玩,我又成了疏离的人。
过年意味着什么?
过年的前两天,我不愿意太早回家,我和一个朋友约了喝酒,她说一想到明天要回家她就焦虑不安,已经和家里说好了要提前回上海。第二天我遇到了另一个人,我问她你不回家吗?她笑着说家里被封了回不去了。我才知道原来不止我一个不愿意回家,我开始思考过年对漂着的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现在出去打工的人并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更多的是想离开不喜欢的环境和生活。但过年又道德绑架似的把人捆绑回想要逃离的环境。
到了除夕夜我才回去,回去两次都是朋友来接我回家,爸爸问你的朋友怎么这么好?我说不知道,但挺感动的。我又说你好像从来没想过到车站接我?除夕夜平静度过,春晚真难看,真该拿一瓶酒灌醉自己。大年初一和父母吵了一架,原因是他们还想要干涉我的生活,这次我一点也不想忍。
待了4天我就回上海了,在动车上回想爸爸送我上的士的眼神和清晨5点朋友给打我电话,带着醉意喃喃不舍地说福州少了一个好朋友;我在福州海鲜没有吃够;妈妈把不舍和牵挂打包成食物让我带到上海,我带了两大包肉燕,因为动车太热太久,化开糊成了一团。
回到上海后我像一条鱼回到了大海,独自欣赏这座城市的美和有序,我拍下这座城市的照片分享给群里的朋友,分享我的快乐给他们。虽然我还是一个人,但一个人在这里挺开心的。(我打算建一个沪漂群,二维码放在文末)
回到上海我又水土不服,拉肚子,心里空落落的。漂着,没有安定的感觉。
不过很快我就调整好了心态,回归了在上海的生活节奏。
大厦倾倒
3月底,上海的状况有点紧张,人人自危。街上人很少,我每天都在出门,争取看限定版的上海。当时以为这应该是上海最“凄凉”的样子了。我没想到,真正的凄凉在4月才正式开始。
4月,上海各种闹剧轮番上演,荒诞无序,野蛮无理 。让人悲痛愤怒,无力无奈。这座多年建立起来的文明城市在短短的时间里变得满目疮痍,不仅毁了城市的面貌,还有这里的人心。
这是另一个上海,它不在我的认知里,也不在任何文艺作品里。愤怒之下我看到了很多丑陋的嘴脸,无论是远在屏幕那头,还是近在咫尺的邻里。这座城市不堪的一面暴露了出来。也许它一直存在,只是浮华的一面遮住了我的眼睛。
上海停摆了近两个月,很多公司面临倒闭、很多人失业、大部分人收入锐减,但是贷款和房租依然要缴;没有自由行动和购物的权利,只是用看起来还行的事物替代真正想要的。比如看不了现场那就看线上往期的演出、去不了公园那就站在阳台看花、不能去店里吃刚出炉的美食就吃外卖……这些是51天驯养期的替代品。
有人看不了病,忍不了痛。有人生活压力大,受不了身体或心理的疼痛。截至目前我已经听到身边朋友说了5起自杀事件。而我的上海朋友并不多,没人统计过这期间自杀的数据。
我有对这座城市有赞美,也有批评。我愤怒地写了一篇《封闭第20天,一个沪漂的眼中上海在发生什么?》的文章,在48小时内25W+阅读后被删除。原本我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看到评论很多人说感同身受,谢谢我把他们想说的说出来,这篇文章鼓励到很多因失望麻木的心,让我觉得值得。
失望和恐惧让我政治性抑郁,我开始愤世嫉俗,我对大多数人和事提不起兴致,产生反感,陷入虚无主义,消极的面对未来。我内耗自己的情绪,走不出来,我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我找了心理咨询师来帮助我。说这些是希望有同样状态的人一定要及时干预。
现在我已经好了,我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点一点找回状态,投入现在和未来。这段时间有很多流出来的视频或录音,我看到很多闪闪发光的人。他们用法律和科学知识保护自己底线和人权的人,即使在糟糕环境下依然保持温良、礼节的人。不停发声不断记录当下的人,默默帮助别人的人。我依然喜欢这座城市,让我喜欢这座城市的一直是这里的人。
300天过得很快,人生是用细碎的日常拼凑而成。我在上海收获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感受,我对未来还有希望。
我对某些发布以及它背后的权利失望,但我对这座城市的人依然有信心。我想更加珍惜未来的日子,及时做想做的事情。
这是我建的沪漂群,未来同样会留在上海的人按需扫码,一起沪漂,一起面对宽阔大道上的尘土飞扬。

我的童年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