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请父母吐槽下孩子,大概每位爹妈都会深吸一口气,然后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地能说上三天三夜。毕竟熊孩子平日里作天作地的奇葩事迹,岂是三言两语能痛斥得完的?
但如果反过来,请孩子们举办一场“吐槽大会”,父母可能会气得当场暴走。因为这些出人意料的肺腑之言,会颠覆了你对孩子,还有对自己的认知。
国外曾做过一个采访视频《100 Kids Imitate Their Parents 》,邀请100位孩子,讲讲他们眼里的爹妈最常说的一句话。
出乎父母们的意料,那些自己平时都会忽略的口头禅,被孩子们活灵活现地模仿了出来,连表情都堪称是复制粘贴的。

快来看看这些口头禅,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位居榜首:NO!不可以!
暂居第二:快做作业!
稳居第三:快点睡觉!
看到这,不得不感慨一句:原来全世界的父母,口头禅都一样啊。
还有一个没进前三,但也深深扎进我心里的一句:
威胁式语录:如果你不……我就……
这小女孩模仿得太到位了
这些语录太熟悉了,多像自己平时会随口而出,自以为不带恶意的育儿口头禅。
我们总以为孩子没听进去,所以反复唠叨。却没想到孩子不仅记住了这些语言,还记住了大人说这些话时张牙舞爪的模样。
国内电视台也曾做过一个采访视频,邀请孩子们讲一讲:爸妈辅导作业时最常说什么话?

爸妈在辅导作业时什么样?
——“一个字:狠!两个字:凶狠!”
小孩最怕什么?
——最怕父母脸色一变,形势瞬间紧张,暴击三连问!
威胁式语录,家家户户都有:
再调皮,赶出家!
再这样,送警局!
也有无声胜有声,以实际行动代替言语的——打!

孩子是真不愿意好好配合吗?
这孩子说着说着就哽咽了,眼泪哗啦哗啦往下掉:
“我心里也挺急,你们能不能理解我?”
孩子的委屈,岂止是学习上不被理解那么简单。
在被誉为“孩子吐槽大会”的《少年说》中,孩子们喊出的心声,真的让人意想不到。
每天被妈妈以健康为由,逼着吃苹果和鸡蛋:
求妈妈别化妆了,因为——“我真的很怕迟到”: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有自己的开销:“可以给点零花钱吗?”
兴趣班可以不逼我上吗?“我真不想学拳击了!”
我真的是亲生的吗?严重怀疑——“手机才是爸妈的孩子”:
“麻将每一生都可以搓,可是家人只有这一生才可能遇到啊!”
总是忙着打电话聊工作的爸妈,“你有时间跟别人说话,却没时间跟我讲话!”
“我在网上听说,喝酒对身体不好。可是,像我爸爸这么优秀的人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
动不动就喝酒耍酒疯,通宵打麻将也不回家的爸爸,“我觉得你一点都不爱我。”
努力迎合父母的要求,可是做得越好,父母的要求就越高:
面对学业压迫,孩子发出的灵魂拷问——“到底学习和儿子,谁重要!”
还有孩子从小被打压,泪眼汪汪,满腔委屈地求爸爸——“你能不能相信我一次!”
从小到大都被安排的小孩,也希望“自己做一次主!”
其中,有位姑娘更是喊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可不可以,不要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站在台上的孩子们,真诚、大胆呐喊出来的每一句心里话,坦坦荡荡,心藏渴望。渴望父母的理解,渴望父母的接纳。
可台下被“吐槽”的父母们,反应却各有不同:
有人泪奔:

有人脸红:
有人面不改色,依旧坚持自己:
有人振振有词地反驳:

有些依旧讨价还价:
无法沟通的父母,堵住了亲子沟通渠道的出口。
让孩子曾经有话想说,最后变得无话可说。
某地小学曾举办过一场特殊的家长会,家长们本以为这是一场温情的亲子大会,结果一进教室,只看见满黑板写的“告白”:
“妈妈,以后做事不要再催我了。”
“爸爸,请不要对我大叫。”
“妈妈,不要总说我做不好!”
“妈妈,请不要老是把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妈妈总说别人棒,不说我棒!”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话,对孩子们来说,根本不是“随口一说”,也不是“为了你好”。一字一句,诛心不见血,都在孩子心中落下了满满的槽点,在看不见的角落伤得孩子体无完肤。
到底什么才是正向引导?,我们到底怎么说,才能跟孩子打好配合呢?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疯传的《父母双标》作文吗?画面感真的太强了:
有孩子就曾吐槽——
“爸妈总在我面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有一次我说自己很羡慕别人家的爸妈。结果我爸来了一句——我们对你这么好,你有什么理由嫌弃我们?”
我可以比“别人家的孩子”,你比“别人家的父母”可不行。来自父母的双标,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这张图,总结得就很到位: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会偷偷模仿大人。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你希望孩子是什么样子,你就先要成为什么样。
你对待工作认真细致,孩子自然习得做事专注用心。
你保持阅读自我增值,孩子闻得书香自然识得书趣。
你待人友善,温和有礼,孩子自然文质彬彬,知书达礼。
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尔。
在《少年说》中,有个男孩上演了与众不同的吐槽——希望爸妈不要太恩爱。
原因就是爸妈老是丢下他,偷偷出去约会,吃好吃的,让他感觉很“孤独”。
“爸妈,你们以后能不能不要背着我去偷吃东西了?不然就小心一点,不要被我发现了好不好?”
台下的妈妈笑成了花一样,回应道:“你的意思是,今年的情人节捎上你嘛?”
男孩笑着点头,还不忘对着自己的老爸“宣战”道:“下个七夕情人节,我要和妈妈共度。”
爸爸听到情节人不带自己,赶紧拉拢儿子:“儿子,老爸可是从来没有抛弃过你啊。”
而妈妈立刻转身,拍拍爸爸的肩膀:“没事,我会带上你的。”
一唱一和,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家子言语表情间,洋溢的满满全是幸福。
在这样有爱的家庭里,孩子不惧怕父母的威严,能在平等相待中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
孩子其实是世界上最感性的生物,如果世界上真有一劳永逸的教育法则,那答案很简单,就是“爱的教育”。
一句“宝贝,我爱你”胜过千句“你听见了没有”。
与其总是凶神恶煞扮演孩子成长的“差评师”,不如用温暖和包容,做孩子爱的引路人。
每个孩子都需要来自父母的肯定和信任,如同植物需要太阳带来的光和热。而有家庭满满关爱包围的孩子,如同沐浴在阳光中的种子,根会扎得更深,枝干会更笔直,绿叶会更繁茂,花开得会更美更灿烂。

这个世界,没有满分的父母,自然也没有满分的孩子。
不要总担心我们给孩子的不够好,也别总害怕孩子长不大,做不好。
有爱,一切都会好。
那么问题来了,平日里,你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设想一下,如果让自家孩子模仿你说的一句话,猜猜他会说什么呢?
快来留言区聊聊吧~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