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于公众号:耳朵里的博物馆(ID:erduolidebowuguan)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又到了故宫最美的时节,各种花朵点缀着故宫的蓝天绿树红墙黄瓦,让这里充满了诗意浪漫🍃。
故宫真的是去再多次也不会腻的地方,除了赏花,这里的每一处摆设、每一件物品、每一处设计都很有讲究,背后也都有一段故事!
今天朵朵就整理了10部故宫主题的纪录片,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故宫的历史、格局、建筑、文物...强烈建议你和孩子去之期先做功课。
01
故宫100
关键词
通俗、简洁、知识量大
朵朵推荐:和动辄几十分钟的视频相比,这部纪录片对孩子非常友好,一共100集,但每集很短,只有6分钟。虽然它每集短小,但是内容一点也不含糊,还有大量的3D动画配合演示。
这部记录片自从2012年播出,就一直是高分。
从紫禁城到广场、午门、五凤楼等地方展开叙述,通过第一人称,会给你很强的代入感,它就像是一本建筑摄影的教科书。除此之外,还有多细节呢?斗拱、石基、金柱、匾额、狮子、角楼、中轴线...但凡是你走进故宫的目光所到之处,都被拍进了这100个6分钟里。
最让朵朵喜欢的,还有它的旁白,简直句句都是范文。“它是大地上长出的天空之城,人在天地间,也在历史和现实间。”“御沟春水晓潺潺,直似长虹曲似环。流入宫城才咫尺,便分天上与人间。”再配合大气的音乐,600年的故宫抽丝剥茧般向我们讲述它的故事。
02
故宫新事
关键词
年更、隐秘角落、考古现场
朵朵推荐:能把“上寿康宫”,说得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的风轻云淡,也就是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了。而这一次,他们要去的是养心殿。
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没错,《甄嬛传》中经常有这里的场景。《故宫新事》抓住了故宫博物院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走到游客一般不能到达的角落,用镜头纪录这处已经存在了近500年的地方,并守候它度过四五年的修缮时光。
这部纪录片自2017年上线开始,更新进度是一年一集,目前已经更新了5集,真是太不容易了…第一集讲述了2016年养心殿闭门后,内里1890件文物撤陈、除尘、出宫的故事。第二集以皇家地暖为线索,第三集是展示了“春晚”戏单,第四集是养心殿的修复,第五集是宫藏的钟表修复。
和《修文物》不同的是,它更注重细微之处,像考古现场一样,一步步发现了养心殿深藏的秘密,有趣。比如在养心殿天井上方的供牌、木脊梁房内部隐秘的毛笔字、墙画背面隐藏的花纹壁纸、用贝壳做的明瓦、红墙通风口内不知是谁塞的戏单、房间地下的排烟道……
03
我在故宫修文物
关键词
文物修复、匠人、技艺传承
朵朵推荐:听说,这是故宫最好的招聘广告
它让故宫在网上成了“网红”,想要进入故宫的年轻人,数量激增!这部把镜头对准故宫工匠的纪录片,用细腻精致又亲和的画面,展示了“文物医生”修复师们的匠人风范和逗趣的生活日常。

纪录片里最打动人的,就是每一位勤勤恳恳的文物修复者们,默默无闻修缮文物的匠人,一夜之间蹿红。儒雅谦逊的钟表修复师王津成了网友心目中的“故宫男神”,会弹吉他的书画修复师杨泽华也成了网友追捧的对象,连高冷的宫廷“御猫”都成了“明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集中的一段话。文物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文物,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的传承。通过文物修复的过程,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人具有的精湛工艺,了解到这些文物的生产背景、造出这些文物的先人们具有的思想与智慧,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文物背后凝聚的汗水与智慧,就足够了。
04
我在故宫600年
关键词
续集、文物修复、展览
朵朵推荐:这是继《修文物》之后,又一部讲述人与故宫的纪录片,而它的契机,正好是紫禁城建成后第600年。
2020年,故宫举办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纪录片的第一集就记录了这次大展的筹备。展览中有453件展品,其中还有不少故宫修复的老照片、工具、文献资料,都被汇总起来,在一场为故宫“庆生”的展览上统一展出。
从这个程度上来说,《我在故宫六百年》既说的是文物,也说的是人。我们看到的是建筑,隐藏在建筑背后的是岁月。一代代的故宫人日以继夜,凭着热爱、技术、耐心,一点点地默默工作着。
“飞檐走壁”除去一棵棵瓦上野草,小心翼翼清理砖上杂质为了看清刻印,一笔一划拓印梁上的彩绘...没有修文物里面的珍宝璀璨珍贵,回归了日常的普通事宜却也是溶入着代代匠人的心血。
05
紫禁城

关键词
明清历史、场景还原、讲述人
朵朵推荐:这部纪录片一共12集,它没有平铺直叙和按部就班,而是站在一个非常宏观的大历史视角,截取的都是非常抓马的“变局”事件,在历史的拐点中解读得失。
虽然片名叫紫禁城,但是严格来说,它不仅仅是一部故宫的纪录片,而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片子从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的迁都切入,延展到瞭望整个中国的视角也让本剧立意更高。
《紫禁城》并非简单的历史资料的罗列,也绝对不是对既往同类纪录片创作视角的复制,这种将紫禁城作为一个标志性符号来重现历史的全新手法就是本片最大的看点所在。
06
八大作

关键词
营造技术、短小精悍、传统技艺
朵朵推荐:所谓的八大作,就是营建和修缮紫禁城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宫殿建筑施工技艺,分为土作、瓦作、石作、木作、彩画作、油漆作、搭材作、裱糊作,俗称八大作。
这部纪录片一共8集,每集对应一个技艺,而且每集只有几分钟,但是介绍的很生动, 对于完全不了解的人来说,可以算是启蒙和入门,而且专门的分解动画配合解说也让人很容易理解,每一个部位都用实体材料示范,而且进行了名字标识,不常用的字还有拼音标注,可以说很用心了。
其实每一作都可以扩展将开来,但对于普及来讲,已经够用。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严格的一套工序,让紫禁城历经600年磨难依旧屹立至今。
07
故宫
关键词
以物说史、动画还原
朵朵推荐:这也是一年纪比较大的纪录片,05年央视出品,共12集。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历史转变四个方面讲述故宫的故事。
“以物说史”,把宫内不为人知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用现实与重现的方式拍摄出来,新的解读一方面避免了纪录片的枯燥无味,另一方面更加生动形象,你能感受到精致细腻的拍摄手法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诠释了故宫不止是一部宏伟建筑的历史,更是一段人的历史。
08
故宫的至宝

关键词
文物、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朵朵推荐:这部纪录片一共有26集,由日本NHK拍摄,包括了青铜器、玉器、陶瓷、书法、绘画、乾隆珍藏、建筑、佛造像、西洋影响下的瓷器和绘画,它是把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中的文物精品进行了集中呈现
虽然它的拍摄时间已经比较早了,但从镜头中,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近景特写等画面,感受到不同器物的精致,像雕刻的形制、瓷器的色泽等等,似乎可以感受到当时工匠们创作的过程。
除了这些细节的展示,片中还带有详细的历史、美术方面的解说,强烈推荐对中国文化与艺术感兴趣的人观看。
09
皇帝的秘密花园

关键词
乾隆花园、修缮、艺术
朵朵推荐: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主要讲的是乾隆花园的故事,记录了修缮了倦勤斋内饰的过程。
倦勤斋是乾隆花园最为引人入胜的部分,反映了乾隆皇帝终其一生对艺术的追求,但是很遗憾,这里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所以里面的样子我们不得而知。庆幸的是,通过这部片子,我们得以欣赏到倦勤斋精美绝伦的室内设计:融合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巨幅透视壁画——通景画,失传百年的竹簧镶嵌艺术、金彩绒织锦、双面绣夹纱和古老的桑皮纸制作工艺。 
短短不到1小时的纪录片,再看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修复工作是容易简单的。为了寻找和当年使用过的相同材料,为了找到精通这门技艺的人,为了把物品修复到和当年一致,恢复光彩,他们的工作值得敬佩。
10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关键词
世界文明、对比
朵朵推荐:2008年,在故宫的午门有一个展览「卢浮宫·拿破仑一世」展览,之后就萌生了将两座博物院放在一个片子中的想法,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片子以中西文明的对比为特点,用文物来讲述。根据卢浮宫的馆藏分类,分别演绎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主题,每一集都在展现西方艺术的同时向观众呈现不同时代中国的艺术。
每一集中都有一位重量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或艺术史研究者与西方同行进行相互探讨,达到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创作实践
故宫这些年是越来越火了
但是希望你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景点
只为了打卡拍照
走进纪录片里,了解它的过去
你才能发现它真在的可贵和美
期待下次,和你在故宫偶遇哦
-END-
热文推荐
· 当孩子说“你们只喜欢弟弟,不喜欢我”,这一招比解释一百遍“我也爱你”还管用
· 他探访多所中美小学后,认为“留白”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本文授权转载于公众号:耳朵里的博物馆(ID:erduolidebowuguan)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本期编辑:栗子
点击【在看】,跟所长保持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