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疫情进入第三年,公众的一个共识是:消除疾病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
长久以来,“前沿医学”与“大众认知”之间都存在着理解的鸿沟,消除疾病一向被认为是医生的职责。然而,疫情让我们看到,公众对于防疫措施的正确理解、科学防护理念是有效抗击病毒的基石。此外,占据总疾病负担70%以上的慢性病,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这也让我们意识到除了院内治疗,居民院外自主健康管理同样重要。
科技,正在搭建跨越鸿沟的桥梁,互联网成为了医学科普的重要渠道,用“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拥有面对疾病的正确知识和能力。
正确的科普是人们的“定心丸”、医生的“长效处方”和社会的“防护网”,而虚假消息正好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一些“伪医学科普”正利用博人眼球的字眼和内容形式,获取高流量,广泛传播不实信息。因此,一座扎实牢固的桥梁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推出了连接普罗大众与专业医学连接桥梁的2022医学ME大会,这场5月19日揭幕的大会,主角不是科技公司,而是顶级医学专家。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视频
在各自的领域,这些专家是当仁不让的权威:王辰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也是工程院院士,同时还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他编纂的《呼吸内科学》等多部专业教材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他也是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政策的主要设计者;乔友林是享誉世界的宫颈癌防治“中国名片”,成功推动了HPV疫苗在中国的上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是遍及全国的胸痛中心体系的主要推动建设者;栗占国研究和建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治疗方法,被列入国外教科书;魏文胜独创的新型RNA基因编辑技术LEAPER,完全摆脱了对获得诺贝尔奖的CRISPR系统的依赖,在全球独树一帜。
面向大众,他们倾囊相授,深入浅出介绍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如何在黄金120分钟救治急性心梗?如何有效预防宫颈癌,甚至让它成为第一个被人类消除的癌症?环状RNA疫苗正在给新冠疫苗带来新的希望,影响1亿患者的风湿免疫疾病也已经有了有效的缓解方法?……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前临床医生、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吴文达也先后登台,诠释数字科技在助力医疗健康中的作用,如何用互联网的力量,放大权威医学的声音,让前沿医学进展成为普通人都能触及的科普知识,让知识比病毒跑得更快,让科学比谣言跑更快。
人类或许无法终止疾病,但从未停止与疾病的抗争。奋战,并不是知道一定会赢,而是努力去赢。在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你对医学每多一分了解,我们所有人就离胜利更进一步。因此,我们把这场大会里专家们的前沿分享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记录下来,邀请你一起加入,共同守卫健康。
王辰:健康和生命,是人类的终极福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疫情发生后,人们对健康更为重视,而和健康紧密相关的还有医学和卫生。
健康没有绝对的状态,是通过医学的原理、卫生的行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良好的生命状态,这也是医学、卫生、健康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看来,医学卫生健康和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人民福祉有着密切关系。人类要想真正健康,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健康,还要考虑周围人群、生态和环境的健康,即健康大同(One Health)。“健康大同”需要与周围的人发生连接,而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交流手段,运用在医学、卫生、健康上,能够帮助人们更便捷获取信息,主动基于医学原理维护和增进健康,促进人际关系。
虽然医学、卫生常常被提及,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具体定义。据王辰介绍,医学的一部分是重点专注于眼前这个具体的人面临的健康问题。它对个体是不厌其精、不厌其深、不厌其个体化的。但医学不仅仅要关注一个具体的病人,还要关注人群、人类乃至众生。这门学问实际上叫做群医学,研究共性的发病原因、致病因素、维护健康原理、社会科学和相关手段等等。这两个没有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融通。
卫生作为维护健康的行动,不只受到医学,还有政治、经济、人口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说我们要消灭血吸虫的话,那么医学上知道了血吸虫是怎么样感染的,由什么样的致病源,经过什么路径来感染,怎么在体内繁殖的,知道了驱虫的方法、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是真正要想控制血吸虫病,要消灭钉螺。灭钉螺的行动必须政府组织、民众参加,团体一起做事情。所以,卫生维护的行动是个综合的行动。
王辰也特别提到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其要点是为了达到健康的目的,将群医学的医学原理转化成为相关社会行动和政策的过程,也是一个协同包括医学界、大卫生界和社会各界在内,从个体到群体,到社会到国家到人类共同维护健康的过程。
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哪个行业和卫生是没关系的,这就是公共卫生实施的要义,必须由小众而大众化。进一步说明,与疾病的战争,需要每一个人加入。
乔友林:疫苗+筛查,预防宫颈癌的最佳方式
宫颈癌(HPV)是女性高发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1年最新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约有11万例新增宫颈癌病例,在15至44岁女性的癌症中,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居第三位,约占亚洲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宫颈癌还呈现发病率上升、发病年轻化的特征,最小宫颈癌年龄低至15岁,小于35岁年轻宫颈癌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宫颈癌的筛查和防御刻不容缓。
作为WHO总干事癌症防治专家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首创CareHPV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成本仅为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技术的1/10,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通行证。在他的推动下,HPV疫苗在中国成功上市,并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成功研发、生产HPV疫苗的国家。
据乔友林介绍,HPV预防性疫苗和筛查相结合,才是最佳的预防方式。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的病例都与14种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在我国,约84.5%的宫颈癌都与HPV 16、18型持续感染有关。目前,已上市的5种疫苗均覆盖了这两个我国乃至全球最常见的宫颈癌的型别。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几种疫苗均有预防宫颈癌的功能,关键是应尽早接种。在顺序上,优先接种9-14岁女孩,其次才是15-45岁的成年女性。
宫颈癌的发展有个从HPV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浸润癌的漫长过程,因此,筛查方面,成年妇女是重点对象,所有有过性行为的25-64岁女性都应该定期参加宫颈癌的筛查。发展中国家,女性至少在35和45岁的时间点上,分别各接受一次高精确度的筛查,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在筛查技术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还与腾讯觅影合作研发宫颈癌人工智能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中国宫颈癌筛查技术发展较快,但传统的阴道镜检查活检已成为制约筛查准确性的瓶颈,是宫颈癌整个预防链条中的最后一公里。
AI阴道镜技术应用发展的目的,第一是解决基层妇科医生资源不足以及能力提升的问题。第二,提升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与质控的管理能力。第三,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造成的漏诊和假阳性造成的过度活检所引起的组织损害,更好的实现宫颈癌癌前病变精确定位和质控的管理。
将来,AI的贡献不仅是帮助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宫颈癌防控的工作,而且也是结合腾讯贡献给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妇女健康的善举,它将有力推动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倡议的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服务国家大战略。
栗占国:风湿免疫病从“不死癌症”到长期缓解
目前,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超过1亿。作为一类常见的疾病,风湿免疫病会引起肢体的残疾,内脏损伤,比如慢性肾炎、肺间质纤维化等。因此,过去人们常把风湿免疫病叫做“不死的癌症”。
作为风湿免疫病知名学者,栗占国教授带领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和风湿免疫科,仅用二十余年时间,就推动我国风湿免疫科的发展,进入国际领先水平。他提倡的长疗程治疗方案,获欧洲类风湿关节治疗指南推荐;建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方法,被列入国外教科书。
栗占国在ME大会上就风湿免疫疾病的最新进展向公众进行解析,好消息是,生物靶向等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很多风湿免疫病从过去“不死的癌症”到长期缓解,让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栗占国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可以缓解的,甚至完全缓解,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提高。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第一,要有很好的治疗理念和策略。第二,强调早期治疗、积极治疗和规范用药。在这个前提之下,要注意用药的方法和用药的方案。
据栗占国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六大块,分别是:外用药、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植物药、关节腔治疗以及手术。其中,慢作用抗风湿药可以治本,而很多患者仅仅是治标,病情改善而没有加上这些治本的药物,所以病情反反复复很多年,最后畸形、残疾。绝大多数患者其实不需要手术就可以治的很好,除非是已经完全畸形。所以在可治的时候重点是用对药,而不是手术。
栗占国在ME大会上分享的另一个重点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正确用药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类药就是激素。很多患者往往开始使用的激素量比较大,时间比较长,导致很多不良反应,病情反复。正确的用药方法,应该是在病情比较偏重的时候,提供相对比较适量的激素,使病情得到很快的缓解,同时加上免疫抑制相关的药,使病人的免疫系统得到稳定,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免疫异常。狼疮发病的时候,人体好Treg细胞减少,不好的Teff细胞是增多,因而导致很多患者出现炎性病变,发烧、皮疹、肾炎、血管炎等等,病变在进展。
因此治疗上,栗占国强调的一个词叫免疫稳态。使好的T细胞减少的状态得到纠正,病情就会得到控制和稳定。经典的传统治疗方法,像激素、免疫制剂等,可以使病情得到改善。但靶向治疗应该是狼疮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使患者的炎性指标得到控制,免疫异常得到平衡。
风湿免疫病人群庞大,通过规范治疗,这些疾病其实已经能够实现完全缓解。栗占国强鼓励患者要有信心,配合医生,多了解正确的疾病知识,战胜疾病一定有希望。
霍勇:牢记两个120,抓住心梗黄金救援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全世界死亡原因第一的疾病。在我国,心肌梗死已成为除癌症外致死率最高的病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作为全国胸痛中心体系的核心建设者之一,一直以攻坚心脑血管疾病为终生目标。据他介绍,我国已构建全球急性心肌梗死救助网络,超过5000家医院建立胸痛中心,覆盖全国90%地级市和75%以上的县域。这个网络将为每年200万因心肌梗死而死亡的患者带来极大福音,帮助更多患者在发病的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
心肌梗死发生的场合具有随机性,可以在家、工作单位,甚至在上班路途中间。所以,突发心梗的患者更多依赖周围环境的人施以援手。这意味着,对于公众尤其是公众服务行业,像商场、超市工作人员、消防员等,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此外,公众场所应该配备心脏自动除颤器AED,这样的话才能心肌梗死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救治,患者存活下来的几率才能更高。
心肌梗死的抢救步骤,有三个步骤。一是现场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躺平、吸氧。如果发现心脏猝死,要进行心肺复苏。除了在现场救治以外,要有急救转运系统,拨打120的目的是在院前有效的通过急救转运系统,把患者送到能够有条件救治心肌梗死的医院。
第三,急性心肌梗死最终要解决问题一定要到医院。而辨别医院是否有设备能有效救心肌梗死患者,在于有没有胸痛中心。所有有胸痛中心的医院一定有条件去救心肌梗死,更多的不仅仅是条件,而是能够把有效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流程,有效提高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使心肌梗死患者在这些医院能够真正有效实现120分钟救治。
此外,急性心肌梗死不能仅仅满足于救治,还有如何更加有效的预防。现有的科学证据告诉我们,急性心肌梗死是可防、是可控的。10个急性心肌梗死,9个可以预测它是否发生,另外有8个可以通过干预的手段来预防。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还有吸烟,这四个因素几乎占了心肌梗死发病的80%。除此以外,暴饮暴食、剧烈运动、过度疲劳、季节变化等也会导致心肌梗死。比如,冬季就比夏季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上,霍勇建议主要需要公众自己要做好预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充分休息、心情愉悦、定期体检等,因为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此外,还需要医生的帮助。比如提出三高共管,给予降压、降脂、降糖的指标。同时,给出药物使用建议。
魏文胜:从基因编辑入手,创造预防新冠的环状RNA疫苗
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尤其2020年CRISPR系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这项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被寄予厚望。
北京大学基因组编辑研究中心主任魏文胜,深耕基因编辑领域十余年。他所在实验室独创的新型RNA基因编辑技术LEAPER,完全摆脱了对于曾获得诺贝尔奖的CRISPR系统的依赖,只需转入一条特殊设计的“向导”RNA,就能招募细胞内源蛋白对目标RNA高效精准编辑,在底层基因编辑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在ME大会上,魏文胜分享了环状RNA用于新冠疫苗的最新前景,他认为从现阶段实验数据来看,比目前的mRNA疫苗有更好的稳定性,可在体内产生更高水平、更加持久的抗原,有望成为具有广谱保护力的新冠候选疫苗。
为了进一步了解环状RNA用于新冠疫苗的前景,还需要从基因编辑聊起。基因编辑就是在海量的序列信息面前,对希望改变的地方做精准的改变。因此,如果能够利用这样一个分子剪刀直接介入到治疗,不管是感染性疾病还是癌症,还是遗传性疾病,在没有替代疗法的情况下,这个新式武器能够带来一些机会、新的治疗希望。
这个技术平台在很多遗传性疾病上面,其实已经指明了一个方向。比如说β型地中海贫血就是一个典型的遗传病疾病。这个疾病其实是已经可以被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来有效治疗。通过把病人的有问题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出来以后,在体外做基因编辑来修复底层的一些突变,然后把修复的造血干细胞重新回输到病人体内,重建整个造血系统。这种方式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根治这个严重疾病,而这种根治是没有任何替代疗法的。
在中国,大概有30万中型和重型的地贫患者,而我们自己的转化团队已经能够成功地帮助病人完全达成一个治愈的效果,这是基因编辑在治疗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突破。
疫情期间,魏文胜团队做了一个新的尝试,用环形RNA来表达蛋白。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它有非常多的优点,特别跟mRNA疫苗来对标的时候,它的稳定性比较好,导致表达的蛋白数量比较高,持续时间比较长。也就是说在细胞里面,它产生的免疫原性其实是有一些优势的。同时它在体外,作为疫苗本身来讲的话,不太受核酸酶的攻击,所以在热稳定方面是有优势的。
通过用这样一个环形RNA平台制作的新冠疫苗,发现把它注射到动物体内,能产生比较高的中和抗体活性,同时也能够产生很强的T细胞免疫。而这些疫苗的免疫反应,在攻毒实验上面都能够证明能够很好的保护动物,不受病毒的侵害以及感染。
此外,魏文胜还用这样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来应对新的不断出现的变异株。结果发现,环状RNA德尔塔疫苗有广谱抗病毒这样一个效果,也就是说它能够保护动物不受原始株、德尔塔株以及奥密克戎的侵染。而奥密克戎疫苗能够保护动物不受奥密克戎的侵害,但它不能够保护德尔塔的病毒株。所以,目前德尔塔版本的环状RNA疫苗是非常好的广谱疫苗选择。
基因编辑还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在应用层面,不管是从直接介入治疗,治疗遗传病疾病或是某些癌症,包括和CAR-T的结合,还是说可以用来做一些诊断,甚至在畜牧业、农业,方方面面都有它的用武之地。魏文胜同时强调,基因编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免疫原性问题,脱靶或者安全性的顾虑,递送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一些瓶颈。
在基因技术、疫苗工艺、精准疗法创新发展的背后,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高分子化学、近代物理学、精密机械等技术与医学的高度融合。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人为,从医学影像的应用,生物材料的制作,到神经网络的研究,心电、脑电等信号的分析,都体现着多学科融合创新的魅力。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 汤道生
汤道生:数字技术是人才、药物器械外第三医学生产力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在进行一场又一场与疾病的抗争。科学家们解决了水源净化问题,抑制了霍乱的流行;消毒与隔离措施的推广,阻止了鼠疫的大规模爆发;接种疫苗,消灭了折磨人类3000多年的天花。
在与疾病的漫长对抗中,知识与技术,都在不断进步。在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看来,人类健康的三大趋势,已出现在眼前。
第一,以生物医学工程为代表的创新研究,将成为推动医学发展、提升健康水平的核心力量。超过30亿对碱基对的发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让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从器官到细胞再到基因,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有了基因学的帮助,科学家可以更好地解答人类的多样性、部分疾病发生的机制与概率等复杂的问题。
创新技术的迭代,让我们不断看到战胜疾病的希望。过去,人们谈癌色变,癌症严重威胁生命,又缺少有效的对抗手段,一度等同于“绝症”。mRNA技术的出现,除了能制造疫苗,预防传染病之外,也能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是一个跨疾病的技术平台。
第二个趋势,是群体健康推动公共卫生的创新发展,医学、卫生、健康三者融合将成为最有效的“处方”。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说,医学防治是一个整体,“防、诊、控、治、康”五个方面都很重要。临床医学是个体卫生的医学基础,指导维护个体健康行动。而群医学是公共卫生的医学基础,指导维护群体健康的行动。医学既守护个体健康,也守护群体健康。
在疾病预防领域,“消除宫颈癌”是“医防结合”很好的案例。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关口,当病毒入侵个体时,抗体即可发起反击。定期的筛查,则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二道关口,以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通过“疫苗+筛查”的预防方式,我们甚至可能彻底消除宫颈癌这一疾病。
除了肿瘤,致死率排行靠前的疾病,还有心脏病。每天有超过5000人死于心肌梗死,面对这个杀手,我们怎么办?过去十年,全国建成了覆盖广泛的胸痛中心。截至2021年底,全国304个地级市,至少有一家胸痛中心,用标准化、体系化、网络化的方式,治疗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在这方面,腾讯也提供技术和网络平台,与深圳、上海、南京等城市合作,提供一键可查的“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地图”,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趋势,是数字技术助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成为医学发展中,除了人才、药物器械之外,不可或缺的生产力。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速度决定成败,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在深圳,我们利用互联网智能电话、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助力疾控中心的流调员们,将访谈内容自动生成核心信息,填写流调表单,并协同现场处置、紧密接触者管理等,让信息的速度“跑赢”病毒的速度。
让每一位居民主动掌握自身健康状况,是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的第一步。在湖南长沙市的社康中心,依靠手机里面的居民电子健康卡,患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社康医生也可以一次性管理5000个居民的健康状况,实现了从社区到三甲医院就诊的“一卡一档管健康”。
同时,数字技术也成为医疗创新的加速器。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药物研发。腾讯推出了云深智药平台,以AI优化药物研发中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设计优化等,同时,我们也开源自己的研究框架,帮助行业更好地利用AI,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三年前,腾讯将“科技向善”,写进自己的使命愿景;一年前,又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写入核心战略。汤道生认为医疗健康,正是腾讯践行使命、创造价值的大舞台,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成为推动医疗创新、助力“健康中国”的“先锋队”。
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 吴文达
吴文达:数字医学科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一剂“良方”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使得急性传染病、器质性疾病带来的威胁大幅降低。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老百姓变成了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
比起得病后的主动求医问诊,掌握健康知识、积极管理健康,变得更加重要。所以,医学科普就好比一张治未病的“长效处方”。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医学科普创作,把“治未病”的知识交给公众,帮助老百姓守好自己的健康。
作为一名前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者,腾讯医典负责人吴文达在ME大会上指出:正确的科普知识,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更好的自主管理意识,也能降低去医院排队交叉感染的几率,缓解医生和医院服务系统的压力。“分级诊疗真正的‘第一环’,甚至都不是社康中心,而是个人健康素养。”
因此,腾讯在思考的是如何更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递医学科普,不仅要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素养的种子,还要帮助健康管理落到实际行动上。
首先,个体遇到健康问题时,科普能成为“定心丸”。吴文达举例了最常见的感冒。据统计,每个人一生平均会得200次感冒。根据WHO一项调查,60%以上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
然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除了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一般人得了感冒,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恢复和痊愈。所以,“吃药七天好,不吃药一周好”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科普知识,能让人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得了感冒,首先充分休息、多喝水,而不是急着往大医院跑;如果感觉鼻塞、咳嗽比较不舒服,可以通过一些非处方药,比如解热镇痛药、镇咳药来缓解症状;最后,只有出现严重脱水等情况,才需要考虑输液,否则慢慢喝口服液也可以。这也是腾讯医典里面关于“感冒”的知识点描述。
有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更好的自主管理意识,也能降低去医院排队交叉感染的几率,同时也缓解了医生、医院服务系统的压力。所以,分级诊疗真正的“第一环”,甚至都不是社康中心,而是个人健康素养。
其次,在治疗过程中,科普要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一方面是对小病的过度警戒,而另一方面,许多慢性病患者却普遍存在治疗及用药依从性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和认识,慢性病患者用药时会“大打折扣”。
患者的依从性差,带来的后果是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效果不佳。就心血管病的控制效果而言,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在上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管理不佳有关。
比如很多高血压患者经常是血压一降到正常水平,就会停药。但他们不知道,服用药物不仅仅是为了降血压,还能够降低急性心脏病的发生。擅自停药,很容易造成病情反复,而且还会增加死亡风险。
因此,对于医生而言,在开出实体处方外,补上一剂科普处方十分有必要。疾病成因、病情发展、用药知识,让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理解,依从性更高;此外营养、护理等生活事项的叮嘱,对于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面对公共卫生威胁,科普要成为社会的“防护网”。除了个体价值、医生诊疗价值之外,放在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公共卫生视野中,对科普的价值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为研制疫苗投入了巨大努力。因为疫苗是降低感染,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最有力武器。但是,非科学、不理智反疫苗观念一直存在。在全球,因为错失宝贵的疫苗接种黄金时间,一波波的疫情来袭,不仅让老年人、长期病患者、孩童等高风险人群处于危险之中;也因为大量确诊病例的出现,让医疗服务系统面临严重的挤兑压力。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也对医疗服务系统的承载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保障居民健康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但医学科普也充满挑战。从腾讯角度而言,从内容、渠道和服务承接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在科普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谣言比科学跑的快。因此,腾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互联网上构建权威医学知识库,让权威医学科普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跑过谣言。这也是腾讯医典成立的初衷,让科学在互联网上扎根。目前,腾讯医典已与5000多名院士专家、临床医生合作,建立了涵盖85%以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权威知识库。
为了让专业知识更生动,降低大众认知门槛,腾讯也在内容形态上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腾讯也开创性地使用医学插画、3D视频方式,降低用户的理解门槛,制作了18000多张高质量医学插画、几百支3D科普视频。这些内容很多已经被医生自发应用到了线上诊疗、线下查房等场景,出现在医生和患者的日常沟通中。
其次,构建社交化连接,帮助医生打造科普朋友圈。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一位胡医生告诉表示,互联网科普已经成为他工作日常的一部分。目前他在全网积累了400多万粉丝,相当于一座中小型城市的人口。通过线上科普,他得以帮助很多肺部小结节焦虑患者结束了长达几个月的失眠。
未来,腾讯医典一方面将通过实用工具,和素材模版的提供,帮助医生拿起手机,就可以快速做科普,大大降低创作门槛。另一方面,在科普内容传播层面,不同于以往流量导向、算法推荐、打造“网红”的模式,将回归科普传递本源,帮助医生从身边的患者做起,建立社交化链接,从专业医生的视角出发,将他们认为最需要告诉患者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医患之间形成更紧密、良性、有价值的连接,让专业医学的力量,浸润每个人的日常。
最后,将知识内嵌入公共卫生服务,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吴文达表示,当医学科普与公共卫生结合,常常会起到“空军”式的覆盖效果,有效提高大众参与。例如在“消除宫颈癌”这样的公共卫生行动中,科普同样也可以融入其中,成为推动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的知识引擎。
互联网科技与医学的融合,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提供了一剂良方,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公众有意识地主动了解和学习,只有每一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才会与疾病的对抗中,创造更多生命的可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