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望路到工体有三个街区,像办公桌到公司的距离。
东西向的朝阳北路全长20.7公里,早晚高峰车程长达1小时以上,现在缩短到20分钟以内;
日销售额平均6600万元,北京SKP是全中国「最土豪」商场之一,上午通知停业,中午就已关门;
国贸、三里屯、三元桥、望京,一路从南到北,忙碌熙攘的人群变成肆意折叠的风。
15天,北京朝阳区暂时告别了喧嚣。
象征夜生活的工体和代表加班文化的国贸CBD,哪里的夜更长?这是朝阳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如果你想感受北京的活力、包容、创新,朝阳区是最好的选择。
整个朝阳区的面积是470.8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1.5个马尔代夫、11个东城区、8545个诺坎普足球场。这里装着北京的流光溢彩和沸腾的梦想,还有最具创意和热情的「朝阳群众」。
这些种种意味着,即使生活暂未恢复如常,生活和工作在朝阳的人,不能停下来——米其林餐厅到街边「练摊儿」,亮马河边是滑板青年和坚持夜跑的打工人。
运动、种植、彻夜工作……这些是朝阳人的生活碎片,也是朝阳群众的居家故事。这15天,朝阳人如何憧憬曾经的日常?如何保持生活的风格和节奏?如何在静态中坚持内心跃动的梦想?我们从几位「朝阳群众」那里得到了不同的诠释。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页面,说出你的坚持,一起成为城市「听风者」)
每种居家风格,都是一次自我表达
户外露营博主@花生的壳:居家期,把客厅改造成露营空间
去过我家里的人都知道,冰箱贴是和我和妻子每年出国旅行的记忆,我们在恋爱时约定,每年要外出旅游3次,那个时候觉得只有旅行能缓解彼此的工作压力。在北海道的雪季,夕阳模糊了小樽的街景,分不清是光点的反射还是飘散的雪花,我们牵手散步的背影,是朋友圈的「高赞作品」。
很多朋友常跟我聊起,我们俩比工作在一线城市的人「更会生活」,或许是带着这样的标签、还有我们的兴趣:种种花草、旅行、绘画,我们总觉得更得活出个样来,也逐渐从家居绿植博主转型为露营博主。
2021年,我们用30分钟决定买一辆越野车,让它来拓宽我们的生活半径,因为更期望「我的生活我做主」。那个时候我们就筹划去露营,后来买了一个天幕、再尝试去远郊找营地,再就一发不可收拾,露营是个「深坑」。当然前期搭建是个体力活,但是当坐在营地里喝一口冰可乐的时候,一切不快就都随风散了。
这波疫情让我们的露营日程变少了,今年我们也开始把自家客厅改造为宅家露营的空间,把繁杂的露营装备「收纳上墙」,也方便户外露营前的拿取。帐篷、户外桌椅、绿植、坐垫,再煮一顿火锅,客厅也可以是我们的露营点。
等疫情恢复后,我建议大家去试试在星空下露营,会让整个人非常通透,这种通透是一种生活喘息,在城市里忙忙碌碌,在星空之下就只有你,你那根紧绷着的神经会被星空击中。
其实,我和妻子每一两个月就会对客厅空间改造一番,的确是对精神+身体的双重考验,之所以坚持,是因为家里的地儿不大,需要定期清理很多无用的东西,而且我们特别享受亲手擦地板的过程,反正都有挪家具,倒不如换种新的风格,所以这就成了我们每个月的生活小仪式。我认为,每一种家居风格,都是自我表达。
露营是疫情催生的兴趣,回过头看,即使不能外出旅行,享受当下也是不错的选择。不管是绿植、露营、还是宅家露营,当下的选择和状态是都最好的解决通路。我很喜欢之前发在个人账号里的一句话,「睡的香、吃得多,有人帮你施肥除草、在夜里等你回家。」
当一切慢下来,生活终于不是兵荒马乱
两娃朝阳妈妈@coco:孩子帮我实现了梦里的家庭场景
因为平时家里两个孩子有各种辅导班要上,要分别接送,所以之前即便是周末,我们一家五口人也很难凑在一起好好吃顿饭。最夸张的一顿晚饭,我们几个人因为时间表不一样,要分四次吃。
疫情居家,什么辅导班也上不了了,生意也暂时没法开展,常年出差的老公非常难得地在家待了下来。就这样,全家人的烹饪时间大大增加,现在每晚睡觉前,俩娃都会「预定」明天想吃的东西,第二天一早,我们再一起把它们做出来。
现在每天的家庭菜单已经越来越长了,我们还一起探索了好多新菜品。我把多年不用的烤箱都搬了出来,孩子们也非常捧场。其实和孩子一起烘焙是从前许下的愿望,忙碌太久后才发现,曾经梦里家庭的场景,竟然在这次被迫慢下来的生活中实现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小女儿在绘本上看到了一种棕熊卷,然后就点名要做。第二天下午,我们全家齐上阵,烤出了各种形状的小熊蛋糕,孩子们用巧克力酱在面包上做起了画,可爱极了。
为了让孩子们居家期也能多运动,我们会陪他们走到户外,有空去公园放放风。我老公之前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出差在外,所以小女儿出生到现在,有爸爸陪伴的时间特别少,导致她对爸爸都有一种陌生感。经过这段时间的「恶补」,很明显她开始依赖爸爸,更多去亲近爸爸,亲子关系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总之,疫情让一切都被迫慢了下来,生活才终于不是兵荒马乱,回到了生活原本的样子。
被这座城市的节奏带动,我时刻都在拼
朝阳公园火锅店餐厅经理@龙泳:6点起床摆摊,一切为了保住员工
「想在家秒变大厨吗?这有刚出炉的甜皮鸭、芝麻烧饼」,这就是餐厅暂停堂食后,我的日常。
当5号得知朝阳区继续居家办公后,我们餐厅就意识到,不能仅凭外卖服务,需要找到其他能恢复营业流水的方法,6号早8点,在符合防控要求的标准下,我们在餐厅门口的摊位就已经支好了。
有些年轻顾客跟我说,看到一家家餐饮店出来摆摊,有点像回到小时候,竟多了些生活在城市的乐趣。其实,他们肯定不知道,这是我们拉长工作时间换来的。平时我早9点到店,晚10点基本可以回到家;出来摆摊后,我需要6点起床,7点到店清点库存、检查食物质量,晚上更需要保证餐厅的安全、卫生,加强巡店,到家基本已经12点了。
我当然有过想躺平的念头,可是餐厅年轻同事的生存,让我躺不下去,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是来自异乡的家庭。我们在摊位多卖出几份食材,就意味着流水越高,就能保住这些年轻人在特殊时期领到工资。
周边同事的举动也时刻感染着我,即使是服务行业,但当看到我们餐厅的总厨换上干净的白色工服,主动推车在街上卖甜皮鸭的时候,还是鼓励了我每天工作的状态。更有活力的面对每一单外卖、每一位摊位上的客人、还有每一份社群里的接龙。
这期间当然也有收获,由于坚持推出团购、新菜品,我们在刚摆摊时组建的社群,已经在十几天发展到几百人,这也少不了周边居民的认可,但我还是焦虑如何能让销量再提高一些。
今年已经是我来到北京的第11年,或许是重庆老家的女生都有点女汉子的气质,也或许是被这座城市的节奏带动,我已经习惯时刻都在拼搏的状态。
这是一个是重新整理、塑造自我的时间
独居国贸白领@淼淼:晚9点,工作结束后坚持夜跑
我的居家日常和很多平凡打工人应该没什么区别,但印象里之前看过一个数据,独居年轻人已经接近1亿人,那应该也算一类群体了,我想,万千独居打工人的居家现状应该都有共性:孤独感被放大是必然,其次就是在焦虑、重塑自我的心态中反复切换。
有一点大家肯定都有同感,可能也在视频平台上刷到过,就是「你以为的居家办公」是上午10:30起床,随时随地摸鱼,没啥事就刷刷手机、吃零食,困了就能睡觉。
实际上的居家办公,是比平时起床还早的时候,就收到领导、同事、客户的消息。生活状态是在一一回复后从床上弹起来,在几平米的桌子上度过一天。甚至没有正餐时间、也没有周末。
因为没有太多和外界的交流,我有了一种「电脑变成”器官”、声带逐渐退化」的错觉。在和客户的沟通上,有「嘴跟不上脑子」的情况,还好只出现了一次。
居家的日子,一切细节、感受都被放大了。周围朋友说买花可以提升幸福感,我买了些颜值高、但存活期比较短的花,在与它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芍药即使凋谢,也有花瓣零落成堆的震撼感,也是一种美。
其他调剂自我的方式,肯定少不了每天7点半的刘畊宏健身直播,如果工作结束的晚,我会换上装备外出夜跑,东三环、朝阳北路、工体西路,都是我都跑过的路线,不论是晚9点还是10点,街上都有也在夜跑的年轻人。其实这反倒是一种重新整理、重塑自我的时间。
当生活恢复往日的喧嚣后,我的愿望很简单,找个地方吹吹海风,再配上一杯冰镇橘子汽水。
(以上图片来自被采访者提供,封面及最后一张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互动
在此次的北京疫情当中,昔日最繁华、最具活力的朝阳区被按下了暂停键,无论是坚持夜跑、居家创意、时刻拼搏还是回归家庭,在朝阳工作、生活的人们,都依然在保持着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以及对自我的要求。
在这个大背景下,绿城北京东部片区【晓风印月、桂语听澜、北京沁园】携手36氪,联合举办事件性营销活动,「Anyway 一起听风 静待朝阳」。用线上话题的方式,期待更多心有朝阳、勇敢追风的你参与进来,给出自己在居家过程中,那些坚持自我、保持工作的状态,以及热烈生活的故事,或许「朝阳群众」也不是某一区域人群的代称,而是心有朝阳、勇敢追风的你我。
我们将从中抽取300位参与者,送上北京绿城的「听风盲盒」,以此表达心怀朝阳的绿城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尊重,并且愿意为之倾注自己的理想,打造美好生活的心声。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页面,说出你的坚持,一起成为城市「听风者」)
👇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有奖调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