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公共卫生·
欧美多国出现猴痘感染病例
电镜下的猴痘病毒颗粒(图片来源:CDC/ CYNTHIA S. GOLDSMITH
5月18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居住在该州的一名男子在最近前往加拿大返回后,确诊感染了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不过目前加拿大公共卫生署表示,该国没有报告猴痘感染病例。5月初,英国出现了首例猴痘感染病例,截至目前该国共发现9例确诊病例和1例可能的病例。其中,1例病例最近曾前往猴痘流行的国家尼日利亚,但目前已确定其并非感染源头。除此之外,西班牙宣布正在调查8例疑似病例,葡萄牙表示正在调查 20多例疑似病例,其中5例已经确诊。
猴痘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引发严重症状的病毒性疾病。早期症状和感染流感病毒的症状相似,且会出现淋巴结肿大,面部和身体上会发展出皮疹。通常情况下,感染症状会持续2-4周。目前,这种病毒主要出现在中非和西非的部分地区,人们被啮齿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咬伤或抓伤或接触受感染的动物等,都有可能感染猴痘病毒。这种病毒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猴痘疮、被液体或疮污染的物品(衣服、被褥等),或通过长时间面对面接触感染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有可能被感染。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建议临床医生应该考虑对那些出现无法解释的皮疹并在过去30天内旅行过的人进行猴痘诊断。
· 古人类·
东南亚或首次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

本研究发现的臼齿化石。(图片来源:F. Demeter)
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的一个洞穴中出土的牙齿可能属于丹尼索瓦人。这是一枚臼齿,距今约16.4-13.1万年。研究者发现,这枚臼齿未见磨损,可能刚刚生长出来,因此认为该个体死亡时的年龄在3.5-8.5岁。
研究者通过该臼齿的内部结构和古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该个体可能是一名人属的女性,且这枚臼齿的形态结构与中国甘肃夏河出土的丹尼索瓦人化石非常相似。目前,大多数丹尼索瓦人化石出土于西伯利亚南部的丹尼索瓦洞,仅有一枚丹尼索瓦人下颚骨化石出土于中国甘肃。研究者表示,如果能证实该臼齿属于丹尼索瓦人,将能大大扩展丹尼索瓦人生活的地理范围。
· 物理学·
首次直接观测到粒子物理中的“死锥”效应

夸克发射胶子过程示意图,其中暗红色区域为“死锥”。(图片来源:原论文)
约30年前,强相互作用理论预言了“死锥”的存在:夸克在粒子对撞机中通过碰撞产生后,会经历一系列“粒子雨”事件,它们以发射胶子的形式释放辐射,从而失去能量,而胶子也会释放胶子。这种粒子雨的辐射模式取决于夸克的质量,并在胶子飞行方向周围形成胶子发射被抑制的区域,即“死锥”。近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直接观测到“死锥”效应。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ALICE合作团队,通过在LHC中应用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对质子-质子碰撞的大样本进行分析,得到了这个发现。这些技术让研究人员可以从粒子雨的最终产物回溯过去,研究人员最终识别出粲夸克产生的喷流,并追溯粲夸克发射胶子的整个过程。通过比较粲夸克和胶子以及无质量夸克的胶子发射模式,研究人员发现了粲夸克发射过程中的死锥。研究人员表示,直接观测死锥的技术可能提供了一种测量夸克质量的方法。

· 天文学·
深入观测年轻宇宙中的“星系摇篮”

星系团产生引力透镜效应的示意图(图片来源:W. M. Keck Observatory/Adam Makarenko)
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后,早期宇宙充满了中性弥散气体,称为阻尼莱曼α系统(DLA)。DLA内部的气体为恒星诞生提供能量,是孕育星系的摇篮。科学家常利用类星体作为“背景光”探测DLA的位置,但由于DLA引力过大,经过DLA的光线被扭曲、拉长,为测定DLA的结构带来了难度。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深入分析了DLA的特性。
研究者利用凯克宇宙网成像仪内的积分场光谱,对DLA进行了精细化光谱分析,显著提升了观测的精度,并据此得到了DLA的大小和结构。DLA的直径大于17.4千秒差距(56723光年),其规模相当于2/3的银河系。然而,130亿年前的星系直径一般不大于5千秒差距。此外,被观测的两个DLA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其内部均发现了星系,质量也都足够支持下一代恒星发生。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早期宇宙恒星生成过程。

· 新技术·
新型氢分离膜,比传统膜快100倍

氢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目前的天然气制氢法需要进行分离处理,以去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副产物。目前膜分离是获取氢气的主要方法,但传统分离膜的氢渗透效率很低,必须施加高压才能提高,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分离膜,可以实现很高的渗透效率。
研究人员将石墨烯紧密包裹在MFI型沸石晶体周围,通过简单的压缩处理,使石墨烯和沸石晶体表面紧密接触,气体难以通过。但由于沸石表面存在晶体结构形成的沟槽,使得沸石和石墨烯之间存在一个界面通道,只有氢气分子可以通过,从而实现了对氢气的选择透过。同时,由于存在许多这样的通道,因此氢气的渗透效率很高。实验结果显示,这种膜的单一气体分离系数可以达到245,渗透系数达到了5.8 x 10⁶barrer,分离氢的速度比传统聚合物分离膜快100倍。
· 新冠病毒·
奥密克戎的自然免疫微弱且有限
大部分奥密克戎感染者出现的症状都较轻,但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长期免疫如何还尚不清楚。5月18日,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发现,未接种疫苗的人在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时,体内出现的免疫反应可能会更微弱,对其他新冠毒株长期免疫的时间更短。
研究人员利用原始的新冠病毒WA1毒株、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同时感染小鼠,发现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更轻微,在上呼吸道的病毒载量更低,且相较于其他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复制次数更低。随后,研究人员收集了这些小鼠的血液样本,并测试了T细胞和各种抗体识别WA1毒株、阿尔法毒株、贝塔毒株、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的能力。研究显示,除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小鼠的血液只能中和奥密克戎外,其他的血液样本都能中和4种毒株,但中和能力存在差异。但对于接种完疫苗且存在德尔塔、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的人,他们的血液样本能中和掉所有的病毒毒株,显示出更高的保护效益。

·新冠疫情 ·
北京时间5月19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25 289 105例,死亡病例6 283 368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数据,5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福建7例,四川7例,广东2例,云南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浙江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2例,浙江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191例(上海82例,北京50例,四川34例,河南11例,天津7例,吉林6例,广东1例),含5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48例,天津4例,北京2例,吉林2例,四川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70例,其中境外输入45例,本土825例(上海637例,四川115例,天津26例,吉林15例,安徽12例,河南9例,北京5例,辽宁3例,江苏2例,广东1例)。
截至2022年5月1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6498.7万剂次。

文:二七、白德凡、clefable、韩佳桐、曾欣欣

编辑二七、白德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