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罗翔老师的一条视频,通篇是讲关于约束和自由的问题,但开头提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罗老师直言不讳,他无法理解怎么会有孔融让梨这件事,怎么会道德水准那么高?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句话什么感觉?
我是从小听着孔融让梨故事长大的,小时候总是会被家里老人们“考验”,每次给我一个好吃的,然后就会等着我“让”给他们吃。
如果我做到了,就是无尽的表扬和称赞;如果我做错了,就是反复的教育和唠叨。
这个“被动技能”会在日常反复演练,而最关键的验收时刻就是逢年过节,大家庭聚在一起的时候。
每当这时,爱分享的孩子就成了大人们夸赞的C位,然后总会有一位长辈和我们再说一遍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教育其他没有分享的孩子们。
我小时候就是会“分享”的孩子,但我从来不觉得是美德,只不过默认分享了会被表扬,从而获得更多好吃的,或者别的什么好处。

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罗翔老师的这条视频特别有共鸣,感觉他讲出了当年藏在我内心“暗搓搓”的声音。
说实话,少年时代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因为自己不是发自内心想分享而感觉羞愧,感觉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准低下,虽然我的行为上是所有大人都交口称赞的“爱分享,很懂事”的孩子。
成年后,我有过蛮长一段“老好人“的时光,我习惯性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还像小时候那样,觉得先去满足别人,就能获得更多的“糖果”。

我对于“分享”的认知转变就是从当了母亲开始的,因为当小D 2岁多开始进行社交,我也遇到了“你要分享哦,分享才是好孩子”的情景了。

自己的童年经历,让我不希望小D变成老好人;但同时,我也不希望她“自我中心”,罗翔老师的这个视频,正好让我有不少反思和你们分享。
01
先让孩子体会“拥有”
如何能让孩子发自内心主动愿意“分享”呢?恰恰就是从允许孩子“不分享”开始。
这粗看是反常识的,很多朋友肯定会说,我们一直鼓励孩子分享,他还“小气得不得了呢。
从2岁开始,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不要随意地去逗孩子,而是要尊重他们的物权意识,保护他们的自我界限。
当一个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嘟囔“我的,我的”,要及时回应,“对的,这是你的玩具”;
拿孩子东西时需要请求,“宝宝,我能拿一本你的书吗?” 
从这个年龄段开始,让孩子可以确定地知道“自己的东西”可以一直拥有,不用担心总是会被“剥夺”,不用担心因为要和别的小朋友玩而被“剥夺”,是很关键的安全感建立途径之一。
我们回想一下,很多不爱社交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因为,“第一次”和其他孩子的互动体验是糟糕的,被别人抢过玩具又或者被强迫过要分享。
那他能做的,只能是排斥社交,或者不得不社交的时候,采取极端的自我防卫模式:别的小朋友还没靠近,他就大喊让他们离开。
我记得小D 4岁多的时候,在幼儿园总爱和小朋友分享她的文具。我也被提醒过,看看她这么小年纪是不是讨好型人格。
我就问过她为啥总是给别人东西啊,她笑得一脸灿烂地和我说,因为我有啊,所以我才会给啊。
那一刻,就是小小的她给了我温暖的力量。
一个从小拥有100根棒棒糖的孩子,当然不会吝啬分1根给别人;而如果这个孩子要为自己仅有的“1根”而提心吊胆,那他又怎能做到主动分享呢?
可见,看似反常识的允许“不分享”,恰恰是安全感建立的第一步。

一个人只有先满足了“自我”需求,才能内心充盈富足,更能推己及人。
02
始终以界限为解决问题的原则
不少朋友看到这肯定有疑问,我从小不逼迫孩子分享,但他到游乐场,去幼儿园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说“我的我的”,霸占着怎么办?
允许孩子不分享,和引导孩子“去自我中心”,本质是两件事。
当孩子开始有“我的”意识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理解“你的、他的、大家的”。
孩子乱摸家里人东西的时候,开始提醒孩子,“这是我的鞋子,你要穿的话需要询问妈妈,就像妈妈询问你的玩具一样”。
在公共场所抓住机会就要强化这个概念,“这是游乐场的滑滑梯,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玩”。
那么面对公共场所的东西,我们不用说“分享”,而是强调“轮流玩”。这两者看似意思接近,但育儿核心是不同的。
“轮流玩”陈述的是事实,当我们面对一个本该是“大家”的却去和孩子说“分享”,这就会让孩子物权不清,让孩子误以为这本来就是“他的”,那么可以“不分享”,反而还会助长孩子的“霸道”。
防止孩子“自我中心”,并不是打压孩子捍卫”我的“意识,而是始终以界限为解决问题的原则。
遇到“分享”冲突,大人都要始终回到原则上,
这是谁的玩具啊?这是我们大家的,那你要等待,等她玩好;

这是他自己的玩具,他可以决定是否给你。我们一起来想想,可以怎么做让他愿意和你一起玩这个玩具呢?
这样的简单两句话,前半句强调了物权概念的原则,后半句引发孩子思考,慢慢孩子就会有谈判策略,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这样,孩子不仅可以遵循内心的需求,还能明白社会规则在哪里,同时可以自己解决问题,来化解自己的需求和规则产生的矛盾。
03
多问问感受
做好前面两步打基石的工作后,我们就是等待孩子主动分享的契机到来。
当孩子开始愿意分享时,我们的第一句就很关键了。很多父母习惯性会说,“妈妈很开心,妈妈为你骄傲”。
这个夸奖看似很对,毕竟我们的开心和骄傲都是真实的,但这里有个潜在的问题,会让孩子过度关注于,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让我们父母开心。
好的回复是,“哇,你这样做一定感到很开心吧!你肯定为自己感到骄傲吧”。
更好的回复是,“你看,你分享后,小米也很开心,大家都开心了,开心就是双倍的,这就是分享的好处啊“。
这样的回复,让孩子把行为动机的关注点放回了自己的身上,我做这件事是因为“我”开心、“我”骄傲。
更让孩子看到,分享不是“失去”,而是双倍“获得”。
而人性的本质,都是趋利避害的,道德准则的建立也不该泯灭人性,而是帮助孩子理解,遵守这些品德,也会让自己更幸福。
04
给孩子点时间,给自己点时间
方法讲完了,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我知道,肯定很多朋友会说,没用啊,我孩子还是不分享。
但分享这件事,本来就是每个人自发选择的意愿,而不是任何外人强加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正确引导,但让孩子自己选择。
但是,当作为父母的我们,看完方法后脱口而出的还是这句话时,其实背后仍然折射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哪怕我们已经认同“分享”应该不强迫,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分享”是社会规范鼓励的,自然我们仍然希望培养的孩子可以符合社会规范。

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学习育儿层面能解决的,而是我们要学会区分,自己的需求和养育孩子的需求。
首先,先回顾,作为父母该引导的正确方法是否在坚持。
如果我们是在“难却正确的道路上行进,那么就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这是必然过程,结果暂时还没到来。
然后,提前演练一些会让我们觉得尴尬的场合,做好一些心理准备。

比如我用过的方法:创造一个集体游戏大家一起玩;替小D说出那句话,这是Dorothy的玩具,如果你很想玩的话,想想看如何说服她,也许交换是好主意。
预演这些方法并不一定真的会用上,但是让我有了深刻的觉察,原来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
当我开始直面自己的尴尬和焦虑,勇敢支持女儿捍卫主权,也欣赏女儿主动分享时,我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的力量感也增强了。

当自己也有力量可以拒绝,可以先聆听自己的感受,可以面对假想出来的“别人也许会这么看我”的评价。
我就发现,自己也有力量面对孩子的所有问题。
我知道我女儿怎样,这一次不分享又如何,她没有变坏,我这个妈妈做得也挺好。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解决了内心的困扰,治愈了自己内心的小孩。
我们每个父母都有强大的力量面对孩子的问题,甚至会发现,所谓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正在团
👉 首发|新生代国产STEAM玩具,有颜值有内涵
👉 墨镜开售|我保证,点进来都会犯选择困难症
大J叨叨叨
昨晚又有直播,看到直播间进来那么多朋友,又感觉好开心。最近直播真的成了我疫情隔离在家的高光时刻了,因为能“看见”你们,很赋能
下播后陪女儿洗澡,她唱super idol的笑容,我唱小星星;她唱战马,我还唱小星星,最后她停下来和我说,妈妈,这是宝宝的歌,而且你的调不对
对了,隔壁有个520专场,有女孩子喜欢的make it real首饰,一古拉绘本套餐大特价,尤斯伯恩游戏礼盒等,记得去看看哦👉 520心动清单|全网联合首发书籍&玩具,还有防晒好物上新来袭~
觉得文章有启发
记得点赞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