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断向其他孩子示好,但却总被拒绝,就像这样,你是什么感受?
以及这样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感受?
以上是纪录片《孩子的小宇宙》中的画面,你是否也被这个四处寻找朋友、却屡屡被拒的小姑娘戳中了?
从有孩子起,我就不由自主地替她陷入了一种“社交焦虑”中,总在不自觉地替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感到忧虑。
当孩子一个人——我担心他没朋友或遭到了排斥;当孩子和别人一起——我又担心他被别人欺负或欺负别人... ...
而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的第二季后,这种焦虑居然被大大缓解了。因为这个纪录片告诉我们:每个孩子,无论内向、慢热,或是暴躁、叛逆、任性,只要整体环境是积极和包容的,他们最终都会在社交上都能展现出惊人的自我进化能力,得到不错的结果。
孩子们有时虽然霸道,却能根据社交反馈不断修正行为模式;有时虽然不招人喜欢,却愿意持续展现自己独特的优势,最终找到和自己同频的朋友。
片中的父母虽然只是配角,但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包容、欣赏、支持,也能给我们关于培养孩子社交力的良性启发。
我们这代家长,绝大部分人只养育一到两个孩子,再加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局限,养育经验其实很有限。
我们没有太多机会全方位地看到不同孩子在社交行为上的差异。而《孩子的小宇宙》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在片中,几位儿童发展专家蹲守在伦敦一家幼儿园,悄悄观察性格迥异的孩子们,是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开多元化的社交活动,并和他人建立关系的。
看这部片子,除了能启发我们用更加多元化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社交力,同时还解答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如今这个社交和信息传递已经多元化的时代,孩子“内向、孤僻、慢热、社交能力差”,家长还需要担心吗?
世界多样、孩子性格多样
社交力的“评判”也该多样化
传统观念中,热情、外向、健谈、温和友好的孩子,社交能力高、朋友也更多。但这部片子却向我们展示了那些“中心”之外的小朋友:内向、孤僻、任性甚至是暴躁、难以相处的孩子,也可以拥有强悍的社交力。
伊芙丽漂亮又机灵,从小在家里备受宠爱、有求必应,哪怕冲着祖父母大吼,也被全家人称赞“可爱”。妈妈直言:“她在家为所欲为。”
但到了幼儿园,以自我为中心的伊芙丽却并不受欢迎。
她先是和小朋友抢自行车,接着又霸占小木屋、蛮横地驱赶其他小伙伴。渐渐地,小朋友中形成了一种共识:“伊芙丽是个小霸王,我们不要和她玩!”
很快,这个拥有明艳外表和霸道性格的“刁蛮公主”被孤立了,而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她形单影只地坐在小木屋里,看着其他人一起玩闹。

不妨试想,如果成年人遭遇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可能会很难过,然后默默躲起来,等过段时间大家淡忘我的缺点之后,再尝试回归集体。
而伊芙丽的行动着实让专家惊讶。她很快调整行为、放低姿态、不再任性妄为,甚至愿意扮演从属的角色——当大家一起玩时,她竟然主动趴在地上扮演等待主人的小猫咪。而其他孩子们在感受到她的变化后,也很“宽宏大量”地重新接受了她。
伊芙丽的表现正是社交活动中很可贵、不可或缺的自我修正能力:
意识到自己的社交方式在当下环境行不通,并快速做出修正反应,最终取得不错的效果。
第二个孩子叫费班。他是那种容易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捣蛋鬼”男孩。因为不太擅长用语言表达意愿,再加上个性好奇又叛逆,在孩子群中就会显得鲁莽又暴躁。
一次户外活动中,费班先是将自行车让给伊芙丽,可他很快发现伊芙丽居然骑了很久还不下车,于是又一怒之下动手打了伊芙丽。
在团队游戏中,费班也是麻烦制造者:他几秒钟就弄坏了连接着自己和奥拉手腕的纸链,然后抱着“我输了其他人也不能赢”的想法,接连弄坏了所有小朋友的纸链。
在延迟满足的集体考验中,费班很快就将巧克力放进嘴里,导致全班都不能吃巧克力。这让费班迅速成了班上小朋友的“全民公敌”,不仅没人和他玩,甚至有人发出了“费班,你为什么总害我们?!”的灵魂质问。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莽撞、任性的费班在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后,居然愿意改变态度,主动交朋友。
他发现了女孩泰丝雅独自一人玩耍,于是试探着提出一起玩的邀约。而在泰丝雅提出玩小狗捡球的游戏后,费班也欣然扮演起小狗。
费班看似随意的选择泰丝雅做朋友,其实却是对于成功可能性的聪明计算:
首先泰丝雅之前就主动提出想和费班做朋友;其次在费班的一系列“公敌”行为中,泰丝雅也没受太多伤害,这意味着建立友谊没太多阻碍。更重要的是,泰丝雅和费班一样,至今没有交到朋友,相当渴望友谊。
对费班来说,泰丝雅还有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她很擅长沟通。
泰丝雅语调温和,被拒绝时又能乐观提出其他游戏方案。这让桀骜不驯的费班愿意听从她的建议,最终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费班像只莽撞的小动物,初来乍到,容易闯祸。但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在社交冲撞后愿意在态度上自我进化。跟泰丝雅一起,他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意愿、控制冲动、并向同伴妥协。
最令人触动的是女孩泰丝雅,她也是所有孩子中最能给我们启迪的一个。从初次露面的表现来看,她相当局促,还戴着一副别的孩子都没有的眼镜。
接下来,她先后向5个小朋友发出“我们做朋友吧!”的信号,却无一例外被拒绝。
泰斯雅的心里或许也不好受,但她并未躲起来哭鼻子,而且是不断改善策略,用唱歌、游戏等方式,继续向自己觉得可能做朋友的人真诚地发出邀约:“我们要不要一起玩?”
这一刻我有点泪目,这个孩子,比许多成年人更勇敢、坚韧,她在社交行为中表现出很大的韧性,且情绪始终稳定。虽然一再受挫,但她始终相信会遇到真正欣赏自己的朋友。
所以你瞧,无论孩子的性格、气质如何,他们总会有自己的社交归处。他们正是在社交的问题和大小困境中,不断学习着如何接受他人的反馈,如何优化自己的行为。
而许多成年人眼中有缺点的孩子,尽管他们无法像“报恩娃”那样拥有广泛的好人缘,只要自己愿意交往,也总能找到几个和自己个性匹配的小伙伴。
我们作为成年人要做的,是相信他们在社交方面的自我生长和进化能力。
我们担心孩子所遭遇的“社交问题”
可能并不存在
有时候我们担心孩子内向、慢热,或因此遭遇社交困难,可能并不一定是孩子的诉求,而只是父母内心的诉求:我期待孩子受欢迎,期待他、她不孤单,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施以援手。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小瞧了孩子的“社交力”。他们或许只是暂时遭遇瓶颈,也可能是在某个阶段没那么需要社交。
前者如片中的泰丝雅。哪怕是专注儿童发展的专家,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泰丝雅看走眼了。一开始,他们认定泰丝雅是脆弱的兰花型儿童,可后来才发现,泰丝雅是坚韧的蒲公英型儿童。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纪录片《零零后》中的小姑娘一一在成年人眼里她是一个极端,因为在整个幼儿园期间她居然都没交过一个朋友,但纪录片也追踪到,她在长大后并未有任何性格或社交上的问题。
当她回忆这段幼儿园时光,她解释说那时候自己只是享受独处,不太需要朋友一一虽是极端的个例,但也展现了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对社交需求的差异。
图片来源丨央视网
当父母们期待孩子“热情、外向”,前提是这些特质和孩子个性相适应,也是孩子愿意为之的。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且适合成为“外向、热情、人缘好、朋友多”。
父母对孩子这份“高社交能力”的期待,本质上是为了让孩子活得更加舒展、快乐。那么,即便孩子在社交上暂时有些问题,只要孩子并未因此深受困扰,或者能够不断改善、进化自己的社交力,父母就不必担心。
虽然无法亲自参与孩子社交
但父母的理解和引导意义重大
《孩子的小宇宙》这部纪录片,还向我们很好地传递了一些父母值得学习的做法。
这部纪录片中的大部分父母,都很了解和信任自己的孩子。他们能客观看待孩子的特点,也肯定孩子的优势。
比如麦琳娜的母亲,面对女儿在社交中的霸道和调皮,她认为客观原因可能是频繁搬家、妹妹出生以及父亲的长期缺席有关。她懂得女儿内心的难过,所以并没有太多苛责,而是帮女儿分析问题,尽力给予关爱和理解。
再比如,卡汉拿的父母承认儿子因为早产的影响,语言表达相对迟缓,有时可能会被低估。但卡汉拿的母亲赞许了儿子其实很有想法,也相当遵守规则。虽然担忧,但他们从未否定孩子的闪光点,还一直担任儿子与他人沟通的“翻译”,帮儿子展示独特的想法。
说回泰丝雅,很多看纪录片的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她作为一个小孩,还能在交友屡次被拒后愈挫愈勇?
这大概和父母对她的认可、鼓励和欣赏密不可分。
泰斯雅的妈妈承认女儿在交友中缺乏自信,但难得的是,妈妈把这种“谨慎”也视作优点,称赞女儿有种“谋定而后动”的稳重。
在行动上,泰斯雅的妈妈会在她搭积木时尽量陪伴,鼓励她要有信心,哪怕她的速度很慢。
泰丝雅的爸爸是位建筑工人,泰丝雅很崇拜他,梦想着从事和爸爸一样的工作。于是爸爸因势利导,每次做木工都请女儿做小帮手,借着女儿热爱的事,鼓励她参与合作类活动。
父母对孩子这份客观、深入又带有浓浓爱意的理解,是孩子和世界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而这份理解还带来了亲子间的信任和支持,成为孩子勇于社交的强大后盾。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多元的时代,他们现在以及未来的社交方式也必然比我们更多元。与其以我们的眼光看他们、带来焦虑,不如俯下身来,真正进入《孩子的小宇宙》,你会看到他们在社交中自我进化的努力。
到那时,你可能也会开始钦佩他们,并自然而然地抛掉焦虑。
这部纪录片(第二季)的资源,果仁妈给大家整理好了。老规矩点亮文末在看,后台发送关键词“孩子的小宇宙”获取资源合集。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为孩子的社交焦虑吗?
留言区聊聊吧~
编辑丨果仁妈
图片来源丨纪录片《孩子的小宇宙》,特殊标注除外
 相关推荐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