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每当孩子步入新的人际关系时,都是一种冒险,而人际冲突是这场冒险里的必备元素。它以各种面目和形式,环绕在孩子身边。温柔小孩普遍伴有自信心不足、害羞等特质。父母怎么帮助温柔小孩解决人际冲突呢?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答案~
 周三
思维 🌏
全文共369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我家女儿柚子从小敏感、慢热,不擅长表达自己。虽然在家上蹿下跳、无法无天,但在外面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小时候,在儿童游乐场玩,被年龄大的孩子推搡,先是一脸懵,继而默默掉泪、走开。
上幼儿园后,班级排队永远走在最后;大家一起拍照,她会很自然地站在最旁边的角落里;有什么正当需求不敢跟老师提,害怕老师生气(其实老师很和蔼)。
每个孩子先天禀赋、气质相差甚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乐观健谈、主动强势的孩子,但也有不少像柚子这样的“温柔小孩”:性格温顺平和,遇事不爱争抢,常默默承受委屈。
作为父母,一方面心疼他们的乖巧,一方面又担心长此以往会否培养出“讨好型人格”。
随着孩子心理上社会性需求的发展,“社交”已经成为5-6岁以上孩子的刚需之一。
结识了哪个新朋友,哪个小朋友送给他礼物,都是能让他们快乐不已的事情。
那么一贯表现弱势的“温柔小孩”,该如何面对和解决无处不在的人际冲突呢?
一个故事
有一天,柚子幼儿园放学回家后对我说:“妈妈,你能帮我买个玩具吗?我想送给心心(化名)。”我说:“为什么呢?心心要过生日了吗?”柚子闷声闷气地说:“不是的。”
我察觉到柚子似乎有心事,继续追问,她才回答:“我送给她礼物,她才会跟我玩。”说完,很委屈的样子,眼圈儿都红了。
我连忙放下手边的事情,把她抱在怀里:“跟妈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她搂着我说:“心心说如果我不送她礼物,她就让所有的小朋友都不跟我玩!”她吸了吸鼻子又问:“妈妈,我很矮吗?心心说我是最矮的。”
心心是个性格比较强势的小朋友,面对她,性格温顺的柚子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对于低龄的孩子而言,不良的人际关系是他们生活中主要的压力来源之一。被孤立、被欺负的感觉,会重重击倒他们。
其次是针对冲突进行分析。学龄前的孩子还不具备分析其他人说话意图的能力,容易把别人的评价当成事实来看待。
我等柚子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后,才问道:“你认为所有的小朋友们都会听心心的话,选择不跟你玩吗?”柚子说:“应该会吧。”
我说:“妈妈建议你做个试验,如果心心让你感到不舒服了,你不想跟她玩了,就去找其他的小朋友玩,看看其他小朋友会不会不理你。”
“可是心心会生气,我害怕她生气。”柚子脸红红地说。
“心心如果生气,那是她的事,跟你没有关系。”我坚定地说:“相信自己的感受,你可以选择不跟她玩。”
“那好吧。”柚子答应我去试试。
过了大概三、四天,我问柚子试验结果如何。柚子笑盈盈地说:“我跟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那心心有生气吗?”我问。“没有。”柚子一脸轻松。
“那你可以跟妈妈讲讲,你是怎么做的吗?”我问。
“心心要是让我不开心,我就不理她了,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丁丁、欣欣,还有琴琴,他们都愿意跟我玩!……后来心心也不生气了,还分享给我好吃的呢。”柚子笑得花儿一样,眼睛里满是得意。
“哇,你做到了!”我开心地回应。
在这个故事里,柚子听从我的建议,成功化解了冲突。但随着孩子长大,同伴间的冲突会变得更为复杂、随机,这些都不是父母都能及时参与,并予以解决的。
而且作为父母,我们最希望的是,能教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套训练法
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套卓有成效的训练法,ICPS。
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训练法,是美国亚拉尼大学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舒尔(Myrna B.Shure)与同事们一起,设计的一套针对儿童人际认知问题解决的训练计划。
该训练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在全美各地以及许多其他国家,让家长和孩子们获益匪浅。该训练旨在提高儿童解决冲突的能力和跟人相处的技巧。
因原意较为拗口,舒尔博士将ICPS提炼为I Can Problem Solve(意即,我能解决问题)。她希望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大声说出:“我能解决问题”!
ICPS核心的训练分三步:
1
字词训练/感受训练
1)  字词训练里有六对基本词:是/不是、和/或、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现在/以后、相同/不同。
帮助孩子通过练习理解这些基本词的含义,尤其是“和/或、现在/以后”等词,例如:
“你想要和妈妈睡吗?”“你想要和妈妈睡,或者(还是)是和爸爸睡?”
“棒棒糖现在不可以吃,以后(稍后)才能吃。”
孩子一旦不能清晰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在与小伙伴沟通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演变为冲突。
除了以上基本词以外,对于表达感受的词也需要理解,例如:开心、愤怒、难过、讨厌、伤心、骄傲等。
由于儿童的认知尚处于发展阶段,这些词语的训练,能加强孩子对于时间、常识、逻辑次序的判断,可以给“温柔小孩”提供逻辑力量,是培养孩子社会能力的基础。
2)  感受训练主要是指,理解他人的感受。如果对于他人的感受接收迟钝,同样很容易导致冲突。例如:
小A心情很糟糕,警告小伙伴不要招惹他,而小B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断去招惹小A,便极有可能造成冲突。
针对儿童感受他人情绪的训练,主要通过三方面:用眼看、用耳听、问一问。
面对低龄的孩子,父母可以找一些代表不同情绪的面孔照片,给孩子辨认;
年龄稍大些的,父母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用肢体和面部表情,与孩子轮流扮演不同的情绪,让对方来猜;
还可以在亲子共读时,让孩子猜猜书里主人公的心情,让孩子把具体的事情与心情联系起来。
2
寻找多种解决办法
当基础字词和感受训练完成,孩子能够较为容易地,辨认出对方的情绪后,此时需要学会“寻找多种解决办法”。
在遭遇冲突时,普通孩子一般都会尝试提出一种解决办法,可对方并不一定会接受。
孩子如果不具备“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的思考模式,极有可能遭到对方拒绝后生气、放弃,温柔小孩多半会默默掉泪。
但具备“寻找多种解决办法”思考模式的孩子,则尽可能多地想到办法,以期待某一个办法,能获得双方的认可。
而想要孩子具备这种思考模式,家长可以把训练场放到现实生活中,例如:你想去游乐场,可妈妈还有工作要忙,我们该怎么办呢?
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办法。在这一步,办法好坏不重要,多多益善。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孩子间的冲突,哪怕在成人看来解决方案不那么合理。但只要起冲突的双方均表示可以接受,就标志着冲突解决。
3
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
等待孩子习惯了“多种解决办法”思考模式后,需要引导孩子预估每个解决办法可能产生的后果。
假设孩子遭遇了一个冲突:与小伙伴看上同一个玩具,大家都想要先玩,该怎么解决?
性格强势的孩子会提出:抢过来,打他一顿。
“温柔小孩”则很有可能提出:那让他先玩吧,可我也好难受。
不可否认这都是解决办法,但这些解决办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模拟,每种解决办法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孩子通过这样的训练,逐渐会意识到采用不好的解决办法,带来的可能是,要么冲突激化,要么委屈自己。
经过多次训练,孩子便能够较为迅速地想到更为妥当的办法:既不委屈自己,又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一种支持
每当孩子步入新的人际关系时,都是一种冒险,而人际冲突是这场冒险里的必备元素。它以各种面目和形式,环绕在孩子身边。
温柔小孩普遍伴有自信心不足、害羞等特质,父母(或直接养育者)作为最亲近的人,需要在孩子在遭遇冒险中的挫折时,提供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强大支撑,才能让“他们明白是否能够放心地让他人去了解和回应自己的需求,是否有足够的联结和保护,来支持自己走出去冒险。”
《全脑养育法》里举了一个例子:伊恩从小就非常害羞,但伊恩的父母不断支持他、安慰他,并向他展示如何交朋友,如何应对人际冲突,使得长大后的伊恩,“虽然在社交场合不会一往无前,但他总是很自信,有时候甚至很活跃。”
当温柔小孩在父母的支持下接纳了自己,学会了如何应对和解决人际冲突,他们就能发展出很好的社会能力,以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参考资料:
1、《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作者:默娜·舒尔(美)
2、《全脑养育法》,作者:丹尼尔·西格尔;蒂娜·佩恩·布赖森(美)
孩子终究是自己成长,路终究要自己走下去
作为父母,更多的应该是陪伴和引导

育儿即育己

我们要放下焦虑,才能看到那些被忽略的问题

接下来,才可以真正的帮助孩子

这也是「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宗旨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更好,让孩子更好
不如动动手指,扫码体验吧
作者 |苏旷
通识教育爱好者
心理学爱好者
沉迷学习,热爱育己
互动话题
你的孩子是什么性格的呢?你平时有帮助过孩子解决人际冲突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