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钝的第70篇原创分享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爱的艺术》
吴思的历史三部曲是三本好书,其中最为出名的有《血酬定律》和《潜规则》
吴思在《潜规则》当中提出一个观点:皇帝也是冤大头,我们来仔细品味一番。
书中记述了明朝成化和弘治年间,一个太监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这个太监名字叫做钱能。
在明朝初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设立了一个岗位,名字叫做镇守太监。
原来,明朝的官员经常糊弄皇帝,皇帝为此设立了一些监督的官员和制度,但是监督者也有可能会被收买,或者对皇帝不忠心,甚至互相之间勾结起来,欺瞒皇帝。
于是皇帝就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心腹——太监。太监本来是皇帝身边伺候起居的人,算是皇帝的家奴。
太监本身没有后代,也没有老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且他们的权利全部来自于皇帝的宠爱,几乎只能抱皇帝一个人的大腿,所以太监和其他朝廷官员结党营私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在皇帝不信任官员的时候,信任太监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派钱能去担任镇守太监,镇守云南。
既然镇守太监是用来监督各级官员的,又拥有直接向皇帝汇报的权限,自然权力极大。
钱能到了云南,骄纵跋扈,搜刮民脂民膏,成为了事实上的一方恶霸。
有两个小故事,可以说明钱能对百姓的搜刮真是绞尽脑汁。
云南有个富翁,身上长了一种皮肤病,这个富翁的儿子是个非常孝顺的人。钱能让人把富翁儿子喊来,对他说,你爹身上长了癞疮,是要传染给其他人的。再加上他年纪也大了,为了避免他传染给当地官兵,我们准备把他沉入到滇池。
富翁儿子一听吓坏了,立刻就想到了花钱买命。于是送给钱能一大笔钱,方才保住老爹的姓名。
云南当地还有个姓王的人,靠做槟榔生意发了财,人送外号“槟榔王”。钱能让人把这个人抓起来,对他说,你是个普通人,竟然迷惑老百姓,僭越称王!
我想,当时,这位老王肯定被吓得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史书上说他“尽出其所有”,才勉强躲过此劫。
老王的例子说明了,财富从来不会凭空产生或者消失,只会发生转移,并且是向最强暴力者转移。
皇帝也不傻,既然放权给太监,肯定也要有人专门监督太监。当时,和太监之间互相监督的官员名叫御史。
可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太监虽然没有老婆没有孩子,但是他也是人,正常人有的,对权力的渴望,对钱财的喜爱,太监们作为后起之秀,也不甘落于下风。
钱能和御史互相串通,相互抬轿子。
成化六年,御史郭瑞给皇帝上书,专门汇报了钱能的情况,这封信与其说是汇报, 不如说是郭瑞专门为钱能量身打造的表扬信。
郭瑞在信中说,钱能刚强果敢,大有作为,实现了强有力的领导。如今钱能生病了,恐怕要召回京师养病,祈求皇帝圣恩,怜悯当地老百姓,令他永远镇守云南。
同是皇帝身边的耳目,两个人互相打掩护,把皇帝给瞒在鼓里。毕竟在当时,云南地处边远,天高皇帝远,皇帝不可能亲自跑过去查证郭瑞讲的是不是实话。
即使皇帝真的跑过去,各种接待安排上吃喝玩乐,再找几个内伙子官员,吹吹钱能的彩虹屁,皇帝亲自去也查不出什么。
所以皇帝也很无奈,只能互相印证耳目之间说的话是否正确。如果耳目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相互勾结,他也被瞒得铁桶一般,是丝毫办法没有的。
钱能后来继续镇守云南,但是因为打少数民族的主意,不小心玩出火了。
少数民族事关边疆稳定,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于是朝廷派了清廉刚正的王恕去云南调查。
王恕通过调查,发现钱能干的龌蹉事太多,于是就到皇帝面前参了钱能一本,请求皇帝对钱能及时处罚,并且要严惩不怠。
王恕在当时是一位出名的好官,声望很高,智商也高,他在皇帝的奏章当中,说了几句对钱能来讲是致命的话:
陛下,当年在越南的问题上,因为镇守太监选错了人,导致越南陷落。今天钱能的事情比当年还要严重,为了安定边陲,陛下难道还吝惜一个钱能么?
江山社稷和家奴脑袋,孰轻孰重,皇帝自然是可以分辨的,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钱能的脑袋分分钟落地。
皇帝身边的太监里面,也有很多钱能的心腹,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钱能耳朵里面。
钱能听说了此事,非常害怕,他立刻动员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兄弟活动关系,将王恕从云南召回。结果处罚钱能之事居然就没有下文了。
不仅如此,钱能立刻赶回京师,在皇帝面前说了许多王恕的坏话,这一顿信誓旦旦表忠心,加上钱能太会演戏,皇帝居然还给钱能升了职,命钱能当南京守备,大概相当于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位置。
钱能如鱼得水,继续干着鱼肉百姓的勾当,直到皇帝去世,也啥事没有。
一代名臣王恕都没有扳倒钱能,钱能继续稳坐泰山。
后面成化皇帝的儿子,弘治皇帝登基。
弘治皇帝励精图治,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按照道理来说,他应该对太监的事情,心中都有一杆秤。
第二年,又有大臣按捺不住,想要揭发钱能等太监的恶性。于是,户部员外郎周时从上书给新皇帝,列举了钱能等太监的罪状,请求皇帝将他们依法处置。
钱能及其共同利益体,宦官集团,迅速做出应对策略。
周时从奏章描述的内容,桩桩件件都是事实,无可辩驳,但是太监们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无从下手,就从其他地方挑毛病。
他们仔细研究周时从的奏章,从里面挑出了一个书写格式方面的问题,然后放大问题,说周时从在提到“宗社”这样尊贵的词的时候,居然没有另起一行,越出格外面进行书写,这显然是对皇帝,祖宗社稷大为不敬。
皇帝在听信了太监们的理由之后,居然非常认可,还把把周时从逮捕起来,交给司法部门处置。
钱能和他的党羽又躲过一劫,平安无事。
钱能一直到老死,也没有出什么事情,最后还得了皇帝御赐,葬在最胜寺,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钱能各种忽悠皇帝,鱼肉百姓,贪赃枉法,欺上瞒下……放在现在,如果以钱能的真实经历拍电影,这样的电影一定无法过审。毕竟,在他身上,完全没有一丁点应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由此可见,掌握天下大权的皇帝,经常被身边的人各种欺瞒,忽悠,往往无法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所以晋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引发后世的各种对皇帝昏聩的评价,几千年过去还骂声不绝,其实大家应该下手轻一点。
毕竟,长期居于深宫的皇帝,顿顿吃肉,不稀奇。老百姓发生饥荒,他无法想象会到饿死人的地步,只觉得,如果整块的肉吃不起,喝点肉粥总是可以的吧?
就像我们看到总理讲的那句,我国有16亿人,月均收入1000元,然后根据相关数据,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12亿人没有出过国一样,感觉很吃惊。
所以,皇帝也是个冤大头,被自己家奴挖墙脚,各种偷鸡摸狗,将皇帝的钱装在自己兜兜里面,皇帝被瞒得滴水不漏,还得时不时表扬他们,给他们升职加薪。
到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的时候,这个情况就更惨不忍睹了。
直到崇祯上吊前的几个月,他的臣子,首辅大臣(相当于宰相的地位)周延儒还告诉他,距离北京几十公里的通县,打了一场根本不存在的仗,然后大获全胜,以此谋求到了皇帝的大量赏赐。
崇祯在上吊之时,除了反思自己德行有亏,同时还不忘责怪官员臣子对他的欺瞒。
代表天道的皇帝,信息来源广泛,信息价值含金量高,尚且如此,作为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想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几乎不可能
所以啊,其实别老说皇帝昏庸无能,怪只怪,真正掌握了信息渠道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欺瞒皇帝,所以是不是历史上面王朝覆灭的锅,也该让贪官污吏们,来背一些呢?
拨开层层迷雾,关注阿钝,带你看透社会真相不迷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