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无比苦闷的春夏,所有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变得异常艰难。我们在无休止的核酸检测的呼唤声中上下楼,我们无法洞悉眼前的另一副面孔,我们盘算着自家的食物库存与遥遥无期的解封日。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面对过载而令人难过的信息,我们对生活的信念也摇摇欲坠,应当如何具备重建自我的勇气?
此时,透过时代遥远的共振回响,我们隐约看到了另一段困顿生活中的鲁迅,他以独有的冷峻目光穿透那段“孤岛”岁月,与我们对视。在鲁迅经历苦闷时,他有他的愤怒,有他的思考,也有他的表达。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独立播客品牌“柏拉图什么”最新一期的节目《封控岁月读鲁迅:苦闷状态下的精神重建》。对谈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祁涛与吉林大学文学院张一帆一起,带领我们理解鲁迅和他的苦闷,看清当下青年面临的多重矛盾与困境。
📢

主播 | 祁涛
嘉宾 | 吉林大学文学院 张一帆
本文节选自播客
文字实录
,扫码收听本期完整版

01
与青年共读《野草》:“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非常时期的天台》孙海,广州,选自《2020摄影日记》
祁涛
在过去的两个月,我相信很多朋友们都处于了封闭的状态,我自己大概在4月初的时候也进入到了一个足不出户、被大量的信息包围的状态,除了每天下楼测核酸,其他的时候就只能待在房间里。

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时期,我们如何去面对纷繁的信息爆炸,如何去处理每天生成的各式各样的由不确定而产生出来的情绪,而且我们如何学会去表达,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我们很熟悉的思想家和作家,就是鲁迅。那么,鲁迅的一生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苦闷的状态,而在他经历苦闷时,有他的愤怒,有他的思考,也有他的表达。所以想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和大家一起来聊聊鲁迅和他的苦闷。
一帆老师在吉林长春,比我有更长时间的封在小区里的生活,那么过去的一个月令你感觉怎么样?
张一帆我是从3月11号就封的,到现在大概过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熬的,因为在最初的阶段,新的生活方式以及物资供应上的不便利,都会觉得很难受,但时间久了之后,变成了一个新的生活状态,而且大概有点找到了新的生活的乐趣。
 “2020年1月25日至2月19日,广州
天河区。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近一个月,宅在家里的日常便是每天在阳台对着对面建筑的天台拍摄。《非常时期的天台》孙海,广州
祁涛我自己有一个感受,比如说最近上海的气温,它有的时候在升温,它有的时候在降温,它有的时候在下雨,有的时候在刮大风。如果你在之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你的身体是能够感受到这些变化的。但是如果你被封在家里,外面在发生的事情和你直接的感受之间是切断的。
所以我现在经常有一种在封控状态下的漂浮感,就是一切变得不真实了。一切的感受我知道它在发生,但是它和我之间是有一个隔阂的关系的,好像和外界缺乏了越来越多的联系。
张一帆因为我们封的比较早,所以很早的时候教职员工就不能进校园了。这个学期我一直没有见过学生。之前也经历过整个学期上网课的情况,但是之前是有准备的,这次在以为就要见到学生的前一天,突然间说所有课程变成线上了,所以还是有点猝不及防。
幸好在校园封闭之前,我去学校里面吃了一顿烤冷面,这是我这个学期对于学校比较深刻的印象。其他的地方只是在想念当中。
《疫情下的大年初一》陈依然,北京,选自《2020摄影日记》。图为小学外晒太阳的老人和他的老伴 2020.1.25
祁涛很多人会把这种闷在房间的感受,和一种寂寞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当然这种寂寞的感受和我们在文学里感受到的“寂寞”不太一样。那种寂寞可能是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在精神的呼应上是一个形单影只的状态,所以它是一种“寂寞”,但是现在的“寂寞”感是有一种外在的对你的束缚,一种由管控所带来的强制性的寂寞。
那么,这样的一个“寂寞”我们如何去表达?就像刚刚一帆老师讲到的,是猝不及防的状态,它突然就来了,你也不知道这样的一个状态还要持续多久,未来的几天会有怎么样的一些变化,它都是完全不可知的。
你刚刚跟我说,这学期你唯一上了一门课,就是鲁迅研究的这门课,现在主要集中讲《野草》,那么你觉得在疫情的状态下,讲鲁迅会有怎样的感受?
《2020摄影日记——张晨玉》张晨玉,武汉,选自《2020摄影日记》图为地铁口,时刻准备着的环卫工人
张一帆因为我和学生是封在同一个城市,但是互相见不到,我比较寂寞,学生也寂寞。所以这个学期选了《野草》作为研究对象和授课的对象。
《野草》是鲁迅最寂寞时候所创造的东西,而且他通过这个作品是想要寻求和青年人的联合,尤其是比较深的精神上的共鸣。
那么《野草》当中最有名的一篇叫做《希望》,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心分外地寂寞。”分外的寂寞的时候,大概就想要寻求和青年的联合,想要寻找身外的青春。鲁迅说,假如没有青年对于自己的苦闷的感知,那么恐怕我连反抗这个时代来振作精神,都找不到我的对象。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也感到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期待了解同学们,了解青年人的想法,在这种交流当中获得一个精神上的支撑和慰藉。
祁涛鲁迅试图同年轻人之间建立连结,和你通过和同学们一起来读《野草》这件事情,是不是类似的?还是差别已经很大了,现在建立起与青年的连结其实挺不容易的?
张一帆我跟鲁迅的困惑是差不多的。鲁迅的理想是,想要对于时代的命题去寻求一种集中用力的效果。他希望青年给他指示一个方向,即我到底应该去反抗什么。
可是鲁迅自己也说,青年是各式各样,“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鲁迅:《导师》)
我们现在也是一样,进入了多元的时代之后,同学们也是各式各样的,老师很难分辨到底什么才是青年,可能已经没有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去定义青年,我们只能感受到它的多样性。从整体上讲,我能够感觉到他们要比我更有活力,但是恐怕也仅此而已。
我前两天开了一次班会,开始的时候也鼓励同学们读书,甚至还倡议大家多读一些长篇小说,可是到最后不只是同学们包括我自己也放弃了,我们一致发现这个时候看韩剧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有点跑题,但很真实。
02
我们表达负面情绪之余,怎样建立积极的精神力量?
《疫情时期的只言片语》蒲英杰,北京,选自《2020摄影日记》图为白掌干枯了 2020.3.14
祁涛这种状态我自己也很有感受。你会觉得好像有一些时间了,甚至可以去做一些你平时做不了的事儿,但是偏偏在这个状态下,人是根本打不起精神的,意志非常的涣散。其中当然有生活固有的规律和节奏被打破之后所带来的不适感,但是更多的感觉是来自于自己的精神状况,而这种精神状况是一种非常无力的,缺乏力量感的状况。
如果我自己都处于这种状况,那么如何去要求别人振作精神。再回到我们刚刚讲的“寂寞”这个话题,我对它的理解是,我们在封控状态下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精神危机,是平时都存在着的,只不过都在蛰伏在那里的,到了特殊时期,它被充分地暴露出来了,它被放大了。
包括我们看到的很多防疫的工作也是这样,在防疫时候出现了很多令人谴责的或者是令人感到痛心的事件,但是这个事件背后所暴露的其实是平时工作上的疏忽,在这样的时刻条件恶化了,从而带来更多的对于人的伤害,所以我们的精神状况怎么办?
你可以看到网上有各式各样批评的声音,怀疑的声音,但是偏偏没有任何一个声音,至少在我的阅读当中,是一个鲁迅式的声音——让你看完之后,既有对于现象的谴责,同时也依然是有力量感的,希望你去有一种联合的战斗的、站起来的、睁开眼的状态,没有,网络上的声音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那么对此你会不会有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张一帆恐怕问题在于现在的这种抑郁的心情指向的是生存,指向的是整个空间上的不便利,但是没有一个集中的指向。
那么刚才你说到鲁迅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向内的、自我的开掘,我这个学期讲《野草》,主要是整体上的克服精神危机,有点像是鲁迅对于自己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的一个总结和梳理。
另一种,就是向外的鲁迅杂文的写作。那么我会认为,杂文的写作从单篇来讲是更有力度的,但是鲁迅杂文作为重建个人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讲,就会觉得单篇的杂文太单薄。
03
从崔健的愤怒去看青年人的不愤怒
祁涛我最早对鲁迅的理解,是在读中学的时候,感觉鲁迅好像是一个愤怒的人,但是其实不是,我到后来越来越发现,鲁迅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愤怒的人。这让我想到前些天很火的崔健的演唱会。
如果不是在封控时间,我估计崔健的演唱会不会有这么大的一个热度。你又会发现崔健唱的歌,和我们当下的情况又惊人地吻合,毫无疑问,他当然不是一个先知,他也不是为了我们当下的状态来写歌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强烈的共鸣?我们有一个老师讲得很好,他说崔健代表了一种普遍的东西,就是愤怒。 
崔健
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在生活当中愤怒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在特殊的时刻,是能全部转到崔健的歌词上的,因为崔健一直在表达愤怒,所以不管你站在什么政治立场,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好像都能在崔健的愤怒当中找到了一个出口。但是这同时也反映出崔健的局限性,就是我们愤怒完了之后,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在愤怒之后去消化愤怒,来面对明天的问题?
我觉得鲁迅在这个意义上讲,他的丰富性和他的深度要多得多,他的作品当中还有很强的,有的时候是一种怀疑,有的时候是一种失落,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点点政治性抑郁的鲁迅,但是鲁迅从来没有躺倒,他还是一个站立者的斗士的形象。
张一帆鲁迅的抑郁,很多时候是来自于青年不愤怒,包括鲁迅在《野草》中说,我做《希望》这篇就是我惊异于青年的失落。《野草》中最后一篇叫《一觉》,他说:“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有的时候,愤怒可能成为一个前提,成为一个出发点。那么,为什么崔健的演唱会在这个时候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能够让大家有所动容?可能在很多的精神状态上,我们都很难寻求一个共鸣,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而崔健和鲁迅的区别,我想就在于鲁迅会在愤怒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走,继续有所分析。他的分析是结合着人类文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思想都是看大概如何向前推进,而不是停留在愤怒之上。
祁涛是的。而且我觉得鲁迅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希望你能够在这样的愤怒当中去保持一种清醒。清醒是什么?就是所谓的正视事实。
所以鲁迅讲,“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鲁迅:《论睁了眼看》)
我觉得鲁迅在愤怒之余,一直是一个点火者,这个点火者就是他希望能够将国民精神当中的火光点起来。
04
《无声的中国》呼吁中国人要大胆地说话,要有说真话的勇气
《2020摄影日记——付尧》付尧,哈尔滨,选自《2020摄影日记》图片摄于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一果蔬超市外,人们带着口罩有序排队进入 2020.03.02
祁涛前两天还有一个转发的很火的帖子,就是说要试着勇敢一点,要用嗓子来讲话,不要去晦涩地讲话,比如我们不要用zy来代替自由,不要用 zf去代替政府等等,文章说,那些缩写和符号不是我的母语。那么,这也会让我想到鲁迅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无声的中国》。
在《无声的中国》里面,最有名的地方是讲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就是你要提一个很激进的方案,你才能实现折中的要求。如果你觉得这个屋子太暗,你真正的目的是想开一个窗,大家是不会答应的,所以你要去拆掉屋顶,这个时候就有人来调和了,就愿意去开窗了。这是文章里面最有名的说法。但是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也特别强调说,青年们要把中国去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要大胆地去说话,要勇敢的来进行,将自己的真心话说开来,要忘掉一切的厉害等等。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这个世界上来生活。
所以,我们今天的文艺作品怎么办?需不需要说真话的勇气?而这里的讲真话的勇气还不是简单的把你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什么是鲁迅意义上的“真”?
张一帆你刚才说,青年要把他们的话说开去,那么用缩略语其实是为了说开去,也是为了要继续说而有一个应变。各种删帖本身才是问题所在。我并不想要指责使用缩略语的这种现象,因为这是一个应激性的反应。不过,我们还是说一些我们擅长的,有一定思考的问题。
你刚才说到,怎么才能发出真的声音。鲁迅其实一直有这样的困惑,什么才是真的声音,鲁迅在《墓碣文》 中写道: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大概的意思是,当你处在事情最苦、最痛的时候,你的表达可能会因为你在某方面感觉的过于强烈,而不能提供一个真实的声音。可是如果你把这个事情放了一阵之后再做总结,这个时候,你已经不能把你当时的状况清楚地表达出来,那么这恐怕是另外一种失真。
好像我们也始终处在这两种失真的矛盾之中,所以在我们面对着一些社会问题的时候,尽量地吸收各方面的信息也是一个办法,不过,最终还是看大家是不是学有根底,你能否从自己以往的阅读和思考出发,把大量的信息及时地消化,最后形成一个整体。
我们始终处在一个表达上的困境当中,那么这个真的声音,过去我们一般会把它理解成是一个道德问题:不能发出真的声音,是没有勇气。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有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浮现出来,那么就是能力问题:你是不是有整体地把握时代的能力。或者说,在把握新的时代上,大家的不足不是道德上的,而是思想水平上的不足,我觉得这恐怕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限制。
05
只提供“共情”,不提供帮助是“聪明人”的狡计
祁涛
的确,这是一个能力的问题。为什么青年没有力量?回答有两种,一种是我明明有力量,但是我假装自己没有力量,是一种圆滑的方式来折服的。另一种是,我本身就是没有“有力量站起来”的能力,在能力上有缺陷和不足,所以我搞定不了这个事情。第二个状态在今天是非常普遍的。

我发现,特别在我们播客界更明显,就是对于共情问题的滥用。这种样的滥用就是我不会表达、我不能表达,但是我至少会转发。你帮我转发出去了,似乎这种像火炬般的传递,也可以代表着一种行动的力量。其实不是的,在传递当中的力量关系是不平等的。你不是一个创作者,你只是转发的人。
所以我对于现状的观察,为什么总是想到鲁迅?因为鲁迅绝对不是一个,你给我来信,我给青年人回信说,我是跟你共情的,我跟你感同身受的,那么,萧红就在哈尔滨待着,我就在上海待着,你也不必来我家里,你也不必做我的朋友,我们去做个笔友,我们一起把这封信公开出来,表现出我们是共情的一队人就可以了。
鲁迅不是这样的人,鲁迅是要邀请别人到他家做客的,是要做一生的朋友的。所以,现在这个情况都是被今天那些你看似很真诚,其实很虚弱的情绪所包裹的状况。这可能是对于当下我们没有能力去表达的状况的一种更加恶性的循环。
张一帆如果按照我们社会一般的对于共情的理解,那么从鲁迅的角度讲,他会说这样的共情叫“聪明人”,而“聪明人”就是高等奴才。这出自鲁迅的一个名篇,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说“聪明人”就是处处寻求共情,寻求对对方的安慰,并且觉得安慰了、同情了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还是要警惕这种状况。比较好的状况就是你刚才说的,有实际的情感和思想的参与。才有力度。
前不久我的朋友转发给我一条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面的精彩的段落,“盖缘人在两间,必有时自觉以勤勉,有时丧我而惝恍,时必致力于善生,时必并忘其善生之事而入于醇乐,时或活动于现实之区,时或神驰于理想之域;苟致力于其偏,是谓之不具足。严冬永留,春气不至,生其躯壳,死其精魂,其人虽生,而人生之道失。”
每次我们读到这段都会感觉到它对于我们精神的刺激。鲁迅说,人在天地之间,他可能有的时候活动在现实之躯,有的时候活动在理想之城,但是如果你始终只站在一边,并且寻求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同,这就叫做人生之偏,叫做人生之道失。
那么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尽量地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就是告诉我们,你人生的道路不能只走到一个角落里去。那么,这种人性的完整很多时候来自于和你完全不一样的人,或者在很多地方不一样的人,他们给带来你的刺激,给你带来的思考才是更重要的内容。
06
钱理群教授推荐鲁迅做青年人的朋友
《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作者:钱理群 编著,版本:活字文化|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2年1月
祁涛我也是在这段期间无意中翻到了这本书,就是钱理群老师编的《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钱老师编过不少次鲁迅作品选读了,但是他在《序言》中说,编这本书的时候,是在2020年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他被封闭在养老院,一开始也有孤独感,这个时候他就希望有一个能够说心里话的,能够坦诚交换意见、自由讨论的真朋友。这个朋友到哪找?他说,现实生活中一时是找不到的,他就去找鲁迅,并且他想把鲁迅继续推荐给年轻朋友。

他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鲁迅的一个很重要的推荐理由,他说:“鲁迅不是以真理的化身为自居的,他更拒绝去充当导师,他是也处于困惑的,他也有缺陷的自我,他愿意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青年人面前,希望能够一起讨论,一起争论,一起探索,甚至是可以来拒绝他的。”所以钱理群老师说,在当下的中国和世界找到这样的一个真的朋友实在太难得了。

那么,按照钱老师的讲法,我们读鲁迅是为了和鲁迅做朋友的,鲁迅的朋友的形象,会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读鲁迅、思考鲁迅。
那么,如果一个普通读者拿到了钱老师编的这本薄薄的小书《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在晚上,在下班后,或者在任何一个偶然的场景当中,他去看鲁迅作品的时候,你会有一些怎样的提示?对于普通读者来讲,有一个怎么样的心态去读鲁迅可能是更好的?
张一帆每一代的鲁迅研究者都会受到钱老师的滋养,我大概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读到钱老师的一本书,叫做《话说周氏兄弟》,后来又去买了钱老师的各种各样的著作,《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周作人传》、《周作人论》等等。钱老师的这本新书出了之后,我也拿到一本,我发现它主要是集结了鲁迅的杂文,那么杂文当中的鲁迅有什么值得我们提示的呢?
比较重要的是,钱老师在这本里面保留了鲁迅杂文的注释。我建议读者朋友们,在读杂文的时候,通过杂文的注释,通过文章当中涉及到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了解到鲁迅的批评的对象,了解到当时的时代的环境。鲁迅是根据什么语境说出了这样的话,而不是说从里面提取出特定的思想命题。
鲁迅在杂文当中,虽然比较容易地让我们看到他的思想命题,但是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他思想的某一个方面。大概好的阅读方式就是,看鲁迅在同时代各种各样针对某一个问题发言的人当中,他的角度为什么是独特的,这可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也是钱老师这本书的特质。
钱老师这本《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还有一个特点,是钱老师在每一篇作品前面都有一个导读,那么我的建议是,朋友们先去读鲁迅的原文,读完原文之后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再回过头去读钱老师的导读,看看你和钱老师的观点是否有一致的地方或者有不同的地方。
先读原文再读导读的这样一个办法,至少能够让我们在和鲁迅对话之后,再来和钱老师对话,这样两次的对话的过程,能让我们把这本书读得更厚一点。
相关推荐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钱理群 著

活字文化策划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12
今天我们重温当年鲁迅写下的思考,其实就是把鲁迅看作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通点。北大钱理群教授结合自己的困惑和毕生对鲁迅研究的感悟,写成《钱理群新编鲁迅当代读本》与《钱理群讲鲁迅》。一步步,一篇篇,以老道的眼光,认识不一样的鲁迅。
《钱理群讲鲁迅》《钱理群新编鲁迅当代读本》
后疫情时代
北大钱理群教授
关于鲁迅的最新读解
B站独家上线
识别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