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沉思的托克维尔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沉思的托克维尔」→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今天的俄罗斯,仿佛当年的大明,也患上了晚期帝国病。俄罗斯丧失了前苏联强大的动员能力,军队的主力变成了小规模的家丁,面对小规模的敌人,俄罗斯家丁固然无往不胜,但一旦面临成规模的对手,家丁人手不足的问题就立即暴露了出来。
今天的乌克兰,宛若当年的满清八旗,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俄罗斯的家丁正如当年的大明般,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困境。
(乌军已经在哈尔科夫发起反攻,乌军军事情报负责人布达诺夫预计战争会在8月中旬出现拐点,乌克兰人相信他们会取得胜利。)
1
军队的家丁化
明中晚期举国上下都陷入迷思,我大明作为世界最文明最强大的天朝,我家太祖皇帝北伐中原再造华夏,我家成祖皇帝五伐蒙古打的脱脱不花阿鲁台之流抱头鼠窜。怎么到了嘉靖万历朝就连个小小北虏建奴都打不过?我大明带甲二百万,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努尔哈赤叛军淹死,怎么大明天兵在萨尔浒一隅被几万女真蛮夷“去军事化”?
朝堂内外的清流物议大概不知道或许也不想知道,大明的强大只停留在纸面上,“厉害了我的明”这种话只能留着骗骗自己,帝国武备“私兵化”和“蛮族化”的问题已经无法破解。等到爱放嘴炮的熊廷弼之流文官亲自来到辽东收拾场子,才知道辽东账面上十几万卫所兵早已变成幽灵军团,军户们死走逃亡根本用不上,大明的土地上女真铁骑来去自如,边境线完全形同虚设。
虽说大明在后人眼中被美化为“再造华夏”,但无论从政治制度到军事制度,大明典章制度更多还是继承自蒙古帝国,而非从宋朝的残存典章中寻找法理依据。大明军户制度的灵感,直接来源是蒙古帝国的户籍制度。而在蒙古帝国中,大汗将人民按职业分为民户、匠户、军户等不同户籍。
这些户口将世袭且不得改变,毕竟户籍制度很多时候也与民族相挂钩,譬如匠户则可能是西域工匠的后代,而替皇帝经营产业、管理财政的是色目人,而“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军户,则往往是蒙古本族或其他民族仆从军组成。对于被征服民族譬如汉人,则更多的是民户。因此户籍和民族以及“四等人”的民族制度
朱元璋自称军户制度源自隋唐时期的府兵制,但隋唐的府兵制同样也是鲜卑族进入中原建立北朝的一项制度发明,是在征服者民族内部的实行的义务兵制度。在府兵制下,鲜卑武士为皇帝作战,而汉人农民则纳粮交税供养国家和武士。
蒙古与鲜卑同出一系,这是人尽皆知的。因此,军户制度与府兵制度一样,以及金朝的猛安谋克制,是一项内亚民族进入中原的制度创新,而非被征服者汉人的发明创造。
随着大明的建立,军户制度也成了大明基础军事制度,军户们也承担起卫国戍边的义务。在大明朝,军户作为“体制内”,起初待遇还是能看的。
朱元璋作为淳朴的农民开国皇帝,使用实物而非货币给士兵发工资。他规定“京外卫军月支二石,步军总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军一石,城守者如数给,屯田者半之”。而支付士兵军饷的粮食则由军屯承担,因此朱元璋曾自豪的说自己“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但是随着帝国疆域的稳定,重心也不再侧重军事。和平年代官军将流寇和土匪作为假想敌,因此战争烈度降低到治安战水平。而军屯某种意义上变成巨大的财政包袱和潜在资源,在开源节流的博弈中皇帝便将更倾向去收回军屯,在皇帝老儿“我偷我自己”的行为的鼓励下,官僚体系也开始对军屯这块肥肉跃跃欲试。
先吃不算后吃洗碗,有便宜谁不占?而消失的军屯使得军户待遇不可避免的变差,“体制内”的欠薪问题成为大明朝终其一朝也未解决过的问题。发生在北魏六镇的士卒的贫困化问题,又一次在大明王朝的军屯中重演,成化年间已经出现“士卒妻衣不蔽体”的情况。
(明朝后期完全靠少数精锐家丁,卫所兵装备简陋不堪,缺乏训练)
贫困的卫所兵靠工资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只能选择自谋生路,或者选择逃亡加入流民大军成为大明朝的维稳对象。逃兵现象早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大量出现,并随着大明的灭亡而结束。靠近边境的军户则选择“润”蒙古,毕竟万里长城不加盖,于是草原上筑起一座座的板升汉城。
有趣的是大明的军官们也支持军户的跑路行为,原因也不难理解,按原来的人数领饷可以喝兵血,赚钱的事何乐而不为,我凭什么要拿死工资给大明朝卖命戍边?那么问题来了,当士兵跑光了蒙古人入寇怎么办?这时边帅们便用私房钱养私人军团。
与义务兵制的卫所兵不同,私兵是训练度较高的职业军人,且听命于雇佣他的将领。明末的精锐私兵年薪能达到20两白银,而卫所兵工资极低且经常欠饷。大明卫所缺额严重且士兵毫无战力,如何进行国土防御呢?
用走向共和台词中一句台词可以准确形容私兵的性质,“吃大帅的饭,穿大帅的衣”。私兵与边帅存在人身依附关系,私兵听从将帅忠诚于将帅,而非大明朝廷。
随着中央政府权威的衰退和卫所制的解体,将领-私兵集团成为大明主要作战力量。
私兵集团最终做大变得无法控制,到崇祯时期,大明朝廷逐渐失去对将领-私兵集团的控制。皇帝可以处置文官出身的督抚,譬如杀死袁崇焕、关押孙传庭,但朝廷对私兵集团头目却心怀忌惮,贺人龙和左良玉集团消极避战、甚至掠夺地方残害百姓,朝廷也不敢随意处罚。
(俄军在伊久姆渡河时遭到乌军袭击,损失了78辆装甲车辆,部队被成建制消灭,俄军的表现越来越差,丧失了最初的锐气)
2
军队的蛮族化
在大明的衰落期,帝国的常规武装力量毫无战力,而帝国的子民也已承平日久,因而变得羸弱不堪。这样帝国不得不招募蛮族勇士保卫领土,这在古代历史中并不鲜见。
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首领的带领下占领了永恒之城罗马,但他们的祖先最早也是作为同盟者替罗马皇帝保卫边境;而被誉为“最后的罗马人”的埃提乌斯和斯提里科,则一个是东方民族西徐亚后裔,另一个则是汪达尔酋帅之子。
帝国漫长且四处漏风边境的边境需要蛮族保卫,大明的守边属夷与罗马异族同盟者则是同生态位的存在。虽说大明边军的工资低的让本国人民弃之如敝履,但却能吸引蒙古王公压迫下的牧民奴隶前来效劳,于是边境线上边出现了取代卫所兵的守边属夷存在。
同理被美国普通白人认为是不体面且薪水低的工作,在拉美移民眼里确实香饽饽一样的存在,美国低端制造的衰落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在明朝中晚期长城九边的保卫者中,宁夏的哱拜是蒙古人乌梁海部落出身;宣大集团的麻贵、摆赛则分别出身回回和蒙古;镇守辽东的宁远伯李成梁则是朝鲜境内女真人出身,其手下李平胡、李宁则更是货真价实的蒙古人了。
有趣的是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也曾作为李成梁的私兵为大明作战,可惜的是努尔哈赤并未得到李成梁的提拔,或许在另一条世界线中,受到拔擢的努尔哈赤也能像李平胡一样为大明建立功勋,而不是造大明朝的反吧。
即使是汉人出身的刘挺,手下的私兵来源之广多的像简直像一支多国部队,不仅有南方的苗蛮,甚至还有东瀛的日本兵。
于是在战争中则出现了令人发笑的一幕,一边是扣关入侵的蛮族,而另一边是保卫文明帝国的野蛮人,这种场景在大明的边境线上日复一日的出现。
在三大征的宁夏之役中,对弈的双方,李如松和哱拜则都是蛮族出身;在前后两次援朝作战中,提督主将李如松、麻贵代表的辽东、宣大集团中蒙古色彩都非常浓厚。在播州之役中,刘挺的苗蛮兵团发挥主场优势,同时刘挺的日本兵团也发挥了自己的射击才能。
到了明末这种情况仍不稀奇,统领白杆兵的秦良玉是瑶族土司之妻,相比之下生态位大概类似于印度反英起义中章西女王;而在闯王东征北京过程中最后为崇祯皇帝捐躯的武将周遇吉,则是蒙古守边属夷出身,一个中原汉人王朝落幕时居然需要一位前朝大元后裔来献身,大概周遇吉也可以被称为“最后的明朝人”吧。
3
普京大帝的困境
俄乌开战后,在简中圈里英明神武、永远胜利的普京大帝,坐在克里姆林宫的王座上陷入迷思之中,为什么自己统领的堂堂第二大世界军事强国在乌克兰辽阔的原野上遭遇“去军事化”的巨大挫折?
难道俄军踢正步的帅气值不够让基辅伪政权的匪军望风披靡吗?原因也很简单,俄罗斯帝国与大明帝国一样,都陷入的帝国晚期的慢性病之中,私兵集团和蛮族士兵都已经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军事支柱。
普京掌控下的俄罗斯虽说看似是俄罗斯民族国家,并自认是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政府的继承者并彻底否定苏联合法性。
但实际上当今俄罗斯的统治集团“西拉维克”仍是红色帝国的继承者。而当代俄罗斯的兵役制度继承自苏联,仍是总体战模式下义务兵制。
随着苏联解体,庞大的军备已经无法维持,况且俄罗斯也从一个世界性国家退缩为一个地域性强国,维持如此庞大军队也毫无必要。
(俄军中的义务兵不堪一击)
谢尔久科夫军改后俄军被分为义务兵和合同兵。
义务兵顾名思义,需要全民服役。俄罗斯义务兵与大明卫所兵类似,士气低训练差。义务兵服役期仅有一年且工资极低,在某些不可描述的网站中甚至还出现“如何嫖俄军”的帖子,这种情况下俄军义务兵训练度和士气可想而知。
而合同兵人数少服役期长且拿高工资,实际上便是普京集团的官方私兵。此外,普京手中还有瓦格纳集团这样的雇佣军组织以及小卡德罗夫的车臣“守边属夷”,这三部分构成了普京的精锐部队。
当今俄军已经不是横扫欧洲的苏军,所以俄军“私兵化”趋势不可避免。不过经过叙利亚战争和顿巴斯战争的历练,普京的私兵集团战斗力还是得到考验的。
但当俄军进攻一个全民动员的中型国家时,则不可避免的面临人手不足的窘境。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困境便源于此,他能动员的资源和人力未必强过全民动员且士气高昂的乌克兰。
(俄罗斯非常依赖瓦格纳集团这样的私兵集团)
正如明末可以凭借体量打赢三大征,但当面临训练和装备都一流的几万满洲武士时,则不可避免的战败。并非大明国力弱于大清,而是大明能动员的资源未必强于全民动员的大清。
而另一面,俄罗斯军队“蛮族化”的趋势也不可避免。俄罗斯一直以来都非以精兵著称,在沙皇时期就是一支穷人军队而非西欧的贵族骑士团,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人力成本的低廉是俄军屡战屡败还能再战的力量源泉,“俄罗斯母亲的子宫”是让纳粹都惧怕的存在。
而到今天,“俄罗斯母亲的子宫”威力不再,俄罗斯也面临着人口问题,有趣的是在俄罗斯内部生育率较高的地区却是少数民族地区,高加索、西伯利亚地区名列前茅;
在俄罗斯这个民族国家中,选择去从军为俄罗斯而战的却不是俄罗斯族人,毕竟俄罗斯族人更多生活在核心繁华地区,而鞑靼、雅库特、布里亚特等生活在边缘地区的非俄少数民族正在为俄罗斯帝国而战。
这并不是因为帝国内的蛮族更爱国,而是因为如今的俄军仍然延续着过去“好男不当兵”的传统,但凡有点钱和社会地位都不会去“耗材”,而帝国内部的蛮族相比俄族更加贫穷,因此他们更有动机去乌克兰送命。
在一份俄军阵亡名单中,来自阿斯特拉罕州士兵中有6名哈萨克族和1名俄族,而这个州俄族人数是占压倒性的67.6%,而哈萨克族仅有14.8%。
而在后方罗斯托克的医院中,挤满了叫“穆哈默德”这种一眼就能识别出的穆斯林士兵,而布查事件的施暴者也是来自远东地区的雅库特人军团。
俄军中少民比例相比于他们在俄罗斯国内人口比例超乎寻常的高,如果俄国面临困境,你能相信这些原本就心怀异志的蛮族可以忠诚于这个不属于他们的国家么?毕竟前苏联少将、车臣独立运动领袖杜达耶夫的殷鉴不远,而他的后继者小卡德罗夫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如今他也像历史上的罗马一样。他的人民不再富有战斗的勇气因此只能依靠雇佣兵团去保卫,那个由马略和凯撒等罗马世族保卫的国家也变成一个由斯提里科等蛮族保卫的国家,而远东的大明也惊人的相似。
私兵化和蛮族化,这是所有陈暮帝国都无药可救的晚期病。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拜登给乌克兰330亿美元,这是要反推俄罗斯?

欢迎关注我的知识星球,可以聊聊人生、疫情和俄乌战争,青年朋友可以进来一起谈谈未来。

欢迎关注沉思的托克维尔和备用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