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妈   来源/CC爸妈(ID:cc-bama)
编辑/绘本学堂主创团队
我们都是第一次养孩子,都不是完美父母,但我觉得父母最大的责任是边养育边总结反思,有了这种觉察,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沟通方法。
—— 绘本学堂主创团队
前几天小长假,难得在家打开了我们家那古董电视,正好是最近的热播剧《余生,请多指教》,第一集,女主林之校和父亲之间的相处模式,就看的我职业病犯了。
电视剧一开头,林之校因为父母没去看她的表演,报复性的和好友去了酒吧,就因为“他不让我去,我偏去”。
林父呢,先是在家里坐立难安的等女儿回来,后来,根据朋友圈的线索,直接杀到酒吧,把人拉回了家,开口就是冷嘲热讽:
“你看看你同学都在干什么,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
你呢?还在那游手好闲、一事无成,你再这样下去,你就变成社会渣子了。”
父亲的不认可让林之校很伤心,可转头,林父跟朋友谈起女儿,满嘴的夸赞:“我女儿拉大提琴,以后要去大剧院的。”
林之校曾说:当老师和爸爸的身份重合,对孩子来说是最恐怖的。
可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不自觉的在孩子面前扮演起了教导主任。对孩子有最深的关爱,却总是用最伤人、最别扭的语气来表达。

明明是想让孩子多吃点,说出来的话却是:“不吃就不吃,我还省了好多粮食呢!”
关爱成了冷漠。
明明是担心孩子吃太多甜食不利于健康,说出来的话却是:“你就吃吧,早晚牙齿烂没了。”
担心成了嘲讽。
明明是激励孩子用心学习,说出来的话却是:“你这吊儿郎当的样子,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
激励成了打击。
明明是担心孩子不好好骑车会摔倒,说出来的话却是:“你就瞎折腾吧,早晚摔你个鼻青脸肿。”
保护成了诅咒。
要不是我白纸黑字打出来,我都不信,我们是不是跟娃有仇?!
为什么家长总喜欢口是心非,正话反说呢?
为了让孩子听话
这个习惯啊,是打孩子小时候种下的。

为了让孩子安分,大人就会将事情说的严重一点、恶劣一点,他们认为这样孩子就能“长记性”——“再不收拾全给你扔了”、“再乱摸电死你了”。
等孩子大点了、懂事了,这种训人的口吻也调整不过来,可这时孩子会反抗、会较劲,当小时候那些言语的威胁力度不够了,我们的语言就会越来越恶劣。
就吃糖长蛀牙这事来说:“吃糖会烂牙”,
孩子抗议:“我不怕烂牙”;
接下来,家长们的语言会越来越失控:“等哪天,你的肠子也被吃掉了。”“以后一口烂牙,没人喜欢你。”;…………
好像孩子「听话的配合度」跟「我们吓唬人的程度」,真的有关系一样。
明明同样曾经也是孩子的我们都知道,这没关系的呀!
但是我们还是落入了小时候与父母纠缠的长辈:
“快去XXX”——我不去。

“我抽你呀!”——抽我也不去!
“再不我凑死你!”——我不怕死,我就不听。
父母还能咋办?他们没办法的,又不会真的凑(死)我们。
「没把父母逼上过绝路的童年,不叫叛逆的童年。」
小时候就明白的道理,做了父母却忘了。
怕孩子骄傲
还有些家长明明对孩子的进步很欣喜,却总是打击孩子,“你看谁谁谁,比你强多了,你怎么搞的?”、“你能不能再认真/努力/点?”、“你多练几遍能死么?”
其实大人内心并不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但就是觉得,他可以更优秀一点。
所以啊,我随时都得点拨你:不要骄傲,不要放纵,不要满足。
觉得这种“激将法”能让孩子保持紧张感,能够更上进、更优秀。
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也曾是孩子啊。
孩子不是靠理性分析行事的,我们都是先看感受、再看结果啊。
如果行为始终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就很迷茫,会怀疑自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
维护自己的威信
还有些父母认为,父母就要树立一种不容侵犯的严肃形象。
尤其常见于,原本原生家庭氛围就较严肃的家庭。
为了保住威信,就觉得必须跟孩子保持距离,不能太亲近,而是总以叱责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孩子开心的大笑,他们也为孩子开心,却会叱责:“站没站相”。
孩子伤心的哭,他们又为孩子担心,却会叱责:“怎么这么没出息。”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家长的“反话教育”,不只是说说而已,它真的在毁掉孩子,是再多的爱和付出都弥补不过来的。
“ 反话影响孩子的判断、伤害亲子关系”
美国幼儿教育家莉莲·凯茨说:“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逐渐地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莉莲·凯茨总结了三点:
给孩子过高的学习目标;过早的知识传授;过多的否定和负面暗示。
“这么简单都做不好!怎么这么笨!”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认同了这个评价:我就是笨!
一旦形成自我否定,那么胆小怕事、自卑、不上进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便是习得性愚蠢。
习得性愚蠢概念虽然最早出自于学习,但它其实存在于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甚至很多隐形的你根本没有察觉。
  • 吃饭时:怎么吃这么慢?挑食不好,不要挑三拣四的!
  • 洗漱时:刷个牙也刷不好,又把衣服弄湿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光给你洗衣服啊!
  • 做饭时:别在这添麻烦了,你还小呢,弄不了,赶紧出去!
  • 收拾时:玩具又摆一地,光知道玩不知道收拾,玩完就不知道收起来吗,要我说多少遍啊!
或许你没有直接说过孩子蠢、笨、没用、什么都做不好!
但这些正话反说,同样是在向孩子暗示,他不听话、不懂事、做不好。
当父母说“你不行”、“不要你”等反话时,他们就真的会这样认为自己很差劲。
家长的反话会让孩子有这样的认知:父母嘴里说爱我,却从来不认可我!
孩子看不到父母背后的心理动机,小时候他们最多发发脾气顶顶嘴,说说讨厌你,但一旦进入青春期,会非常容易叛逆,甚至会直接进入“仇亲期”。

他们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敌人”,甚至是“仇人”,嫌弃父母,甚至宁可做一些自己也不认可的事,来故意刺激和对抗父母!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父母的反话,阻挡了亲子间爱的流通。
“ 反话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表达”
“正话反说”是可以遗传的,等孩子长大后,他们的婚姻、社交、亲子等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微博上刷到一个故事:
就,男友跟妈妈都也没什么恶意,可就是不会直接表达善意。

这样的语言模式,如果没有人想改变,就像魔咒一样阻碍一代又一代孩子幸福。
魔咒如何打破?
心理学家萨提亚提出了一个名词“一致性沟通”,又称为“表里一致的沟通”。
沟通不是带着意愿去操控对方,而是关注自己当下的感受,真实地表达我的需求和期待,同时也看到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在双方连接的前提下,找到解决方法。
正话反说的逻辑,是「操控与反操控」:
  • 我想操控你去做——摸了半天猫,还不赶紧去洗手,你早晚得病!

  • 反操控——病就病,死就死,我就不洗。
走到死胡同了,你还有办法吗?一致性沟通的逻辑,是「影响」:
  • 我试图影响你——快去洗手吧,这样一会儿就能直接吃东西,病毒就进不了你嘴巴,你就不生病啦!

  • 我被这个提议/观点影响了——哎,听起来不错,我愿意去做。
“愿意”跟“操控”是两个范畴。
我们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操控孩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沟通影响他。

操控是减少孩子的选择,影响是增加孩子的选择。
你可能要说了,C妈,你这方法不行,我家孩子太倔,我不撂狠话,孩子根本不听呀?
我们先看看,为什么有些孩子就不那么固执,父母稍微施压就很听话呢?
“不能玩手机!”——我就要玩!
“不能玩!”——好吧,听你的。
看起来是孩子听话、妈妈操控了TA,其实,本质上还是孩子自愿的啊,自愿选择了妥协。
为什么自愿?
因为爱妈妈啊,珍惜这份感情啊,因为“妈妈,我们的关系,还不至于到把你逼到死胡同这一步啊。”
你去观察吧,越是情绪平和、会说话的父母,孩子越是看上去很好听话。
并不都是因为他们遇上了好孩子。

而是日常的交流沟通,父母给到了足够多的包容与尊重,所以,孩子也尊重和珍惜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你撂狠话都不好使,感觉已经管教无力,说明你跟孩子平日的感情基础不够稳固(至少在孩子方面如此认为)。
此时的重点更不应该是逼迫他、操控他,而是把管教暂时放下,学会正确的说话,先让孩子感觉你足够爱他。

我们都是第一次养孩子,都不是完美父母,但我觉得父母最大的责任是边养育边总结反思,有了这种觉察,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沟通方法。
关于沟通的方法和雷区,我们也写过许多,不啰嗦了,直接放链接!
● 文章来源: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养娃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
● 图片来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新闻视频以及工作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即删。
● 商务联系:
微信号:kylehello003。
《三棵树的愿望》
-北方文艺出版社- 
绘本解读:这本绘本比较适合7到10岁的宝宝,“你长大了干什么?”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想的问题,也会常常像书中的三棵小树一样说出来。然而当孩子发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那时你还在他们身边吗?如果你能预先做些什么,你会告诉孩子什么呢?
这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父母用它来预备孩子,帮助孩子面对无数个人生难关。他是选择灰心与颓废,还是能像那三颗小树一样,终于能以一种更高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命运?这取决于今天你给他留下什么,即使有一天你不在他身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