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ways小梦

穿着藏绿色斗篷,顶着花白蓬蓬头,一脸慈祥地站树下,牵着两匹小白马。
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96岁的生日纪念照,伦敦时间4月21日,摄于温莎城堡。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实际上,“4月21日”只是她今年两个生日中的一个,据悉,英国将在6月2日至5日举行女王“官方”生日庆典,欢庆女王登基70周年(“白金禧年”),致敬这位英国迄今最长寿、在位最久的君主。
女王的全称为“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
登基70年来,伊丽莎白二世历经多个时代传奇,见证14任英国首相,可谓“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


同时,她见证了英国的兴衰,从日不落帝国到英国脱欧“黑天鹅”,影响力逐渐退却。
她的一生也几乎贯穿整个现当代史,近百年人类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流转在她的眼眸。
英国《金融时报》曾评论道,96岁高龄的女王已经成为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连续和传承”的象征。
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是英国的女王,同时也是15个英联邦国家及地区的女王。在位期间,她曾外访300多次,到过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英国最为知名的代言人。
“英国象征”“英国代言人”已经成为了她生存的标签,她不想撕掉,坦然接受,因为她曾在第一次访问南非的时候就下定决心“我在你们所有人面前宣布,我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将献给你们,为我们都属于的大家庭(our great imperial family)服务。”
那时,她还只是年仅21岁的公主。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或许在1953年真正戴上皇冠的那一刻起,她真正明白了自己不再是贤妻良母,而是嫁给了英国,成为了英国的女人,于是她开始“伪装”自己。
她在大众面前永远沉着冷静,高贵典雅,你永远也抓拍不到她慌张的蛛丝马迹,因为这是作为70年跨世纪“女王”的素养。
天降王位
其实,谁生来都不是女王,伊丽莎白也如此,10岁以前的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直到1936年爱德华八世被迫逊位。
1926年4月21日雨夜,伊丽莎白出生在伦敦西区布鲁顿街17号,祖父母家中。
她的童年充满欢乐,与父母 、妹妹在苏格兰、英格兰乡下过着田园小生活,日常放风筝、骑小车。她不会放大公主的身份,喜欢和同龄小伙伴在草坪上“放飞自我”,但又总是张弛有度,不会去做危险的事情。
她没有去学校上学读书,而是在家,和妹妹玛格丽特一起学习语言、音乐和舞蹈,由家庭教师专门授课。父母并不要求她们在学业上大有所成,但伊丽莎白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制定每一天的阅读计划。
这段隐逸的时光定格在1936年,意外来临,由于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爱美人不爱江山”而被迫逊位,父亲阿尔伯特继承王位,称为乔治六世,她也随之成为了准继承人。
10岁,从懵懂的小女孩,到君王候选人,她一下成为了公众瞩目的焦点。
成为“准继承人”后,王室为她制定了一套专属课程,学习《宪法的制定法与习惯法》《英国社会史》、《帝国联邦》、《英国宪法》等,帮助她积淀知识,理解英国政坛。
她花了6年的时间,学完了《宪法的制定法与习惯法》,反复在书本上勾画、注解,并在伊顿公学副教务长亨利·马汀爵士的帮助下,深入理解立宪政体和议会制度。
她的母亲伊丽莎白·鲍斯·莱昂是苏格兰的名门望族,贵族的那套礼仪课从未落下,想把女儿培养成为社交场上的名媛,得体,又不古板乏味。
《伊丽莎白女王传》中记载到:王后告诉她,一个高贵的女士的后背永远都不能靠在椅背上。后来,她一直保持坐姿前靠,最长达几个小时之久。
女王”的第一课开课了,王后作为老师,告诉女儿:“避免嘲笑、不许炫耀、和声细语、从不吼叫和吓唬、时刻控制情绪”,“这样才能取得信任,赢得爱戴。”
编号230873号
1939年,德国袭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欧洲陷入战乱。
1940年,德军开始轰炸英国本土,不久后,伊丽莎白和妹妹与300万伦敦平民(以儿童为主)一样,被送往伦敦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避难。
和普通“难民”不同,英国政府给王室安排了一个秘密城堡。在城堡里,有人候着,有舞会,有宴会,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
但伊丽莎白公主仍心系万千民众,发表了对家人、对失散儿童的演讲,成功安抚民心,在历史上意义重大。
“这个国家的数千万人不得不离开家园,与他们的父母分开。我和我的妹妹玛格丽特·罗斯为您感到非常难过,我们明白离开您最喜欢的人意味着什么。对于生活在新环境中的您,我们向您表示真正的同情,同时我们也感谢那些接纳您的好心人。”
1940年10月13日,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台(BBC)播报。这时她年仅14岁,这也是她的第一次公开演讲。
不拘泥于城堡的安逸,1945年,19岁的伊丽莎白主动说服父亲,允许她直接参与协助战争。
而后,她加入了后方防卫支援部队“国内妇女支援部队”(Women's 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编号为第230873号。
在部队,她亲自驾驶汽车,修理汽车,这大概是英国王室中第一个经过正式训练的汽车修理员。由于表现出色,她获得了荣誉少尉军衔。
战乱期间,一位浅黄色头发,铜蓝色眼睛的“希腊式美男子”,成为了她的精神慰藉。
1939年,她参观英国皇家海军学校,遇到了英俊潇洒的菲利普王子,两人一见钟情,从那一刻起,她从未再喜欢过其他男人。那时,伊丽莎白13岁,菲利普18岁。
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互诉衷肠。菲利普对于女王来说,很特别,当所有人都在恭维她的时候,菲利普会告诉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急了也会说她是个“笨蛋”。
他似乎有点大男子主义,独立,倔强,和伊丽莎白的性格互补。
二战结束后,菲利普放弃王位继承权、改变国籍和宗教信仰,在1947年11月20日和伊丽莎白结为夫妻,这为历经战乱的英国人民带来了慰藉,国民都祝福他们。
结婚不久,他们开启了甜蜜的世界之旅,同时也不忘慰问英联邦国家及地区。
这时候的伊丽莎白仍向往爱情,向往浪漫,未褪去少女的样子。
1997年,在他们结婚50周年之际,伊丽莎白曾这样评价菲利普:“很简单,他一直是我的力量,这些年来一直存在。”
“上树是公主,下树是女王”
由于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伊丽莎白会代替父亲出访,她先后去到了希腊、意大利、马耳他、加拿大、华盛顿、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
1952年,伊丽莎白在肯尼亚收到了父亲英王乔治六世去世的噩耗,以及自己即将登基加冕的消息。
在得知继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个树上旅馆中,这段经历,被当地人妙称为“上树是公主,下树是女王。”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的加冕典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此刻,她发誓:“既然上帝旨意要她做王室的继承人,她理应担起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绝不推卸,永不退位。”
此刻,她开始重拾王者的素养,真正进入到英国女王这一角色。
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一直是一位追求浪漫,追求独立的人,他结婚后仍坚持继续他的海军生涯,伊丽莎白也非常支持。但伊丽莎白登基后,一切就改变了。
在伊丽莎白的加冕礼上,菲利普向妻子下跪宣誓:“我,菲利普,爱丁堡公爵,愿终生成为你的臣民并且尊敬你,我愿意效忠你……”
这一来,意味着菲利普不能再做自己喜欢的事,逐渐失去了自我。由此,他产生了负面情绪,不断地制造“花边新闻”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就情感层面来说,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不幸”的。此后的女王开始辗转于国内外政治,再也没有时间去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好妻子,好母亲。
关于菲利普的绯闻很多,他是世界公认的“花花公子”。关于他出轨的消息,女王气愤不已,但不是气事情本身,气的是菲利普损坏了王室形象。他们曾分居过一段时间,为了王室的尊严,女王选择隐忍。
他们彼此之间达成了共识,就是努力扮演好夫妻的角色。
登基后的女王早就没有了儿女情长,一心投身于国家和王室,履行着女王的操守。
“贾府老太太”
对于政治事务,女王更多的是倾听,完美诠释了君主立宪制下元首的职责:代表国家形象,不干涉首相的政策,凝聚国家人民。
虽然伊丽莎白二世是有名无实的英联邦元首,但她却通过这一角色,团结了英联邦。新西兰前总理大卫·郎伊曾说:“我们在争斗,而她在团结。”
女王96岁生日当天公布了最新民调结果,有近2/3的加拿大人仍对伊丽莎白二世持有好感,但有51%的加拿大人反对继续保持君主立宪制,还有近60%的人表示,假如英女王离去,至少会对他们产生一定影响。
有人调侃道,英国女王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尊贵、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却不主动管事。平日里平易近人,但稍一动怒孩子们就敬畏三分。贾府需要这样一位老太太,她是贾府的象征,是贾府凝聚力的人格表现,没了贾母,贾府或许就不再是曾经的贾府了。
伊丽莎白二世也一样,从二战开始就建立了很大的民心基础,几乎成了这半个世纪英国的象征,她的存在就是大英帝国曾经辉煌的象征。
从二战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到随父亲游历多个英联邦国家地区,再到后来亲力亲为,走访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女王到访卡迪夫
她创造了一个新纪录——英国历史上外访最多的君主,直到96岁高龄,她仍坚持外访。
1986年10月12日,一架从香港飞来的喷气式客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金秋夕阳的辉映下,身着一袭黄色衫裙的伊丽莎白二世慢慢走下舷梯。
1984年中国和英国签署解决香港问题的协议,消除了两国关系中最大,也是最后的障碍。中英各方面的关系与合作迅速发展,一度被誉为中英关系的“史上最佳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女王的首次访华具有重大意义。
访问期间,邓小平同志说:“感谢你不远万里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女王回应道:“我就是来看你这老头子的”。
女王表示,到中国来访问是她的一个夙愿,她一直期待这次访问。访问结束时,女王给李先念主席亲笔写了封感谢信。
“希望这种良好关系能继续下去并得到发展。毫无疑问,这次访问已在英国国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相信,这将有助于两国人民和政府认识到未来建立更密切关系的潜力。”
女王向来是喜欢中国的,曾先后与中国五任领导人会面。丈夫菲利普亲王比较随性,时常在媒体面前打趣中国形象,女王都会积极圆场,批评亲王的言论,这样的女王得到了中国人民的爱戴。
五支红玫瑰
对于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女王都非常保守。
她重宗教,重责任,重加冕的誓言,这是为什么她不选择退位的原因之一。
像她的母亲一样,她从未原谅伯父爱德华八世退位一事。在她看来,伯父抛弃了自己的职责,被迫让父亲负担起这个责任,加重父亲病情。
她一直没有忘记1947年许下的诺言,如今她已经96岁,在位的70年里,她为国际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一直秉承着英国王室恪守坚忍的准则,从不张扬,从不显露个性,不苟言笑的她常常得不到国民的爱戴。
常常有人戏称她为“冷血温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流传出攻击女王的歌曲、恶搞女王的画。
可是,不管别人怎么抨击她,她依然恪守坚忍,从不针锋相对,从不反击回应,波澜不惊。
然而,这张不苟言笑的面具在1997年被摘下来了。
1997年,“戴安娜王妃”因车祸不幸去世,“对前儿媳的去世保持沉默”让女王处于风口浪尖,当时的英国媒体、民众对王室充斥着不满,王室被批冷血无情。
而后,女王出席戴安娜的葬礼,在灵柩前,鞠躬弯腰。这个举动,安抚了民众的情绪,赢得了民众的谅解。
当时,女王沿着前来悼念的人群向前走着,一个11岁的小女孩伸手,递给了她五支红玫瑰。
女王停下脚步问:“你想让我帮你把花献给王妃吗?”
小女孩回答说:“不,女王陛下,花是送给您的。”
在接过玫瑰花的一刻,女王恪守的英国王室的操守,瞬间幻化。
在后续的民间访问活动中,女王逐渐改变了与民众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亲和。
为君者,需拿得起,放得下,她逐渐摘下了演员的面具。
她开始追星,露齿大笑,穿各种糖果色的套装,收集各种类型的帽子。
她喜欢养柯基犬,每次出门,都要牵着,“女王和她的柯基犬”成为媒体的新焦点。
近年来,有关英国女王病逝的假消息层出不穷。今年2月,女王确诊新冠。
近期,女王因行动不便减少出席公共场合,在2月的一次公开会面上,她也曾表示“我就站在这儿了,如你们所见,我不能动。”
女王的身体情况成了未知数,但是女王一直保持规律的作息,晚11点准时入寝。
几十年来,她一直坚持用““王室步行法””在温莎公园里散步,70岁之前,她还经常骑马散步。
女王坚持吃时令蔬果,不吃过季果蔬,她的饮食习惯有个特点,定时定量,注重少而精,再美味的食物也只吃一两口,女王前“御厨”达伦·麦格雷迪曾透露。
这些或许都是女王长寿的秘诀——严于律己。
2021年4月9日,一直陪伴在女王身边的菲利普亲王去世了,女王又失去了一个牵挂。
晚年,菲利普和女王的感情反而好了起来,孩子们总不让女王省心,反而这个出轨、喝花酒的菲利普,还老老实实地陪着她,甚至会准备一些小惊喜。
有一次,菲利普扮成卫兵站在女王旁边,女王认出了菲利普,在镜头前偷偷地笑了,难得露出如此少女的表情。
弥留之际,菲利普告诉女王,要将自己葬在温莎城堡的草坪下,那是女王平时遛柯基的地方。
他们或许诠释了爱情美好的姿态,那就是相互陪伴,一直惦记。
2022年4月21日,女王迎来了96岁生日。
这一天,她在英格兰东部的桑德林汉姆庄园平淡渡过,没有礼炮,没有礼花,没有盛宴,只有曾经和已故丈夫菲利普亲王的美好回忆。
写在最后
近年来,每年都有人传言“伦敦桥倒了”(英国女王去世的代号),关于女王去世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有商家利用“女王去世”话题,生产女王“纪念品”,试图牟取暴利。
女王的生活跨越2个世纪,与经济大萧条伴生,历经二战的洗礼,见证美苏冷战和苏联解体,也看到过人类登月的伟大壮举,与世界各国和平交好传递友谊等等。
有人把女王比喻为现代史的活化石,她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国别和政治。
然而,总有人讨论她的去世话题,我们更希望看到大家讨论她的可爱,她的经历,她的主张,以及她带给时代的希望和意义。
希望伊丽莎白晚年安康,女王别走!
参考文章
纪录片《伊丽莎白二世——伟大的女王》
澎湃新闻《人物|“英国象征”伊丽莎白二世》
新华网国际频道《英国王室与中国的不解情缘》
中国新闻网《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6年:92岁高龄 注定成传奇》
作者:Always小梦,文艺着的妄想少女

更多内容,请前往易简读书视频号
↓↓↓
   点个「在看」 
分享好文章!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