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14岁的孩子,因为谈恋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男主人公叫张天天,是模特张亮的儿子。当年凭借大热综艺《爸爸去哪儿》,乖巧懂事,“小暖男”的形象吸粉无数。
〓 2013年天天参加爸哪儿,距今已过去9年
女方,是一个普通的14岁女孩。
两个人的亲密照片在网上一经曝出,立即掀起了一阵狂风暴雨。
网友纷纷对两个14岁小孩口诛笔伐。轻则大呼,“童年滤镜碎了”;
严重的,直接开始脑补出“男渣男,女太妹”的戏码,甚至羞辱起了女方的外貌和身材,把“骚浪贱”的标签贴到她身上
14岁,谈恋爱确实早了;

可是如此曝光14岁的孩子的隐私,又当着全国人民毒辣地羞辱她,又真的有必要吗?

对青春期女孩的荡妇羞辱
张天天算是童星,对此类的争议或许尚且有一些心理预期。但糟糕的是,在这场血雨腥风中,天天的素人女朋友,反而承受了更多的炮火。
照片中,两个14岁的小孩亲密地在一起,也有拥抱的动作。出于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并不想再次展示这些亲密照片
于是,这个14岁的小姑娘,从外貌,到穿着,被网友指责个遍。
有人说她长得老,有人说她太开放,还有人直言她是性早熟。
她小小年纪就会化妆、做美甲,还穿低胸装,“显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有人指责他俩太成熟了,顺带着还发出警告:千万别做不该做的事!
仅凭几张照片,几乎就已经把那一套想象全都加到了她身上:
14岁打扮得花枝招展,跟男朋友搂搂抱抱,出入夜店,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失足少女。

这一切,对一个14岁的普通女孩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
女生的一个朋友看不下去,站了出来。
她说,小姑娘因为发育得早,从小就自卑。以前经常含胸驼背,或者用厚衣服挡,直到近一两年才渐渐恢复自信。
所谓的低胸装,其实也不过只是一件普通的吊带而已。
青春期的女孩爱美真的是什么大错吗?
她不明白,网友为什么要通过一件衣服,去断定女孩的人品。
为什么一定要用鞭子打在她处在青春期发育的身体上,这个女孩为自己的长相、身体陷入深深的羞耻……
而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去什么酒吧夜店,不过是北京的青少年聚会,常去的吃饭、拍照的地方罢了。
同样的荡妇羞辱,在星二代本人身上更是屡见不鲜。
参加过《爸爸去哪儿》,黄磊的女儿黄多多遭遇的攻击,比这还猛烈。
纹身、染头发、打耳钉、化妆、穿衣服,黄多多的一举一动必定会登上热搜,接着就是漫天指责。
“多多学坏了,太注重外表”
“有一点学生的样子吗?
“黄磊怎么不管管她?”
打扮得时尚一点,
也被说成太妹;
更过分的是,去年还有人造谣她因为“早恋”被学校开除了。
早恋的具体内容更是传得绘声绘色“竟然在图书馆XXX,结果被学校开除了”。
这一次,黄磊夫妇报警了。
学校方面也出来辟谣:子虚乌有的炒作,黄多多表现优秀,并未被学校开除。
所以到底是在干什么呀?非要对着一个15岁的女孩造黄谣!难道只是因为多多爱美,多多喜欢漂亮衣服,爱打扮而已吗?
爱打扮的女孩,肯定是谈恋爱了;已经谈恋爱的女孩,肯定早就不干净了……
逻辑层层递进,脑补防患于未然,对这些十几岁的小女孩口出恶言,荡妇羞辱……
星二代的生活或许离普通人很远,但是她们所遭遇的这些羞辱,却折射出许多青春期女孩的共同经历:
爱美是人的天性,为何一定要压抑再压抑?
并不是支持早恋,可是如果在人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有一些情感波动,就一定要这样“攻击她的外表,让她羞耻”来收场吗?
说到底,很多人,根本没有把孩子当成需要被尊重的平等的人来看待;
也从来没有尊重过,人类在从儿童变成成年人这个阶段,身体上、心理上所经历的最自然的变化。

不完美小孩,活在指责里
如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天天和多多,早就不是第一次见识到“网暴”的厉害。
《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从播出开始就躲不开这两个字。
永远有人拿着八倍镜看节目,剖析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眼神句子,在天涯、豆瓣开启一场又一场讨伐大战。
陆毅的女儿贝儿,黄磊的女儿多多,可谓是最大受害者。
前几期节目中,两个女孩一直很亲密,贝儿体贴地给多多递水,帮多多提菜篮子,而作为姐姐的多多,在做任务时也对贝儿照顾有加。
直到,多多在节目里养了一只狗。
贝儿也非常喜欢这只狗,她的表达非常热烈——把小狗牢牢抱在怀里,即使满头大汗也不舍得放下。

后来又进一步提出,想要带狗狗回家住一晚。
可是多多舍不得。她忍不住向爸爸黄磊求救。
最后这件事在编导的调和下,在几位爸爸做饭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整个过程,多多没发脾气贝儿没耍赖,两边家长处理方式也很成熟,堪称解决“亲戚家小孩来我家,想要拿走我的玩具”这个生活难题的优秀案例参考。

但到了互联网上,却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有人吐槽贝儿说“都5岁了,还听不懂人话”,看不惯贝儿的小九九——
“分明知道要征得多多的同意,却绕着几个权威的大人询问,要不就是耍小聪明,要么就是不懂得尊重人。”
8岁的多多,直接被盖上白莲花的帽子,作、戏精的批评声此起彼伏,有人揪着一个多多躲避狗狗的动作大做文章,暗示她爱狗人设之假。
其他小朋友,也不能幸免。曹格的儿子只因说了一句贝儿:“你这样抱着狗狗,它肚子会不舒服”,就被打入了“多多党”,被人骂舔狗。
年纪小的被骂不懂事,年纪大的被骂心机重,有些小朋友喘口气都是在站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节目第六期预告的刻意引导,直接把多多、贝儿推上了网暴高峰。
预告中,贝儿与多多、Grace一起采摘杨梅,到集市上换钱为村里的老人采购礼物。
卖杨梅时,多多对着贝儿生气地说了一句“她偷我的钱。”
成了预告冲突点,也引发网暴热潮,当时黄磊的一条微博下,评论数高达上万条,句句都是对多多的辱骂。
甚至有极端网友还发起了“黄多多滚出爸爸去哪儿”的话题。
喜欢贝儿的人,将多多批评地体无完肤。
贱人、婊子的辱骂,在天涯盖了几千楼,每个人都恨不得撸起袖管,操起家伙替黄磊教育孩子。
没想到完整节目播出后,贝儿才是那个不懂事的小孩:在采杨梅的时候不出力,最后却想花钱买东西。
而那句“偷”,甚至不是多多说的,而是出自童言无忌,词不达意的曹格女儿grace之口。

贝儿的口碑瞬间翻车,新一轮的网暴,又朝贝儿袭来。
电视里八岁的女孩和五岁的女孩已经和好了,电视外成年人还在对掐。多多粉和贝儿粉的话术和疯狂程度,和如今饭圈撕逼毫无区别。

而对小朋友的中伤方法,也和饭圈逻辑很像:
先贴最恶毒的标签。“强盗”、“小偷”、“圣母”贴在这个五岁小女孩身上,骂声一片。

网友开始放大贝儿节目上的各种“不成熟”行为,从智力到心理,人人都是医生,手里握有最标准的症状诊断书。
最后几位爸爸不得不联合发表反对网暴声明。
而事实上,《爸爸去哪儿》办了5季,里面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能逃得过刻薄的点评:

森碟被骂娇气,天天被说装,王诗龄Angela被吐槽胖,Kimi被说娘,grace被骂丑……

但凡小孩有一点“不如人意”的地方,波涛汹涌的批评便会滚滚而来。
就像黄磊说过的那样:“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是简单的,世界看孩子的眼光却不简单。
对十几岁的孩子是荡妇羞辱,对几岁的孩子,又动辄像看甄嬛宫斗一样勾心斗角腹黑分析。
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不只有网暴,也有尊重和自由
当年《爸爸去哪儿》靠制造话题红极一时,却同样,因为“过度消费这些孩子”,而被停播。
换一个角度看,这档“亲子真人秀”带给我们的,未必只是茶余饭后的八卦与争执。
它的确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别人人生的好时机。
节目里展示了很多“棘手的亲子问题”,普通人也可以看到享有更多资源的明星们,是如何处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麻烦”。
比如,最直观的,这次的早恋事件,可谓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噩梦”——放纵孩子会担心他堕入深渊,强行介入却又担心破坏了和孩子的关系。
这一次,针对儿子早恋,涉事父亲张亮声明,其实为大气。
张亮的育儿观在节目播出时,就受到追捧。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是他的方式。
这次,他在声明中先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坦言:我上初中那会儿,有女同学给喜欢的男同学送水,我还很羡慕……
但作为父亲,他又强调,这种好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界限内。
同时,作为家长,他也强烈谴责对这两个孩子的网暴。保护好孩子,才是一切的前提。
他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依然是:尊重、理解、引导,一切慢慢来。
他要的不是粗暴对待孩子,逼他嘴上服软,而是双方互相的理解和接受。
否则,只是把自己的孩子越推越远罢了。

而黄多多这边,甚至有评论认为,她多次遭到网暴,其实都是因为,黄磊夫妻多多的方式,实在太宽松、太自由了。
黄磊曾说:“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陪伴在你身边,那种乖巧,给予你的依赖、每天疲惫后的抚慰,都是孩子给的。父母才是更大的获益者。”
而对于大众对多多的批评,纹身、染发、打耳洞,他笑了:让孩子多体验一些东西有什么问题呢?你自己小时候不也想自由自在的。

他还公开表示,他不认为15岁谈恋爱是早恋,而是懵懵懂懂,情窦初开的美好。
“但是应该往健康地、更好的方向引导——不如不要急于这么早尝试性。如果真的尝试,也要保护好自己,要安全。”
于是多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化妆、拍电影、做衣服……

集合自己所有的长处竞选学校电影社社长,全片飙英文。

朝气蓬勃地成长,根本没有像谣言中那样沦为“失足少女”。
或许有人会说明星的孩子,人生随意挥霍一下也不会太差;
平常人的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成天爱打扮,想着谈恋爱还怎么靠读书改变命运呢?
可是,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配被平等、温柔地对待了吗?
他们成长的过程,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被尊重了吗?

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在于替“早恋”喊冤,毕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和底线。
但我们想说请善待每一个孩子,不要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无休止地“羞辱他们”。
更不要在网上对一个你并不认识的孩子,肆意宣泄恶意。
世上没有完美的小孩啊。
儿童、青少年身上当然有着人性中最纯真,最闪闪发光的地方。
但他们也有人性的弱点,小的时候会耍小聪明,会喜欢别人手里的玩具,会词不达意,会舍不得分享,会蛮横霸道……
进入青春期,他们会比以前“自恋”,开始“爱美”“装酷”,或许也会“不合时宜”地动心……
但如果真的爱孩子、关心孩子,那么面对所有的这些“人性的弱点”,家长和旁人的回应,就绝不应该是一轮一轮的网络暴力,关上门辱骂、让他羞愧或者大搞德绑架。
做孩子,也很惶恐的。

作者丨夏颂 小卡   编辑 | 米利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