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魔都远观记
文/冉隆中
人的视线大多是围着与自己体温相关的部分旋转的。2022年春天以来,我的视线每天紧盯着上海——我九岁多的小孩子,现在就生活在魔都一个“三区”交织(封控、管控、防范)的老旧小区。
我在昆明。我关注的上海,毫无疑问,是一座代表着中国最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自治能力的超级大都市。但如今,一场疫情,前期两年多时间是“模范生”,如今两个月,魔都,俨然另一副样子了。
我关注的是徐汇区某住宅小区某幢楼住户群,那是我的孩子(上海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和他妈妈(某大学老师)现居住地邻里在疫情严峻后建立的微信群。
儿子陪着读博士的妈妈来到上海,从此留居上海直到遭遇疫情
先说点我对这个住户群的观感吧——
解放区的天

从该小区每天发布“疫情日报”可知,多数楼栋陆续“飘红”(有阳),而我重点关注的该幢楼在重重包围下坚挺至今,全阴。阴这个字眼,通常都不招人待见——比如与之组词的:阴暗、阴冷、阴郁、阴险、阴风惨惨、阴云密布、阴雨绵绵……但是在2022年的魔都,阴,恐怕是最讨喜的一个字了。谁阴谁就会喜上眉梢,那个楼栋要是全阴,那个楼栋就有天天过节的感觉。我关注的这个楼栋群,处于“红阳”包围,每天所有人无论老幼还要下楼,与各种“嫌疑阳”同处一个空间去核酸,但是将近50天下来,至今保持全阴记录。他们很像深入敌营十八年的集体英雄,潜伏于“阳”群,却远离无孔不入的奥密克戎病毒,至今保持了“全身而退”,就等着解封天——解封区的天是全“阴”的天,解封区的人民好喜欢。
荣辱与共和以邻为壑
估计以前老死不相往来的楼栋邻里,因为突然而至的疫情和长时间封控,一夜之间就变得格外熟悉和亲近。几楼几室,家有几口人,相互是何种关系,每天需要消耗多少面包肉菜,彼此都门儿清。最原始的物物交换也开始在楼栋流行,而且估值比较精准,交换表情自然(微信表情包即可)。至于以邻为壑,当然是本楼栋“枪口”一致对外——那是对“阳”的恐惧造成的天然防范。这个,不多说。
604某小孩
关注某住宅小区某幢楼住户群,其实我唯一的重点,是关注604的某小孩。从三月上旬开始,这个孩子就在604的狭小空间,天天网课,除了某科技学校的所有课程,又自我加压,增加了日语法语俄语等外国语,一度还上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等。我知道他并非有语言天赋,而是他妈妈希望从小在魔都那个神奇之地,对各种语言有所接触,耳濡目染,没准儿长大了能够漂洋过海去看世界呢。
世界那么大,现在却处于转身都困难的604斗室,以至于完成学校布置的体育作业都成了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孩字依然乐观,依然坚持,有一天他甚至跟我说了一段老电影台词:区委指示,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但是,坚持就是胜利!还告诉我,核酸嘛,小菜一碟!无论捅鼻子还是捅喉咙,他都有了准确合理的“避闪”经验,既要让对方准确采样,又不至于让自己受伤难受——这高难度动作,应该是疫情逼出来的某种生存智慧吧?
连续两年多,一遇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
关闭时间太久,我观察到,孩子一是急需要找人说话,二是必须有空间加强锻炼。前者可以适度舒缓紧张情绪,后者则有利身体健康并持久对抗奥密克戎病毒浸染。可是这看似简单的两点,做起来都很困难。对话,需要同龄人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我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年龄优势和思维特点。他就盼着每周一次,跟一个远在黑龙江的中学生朋友通话。他们之间也存在年龄差异,会说些什么呢?我不知道。后者——那个锻炼空间实在狭小,比如孩子要做下蹲跳,就只能在书桌和床缝之间完成,双手摆动幅度稍大就会碰着墙壁或桌椅——从视频看,孩子锻炼时总会与各种障碍物不期而遇,然后出现各种怪异表情。
第三个需求,是孩子急需要理发。疫情以前,他会自己去某理发店完成这每月一次的人生功课。更早,是他的妈妈替他做这件事。但是九岁生日一过,他觉得自己是少年了,对他妈妈的理发手艺就有些看不上了,坚持自己找理发师,并且提出了发型要求。可惜不到半年,封家里了,没法儿去理发店了,他就桀骜地坚持不理头发,一任其疯长,刺猬一样的头发大约要直刺房顶,支棱的耳朵也被乱发淹没,他还是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这是他对当下长期禁闭的极度不满和绝望抗争。
他不能说什么,也没法儿做什么,他只能用放弃管控属于自己的头发来表达心底压抑的情绪。一开始,我曾经从防疫的角度提醒和劝说过他几次——下楼核酸应该越简单越好,头发太长不利于个人卫生也不利于防止病毒入侵——他每次都口头答应,但下一次视频见他依然是头发支棱的样子,我就不再提醒他了。我觉得,这可以看着是疫情下魔都一个九岁多孩子的“蓄发明志”吧?
除了头发抗争,还有就是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做某些网课作业,尤其是某一门课程。那位很负责任的老师每次都以冰冷的口吻提出各种批评,字写得不好啊,某个读音不准啊,或者交作业时间太迟啊……总之都找得到毛病。实事求是地说,孩子在做某课作业问题上确实是毛病百出,尤其是这段时间。他的妈妈要给学生上网课,孩子自己也要上网课——前者是为了生存,后者是为了发展。他的妈妈有意无意放任了孩子在作业上的“过于执”,孩子对某课老师也明显存在抵触情绪并有意把该课作业做得特别“拉胯”。
我作为远观者,对此是不能轻易发言的,更不能指责批评的。我觉得他们很像魔都疫情下街道居委会和志愿者以及被封控的居民的关系。有的拿着指令当令箭,有的过度“执法”,不管不顾具体对象和环境,有的只能对着窗外唱唱歌做着无效抗争……我对孩子说,只要你做——不管任何作业,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为你点赞,不管对错。我必须不在乎孩子现在的一课一作业的对错得失,我只能用这样的共情方式,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包容和理解。当然,我相信并祈愿,孩子这段特殊经历,一定会在他未来人生长途中,变成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上海,与最喜欢的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在一起。
魔都连续剧
有好事者希望后疫情时代魔都电视剧赶紧跟进,每集篇名都拟好了:
比如《沪地求生》,《一江两岸》,《菜囧》,《我在上海喝西北风的日子》《物资,你在哪!》,《2022和胡萝卜的故事》,《那些年我与包菜不得不说的故事》,《那区那镇那些事》,《越做越有的小阳人》,《电话无人接听》,《我的团长我的团》,《那些外地人》,《外卖员的人生巅峰》,《方仓里的故事》,《困境中的老人》……
这些剧集,部分剧情就发生在我关注的某楼栋中。
“五一”长假一过,孩子开始复课,当然还是网课。眼看着从春到夏,这个学期要将网课进行到底的样子,孩儿和老师,学校和家长,都很无奈。
也因此,复课的第一天里,孩子很安静,没与我视频连线。各科老师一个小长假同样被关在魔都不能出门,复课后“报复性”布置了无数作业,全挂小黑板上,对于已经厌恶作业的孩子来说,够喝一壶了吧?远处旁观者是说不得任何多余话的,我只是默默关注着604在住户群里,早晚两报抗原自测。好在依然是让人欣慰的一道杠“小队长”,整个3号楼,都是。
智能手机时代最大的好处,是让无论远近的人,都有了既视感,在场感。打开手机就看到有身份特殊的人从外滩一路在车上做现场直播:阳光灿烂,绿树成荫,鸟儿飞鸣……魔都继续着开埠以来从未有过的安静。又看到一张照片,找了个很特殊的角度:还是魔都,一幢孤独建筑物前,两个骑自行车的人经过,灰扑扑的调子,居然拍出了当下平壤大街的效果,而且,发布者居然是国内最权威的某媒体,会心一笑。
想起魔都也有一些朋友,大都年龄偏大,地位偏高,关系偏老。大家平素无事则无话,现在该算是有事了罢?于是找出几个,随便微信聊聊。一个说,才想起来啊,水深火热这么久,还老朋友。不过还没等我假惺惺献上深表同情,人家话锋一转,说,其实拿着旱涝保收的退休工资,吃的用的,政府送了不少,就连姨妈巾,早用不上了,也收到了。最意外是还收到贴了云南暖心问候的水果蔬菜,权当你送的吧,开森啊!一个月下来,省下了采买开销,真是封不封的无所谓。苦的是那些打工人,做一天有一天,现在封这么久,要吃没吃,要钱没钱,关键是还不让走人,算个啥世道?那里讲道理?说着说着,那边眼圈儿开始红了的样子。
三月初,完成学校作业“学雷锋做好事”,没想到成了下楼自由活动的记忆。这以后,就是定时放风一样下楼做核酸。
下一个是个腕儿,比较大。开口就说,见到你每天写的“魔都观群”了,有什么好围观呀,瞎凑热闹不怕事大是吧?即便是教训的口吻,也一板一拍,很理性。他说,我知道,你要兴师问罪是吧?要问我们为什么不发声是吧?好多外地人都会说,阿拉大上海,学者教授作家,有头有面的公众人物,起码上万,至今却无人发像样的声音。但现在什么年代,学会适者生存,不也是一种勇气和智慧?选择留得青山在才会有柴烧,不也是一种逻辑?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好不好?
当然好。但我还未开口就无端成了他的假想敌,聊不下去了。
爱情神话
突然就想,重看一部电影,关于上海的。于是,夜阑人静,在空旷客厅,一个人,重看了《爱情神话》。
开了低音炮最大音量,反衬出浓墨的夜无边宁静。几个光鲜尤物——马伊琍、吴越、倪虹洁(原本其实我一个也叫不出她们的名字,以后大约会记住了),三个女人一台戏,而且个个女人都入戏很深,光彩照人。男一男二——徐峥和周野芒,也不是省油灯,他们真演出了那种有故事男人的宽阔波澜、深厚沧桑。每一个人物,每一段上海腔调——对话或独白,在我重新观赏,更加入眼走心。我觉得,这是近年来,刻画上海人物,写照上海人性,表现上海世俗,最真实深刻又行云流水的电影——没有之一。
可是当初票房咋就那么低呢?都是上海方言惹的祸对吧?
这样缠绵悱恻温文尔雅的魔都故事,很久以后,也许都不会有了。
《爱情神话》剧照  图源网络
经历了大难,当然会大起。但如果上海人,没了尊严,如何体面?难再矜持,如何精致?
看看方舱,看看“硬隔离”,看看“新长征福利院”……再想想那些愚人节的笑话,清明节的鬼话……如今劳动节青年节都过了,统统让人无话。
当然,神话还是笑话,电影还是现实,拎不清的。就如同周野芒演的那个神神叨叨却格外真实的老邬,只能退回到比魔都更魔幻的电影里,好吧。
2022/5/10于昆明
作者简介
冉隆中 作家、评论家。现任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居昆明。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从春到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