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封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发给家长的邮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校方在邮件中称,学校学前部副校长Matthew Hughes在没有提前通知学校的情况下,携同是学校教师的妻子Kimberly Hughes以及孩子,直接飞离北京回到英国,且下学年也不会返回中国
消息一出,反应最大的首先就是德威的家长们。
要知道,即使在北京的一众国际学校中,德威也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王菲的女儿窦靖童、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的儿子王元也 (William)、田亮的女儿田雨橙 (Cindy)等,都曾在德威就读。
尤其是在当时的一场亲子真人秀上,年仅8岁的王元也已经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人对话,因而成为了不少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德威也因此一炮而红。
2005年,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开设于北京。光是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所国际学校与始建于1619年的英国著名私立学府——德威公学 (Dulwich College),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德威,学生会像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校——霍格沃兹那样,被分配到五个学院(艾伦学院、伍德豪斯学院、欧文斯学院、宋庆龄学院、约翰逊学院)。
随后,幼儿园以上的学生们将接受全英文教学,课程结构体系则完全“移植”自英国。学生可以在这里拿到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 (IGCSE),并为未来申请海外的大学做好准备(IBDP,国际文凭组织的大学预科课程)。
当然,与之对标的则是数目不小的学费和复杂严格的招生要求。
据了解,北京德威的平均学费是25万/年。年级越高越贵,国际高中收费可达30万/年。而这还不包括课外活动、各类杂项费用。
同时,德威还是北京市19所教育部批准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之一。中国孩子想要入学,则自己或家长必须持有绿卡或国外护照
申请入学的学生还要提供成绩单、参加考试,评估其英语水平。只有在一切达到标准时,才能正式进入学校就读。
尽管代价高昂、条件严苛,冲着全英文教学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这两点,德威还是吸引了大量希望孩子“跳出体制内教育”的家长。目前,德威在上海、苏州、珠海等一线大城市都拥有分校。
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千金一掷,外教倒先“跑路”了,这不免让一些家长开始担忧起来。
然而,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关系悄然变化,近几年来中国的外籍人口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对比我国最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仅在北京的外籍人数就从10万下降到6万;而上海则从20万降低到16万
在上海遭遇疫情爆发和持续不断的封锁之后,有更多的外国人正在离开和考虑离开的路上。
香港福克斯传媒旗下的地方平台《这是上海》在4月中旬发起了一项调查,共有950名住在上海的外国人成为了受访者,他们中有44%都从事教育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48%的人表示,即使不能马上离开,他们也会在今后的12个月内离开上海;另有37%的人表示会等到疫情结束,看情况考虑是否决定离开。
仅有15%的人表示,在目前和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离开。
也就是说,德威副校长的“不辞而别”,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在不远的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外教选择离开,给国际学校引以为傲的师资力量带来重创
那么,没有了外教,国际学校还配得上“国际”二字吗?几十万几十万的学费,家长们还舍得砸下去吗?
对此,家长们的意见分为了几派。
一部分家长认为,外教是国际学校英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课堂内,课堂外的生活也同样重要,例如吃饭、排练节目、游学等。海归教师也许可以维持课堂水平,但绝对无法完全复制外教的国际视野
失去外教,孩子还将失去文化氛围,以及从小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这也将与不少家长希望孩子提前“模拟”和适应国外环境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也有一部分家长表示,教育质量并不是他们最担心的部分。毕竟,海归老师们的水平也都不错,教学态度甚至比部分外教还要认真。但失去了最吸引人的“国际化环境”,也不必再支付外教的高工资了,高昂的学费真的还有必要吗
一位家长更是直接指出:“现在一些公办学校也有名师和尖端设备,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学费还要便宜二十多万,孩子到便宜又优质的公立高中读书,同时再学语言、考证书,不也一样可以申请优秀的外国大学吗?”
还有一部分家长则表示对此感觉“相当矛盾”。她说,自己本身就是国际学校的海归教师,孩子也在国际学校就读。作为一个妈妈,她能够理解家长的顾虑和要求;但作为一名老师,她也指出,大幅降低学费可能会让学校的性价比大幅降低招生难度变高
而且,在双减政策之下,国际教育本就面临“寒冬”,这样一来,很可能失去资金维持各项活动,倒闭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不仅如此,一些嗅觉敏感的业内人士更是指出,在观察外教流向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动向。如果所有的国际学校都没有了外教,这也就意味着那时的国际政策可能较为严苛,甚至局势恶劣。
换句话说,如果真有那一天,那么中国孩子走向世界、学在世界的机会也将大大减少。那扇门,也将慢慢关上。
针对这样的状况,一些家长已经开始反思:国际学校,这座本该连接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桥梁”,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桥梁”不复存在,是否应该“推一把”孩子,让他们早些学会游泳、早些抵达对岸?
毕竟,在大洋彼岸的另一所“德威”,学生们正在聆听BBC主持人的演讲,参加世界斯诺克锦标赛,为世界地球日而奔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