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4503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鲁舒天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三国题材的谍战剧《风起陇西》已经完结,关于它的定位与成色,我曾专文探讨,一言蔽之,质量在国产剧中属于上乘。观剧之余,集中看到不少批评论调,与剧集实际体现的水准并不相称,对旁观者颇具误导性。
对于一部严肃且有表达的剧,在肯定的基础上批评,是批评;完全否定价值的批评,不是批评,是抹黑。
这一波对《风起陇西》的批评,不仅不附带建设性,而且缺乏合理性与必要性,虽不想用“带节奏”“有预谋”定义这些言论,却深感其内核的反智。在我看来,反智论调长此以往,伤害的绝不止是某一部影视作品的风评。
批评者角度之齐,从画面太暗、配乐太满到剧情不知所云,再到央视收视率,甚至都批判到了原著作者马伯庸的写作水平。以上批评并不都反智,其中存有反智者,可归为两详一略。
第一点,就是批评台词白话、太过现代。
在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2022年,大家不妨扪心自问:嫌弃台词白话,就好像文言文人人都能听懂一样?
| 老版《三国演义》郭嘉的台词
这种不负责任的批评,只会让以后的古装剧、历史剧越来越难做。我们假设一部历史剧通篇效仿94版《三国演义》文白相间,不要说一般网友,就算是目标受众也可能半路弃剧。
观众能接受94版《三国演义》,是因为它已经是时间检验过的经典,没有人敢贸然指责经典。但对后面的创新者而言,这么设计台词就和“自绝于人民”没有区别。
要知道大多数国人的文言文水平,不会比他们对英文的掌握更高。英文你碰上不懂的句子,还能上网去查。但一首生僻的古诗如果不得其解,百度是搜不到标准答案的,毕竟上传的前提是有人得会。这就是为什么几年前李嘉诚要年薪百万港元诚聘“文胆”,招揽精通中国古文的人才,因为这种人太少。
正因为不是每个观众都从小熟背“四书五经”与《古文观止》,正是考虑到观众接受程度的参差不齐,市面上历史题材的创作才要在台词环节屡作降维。并非创作者力有不逮,多半是市场不允许。这不仅是影视剧的道理,也是写作者的道理。
文学评论家纳博科夫有个观点,大意是说:真正好的阅读,未必是令读者感觉最顺畅的那类,艰深晦涩到需要让你不断作停顿的阅读,实际上才是最好的。
我完全赞同纳博科夫的观点,正如我不介意历史剧直接古白话或半文言,但可惜让所有人都认同高标准,至今仍然急不得,而且似乎越来越急不得。
实际上,《风起陇西》的降维不仅体现在台词上,除了剧中诸葛亮上表时念文言,底下字幕翻译成白话;还包括片尾的“独家情报处”,实际上起的是剧情回顾的作用,生怕这一集的“复杂内容”观众消化不了;另外,每集配角出场时,都要跟一个人名和职务介绍,生怕观众看到后面脸盲,忘记了出现过的人物是谁。
这种如履薄冰的心态,集中体现了国产剧的一大困境,不仅是古装剧会遇到这个问题,现代剧也会遇到,而且越是剧情烧脑的、制作精良的、不低估观众的剧集,就越会遇到这种困境。那些从一开始就摆烂的剧,反而可以躺平收割“黑红也是红”的关注度。
所以,既然大众无法接受阳春白雪,批评者又有何底气去批评《风起陇西》的权宜之计呢?升维你觉得不接地气,降维你又觉得太过口水,往左往右都是错,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骨头里挑鸡蛋。
更何况,《风起陇西》的台词并没有很现代,总体上看,台词古意甚至高过国产古装剧平均水平,对白除了引用大家相对熟悉的《隆中对》和前后《出师表》,还有不少是化用的古文。
这里试举两例。
| 尹铸胜饰演的李严
比如第19集,狐忠说李严“思谋周祥,算无遗策”,其中算无遗策这个词,就不是一个今天常用的词,出自曹植散文《王仲宣诔》,原本是曹植对曹魏大臣王粲的悼辞。
正好前段时间看曹魏太尉高柔的传记,清代文人王夫之做评语时也用了这个词——“孟德智有所穷,则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无遗策。”是说曹操想不到的地方,帐下这几位谋士都替他想到了,所以他才计划周密,绝少失算。
这简简单单一个词,三国味道极浓,不仅出处是三国,也常见于后世文人对三国人物的评语。这类复古用典,在《风起陇西》中绝非孤证。
再比如第22集,李严对陈恭说“欲立非常之功,须做非常之事”,这句化用自“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代表作《为袁绍檄豫州》,原句是“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这篇文章是官渡之战前,身居袁绍帐下的陈琳所作的讨逆檄文。
所以未必是剧中缺乏古意,更可能是人家已经用了,而大多数批评者识别不出。至于以往“正常古装剧”的戏剧语言,反而既没有古意,也缺乏美感,只是一种假想式的矫情,借以满足当代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认知。
需要达成共识的一点在于,台词本就是工具,是为叙事服务的,不谈剧情纯抠这种细节,实在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看过几部历史剧的台词是文言文?包括国外的历史剧,难道全部照搬古代语法吗?哪个说的不是现代语言?
如果“不复原古代人讲话”是一种错,那古今中外的历史类影视剧几乎都错了,何以只将《风起陇西》树为典型呢?
三年前我在OCAT上海馆,看过艺术家胡向前的短片《秘密任务》,这是一个古代杀手受雇杀人的故事,节奏之慢,只能援引杜尚的“观念艺术”来理解。但该片最抽象的不是节奏,而是台词——里面没有一句话是你能听懂的,它甚至不是古音,而是一种杜撰出来的语言。
| 胡向前《秘密任务》
艺术家旨在弱化电影语言的表达,凸显表演本身的可能性。毕竟在历史语境下,古人讲话和今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干脆以乱音来代替正常台词,通过言语荒诞来呈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穿越感。
可这种原教旨主义的考古情节,如果不是在当代艺术馆里欣赏,恐怕只会令当代人砸键盘、砸电视。
比“台词网络流行语”的指控更离谱的,还有对称谓不当的指控。比如剧中马岱拒绝参与政治时的口头禅“我是军人”,就被一些网友揪住不放——“那时候就叫军人了吗?”
在2009年的电影《十月围城》里,胡军饰演的阎孝国是满清派来刺杀孙文的鹰爪,在院子里誓师时,他有这么一句台词——“我是军人,诸位也是军人,军人当死于边野,何须马革裹尸。”
阎孝国虽是反派,但电影对他的塑造是鲜活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使命,只不过他的想法错了,导致他实际上是在助纣为虐。而这个角色并非脸谱化的关键,恰在于阎孝国明晰了自己的职业,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他这个“好军人”的观念中,格杀乱党就是报国。
|《十月围城》里的阎孝国
这个台词细节引申出的人物设定,其实内嵌了那种框架单薄的剧作力所不及的价值观,“军人”二字恰是出彩之处。同样的用法,到了《风起陇西》这里,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败笔,试问:马岱不是军人是什么呢?是士、农、工还是商呢?
剧中用法并无不妥,只能说一部分现代人头脑中接受的思维定势太多,从根本上失去了举一反三、自我推导的能力。
再来看第二点,就是批评剧情违背历史,误导后人。
这几乎是一个足以令一切历史剧、古装剧百口莫辩的指控,但在真正的有识之士那里,此类指控从来是不成立的。艺术之所以叫艺术,它必然要高于生活,戏剧加工是必由之路。拿着书本知识来谴责影视剧误导后人,和上台冒犯喜剧演员一样愚蠢。
说回《风起陇西》,一个对它违背历史的典型指控,是它将诸葛亮与李严的党争刻画得水火不容,甚至出现了后主刘禅的衣带诏情节。
诚然
,这一细节不见记载,刘禅也不至于这样做,但看到这段剧情时,我却不感违和。因为在真实历史上,蜀汉内部争斗的确十分激烈,堪称派系云集。

其基本的政治态势,是元老派消散殆尽后,荆州派联合东州派先打压四川本土的益州派,然后荆州派再打压东州派。所谓东州派,即是刘焉治蜀就已起用的益州之外的势力,也多来自荆州。
因此,编剧浓墨重彩地描绘李严与诸葛亮的党争,包括二人关于南征、北伐的分歧,即便不都见于历史事实,却基本符合历史真相。李严在《三国志》归档,是和刘封、孟达等人同归罪臣传,资料本身就有所删节。故而我认为,《风起陇西》的党争改编均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认定为子虚乌有。
既然谈到了李严,不妨多说一句,《风起陇西》真正还原了李严作为托孤权臣的形象,虽然是配角,但非常复杂,绝不是《军师联盟》里曹真、曹爽那样的纸片人。毕竟在真实历史上,李严在刘璋时代被封为护军,在刘备那里又被封为中都护,前后干过两任中央军统帅,虽然最终在与荆州派的斗争中落败,但绝非等闲之辈。
包括剧中对诸葛亮的塑造也是如此,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累。

诸葛亮的累有好几重:对属下杨仪,是孺子难教;对后主刘禅,是有口难言;对出师北伐,是夙兴夜寐;对政敌李严,是不得不防。
虽不复《三国演义》《赤壁》中舌战群儒、运筹帷幄的神采,却也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这位蜀汉丞相的历史真实。
整体看下来,我认为谍战相加权谋的《风起陇西》不仅没有违背史实,而且还有不少笔触都传达了以往严肃正剧都很少触及的历史真相。这里也试举几例:
比如降将的惊惧。
很多人总讲,为什么马超从张鲁处归了刘备,好像就没有此前那么神勇了,因为对于他这种无根基又有名望的外来军阀来说,想的不再是建功立业,而是明哲保身。在蜀汉内部,马超地位虽高,但不掌实权,他人生的最后阶段,基本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生怕刘备怀疑他谋逆。这种人生观当然也影响了他最后的亲人——堂弟马岱。
所以在《风起陇西》里,无论是高堂秉征询他对朝堂的看法,还是李严拉拢,马岱的态度都非常谨慎,一概以军人不懂政治回绝。
|《风起陇西》里的马岱
比如爪牙的愚忠。
这里不作过多剧透,只想说杨仪对诸葛亮的单向奔赴,在政治牌局上是非常多见的。历代皇帝之所以要玩制衡、防权臣,是因为即便权臣本人没有坏心思,不代表他下面的人也是好人,如果权臣的爪牙主观能动性极强,动不动来个黄袍加身,那皇帝就危险了。
具体案例,可参考对岸的江南案,看看小蒋先生有多被动。
再比如情报工作的不义。
剧中有句台词,戏文是假,代价是真,它涉及到情报高层出卖基层人员的性命,来换取敌国信任。
王朔有次在《锵锵三人行》,就提到了类似史实,讲诺曼底登陆前夕,英国情报机关为了给德国人传一句假话,就派出间谍把法国抵抗组织的据点一个一个全点光了,就是为了让德国人相信盟军会在加莱登陆。所以王朔的评价就是,英国人太坏了,那些被出卖的法国地下抵抗者,被迫活生生地沦为代价。
为了收网捞大鱼,前期随便牺牲小卒,能拍出这种战争残酷性与历史厚黑感的剧,绝不能随便批评它违背历史,真要说它违背,违背的也是那种净化版的历史。
这反智的第三点,就是批评因选某人,拖累全剧。
无论是黑杨颖还是黑陈坤,这种因为讨厌一个演员,而直接预判某个剧肯定是烂剧的行为,本身就“非常饭圈”,在个别时期的个别人身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事事以此为定理,则根本不值得一辩。
且不说杨颖如今的演技是否真有一些人臆断的那么糟,非要因一人影响全剧,那个人也应该是编剧或导演,而不是任何一位演员。
就像古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无论影视还是现实,绝没有反过来的道理。
  • 作者:90后,专栏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