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真人秀《灿烂的前行》聚集了一群失恋青年,让他们用旅行驱散失恋的阴霾,同时记录自己的成长。
节目中,当一个甜美可爱的萌妹讲述自己曾在分手后倒追前男友半年时,观察室里的每一位嘉宾都流露出了心疼的神情。
这时,一位特邀嘉宾提出,很多人在失恋后都会产生一种“what if心理”:我当时如果表现得更好、如果能再坚定一点、如果做了不一样的选择,是不是我们就不会分手了。
她用一句简短的总结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想法的不认同:“事实上,遇到对的人,比你做了对的事更重要。
(图源见水印,下同)
听到这句话后,杨丞琳直呼“太高级了”,现场的其他嘉宾也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只有乔欣百思不得其解,“那我喜欢的那个人不是对的人怎么办?我不管,我要把他变成那个对的人。”

其实,这两种观点看似都有其合理之处。
遇到对的人,你们相处过程中的困难将会很少,性格互补、三观一致,不存在任何“虐恋”情结,最终修成正果也会容易很多;
但爱情从来都不是一件讲道理的事,如果面前这个你朝夕相处的爱人,恰好就是那个“不对”的人呢?
比如一个焦虑型依恋者碰上回避型依恋者,内心深处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是那么一致,却用完全相反的表达方式考验着对方,在小心试探和彼此伤害的模式中不停转换,仿佛永远得不到安宁;
再比如毕业季到来时,一个坚决回家发展的男生和想要留在大城市的女友,一段刻骨铭心的校园恋情无法填充二人在未来规划和需求上的差异,无数次沟通、无数次设想妥协,最终却只能接受各奔前程的结果。
感受过的人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这种明明相爱却不知如何是好的纠结,是不能用一句简单的“你们不是彼此对的人”来释怀的。
「如果当时」,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分手了”,也成为了一段真挚热烈却未能修成正果的爱情结束后的经典名言。
在进一步讨论遇到对的人和做了对的事哪个更重要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种what if的心理机制。
亲密关系中的“what if”心理
“what if”的思维模式,在心理学中属于一种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就是不停地思考和想象与实际发生的事情相不同的结果。
这种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人们会想“如果之前好好复习,是不是分数就能高一点了”;上班迟到被罚款后,人们会想“如果今天早出门十分钟,是不是就不会迟到了”。
在小编看来,尤其当一件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却未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时,这种“what if”心理更为常见。
那个因为自己的在意而不断付出、幻想一个完美结果的过程,和最终尘埃落定却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让我们无法安然接受,才会开始不断回想“如果……”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刚刚经历过失恋的人会更容易出现这种“what if”心理。
这种思维模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失去当下的快乐
这样的思维模式常常让我们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即如果当初自己做了另一种选择,可能会获得比现在更好的结果。
不停地将这种有遗憾的现实与近乎完美的想象进行对比,可能会对现在的生活产生怀疑和失望,不仅无法对结果带来改变,反而会导致我们失去当下的快乐。
事实上,一段爱情的结束是双方的选择,“如果”成立的前提是对方愿意配合这个假设,那样结局也许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改写(毕竟美好的复合故事还是有很多的);而如果对方并没有想要改变这个结局,单方面的幻想和假设都是没有意义的。
与其聚焦在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尝试抓住当下的美好。
盛开的花,奶油冰淇淋,有烟火气的街头,都是生活的馈赠。
但是,这样一种容易让人心态失衡的思维习惯也并非全无益处。
能够提高主观控制感,对未来有所帮助
研究发现,在考试失利之后,越善于思考“自己之前怎么做就能够提高成绩”的学生,所制定的提高成绩策略也就越多。这样的复盘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主观控制感,也能切实地提高了他们日后的成绩(Nasco & Marsh, 1999)。
“what if”就像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自我学习机制,通过回溯和反思,分析过去行为与决策的局限,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对我们未来的行为进行调整。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what if”是针对于在上一段恋情中,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并能够提醒自己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对这些地方做出调整,更好地拥抱自己爱的人。那么,这一次失恋和失恋后的“what if”便都是有意义的。
能够获取成长,提升日后幸福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看,“what if”牺牲了一些快乐也是值得的。
然而,这是一个伪命题
在“what if”的思维中,常常隐含着一种自以为的对现实的掌控。
我们会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如果能够回到当初那个时刻,一定能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然而,心理学家Leon F Seltzer(2016)指出,一个人的决策往往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么自由。我们的决策,由一整套“内在机制”决定,这套机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包含了我们的风险厌恶程度、价值排序等因素。
我们在某个时刻做出的选择,其实是受制于这套内在机制的必然选择。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看到未来的自己和生活中的变化,也还没有从“what if”的不断思考中得出过结论。即使重新回到那个时刻,当时的那个你,还是很可能做出一个同样的选择。
也就是说,所谓的“what if”其实并不存在,也没有“如果怎样就能发生”的未来,发生的即是必然。
所以,别陷在“what if”的痛苦中走不出来了。如果在此时此刻,你们二人遵从自己的内在机制所做出的选择共同导致了分开的结局,能做的就只有接受这个事实。

而那些在后来导致我们痛苦的、被认为是不够正确的选择,会促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在机制的局限,从而开始成长和改变。在下一段明艳的感情中,弥补之前的遗憾。
在对的时刻、遇到对的人,一切将顺利成章;
而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愿意共同努力、做了对的事,不对的人也可以变成对的人。
再陷入what if 怎么办?
道理都懂,可是从失恋后的emo中走出,哪是一件容易的事呢?如果再陷入“what if”心理中无法自拔该怎么办?

小编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将“what if”改成“what are”
与其去想如果怎么样就能改变过去,不如想一想现在的我们拥有什么、想要什么,生活中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事物,又有什么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这样的思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让我们珍视当下拥有的一切,变得更加快乐。
2.打开自己,寻找符合预期的另一半
经过“what are”练习之后,我们通常会对自身情况和需求有更清晰的认知,寻找符合预期的另一半也就变得容易了起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打开自己,认识一个全新的人,开启一段崭新的故事。
3.和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
找到了那个对的人之后,就可以把之前进行过的“what if”思考用在你们日后的相处中。
之前反思过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强势而逼走前任,就可以尝试更加温柔地对待这段感情;曾责备自己不够勇敢,就可以鼓励自己爱得更坚定。如果对方恰好是那个对的人,并且也把从之前的恋情中得到的“what if”结论用在了改善自己身上,想必你们可以得到一个甜甜的结局。
这时候,如果上述“寻找另一半”环节刚好是在我平台发生的,你们还可以回来要狗粮大礼包噢~
一套分析下来,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在小编心里已经有了更明确的答案。
在你们看来,做了对的事和遇到对的人哪个更重要呢?
更多平台服务
| 发文超过4w+阅读量
| 适合人群:希望获得超强曝光进而快速脱单的985&海归们
← 点击左侧图片进入小程序
| 一次活动约见20+优秀异性
| 适合人群:周末时间充裕、性格外向不惧展示自我的人群
← 点击左侧图片了解详情
| 精准 私密 高效 1v1
| 适合人群:注重隐私、希望急速脱单、缺乏恋爱经历、太忙的人群
← 点击左侧图片了解详情
 ↓ ↓ 每个人都是红娘,点 ”在看“ 我的另一半就在你的票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