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猋猋
前些天,我看到一条微博说:原来衣服还有ABC这种标准,从来没在意过......
好奇的我打开原帖,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这位楼主最近网购了两件衣服,其中的一件吊带裙,在扔吊牌的时候发现,上面赫然写着“C类”,她对此感到很离谱,随即去找了商家理论,还甩出一大段纺织品的国家规定,热评里有人说,真的较真起来可以去告(商家)的。
涉事吊牌,出处:新浪新闻
Exo me?居然这么严重吗?
我忍不住又翻回去仔细读了楼主那段“铁证”,抓住了重点:根据相关的规定,服装被划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C类产品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B类才能直接接触皮肤,破案了,楼主买的衣服不合格。
随后我又仔细查了查相关资料,发现不合格的衣服危害挺大,严重了甚至能致癌。
因为衣服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化学物质,比如甲醛,在出厂时会有一定的残留,而国家所限定的安全级别,也就对应着衣物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过量了是不行滴。
也就是说,这位楼主并没有小题大做......
但问题来了,看吊牌顶多看个尺码的我(没办法,其他的俺也看不懂),不禁开始怀疑,我之前买过的衣服,是不是也有不合格的?
我的皮肤到底默默吸收了多少有害物质?越想我越生气(害怕)......
结果我发现,帖子里上万的网友也在担心这个问题......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这可咋整?难道我们要继续做无知的消费者,连吊牌都看不明白,任由商家糊弄吗?
不行,我决定给自己扫个盲,得把这事儿给整明白!
于是,我扫遍全网,终于找到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从事十多年服装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工程师,岩石先生,请教了一番。
武汉纺织大学供应链管理染整工程、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在染厂化验室和实验室从事了8年技术工作,后从事服装生产管理,以及女装品牌供应链管理工作十余年。
大家都闻过新衣服上那个刺鼻的味道吧,那就是一些化学残余,但我们不清楚具体有什么样的危害。我还搜到了一条几年前的新闻,某服装店老板有天突然晕过去了,去医院被查出血液里含有甲醛和氯化苯,而罪魁祸首,就是店里新到的一批衣服。
岩石:现在的服装较为频繁的安全问题是PH值、色牢度和甲醛。清洗可以改善PH值、色牢度,但是甲醛不一定能全部解决。
1.甲醛
没错,除了装修材料,我们日常穿的衣物中也含有甲醛。
几乎所有纺织服装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甲醛,因为它是纺织服装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如果长时间穿着甲醛超标的衣服,游离的甲醛被吸入人体后慢慢积累,会引起皮炎和呼吸道疾病。
2.色牢度
有没有买过掉色的衣服?那是不合格的。
色牢度就是指服装褪色和沾色的程度,通常包含耐摩擦、耐水、耐碱汗渍等多重标准。色牢度评级直接关系到衣服的质量,一共有5级,1级最差,5级最好(不褪色),而3级作为中间级,是达标基本级。
如果你的衣服掉色严重,别穿了,它不仅危害皮肤健康,还会导致身体代谢功能紊乱。
3.pH值
这个我们高中都学过,酸碱度嘛。
一般人类皮肤会有一个适应的pH值范围,当衣物的酸碱度与人体不相符时,会刺激皮肤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引发皮肤感染溃烂
4.可分解芳香胺
国家质检中对可分解芳香胺采取禁用标准。
它的毒性和致癌性远强于甲醛,极易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常见于衣物染料中。不同于甲醛,此物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且无法消除,从外观上无法分辨,只有通过技术检验才能测量。
不会看吊牌的消费者,就像没有伞的孩子,瑟瑟发抖。除了以上提到的安全级别,我们还需要留意吊牌上的什么信息?
岩石:不仅需要看安全等级,一个合格的服装吊牌包含了产品规格型号、纤维成分及含量和维护方法等,是检验服装质量的有效方法。
通常吊牌上显示的GB18401-2010代表产品遵循2010年发布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标准,即符合服装的国家标准检测(国标检测)
先看安全级别。服装有A、B、C三个安全技术级别,我们可以通过吊牌辨别衣服的安全级别:
A类是能让2周岁以内婴幼儿穿的,包括尿布、内衣、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等;
B类是能接触皮肤的产品,包括 文胸、短裤、棉毛衣裤、夏天穿的裙子和吊带等;
C类则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包括外套、裤子等。
再看质量等级。它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及合格品,等级越高质量越好,合格品代表衣服质量刚刚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服装的安全级别和质量等级都是企业在生产产品之前就确定好的一个标准,按这个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以及服装的生产。
纤维成分及含量也得看。一件衣服里不同材质的含量会影响手感、弹性、是否保暖、是否起球有静电,是衣服比较重要的参考项。
最后看维护方法。正规厂家生产的服装,会有清晰的洗涤说明,一般是按照洗涤、晾晒、熨烫等顺序标注的。假如说明顺序标注不正确,甚至没有说明,建议不要买这件衣服。
现在服装店太多太多了,随随便便搜件T恤就有无数的款式在等着你。这个事情,触发了大家作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让人不禁开始担心,自己心水的店铺、看中的爆款、购物车里的衣服等等,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拿下了?
这得从服装的生产说起。
虽然学会了看吊牌,但是,因为很多商家做不到国标检测,吊牌上的信息可能不真实。
岩石说,一般而言,因为国标检测费用较为高昂,中高端、销量大的服装企业才会进行检测,大部分的销售店铺是不可能做到这个检测的,成本太高。如果国家质量监督抽查查到,是会被下架或者处罚的。
不过,先别担心,这并不意味着小商家(C店)的衣服是不安全的。
对于商家来说,只要做好产品的采购源头控制,一般是不会有太大的质量问题,出问题的往往都是一些不规范的原材料来源。
当你拿到一件C店的衣服,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准确的纤维成分,如果没有,就是三无产品,婴幼儿的用品基本不用考虑了;如果是成人服装,没有规范吊牌和成分,想买的话,可以看下做工,比如针脚大不大、线头多不多、拉链装的平整不平整,如果不错的话,随便穿穿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贴身类的穿着比如内衣类,还是建议找有品牌的购买。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穿的衣服,只要学会基本的“识货”,一般是Ok的。
生产一件服装需要经过纺织、剪裁、漂染、包装等流程,每一步都要进行严格把控,GB18401对于服装安全性的规范,主要在于面料,只要面料的原材料是正常渠道,那么最关键的节点,就是面料的染色过程。
因为染色要用到各种化学染料,有害物质的残余也基本来源于此。正规的染厂现在对于染料、助剂都会有把关,不符合环保的材料一般不会使用,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染厂没那么容易出安全问题,因为染料和助剂一般是不会更换的,在使用之前会有一个测试过程,不同的染料和助剂具有不同的工艺特性,都需要试用,所以一般只要测试通过,后面是不会随意更改的。规范的染厂会进行一些环保认证,对染料助剂也有环保认证的要求,而且有些客户也会对产品进行一定的测试,这些基本上能保证产品的安全等级。
经过这次的请教,我深深感慨,身为一个门外汉,还是得多听听业内的意见啊!在聊天的尾声,机智的我向岩石先生讨教了一些买衣服的小tips!大家共勉(狗头)。
根据以上的内容来说,染色可以说是一件衣服是否安全的主要矛盾了。太鲜艳的衣服尽量少买,因为深色的面料一般色牢度不太好,或者染厂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清洗的次数,面料残留化学物质的风险相对较高,有些化学物质不是清洗一次就能洗干净的。太鲜艳的颜色用的染料,环保性更难达到,所以避免选择太鲜艳的面料,特别是婴幼儿产品。
甲醛跟衣服有两种结合方式,包括结合甲醛和游离甲醛。真正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是游离甲醛,衣物上的甲醛不可能完全清除,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合甲醛会慢慢挥发,变成游离甲醛。所以买回来的衣服,尤其是贴身衣服,穿之前务必水洗一次,在太阳下晾晒,以此加快游离甲醛的挥发。
总结版:
1、新衣服,无论是内衣还是外套都要清洗后再穿。
2、内衣以及婴幼儿服装最好选择浅色产品。
3、婴幼儿衣物最好选有品牌的。
4、买衣服的时候闻一下,有霉味、鱼腥味、煤油味等异味,不要购买。
5、购买出口退货服装时要加倍小心。
了解这些之后,我豁然开朗了。
总之,我们不用过度担心衣服会危害到身体健康,只要学会看衣服的做工和吊牌,避雷不合格的产品,问题不大。
大多数的恐慌,都来源于未知。
希望大家把文章分享给身边人,一起远离不合格的衣服!
感谢@岩石 接受ins生活专访,提供学术支持。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资料来源:
知网|衣服也藏毒,如何选择绿色服装
知网|要时尚更要无毒,解析服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潜在风险
戳“阅读原文”来微博,找小ins玩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